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彝族村落:东山顶上啄木郎(图)_冰中滴水的承诺_新浪博客
  啄木郎藏在深山当中,原生态的彝族村落颇具特色和规模,更吸引人的是当地女子艳丽的服饰和节庆时的打歌习俗。目前只有少数摄影发烧友进入过啄木郎,在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旅游资料。啄木郎的大部分居民不通汉语,不过这一切似乎更能刺激旅行者的好奇心。

    神秘度 ★★★★☆ 到达难度 ★★★☆ 交流难度 ★★★★ 艰苦度 ★★★☆

神秘彝族村落:东山顶上啄木郎(图)

    啄木郎,奇怪而吸引人的名字。从大仓镇东去啄木郎的公路虽然只有18公里,但全是山路和土路,非常难走。车开到山顶,在前车扬起的滚滚红尘中,有高冠、红衣、绿裤的女子和牵马的男子迎面而来,那场景有种令人恍惚的美感。翻过山口,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群山环抱着一个开阔的山谷,在层层梯田和浓密林木之间,青瓦白墙的民居沿山铺陈开来,密密匝匝,宁静自在,与世无争。充满神秘色彩的啄木郎到了。

    正是春耕季节,收割、脱粒、晾晒、翻地、运肥、施肥……村民们往来于村道,劳作在田间,一派农忙景象。男人们的服饰xx汉化了,但女人们无不穿着传统民族服饰:中老年妇女的服饰淡雅些,年轻姑娘则一身大红大绿,和我在大理三月街上看到的一个样。

    我看见毕玉晶的时候,她们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忙着为麦穗脱粒,院子里堆满了金黄的麦秆。男人们甩动连枷奋力捶打,毕玉晶和小姑子则负责翻动麦秆,以保证拍打均匀。啄木郎的民居都是四合院格局,有着素净的色彩、讲究的门楼。阳光明媚,毕玉晶的红绿彩衣在幽深的院落里分外跳跃,美丽如画。

    毕玉晶是新嫁来的媳妇,大方的神情中略带忧愁和矜持。她的“生活装”已经很吸引人了,那嫁衣会是什么样呢?耐不住我的恳切要求,毕玉晶回屋更换上了嫁衣,当她再次走出来的时候,仿佛一座小花园移到眼前,我的眼睛几乎被晃晕了。

    毕玉晶穿着右衽长袖上衣,前襟短后襟长,绿底红花。长袖上衣外面套着一件中袖上衣,之上又套着滚边无袖的褂子,袖口逐层错落,富有节奏。在褂子正中和右衽的纽扣上挂着两串五须银器,她说过去还会挂有针筒、荷包和放口弦的羊骨筒,但现已简化。腰系围裙,束红色腰带,背后系一对红色绣花飘带,尾端编着茸茸的红色绒线花。下身穿绿色长裤,点缀着细密的银色小亮片。

    更有趣的是她背上背着的圆形裹背,用羊毛毡子做里,外裹白布,刺绣着圆形边纹和大红花。裹背用两根绣花宽带背在肩上,在胸前十字交叉后系于后腰,颇有些像日本和服。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和服就是唐代从兴盛于此地的南诏国流传过去的。据说唐时南诏国曾组织使团到长安学习考察,后又东渡到了日本。

    不过最有特点的还是毕玉晶头上高耸的头冠。她先将头发挽成锥形圆柱体,用银卡子固定,用一块绣花黑缎包裹,状如倒立的陶罐,当地人称“头囊”。之后还要在顶端扎一束大红绢花,后端垂着长长的一串料珠,尾端缀着红穗。除此之外,她的额头部位还饰有一上一下两个宝塔状帽花,彝族称之为“正凤”,下面小些的为绿色,上面大些的嵌着红色料珠。毕玉晶说:红珠象征太阳,代表父亲;绿珠象征月亮,代表母亲,只有结了婚的妇女才佩戴这种帽花。在绘制于公元899年的《南诏图传》中,南诏王族就束着与啄木郎妇女类似的“椎髻”。我想像着如果时光倒流,毕玉晶穿着这身衣装出现在南诏宫廷,一定非常合适。

    山茶、杜鹃、石榴、吊兰、八角花……虎头纹、龙纹、狮头纹、蝴蝶纹、蜘蛛纹……盛装的东山妇女浑身上下花团锦簇,简直可以用“春色满园”来形容,而“园”中的每一朵花都是手工刺绣。据说啄木郎的每个姑娘结婚前都得备上20多套衣裳、30多条围裙、几十双绣花鞋,这可是一个庞大工程。这些刺绣大部分都出自母亲之手,临近结婚时常常得熬夜赶制,一个人忙不过来,亲戚家的女人们都过来帮忙。毕玉晶结婚了,但妈妈并不能松口气,因为家里还有个妹妹;待妹妹出嫁后,又该轮到毕玉晶为自己的女儿做嫁衣了。这样看来,啄木郎女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飞针走线中度过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神秘彝族村落:东山顶上啄木郎(图)_冰中滴水的承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