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zj0}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_清清白湾里_新浪博客

建设{zj0}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徐存林

(本文刊登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8第2期)

 

    摘要:浙江省安吉县是全国xx的竹乡。近年来,该县以建设{zj0}人居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本文就其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爱国卫生,实践经验

 

    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把完善管理体制、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大县、打造{zj0}人居环境等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gjj}生态县、全国户外运动基地、央视生态影视基地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wy}的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目前,全县已有市级以上卫生乡镇9个,卫生村37个。该县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完善管理体制,制定爱卫工作规划

    该县建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爱国卫生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并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工作目标综合考核。每年召开县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分管卫生工作领导和公共卫生管理员参加的爱国卫生工作会议5次以上,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布置阶段性工作任务。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建设、城管部门在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环保部门在实施生态县建设,交通部门在实施康庄工程,水利部门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履行部门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县卫生局认真做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根据季节、疫情及时向乡镇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城乡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强化了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责任,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具体爱国卫生工作任务由16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246名村公共卫生联络员落实。

    早在1996年,该县就制定了爱国卫生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8年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制定了具体规划。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安吉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乡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安吉县生态人居名县规划和生态城市规划。2003年,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了创建全国生态县目标,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了《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及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城市六大专项规划,所有乡镇和三分之一的行政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生态县建设将爱国卫生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规划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等。这些政策文件对新形势下全县爱国卫生的管理体制、网络建设、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创建成果

    2004年该县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后,以此为起点,认真落实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的长效管理机制,给各个乡镇做好榜样。

    一是完善保洁机制。县城保洁任务由原来的开发区、递铺镇、建设局三家负责承担,后改由县城管局一家负责承担。环卫保洁任务由原来的路段保洁招投标改为现在的区块保洁招投标,保洁时间从12小时的间歇性保洁延长为全天候的连续保洁。在环卫部门实施区块保洁后,还配齐居民小区环卫人员,实施城中村、城郊结合村的保洁公司专业保洁。县城建立了一支环卫保洁人员251人,垃圾收集中转运输人员46人、管理人员22人的环卫管理作业队伍。

    二是建立路段长责任制。由76个县级机关部门一把手担任路段长,负责县城某一路段卫生、秩序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与环卫机构共同管理日常卫生。各部门自觉投入资金加强路段保洁,整治卫生死角。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对市容市貌进行走访和督查,对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三是开展重点区域专项整治。2006年以来,安吉县重点整治了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的拾荒大户聚集点,特别是“四海民工之家”。经过8部门的联合执法,所有废旧物品收购大户和企业搬离到了县城3公里以外,并且新选择的废旧物品收购场地必须通过环保评估才能颁发营业许可证。针对中心农贸市场脏乱差的情况,2006年该县投资达574万元对中心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扩建,改善了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面貌。

    四是全面开展除“四害”工作。2004年开始,县卫生局与专业消杀公司签订了除“四害”合同,由专业消杀公司负责对建城区的“四害”消杀工作。2007年该县又出台了除“四害”长效管理机制,规定每年6月至10月每个月的5号为县城灭蚊灭蝇日,把“除四害”职责落实到环卫、园林、物业公司和各企事业单位,由卫生部门提供消杀xx,定期监督检查,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消xx员以奖励。

    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一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考核机制。县政府2006年3月出台了《安吉县乡镇(开发区)环境卫生考核评分标准》,从乡镇卫生管理机制、经费落实到位、营运质量、环卫设施、宣传氛围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每个月检查一次,对每个乡镇的得分情况进行通报,并根据全年的总分相应拨付环境卫生管理经费,县里每年安排环境卫生考核奖励经费100万元,乡镇村两级每年投入保洁资金约600万元。

    二是实行农村垃圾集中统一处置。2005年开始,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实行了“户盛放、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处理”的办法,16个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24座,落实固定保洁员1371名,建立各类垃圾箱6176只,垃圾车454辆。全县垃圾清运率已达到80%以上。为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该县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垃圾发电项目试验阶段已经结束,现已进入立项报批阶段。

    三是开展白色污染治理行动。针对塑料袋引起的白色污染泛滥,县里组织文明办、卫生、工商、环保等8个部门开展“防治白色污染,共创绿色消费”活动。全县各农贸市场均设立了竹篮销售点,县里免费向市民赠送了1.5万个竹篮,并发放倡议书3万多封,还开展了治理白色污染的电视专题宣传和访谈,积极宣传塑料制品的危害性,倡导使用环保制品。县里还多次进行联合检查,对批发和使用0.025毫米以下塑料袋、发泡塑料快餐盒、塑料口杯的商店和业主进行查处。这些措施非常有效地遏制了塑料制品污染的泛滥。县里还确定每年3月25日为“生态日”,在“生态日”这{yt}全县组织开展“十万人清污活动”,县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都到联系乡镇参加清理白色污染。团县委、县妇联等群众团体也在白色污染整治中积极发挥作用,成立了248支青年志愿者保洁队和289支巾帼保洁队,在宣传和整治中发挥作用。

    四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规范处理。该县在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因地制宜设计了生态湿地处理、生物膜处理、氧化沟处理、沼气处理、无动力处理、微动力处理、有动力处理等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全县已有1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80个行政村推行了农户生活污水处理。在开发区横山坞村、山川乡高家堂村、孝丰镇统溪村、报福镇洪家村,从2004年开始就家家建造了分户式或集中式污水处理池。

    五是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开展农村改厕工作。该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将农村改厕作为一票否决指标。为提高农户对改厕重要性的认识,全县252名社区责任医生在上门访视时逐家逐户进行宣传,每次访视结束都以书面访视报告形式向村级班子通报情况,其中就有全村的改厕数据。按照“户建村助,政府补助”的原则,对改厕农户,有的村补助500元左右,有的村在村庄建设中统一安排施工队为农户建三格式化粪池。全县农村已投入改厕经费1700余万元,建设公共厕所578处,新建农户标准卫生厕所59484户。为解决三格式化粪池{zh1}一格出粪池流出的污水氮、磷和COD可能超标的问题,在三格的基础上再建一格湿地污水处理池,通过铺卵石、细砂、覆土后种植根系发达的麦冬、芭蕉等植物以吸收有机物,经过植物吸收后的污水经环保部门检测xx达标。这类生态湿地系统处理的卫生厕所已占全部改厕数的1/5。

    六是开展“三沿整治”工作。200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县沿路、沿线、沿景区等“三沿”地区开展综合整治,提出的目标是:实现“三沿”地区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垃圾乱扔、无毁林毁田、无污染乱排,做到净化、美化、靓化。近一年时间,已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28处,面积2.7万平方;清理卫生死角150处,垃圾、杂物2900立方;拆除非法广告牌42块;立案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27起;查处无照工商户45户;整治餐饮单位67户。

    四、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以优美的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陶治人们的情操,引导人们自觉搞好爱国卫生工作,近几年,该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投入。

    一是以奖代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2001年开始,全县每个行政村都编制了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从中心村入手,典型引路,分步实施,开展了以“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线、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政府以奖代补,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给验收合格的行政村以补助。各级累计投入达2.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6500万元。到目前,已整治了1073个村庄,达标面在80%以上的行政村已达20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1%,受益人口30.9万。

    二是筹集资金,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交通部门实施的以通村道路硬化为主要内容的“康庄工程”4年时间完成村级道路硬化492.7公里,总投入达1.38亿元。从2007年开始又实施村与村道路联网贯通为主要内容的“联网工程”,“十一五”期间规划建成道路450公里,总投资2.475亿元。从2003年开始,由水利部门实施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总投入2500多万元,建成清水河道400多公里。从2003年开始,县卫生局投资1264万元,全面开展25家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改造,新建配套用房9918平方米,全面完成1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平均每个站投资17.8万元。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成为农村的精品亮点。有不少行政村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契机,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委会办公楼、村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统一连片集中建设,并进行绿化、美化,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

    三是加大投入,推动生态县建设。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对全县74家污染企业进行了强制治理,关闭了33家污染企业。为了全面推动生态县建设,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安吉县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出台了《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决定2007年前五年内县财政预算中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县建设,并要求各乡镇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对获得{gjj}环境优美乡镇和省、市生态村命名的,由县政府给予20万元到50万元的奖励。该县还落实了生态公益林利益补偿机制和“动钱不动山,利润再调节”的分配机制,对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的生态公益林,鼓励林农以生态资源入股形式参与分红。县财政每年投入巨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发动群众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通过4年创建,全县废水中COD排放量从3万吨削减到0.12万吨,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从69%、73%提高到71%和75%。已有12个乡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70个行政村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县级生态村标准,其中10个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村标准。2006年6月5日,该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dy}个国家生态县。今年8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又发文批准该县为{wy}的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

针对下一步的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该县已提出了新的目标:就是开展包括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山川河流、乡村道路、建筑民居、农户庭院、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精神状态等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简介:徐存林(1961—  ),男,浙江省安吉县人,工商管理硕士,自2003年开始至今任安吉县卫生局局长,从事卫生管理工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建设{zj0}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_清清白湾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