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咨询

引用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咨询

2010-04-09 08:59:55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引用


一、儿童多动症的咨询

(一)多动症的定义

1854年,德国医生霍夫曼(Hofmann)就{dy}次将儿童活动过度视作病症,并用多动综合症命名。此后,许多精神病学家、儿科专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类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47年,施特劳斯(Strauss)发现此病与脑损伤有关,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1949年,格赛尔(Gesell)等研究发现损伤是轻微的,故改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Minimal Brain Damage,简称MBD)。1977年,国际疾病分类组织将其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症;1980年,美国国家精神疾病组织认为该病主要问题还是注意缺陷问题,在其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其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ADD);1987年改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1990年,国际疾病分类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多动障碍。我国惯称为多动症。

多动症又叫多动综合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行为障碍。从广义来看,凡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以及精神病、贫血、铅中毒等表现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统称为“多动综合症”。它是激发新的多动综合症,也是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狭义的定义认为,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的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找不到明确病因,但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有感知、认知、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凡大脑有明显实质性损害疾病、儿童低能及精神病等均不属本病。

多动综合症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约为3%13%,男童多于女童,二者的比例为3191

(二)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概括而言,多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过多与注意障碍。其他还有一些常见症状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对于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

1.活动过多

与发育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是本症的主要特征。这类儿童特别好动,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断,或在椅子上扭动,或不停的敲打桌面,或在桌面、课本上乱涂乱画,如老师管得严则不停地削铅笔,或不停地涂改作业来发泄他的多动不宁。下了课则如脱缰的野马,又跑又跳又叫唤,不顾危险地攀高,或与人打闹,爱惹是非或做各种怪样,一刻也不停歇。

目前,不少专家将多动症分为持续性多动症及情景性多动症两大类,前者的多动行为可见于学校、家庭等任何场合,且多动较明显;后者仅在某种特定场合(多数为学校)出现多动,而在另外的场合(如家庭)没有多动行为,这是一种较为轻型的多动症。

2.注意障碍

心理学上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或称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两种表现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性、是否需要集中注意力。多动症儿童的主动注意较弱,被动注意相对较强。

正常儿童的神经系统到6岁时,自控能力可发育到70%~80%,可集中注意力20~40分钟,而多动症儿童仅可维持5~10分钟甚至更短,从而在思想上开小差、不能专心于作业等。注意力涣散,表现为玩玩具一会就要换别的;即使玩游戏也不能坚持始终、常常中途停止或频繁地转换;上课不能集中注意、不专心听课,常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如教室外的脚步、汽车声,偶尔飞进教室的苍蝇等,均可使其分心去注意,故听课常听一点漏一片,当老师提问时,常答非所问,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常常听漏听错,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做作业也是别玩边写,要么东张西望,要么粗心草率。当评价一名儿童的注意力时,应与相应的年龄及智力比较,一般来说,年龄越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越短。

3.冲动性

多动症患儿常常行动先于思维,遇事易冲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心血来潮不计后果,全凭冲动行事。如在家稍不如意就对父母大吵大闹,摔东西,掀饭桌;上课回答问题时未等老师说完,即脱口而出;和别的同学一块游戏则亟不可待,不能等候轮换上场,故常常破坏游戏规则,要么就不玩了。他们大多性情执拗,放任自流,行为冒失,好发脾气,倔强任性,无礼貌,爱滋事。上课时擅自离开座位、找别人说话等;在教室突然大喊大叫、冲撞同学;横过马路,不顾有无车辆,突然横穿过去;站在高处不顾后果地往下跳,特别容易冲动、易激惹、情绪不稳,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常做出过分的反应。做作业常不顾对错,匆匆了事,考试时匆匆做完,抢交xx,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核对一下。

4.学习成绩不佳

多动症的儿童,一般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甚至有极少部分多动儿童还比较聪明。但他们上课和作业时注意不能稳定学习主动性较差,情绪易于波动,易受批评和挫折等原因,约有60%的人会发生学习困难。部分多动症的儿童可有不同种类的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视觉运动功能障碍、空间功能障碍、思维功能障碍等。例如,这类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室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作业时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部分孩子读书时可把“6”读成“9”,或把“d”读成“p”,甚至左右不分。写字时,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竖,或偏旁写反。画图时,不是比例大小失调,就是位置安排不当,这些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5.情绪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个性倔强,固执,急躁。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在学校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闹,做游戏缺乏耐心,做作业粗枝大叶,捣乱课堂,干扰别人学习等等。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管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热,抓起就喝。另外,部分多动症儿童常伴有种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如说谎、打架斗殴、逃学、偷窃等。

(三)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目前对引起多动症的原因还不xx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多动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是诸如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精神疾病、病态性格、父亲酗酒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这提示某些多动症儿童的轻微脑功能损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家族调查发现,患儿的父母中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都明显较多。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51%64%,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占17%。总之,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内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及环境因素也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2.脑部器质性病变

以下情况容易引起胎儿或幼儿发生脑部器质性病变: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酗酒、用药不当、受到辐射、营养不良、外商、疾病、情绪异常等,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xx、一氧化碳中毒等。据脑电图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病的发生与患儿产前发育不良,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脑器质性病变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并非是此病的主要原因,而可能与脑内的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有关,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小板中的单胺氧化酶低下有关。

3.社会文化因素

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不良的社会、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如家庭破裂、经济困难、不良的教育方式或父母的性格不良,都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造成超强刺激而引起脑功能失调。

有人发现不少多动症患儿的家庭有喜高音调、快节奏和近似噪声音乐的嗜好。当今许多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现代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拥挤的居住环境、眼花缭乱的都市广告“视觉污染”、香水、肥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的广泛应用等都会对孩子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生化环境因素

随着工业的日渐发展,污染也随之而来,严重危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是铅中毒。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铅的接触是多方面的,有资料表明,婴幼儿每天通过吸吮自己的手指可食入尘土0.1~0.5克,而尘土中即富有大量的铅。另外,一些印刷品(包裹塑料袋上的),墙壁所用的颜料、油漆、陶瓷用品和生活器皿上的绘画,松花蛋、爆米花,汽车尾气以及最常见的铅笔,等等,均含有大量铅。

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可以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控制儿童xxx,使儿童患病(如感冒、肺炎、肝炎等)。同时,可对儿童xxxx系造成伤害,影响视觉、记忆、感觉、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使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冷淡、嗜睡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

饮食失调也是导致儿童多动的诱因: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锌和铁)、维生素缺乏;水杨酸(如番茄、苹果、橘子、杏等水果中含)摄入过多等,都会引发儿童多动症。

另外,滥用涂改液、荧光灯及房屋装饰不当、电磁微波的污染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四)多动症的辅导与咨询

目前,追踪研究表明,2/3的多动症儿童随着青春期发育,其多动现象会逐渐消失,1/3的儿童会继续保持;而且,多动症一般会遗传。

1.诊断和鉴别

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989年第2版,本病需符合以下三条标准:

1)起病于学龄前期,病种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2)症状标准需要具备下列行为的4项:

①需要其静坐的场合下难以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②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③容易兴奋和冲动;

④做事常有始无终;

⑤注意难以保持集中,常易转移;

⑥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要产生情绪反应;

⑦经常多话,好插话或喧闹;

⑧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⑨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于智力障碍引起;

⑩动作笨拙,精巧动作较差。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病、焦虑状态、品行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

这是需要特别注意鉴别的是,有些小学生只是教育不当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认为是多动症。如有的小学生不遵守纪律,坐不稳、好动,但看电影、电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却以集中注意一两个小时以上,则不能认为是多动症。

2.咨询与xx

对于儿童多动症常用的咨询xx方法有心理xx、教育xx和xxxx等。

1)心理xx。采用行为疗法或行为指导,xx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根据学习和活动任务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和奖励良好的行为,避免惩罚和打骂;训练患儿学会自我控制,使其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行为规范,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减少多动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育xx。主要从教育入手,使其认识自己的行为特点,引导他们改正行为方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关心体贴患儿,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对其集体生活的指导,防止不良行为。

3)xxxx。xx多动症的xx常选用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右旋苯丙胺、米拉脱林等。这类xx的作用是促使神经元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加自制力,改善注意力,减少不良刺激,促进心理平稳。xxxx的有效率可达70%80%。但xxxx作用只是短期的,用药期间还会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副作用,因此,应当慎用。

4)饮食疗法。近年来研究表明,限制儿童对西红柿、苹果、橘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扬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多动症有明显疗效。

二、儿童孤独症的咨询

(一)什么是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现今又统称孤独症障碍,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迟缓、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发病通常在三岁之前,一般从婴儿期开始表现出来,一直延续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

孤独症的正式定义是在1943年由精神病学家里欧.坎纳(Leo Kanner)作出的,因为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幼儿时期,故又命名为婴儿早期孤独症。后来研究者发现了骑兵与3岁以后的患儿,婴儿早期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障碍。

在里欧.坎纳(Leo Kanner)的研究当中,孤独症儿童都是在他生命头几年,退缩到一个壳里,不理会别人,逃避眼神交流,缺乏社会意识,言语受限或没有言语,表现出刻板的运动。这些儿童也表现xx篇一律、顽固不变的特征,被称之为一致性保持,即一种对保持日常习惯和活动的焦虑性和强迫性的坚持,除了他自己以外,不允许其他人打破它。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不是因智力障碍而从现实中退缩,相反,他们不能进入现实的原因存在广泛而又严重的发育紊乱。

(二)孤独症的症状表现

1.不会示好

不会对情人微笑。如亲人要把他们抱起,他们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亲人。

2.社交困难,孤独离群

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有的患儿从婴儿期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不和父母亲近,不喜欢拥抱,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找他们玩时他们会躲避或者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另外,有的患儿虽然不拒绝别人,但是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比如想找某个小朋友,会突然拍一下、揪别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楼别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开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目的和内容。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与他们无关,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们注意的事情上,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很难看到光彩,因为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用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3.语言障碍突出

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身不语),会说会用的词语很有限。有些患儿常常不愿意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其他一些说话的患儿声音也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障碍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孤独症儿童基本不会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而且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开火车”、“造房子”。

4.兴趣狭窄,有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很普遍的一种行为就是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他们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比如,痴迷数字游戏,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反复给玩具排队,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一般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等则毫无兴趣。另外,还有一些多动症儿童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孤独症儿童同时还表现出无目的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的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残自伤,如反复挖鼻孔、抠鼻、咬唇等。

5.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孤独症儿童智力发育比同龄儿童落后,只有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的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孤独症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对文字符号的记忆力尤其如此。比如,有的三四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能记住,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儿童故事书,但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则存在明显的困难。

6.物品依恋

对某些物品,比如一只杯子、一块手表,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而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

此外,有的患儿还有可能有感知障碍,视、听、触等多种感知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差,少数患儿可能患有xx。患孤独症的儿童有时会选择性耳聋,对某些声音没有反应。正常孩子会被狗的叫声惊吓,而孤独症儿童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不爱交朋友,宁肯独自一人,很少会笑。

(三)造成儿童孤独症的原因

目前,没有一种异常能单独解释所有与孤独症有关的损害,或解释这种障碍的多种不同形式,以及解释从轻微到严重的程度。虽然孤独症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属未知,但至少可把它看成是由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与脑部生理结构或神经病学有关的异常行为综合症。

现在,一般认为孤独症是一种多原因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为了解这种障碍,就必须考虑早期发育的问题、遗传的影响以及神经心理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因素。

1.早期发育问题

孤独症儿童在母亲怀孕期间、出生过程或新生儿等各个阶段,都比其它正常儿童有较多的健康问题。比如,早产、孕期出血、毒血症、滤过性病毒感染或暴露以及出生后获利缺乏,已经在大约25%的孤独症儿童中得到确认。虽然这些孕期和分娩期的问题不是孤独症的主要原因,但这些提示胎儿或新生儿的发育确实受到某种一般性的威胁。

目前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观点认为,在生命的第二年,有些说话少、缺乏其他社会沟通行为的儿童孤独症患者,其发病可能与接种疫苗有关。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合并疫苗(MMR)最受关注。但是,很多国家对健康登记者的广泛研究并不支持MMR疫苗与孤独症之间存在关联。

2.遗传影响

对特殊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研究,以及来自家庭和双生子的研究,都显示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病因学上的重要地位。

1)染色体和基因异常。

一般而言,孤独症患者有染色体异常的递升风险大约为5%。但是这些异常并不能指出这种障碍的特殊基因位点,因为孤独症几乎与所有染色体的异常有关。

孤独症与结节性脑硬化有关,这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异常。这种疾病的表现变化很大,从轻微到严重,包括神经缺陷、xx和学习障碍。大部分病例源自没有这种疾病家族史的新的基因突变。大约25%或更多患有结节性脑硬化的儿童患有孤独症。另外大约1%~4%的孤独症儿童有结节性脑硬化,比xx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比例还要高。这使结节性脑硬化和孤独症的联系比和其他任何遗传疾病的联系都要大。虽然潜在的机制尚未知晓,但如果结节性脑硬化的基因突变正好发生在与孤独症的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大脑区域,而且又正好使在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孤独症就会出现。

2)家庭和孪生因素。

家庭研究显示,大约有3%~7%的孤独症患者的兄弟姊妹和有血缘关系家庭的成员患有这种障碍。因而,孤独症家庭在同一家庭发生两次的可能性比随机的概率估计高50~100倍。孪生子研究报告表明,孤独症在同卵双生子中的一致率是60%~90%,而在异卵双生子中的一致率接近零。综合起来看,家庭孪生因子研究提示,孤独症潜在易感性的遗传程度高于90%

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的社会和语言缺陷及不寻常的个性特征也高于正常比例,与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发现非常相似,但没那么严重。

3.脑部异常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孤独症的生物学原因,但有关这种障碍的生物学研究基础已经有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在孤独症患者中,xx发病率较高,而且大约一半的孤独症患者有脑电图异常,这为脑功能异常提供了一般性证据。另外,几种脑部异常也被确定了,这些异常与出生前30周发生的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紊乱是一致的。

孤独症神经心理损害发生在很多领域,包括言语智力、定向和选择注意、记忆、语言学和神经功能。这些缺陷具有广泛的特征,提示大脑的许多领域包括皮层和皮层下都受到影响。孤独症的神经心理缺陷类型很多,与儿童所患障碍的程度有关。例如,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表现出基本记忆功能的损害,如视觉再认,与大脑的中颞叶有关。相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社会功能中度受损),则表现出记忆或复杂语言材料编码方面的轻微缺陷,提示涉及较高的表层功能。

4.环境因素

在先前的研究中,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不发生兴趣。父母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迫倾向,对孩子冷淡而固执,家庭缺乏温暖;或者早年抚养孩子的祖父母对儿童过于包办且基本不用语言交流,都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诱因。

(四)孤独症的咨询与xx

1.根据症状不同进行不同目标设定

鉴于孤独症儿童在症状严重程度、语言能力的损害程度和智力功能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对xx效果的期望自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孤独症儿童,xx的策略、目标和期望都是不同的。

1)低功能孤独症儿童。

患孤独症和中度或极不会说话的低功能孤独症儿童,可能在他们的一生中,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监督和安排。到5岁还不会说话的低功能孤独症儿童,其预后就特别差,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显著的神经系统问题征兆、已经证实的染色体异常和严重的运动方向方面的发育滞后。

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的xx策略,通常强调xx有害的行为和努力教儿童学会自理技能、服从简单的要求和规则、基本的社会和情感行为、沟通的需要和适当的游戏。随着这些儿童的长大,xx重点将转移到教他们学习与人共处和与工作有关的技能方面,目的是为适应监督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作准备。与低功能儿童家长一起工作必须避免对xx改善的过高期望,但也不要过分悲观。强调奖励进步(不论进步的快慢),并欣赏儿童的独特之处。

2)高功能孤独症儿童。

对智力处于中度低下到正常范围内的儿童,长期预后的前景似乎取决于xx开始与何时和强化xx进行的如何。早期接受集中干预以及在xx初期就表现出学习迅速进步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最有可能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除了包括低功能儿童的目标外,对高功能儿童的目标还包括叫他们学习语言流畅,教他们在正常班级中所期望的行为和技能,教他们如何与同龄人交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包括采用家庭内部xx帮助等,都是很普遍的。对没有接受过早期干预的高功能儿童,xx的目标包括可以使他们在特殊教育班级成功的有关功能,即以语言、社交、集体和工作技能的精细化。

通常高功能儿童的预后是非常不同的,取决于儿童、家庭、早期xx和教育的质量以及后来的机会。

通常xx的目标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特殊的社交、沟通认知和行为的缺陷。因为这些儿童很难做出改变并将以前学到的技能推广到新环境中,所以这些领域必须在xx中直接涉及。非常关键的是,任何xx方法都要符合每个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这样才有可能使它适合每一个儿童的全部潜能。

2.孤独症儿童的xx

1)最初阶段。

最初,xx着眼于与儿童建立亲近关系和教儿童学习准备技能。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在与xx师身体接近时感到舒服,确定能够加强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友爱和游戏的可能性奖励。模仿儿童使用玩具能增加指向xx师的眼神交流、接触和发声,鼓励儿童玩她们喜欢的玩具可以减少社交回避。整个xx过程都会使用这样或那样类似的程序。

如果孤独症儿童要在xx中取得进步,必须学习坐在椅子上、被叫时走过来和注意老师。这些预备技能可以一点一点地教。某种程序包括以逐步方法呈现刺激和要求特殊回应,称作非尝试性训练。其他程序尝试利用自然产生的机会加强行为,被称为偶发训练。成功的干预经常将这些方法联合起来运用。

(2)减少破坏性行为。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很多破坏性和干扰性的行为,例如发脾气或仍东西,还有自我刺激、攻击和自我伤害。这些行为是xx初期儿童对要求作出的常见反应,如果儿童要学习更多适当的社交和沟通方式,就必须xx这些行为。多重程序都可以有效地xx破坏性行为,包括奖励竞争行为、忽略和给与轻微的惩罚。

3)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

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在xx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儿童觉得开心或有用的动作、活动和事件与人匹配起来就可以提高社交xx的效果,还要通过微笑、拥抱、逗笑或亲吻教儿童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些行为能够将他们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情感返还给别人,另外,也要向她们显示如何适当的用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感情。其他提高社会相互作用的努力包括:教儿童学习社交玩具游戏和社交假装游戏,学习特殊的社交技能如开始和保持接触、排队和分享,以及让他人参与到活动中。

教孤独症儿童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的一项常用的策略是,教正常或轻度迟滞的同伴与他们相互接触。教同伴作出适合年龄的社会行为,如开始玩游戏、评论正在进行的活动,留意或回报其他同伴的反应。老师会发信号和奖励同龄人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接触。另外还有一种策略,就是鼓励和奖励孤独症儿童与他人相互影响,在一些病例中让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姊妹作为同伴训练员。

4)教适当的沟通技能。

有几种策略已经被用于帮助孤独症儿童更适当地运用语言。操作性的言语训练是一种逐步增加行为频率的方法,如增加儿童发音,教孩子模仿行为和词语,教他们明白词语的意思,教儿童用表达性语言表示物品,提出言语要求表达愿望。这种训练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更自发更功能性的运用语言去影响别人及更好的进行沟通。

另一个教孤独症儿童语言的方法是手语训练,因为很多人认为通过非语言方法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因为语言沟通是标准的沟通方式,所以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我们仍然主张首先使用言语训练。如果只使用言语训练儿童没有什么进步,那么就可以运用同步沟通训练。不语的儿童言语模仿很差,开始的训练就较适合使用同步沟通训练或单独的手语训练,而不是言语训练。

值得强调的是,儿童孤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患者一般可做重复性强的工作,比如,艺术家、调琴师、画家、办公室人员、洗碟子工人、流水线工人等,他们通常喜爱音乐、游戏、打猎、猜谜等。

三、儿童抽动症的咨询

(一)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随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发生于5~15岁,男多于女。少数青春期自行缓解,大部分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抽动症的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突然、快速、重复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行为改变等症状。早期以面部为主,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zh1}至躯干、四肢。面部抽动表现为咋样、斜眼、扬眉、皱眉、咧嘴等;头颈部抽动表现为点头、摇头、扭头、挺脖子、耸肩等;躯干部抽动表现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肩、扭臀;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喉部抽动表现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吼叫、哼哧、呼噜声、咳嗽、清嗓音、咂嘴、喷气、气喘、大声表达淫秽语言、无端用脏话骂人或随地吐唾沫等。有极少数患儿还可有裸露癖、遗尿、攻击性行为及幼稚、焦虑、抑郁、不守纪律、狂躁、恐怖、口吃、自残行为等。

(三)造成儿童抽动症的原因

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生物学异常等。

(1)环境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过度兴奋、刺激的活动,如看紧张、激烈、恐怖的电视,在灯光色彩变化迅速的电子游戏。考试前后,患儿症状愈加明显;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会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受惊吓,如突然受到动物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撞伤等;慢性焦虑,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而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

(2)遗传因素:患儿家族成员中本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双生子、同胞患病的一致率也较高,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xxxx发现家族中若有类似疾病者其发病年龄较早,症状较为明显,xx效果比无家族史者差。

(3)生物学异常发现: 包括母孕期疾病。产伤或窒息造成的脑缺氧,有研究发现约半数患儿脑电图有改变,不自主发声可能与大脑扣带回基底神经节及脑干部位不规律放电有关,约l/4患儿脑断层扫描发现异常,并发现在脑部的神经核中的杏仁核。尾状核、壳核中的神经组织有变化,研究还发现在正离于放射断层扫描检查患儿的脑神经基底节部位等处糖代谢的利用率比较高;在神经递质代谢的研究方面也发现有些异常,并且针对抽动症的xxxx也提示某些神经化学物质代谢的异常。

(4)其他因素:可由于某些躯体病,如感冒、鼻炎、眼结膜炎等躯体病造成局部不适及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常见的躯体性疾病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急性病症。另一种情况则可能服用某些xxxx兴奋剂xx多动症,如苯丙胺,利他林等,使一些具有潜在抽动倾向的儿童诱发抽动发作。

(四)抽动症的咨询与xx

虽然此病xx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良好。患儿多动等表现均为病症所致,并非患儿品质问题,家长见此不要认为是孩子故意捣乱,从而大声斥责。要知道,孩子对症状无控制能力,大声斥责会加重精神负担,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反复。

对于大多抽动症儿童的家长来说,是否告诉儿童他自己的患病情况是很xx的一件事情。其实抽动症儿童虽在学龄前起病,但患病期多在学龄阶段,而处于这个成长阶段的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判断能力,因此,家长要把此病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不夸大病情和医治难度,亦不可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这样,当患儿知道自己的疾病后,可以建立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目前来说,抽动症的xx,主要有xxxx和心理xx等方法。

1.心理xx

抽动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极大地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抽动症儿童大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缺陷,而且病程越长、病情越重的患儿其心理障碍越明显和严重。因此,在xx时应该针对其心理发育不完善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一些细节性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期患儿从日常生活的表现到心理素质各方面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1)对患儿的科学诱导要细致而耐心,多鼓励,少批评。

由于患儿注意力涣散,情绪易激动或消极悲观而造成他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辨力弱,缺乏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记忆的障碍、思维能力低下和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总是内心紧张,时常处于恐惧与焦虑的心境。针对患儿这样的心理特点,家长与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去引导儿童,并且要少批评多鼓励,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而予以赞扬,并以此作为推动儿童心态改善的动力之源。

有患儿的家长说:我怎么就发现不了儿童的优点呀?我总觉得儿童一无是处,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可以夸奖他的理由,或者也试过夸奖他,可不见儿童有任何进步。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是在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儿童。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家长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儿童,关键问题是家长“挑剔”的是什么。如果您“挑剔”的是儿童的缺点、短处,那么您传达给他的肯定是消极的消息。如果您“挑剔”的是儿童的优点,或者准确的说,您“挑出”的是他的优点,那么,您自然就会肯定、赞扬他。

对于多数患儿来说,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受到大量的批评。作业写错了,被老师批评;成绩没考好,被爸爸、妈妈批评;玩得时间长了,被爷爷、奶奶训斥……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令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长辈的批评,而是那些难得的赞扬。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儿童尤其如此。夸奖儿童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常常要比批评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周围人给他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来。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给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如批评、指责、打骂等,儿童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一个个小小的赞扬、鼓励,对儿童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

也有的家长说,什么是儿童做对的事情呢?我觉得我的孩子太不如人家了,哪里还有什么做对的事情呢?其实,所谓“做对的事情”是相对于儿童的既定目标而言的。当儿童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或者和自己相比有了进步,这些都是儿童做对的事情,哪怕你的孩子上次考了20分,这次考了21分,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个进步。家长不能因为儿童考试不及格就训斥儿童,而要看到儿童已经取得了难得的一分。如果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相比,就很难发现他在哪些方面是高于别人的,因为他很难永远在所有方面、所有人中保持{dy}名,总会有人在某方面比您的孩子强,这时,家长就会感到很失落,就会觉得孩子没有优点可以夸奖。

当然,家长给儿童的夸奖必须是具体的,越具体越好。如果家长只是虚情假意对儿童说:“你真聪明”、“你真棒”,儿童听了以后会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变得更好。而且,对于大一些、已经有了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儿童来说,他们会觉得家长的话很虚伪,因而家长的话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给儿童的赞扬不能说假大空的话,而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要时家长还可以忽略一下儿童所犯的错误,要从内心相信儿童不是在故意犯错,那是出于病症的表现,儿童本身是无辜的;不要对儿童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搜儿童的缺点。

一般情况下,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当儿童做对某件事情时,家长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当儿童不小心做错了一点事情,家长就觉得儿童不守规矩,不是好孩子,因此而大发雷霆。其实,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把儿童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加以赞扬。

(2)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做学习的主人。

患儿由于病症的干扰,常会出现学业不良的情况,使得儿童对学习缺乏兴趣。此时的家长大多采用喋喋不休的说教或是强制命令的手段让儿童抓紧学习,但由于患儿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抗情绪,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儿童在强制下虽然学习了,但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成绩却很少得到提高,或者抓紧一点就学得好一点,稍一放松成绩就又下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积极给儿童xx原发病之外,还应该在家长自身的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上找原因并加以彻底改进。比如,有的家长一看到儿童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马上大加训斥;而当好成绩提高了一些的时候,却不知适时的给予表扬,甚至还用“你看人家某某,考了100分,你比人家差远了”等的话来刺激他,给他当头泼冷水。长此以往,儿童的学习兴趣不仅会荡然无存,而且在其内心深处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进入“学业不良→不爱学习→不学习→学业更差”的恶性循环。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在给患儿制定学习任务的时候,适当地宽松一点,当他完成以后,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通过完成学习后,能体会到快乐的情绪,并因此逐渐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儿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专心致志的学,不能边学习边玩;在玩的时候,不妨就让他痛快的玩,不必考虑学习的事情。当然,患儿在初期不一定能做得到,这时父母可以先陪着他学,帮他建立自觉的学习意识。

3)培养儿童的自立能力。

家长们为了儿童能“一心学习”,或是怕儿童干不好,帮倒忙,经常是什么也不让儿童干,事事自己代劳。殊不知,在父母好心的忙碌中,儿童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也被一点点消磨掉了,变得{yt}天懒惰起来。他们在社会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该如何解决,甚至在家中出现稍微困难一点的事情时他们也是手足无措。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有足够的能力独立生存比考几个一百分还重要。

培养儿童自立、独立能力是通过让儿童参加生活锻炼来实现的。生活锻炼的本身不单纯是为了干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勤奋自立的意识,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加深生活体验,进一步提高儿童的智能。

让儿童从小做些家务,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会比四体不勤的儿童更有出息。从儿童成长的需要上讲,儿童其实也喜欢参加一点劳动、负一些责任,以满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作为家长,应该满足他们。否则,等他们长大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劳动与其健康人格密切相关。调查表明:{dy},儿童的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第二,儿童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因此,家长们应当从小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在家务劳动中,为儿童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儿童所做出的努力,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4)陪养孩子处世、办事的能力,以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患儿的教育不仅需要针对其心理缺陷进行纠正与完善,同时也应把他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全方面培养其整体素质。其中,为人处事是人一生中一门艺术性很强且极其重要的学问,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环境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良好的处世、办事的能力才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人可以轻松地把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办得很漂亮,而也有人费很大劲却把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做得很糟糕。毫无疑问,前者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势必会游刃有余,而后者很有可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

处世、办事的能力绝不是在儿童成长中自动生成的,家长们要经常给儿童讲如何处世、办事的道理,告诉儿童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逐渐使儿童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并创造机会让儿童多与人接触和交往,以使儿童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提高。

2.xxxx

此病一般不需要服药xx。如果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xxxx。xx需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以氟哌啶醇为{sx}xx,约85%的患儿可达明显的疗效,开始剂量为0.5~1毫克,每天两次,以后根据服药效果调节剂量。同时并用安坦,可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另外,由于抽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xxx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忌烟酒、禁服绿豆汤。

参考文献:

1.钱志亮.儿童问题咨询实用手册生理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美]马施(MashE.J.),[美]沃尔夫(WolfeD.A.)著,孟宪璋等译.儿童行为个案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杨晓玲主编.儿童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纠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5.中国抽动症网(www.choudong.org

6.百拇医药网www.100md.com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咨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