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0年中考考试说明【地理、生物、思品、信息】

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地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地理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理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地理课程标准》、《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xxx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

1、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检测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xx要有一定的探究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起到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注重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生活实践和热点问题,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表现xx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适当增加xx的人文性和开放性。提供背景资料力求详实、真实,设置xx情境尽可能源于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化”、“泛化”和“民族化”,语言亲切、简练,形式活泼、新颖。       

3、xx内容应科学、正确,表述应清晰无误;不出偏题、怪题,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问答题避免要求学生叙述教材原文。

4、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以《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参照《大连市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个部分。

xx要突出能力要求。一是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二是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四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五是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xx要xx“生活化”、“泛化”、“民族化”的要求。

四、考试形式与xx结构

1.考试形式

开卷,笔试,限时独立完成。

2.题型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填图、读图(表)综合分析题四部分。

3.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卷面满分为100分,卷面分数转化为等级,等级为A、B、C三等,各等级依次转化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

4.难度分布

xx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xx的比例为7:2:1。xx难度分布体现分散化的特点。

 

 

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生物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生物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生物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教育部2008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xxx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生物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应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生活性。即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xx科学技术的发展。

2、全面性。即在挖掘和创设综合性知识的背景下注重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科知识内容的时代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引导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简约性。即xx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程度要适当;xx形式要规范;xx内容要严谨、严密、科学,表述要清晰无误;xx的题量要适中。

4、学科性。即力求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引导教学xx生命性。注意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学科的术语、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5、导向性。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生物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内容涵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物》(七上、七下、八上和八下共四册)。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等八个单元。

xx命制在依据上述原则的同时还要突出能力要求。即注重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初步具有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xx内容力求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四、考试形式与xx结构

1、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限时独立完成。

2、题型

xx共有五道大题组成。题型依次分别为: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填空题、匹配题(也称连线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3、考试时间与分值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卷面满分为100分,卷面分数转化为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化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

4、难度分布

xx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xx的比例为7:2:1

 

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思想品德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思想品德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xxx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以及大连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基础性与发展性原则。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科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xx要注意xx学xx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既要检验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方向性与科学性原则。xx要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坚持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基本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活化、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能力;要保证xx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xx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专业术语准确。

思想性与适切性原则。xx应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xx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xx的难度比例适当,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参照《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标准——思想品德》以及大连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

    包括四部分: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全部内容。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的内容。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部分。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权利与义务”部分的“3.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和“3.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dy}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4)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常识。

2、基本要求

根据水平性考试的要求和学科特点、学科教育目标,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业考试的具体能力层级要求为:

(1)了解  主要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所学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  主要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推断收集、整理信息等。

(3)运用  主要要求学生把有关知识运用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通过活动实践,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探究,综合认识评价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为要求,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

高一级的层级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级要求。

 

四、考试形式与xx结构

(一)考试形式

笔试、开卷、限时独立完成。

(二)题型

xx包括I、II两卷。I卷为选择题,II卷为非选择题。选择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题型主要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设计探究题三种基本题型。

(三)考试时间及分值

2010年,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考试,总体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其中思想品德学科50分。卷面总分数转化为等级,设定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化为10、7、5、3分后,计入升学总分。

(四)难度分布

依托各种题型,适当分散难点。xx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xx的比例为7:2:1

  

 

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信息技术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信息技术加试属于等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便于高一级学校录取合格学生。

命题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行为的十项规定》为依据。

二、命题原则

1、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xx信息技术的发展。

3、淡化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

4、xx内容严谨、科学,表述清晰无误,题量适中,xx结构科学、合理,难度适宜。

5、有利于引导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加试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dy}册至第四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7次印刷——2009年1月第6印刷)。具体内容如下:

 

考核模块

考核内容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Windows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文件的相关操作

文件夹的相关操作

计算机网络

(IE)

浏览信息

下载信息

文字处理

(Word2003)

Word文档相关操作

页面设置

字符设置

段落设置

图片设置(包括自选图形及艺术字)

文本框设置

表格设置

分栏设置

演示文稿

(PowerPoint2003)

演示文稿相关操作

幻灯片相关操作

多媒体对象(文字、图片、声音、影片)操作

幻灯片背景及版式相关操作

超级链接设置

动画效果设置

幻灯片切换

电子表格

(Excel2003)

工作薄(文件)相关操作

工作表相关操作

单元格格式设置

数据计算

图表操作

排序

筛选

单元格、行、列操作

动画制作

(Flash MX)

Flash文档相关操作

元件操作

图层操作

动作补间动画编辑

形状补间动画编辑

逐帧动画编辑

遮罩动画编辑

引导线动编辑

多媒体对象(文字、图片、声音)操作

帧操作

场景操作

影片发布

 

四、考试形式与xx结构

1、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独立上机操作。

2、题型

xx共有五道综合xx,题目由考试系统随机产生,每套xx包括五个模块(即Windows和IE操作题,Word2003操作题,PowerPoint2003操作题,Excel2003操作题 ,Flash MX操作题)。xx为“任务——操作”形式,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提出一系列任务,每项任务只提基本要求,不作方法、步骤的规定,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与领会,使用计算机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3、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为30分钟,满分100分。

4、难度分布

xx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xx的比例为7:2:1。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大连市2010年中考考试说明【地理、生物、思品、信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