《新潮》09年10月采访稿

1.所有的售货员都宣称他们的玩具可以提高孩子的IQ,实际上呢,孩子的IQ是可能靠玩具来提高的吗?

孩子的智商的确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而某些玩具确实可以达到训练孩子智商的目的。然而,当家长在希望通过某些玩具来提高孩子智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您的孩子喜欢这个玩具吗?

       所谓“玩具”,一定是供孩子们玩耍的东西,玩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这一个简单的道理被很多经历过多、压力过重的成年人遗忘了。寓教于乐当然是{zh0}的事情,家长们一定要耐心观察孩子对这件玩具的兴趣度,还有他玩耍的方式(也许有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按照“提高IQ”的程式在玩这个玩具)。孩子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善于表达罢了。

2、这款玩具适合您的孩子吗?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敏捷的反应力和高智商,这一点就算在同龄的孩子当中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家长切不可盲目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和别的孩子一样”。有一类孩子非常爱思考却不善言辞,他们的思维速度常常比表达要快很多倍,这样的孩子可能对“智商类玩具”反应很慢,但有可能智商很高(他们考虑的东西甚至比这款玩具本身要复杂得多);有一类孩子不善逻辑思维,却情感丰富和细腻,善于观察、体会,或是长于节奏、音符、线条和色彩,这类提高智商的玩具就不一定适合他们。

      不同年龄的孩子也要选择不同的“智商类玩具”,不要盲目相信玩具包装上写的“适合*—*岁的孩子”,家长们需要多花心思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说不定非常简单的智商玩具也可以玩出很多精彩、复杂的花样。

 

2.玩具不等于教育玩具,因为孩子不仅玩了,还要拓展他们的想象力,这一方面,不是玩具就能办到的,是这样的吗?

商场里的玩具,并不是孩子的必需品,孩子们常常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玩得不亦乐乎。这一点,需要家长们想想,儿时的自己是多么善于发现乐趣,多么有创意,xx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如玩具的缺乏,没有xx的童装等等)而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失去兴趣。

家长们需要多花时间陪孩子,这一点是任何玩具替代不了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容易有强烈的孤独感,特别是父母或其中一人不在身边的时候。父母的陪伴,特别是伴着良好沟通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舒适安全,感到爱与被爱,感到信任与力量,这些重要的人生功课和生存能力,玩具不能代替、学校教育也无法代替,孩子长大以后再来补偿往往事倍功半。通常来讲,讲故事、一起玩玩具、看卡通片、全家出游等都是很好的陪伴方式。

常常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大自然是{zh0}的玩具。玩具毕竟是人为制造的东西,色彩、造型、质感都比较刻意、死板。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跟大自然更加贴近也更能融合,他们能在植物、动物和山山水水中找到{zh0}的学习工具和生存技能。

3.电子玩具融入了很多科技元素在里面,孩子可能会感到很新鲜,但父母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了,实际上,xxx的,比如躲猫猫这些亲子游戏根本就不能代替,您觉得呢?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住宅形式,让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少了,去野地里小河边的机会更少了。现代的电子玩具,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过去孩子们之间的真实打斗、追赶与躲闪、捕捉或饲养动物、过家家、玩沙堆之类的玩耍行为。而这些真实的玩耍行为,不仅非常有效地训练了孩子们的感统平衡、运动机能与身体的协调能力,更训练了他们的智力、沟通协作能力、表达与倾听的能力、规划与设计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这些真实的玩耍行为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需要多花心思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玩耍兴趣,{zh0}的方法就是跟孩子一起玩耍,带他们到楼下去,到户外去,接触别的小朋友,让电子游戏对他们来说成为娱乐的其中一个方式而已。现在很多网瘾青少年,往往是因为父母有效的陪伴和关爱不够,或是过于的束缚与控制,于是孩子需要通过网络去找到更多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我感,而这样的需求再加上叛逆期,就很容易出现我们常常看到的“网络成瘾问题少年”。所以,电子游戏本身不是问题,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花些精力陪孩子、爱孩子,研究自己的孩子,后顾之忧就少很多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潮》09年10月采访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