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帝用来制造亚当和夏娃的黏土,很多好莱坞女明星如果没有它的话,她们可能会死。”在《大S美容大王2》一书中提到的这个“救美英雄”不是别人,正是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一名玻尿酸,算得上是化妆品广告中的常客了。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迈耶首次在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得到了透明质酸。在此后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它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萄糖两种单糖彼此聚合而成的直链大分子多糖。在水溶液中,透明质酸的糖链彼此纵横交联形成网络,使之如同一块海绵,能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 其实,透明质酸是人体内的固有成分之一。据估计,一个成人体内含有约15克透明质酸。它所发挥的最重要功能就是保水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透明质酸含量日渐减少。如果将20岁的人体内透明质酸相对含量设定为100,那么在30、50、60岁时,这个数字分别下降为65、45、25。皮肤也随之变得粗糙,出现皱纹。 当透明质酸的奇妙功效被挖掘出来后,迅速成了“美容圣品”。注射、外敷和口服,是美容用透明质酸的三种主要使用方式。 注射型透明质酸在2003年被美国食药局(FDA)批准用于皮肤除皱。简单来说,就是想让哪里凸就往哪里打,而且迅速见效。更值得赞叹的是,由于透明质酸是人体成分,生物相容性好。注射至体内的透明质酸会缓缓与原有透明质酸融合,而后被慢慢代谢,每次可维持6个月至1年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用于体内注射时一定要选取高纯度的产品,否则其中的杂质很有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反而让使用者蒙受适得其反的后果。 透明质酸的保湿性能使之在外敷型的护肤品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有些厂商甚至提供透明质酸原液供消费者使用。其浓度较高,一般需另行稀释后使用。直接使用较高浓度的溶液不但不会起到对脸部皮肤的保湿作用,反而会因为透明质酸的吸湿作用吸去皮肤原有水分。 不过,注射透明质酸除皱是一种物理作用的结果。外敷使用的话,其大分子几乎不太可能透皮吸收,因而无法起到注射时的作用。它的好处主要是为皮肤提供一个富水的环境,可以防止干燥的外界环境对皮肤的不良影响,客观上具有抗皱的效果,但对于已存在的皱纹,外敷透明质酸效果不大。 有些标注含透明质酸成分的保健品在宣传中声称有“护肤”的作用,理由有些是口服摄入的透明质酸会随着循环系统分布于表皮和xx,弥补原有之不足;还有些认为口服制品经分解后会增加透明质酸合成时前体的水平,从而增加皮肤处含量。 前者的理由几乎不值一驳,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在数十万上下,这种巨型分子想要通过口服经由循环系统分布至皮肤几乎是不可能的。后者也并不靠谱,透明质酸的分解与合成是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口服摄取和体内xx透明质酸最终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基本原料———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萄糖———在透明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交替连接。这两种物质都来源于葡萄糖。合成酶的活性与含量才是透明质酸产量高低的关键。所以,与其服用含有透明质酸的保健品,不如吃两个大白馒头———这里面可都有葡萄糖组成的淀粉。 原文发表于《新京报》 来源:科学松鼠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