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词条正文(一)

气相色谱词条正文(294,56507)

来自: 仪器信息网

 

1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一种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威特在分离植物色素时,得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故得名色谱法。以后此法虽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但“色谱”一词仍被人们沿用至今。色谱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一相是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流动的称为流动相)中溶解、解析、吸附、脱附,或其它作用力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作用而得到互相分离。

 

2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GC  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根据所用固定相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和气-液色谱法。前者用多孔型固体为固定相,后者则用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温度下呈液态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涂在惰性载体上(填充柱)或涂在毛细管内壁(开口管柱)作为固定相。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选择性强,分离和测定同时进行。其局限性在于不能用于热稳定性差、蒸气压低或离子型化合物等的分析。

 

3反气相色谱法 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IGC)  反气相色谱法是以被测物质(如聚合物样品)作为固定相,将某种已知的挥发性低分子化合物(探针分子)作为样品注入汽化室,汽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中,探针分子在气相和聚合物相两相中进行分配,由于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与探针分子的作用也就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器,检测探针分子在聚合物相中的保留值,藉此研究聚合物与探针分子以及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等。在高聚物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等均适用于反气相色谱法。  

 

4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与液相色谱类似)的色谱方法。超临界流体即为处于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它具有对分离十分有利的物化性质,其扩散系数和黏度接近于气体,因此溶质的传质阻力较小,可以获得快速高效的分离,其密度和溶解度又与液体相似,因而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分析沸点较高、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兼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未像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那样广泛被应用。

 

5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capillary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CSFC  使用具有高分离效能的毛细管柱,以超过其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的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毛细管柱通常用内径50 100μm的石英交联柱,这种柱必须能耐流体冲洗及压力急剧升降波动的冲击。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的检测器,质谱及红外光谱都可作为CSFC的检测器,但最常用的还是FID检测器(参见“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6程序升压 programmed pressure  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为调整被分离组分的保留值,使各组分能得到更好的分离而采用的一种改变压力的技术。由于操作压力的变化会带来超临界流体(流动相)密度的变化,因而使被分离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发生变化,亦即压力随时间程序地变化的结果是改善了组分彼此间的分离效果。

 

7-固色谱法  gas-solid chromatography, GSC  是指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称为载气)、以固体吸附剂作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作为固定相的固体吸附剂,通常是用各种多孔性物质,例如分子筛、硅胶、活性炭、碳分子筛、氧化铝以及高分子多孔小球等。一般气-固色谱法的分离机理为吸附-脱附,故属于吸附色谱法。但在以高分子多孔小球作固定相的气-固色谱中,是吸附和分配兼而有之的色谱法。

 

8-液色谱法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GLC  是指以气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气)、以液体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作为固定相的液体(称为固定液)应是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有较高操作温度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将它们涂渍在惰性载体上作为填充柱的固定相、或直接涂渍在毛细管内壁(开口管柱)作为固定相。气-液色谱法的主要分离机理为溶解-解析作用,故属于分配色谱法。

 

9纸色谱法 paper chromatography  是指以含有吸附水分的色谱纸为固定相(或使用浸渍甲酰胺、缓冲液等改性的纸为固定相),以不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样品以斑点的形式点在纸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由于各组分被溶剂载带移动的距离不同而得到互相分离的斑点,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对展开后的色谱斑点用显色或其它适宜方法确定其位置和大小,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0盐析纸色谱法 salting-out paper chromatography  是用于蛋白质类分离的一种纸色谱法。在水流动相中加入盐类或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使组分的溶解度减小,被纸吸附的作用加强,从而使各蛋白质组分的移动距离有较大差别,从而达到较好的分离。

 

11色谱纸 chromatographic paper是指在纸色谱法中作为固定相用的纸。它是由很纯的纤维素或改性后的纤维素制成,其组成大约为98-99%的α-纤维素,0.3-1.0%的β-纤维素和0.4-0.8%的戊聚糖。色谱纸具有毛细上升能力,当作为流动相的展开剂通过纸纤维间毛细管时有一定的渗透速度并能迁移一定的距离。毛细上升速度取决于纸纤维网络的密度和强度,色谱纸越密,渗透性越差,毛细上升能力就越低,反之则上升能力较高。

 

12圆型纸色谱法  circular paper chromatography  是指以圆形色谱纸(滤纸)为固定相的纸色谱法。在纸上划出若干等份,样品点在每一份内靠近圆心的位置,展开剂放在有盖可密闭的平面皿底部,滤纸平放在皿的上部,纸中心穿一小孔放上纸芯(或棉芯)连通纸与展开剂,以便使展开剂通过纸芯渗透到纸上进行展开,展开后的斑点为弧形,这种方法比一般纸色谱法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但接近溶剂前缘的一些组分点由于弧形较大,检出灵敏度较低。

 

13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将吸附剂均匀地涂布在一块玻璃板、塑料板或铝箔上,形成厚度一般为0.25毫米的薄层作为固定相,以适当溶剂作为流动相(称为展开剂),待分离的样品溶液以斑点的形式点在薄板的一端,当薄板在密闭槽内进行展开时,由于各组分被展开剂载带移动的距离不同而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经显色或直接利用薄层扫描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分离机理可分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亲和等薄层色谱法。与纸色谱法相比,薄层色谱法分离效果较好,斑点较集中,分析时间也较短,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参见展开剂条。

 

14吸附色谱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利用吸附性能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方法。在色谱法中,以各种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气体或液体为流动相,样品混合物通过填于柱内或铺成薄层的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吸附-脱附能力强弱的不同,其滞留程度就不同,也即各组分被流动相载带的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彼此的分离。

15迎头色谱法  frontal method  又称前沿分析法。它是将样品混合物连续地通过色谱柱,作用力最弱的组分{zx0}流出色谱柱,其次是作用力最弱和次弱的两组分混合物一起流出色谱柱,然后是作用力最弱、次弱和更弱的三组分混合物一起流出色谱柱,依此类推。其流出曲线为台阶形。此法在分离多组分混合物时,除{dy}组分外,其余流出物均为混合物,因此,仅适于分析较简单的样品。

 

16顶替法  displacement development  又称取代扩展法。它是将样品混合物加入色谱柱后,在惰性流动相中加入与固定相的作用能力比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强的物质作为顶替剂,或直接用顶替剂作流动相,当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时,样品中各组分即依据吸附或溶解能力的强弱顺序由固定相上被顶替出来,作用力最弱的组分{zx0}流出色谱柱,最强的组分{zh1}流出,其流出曲线的台阶形随组分的含量变化。此法可用于制备纯物质或从混合物中浓缩分离某一组分。

 

17反应气相色谱法  re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根据分析目的需要先将样品在反应区进行相应的化学反应,再由载气将反应后的样品带入色谱柱和检测器或直接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依据得到的谱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应区可置于色谱柱前(柱前衍生)、柱内、柱后衍生,化学反应的目的是使样品的分离和检定变得容易或成为可能,反应方式有氢化、脱氢或氢解反应、催化反应、热解反应、有选择地xx反应等。        

 

18裂解气相色谱法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PyGC  又称热解气相色谱法。裂解气相色谱法多用于分子量大、难挥发物质的分析。方法原理是:当样品在严格控制的操作条件下迅速加热时,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裂解,得到可挥发的小分子产物,然后进入色谱柱和检测器进行分离、检测和记录谱图。每种物质的裂解色谱图都具有各自的特征性,称为指纹裂解谱图。由于裂解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与被测物质的结构,组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指纹裂解谱图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19管式炉裂解器  tube furnace pyrolyzer  是最常用的连续式裂解器,其主要部件是一根可连续升温的加热管,当管中温度达到平衡温度时,将盛有被测样品的铂舟送入炉管内进行裂解,裂解产物由载气带入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得到裂解指纹图。这种裂解器的优点是平衡温度连续可调,易于控制和测量热解温度,适用于不同物态样品,其缺点是死体积大、温度上升时间长、加热区宽,二次反应较突出。

 

20居里点裂解器Curie point pyrolyzer  居里点裂解器是裂解色谱常用的一种裂解器,它的加热元件是由铁磁性物质制成丝状、片状或管状,样品负载到置于高频电场中的加热元件上,由于铁磁性材料吸收射频能量,加热元件迅速升温,当到达铁磁一顺磁转变点(居里点)时,温度达到平衡并在较小的范围内保持稳定,样品在居里点温度下裂解,裂解后的小分子碎片引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加热元件的几何形状和高频振荡器的功率对居里点裂解器温度的重视性和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实验条件必须严格控制。

 

21热丝(带)裂解器filament  pyrolyzer  热丝(带)裂解器是裂解气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裂解器。所用的热丝材料为铂丝和镍鉻丝,加热元件是由直径0.20.5mm,长度50mm的丝绕成的螺旋管状,样品直接附在热丝上,热丝通电流后发热,到达平衡温度时样品裂解成小分子碎片产物,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这种裂解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死体积小,但温度上升时间长,温度不均匀,热丝阻值易变,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22激光裂解器 laser pyrolyzer  以激光作为高温能源的裂解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由红宝石(或銣)固体脉冲激光器(或二氧化碳激光器)发出激光束,经透镜聚光后射到盛放样品的石英管上,样品通过多光子吸收或电子隧道效应,吸收一部分激光光能,使样品迅速裂解为小分子碎片,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这种激光裂解器到达平衡温度的时间很短,二次反应少,但热解温度的控制和测量较困难,样品的色泽、透明度和表面状况等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23催化色谱法 catalytic (gas) chromatography  是指以反应器作为色谱柱的一种气相色谱法。用催化剂代替色谱柱中用于分离的固定相,以脉冲方式将反应物引入载气流或直接以反应物作流动相,利用所得到的色谱图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的是研究催化反应的基元步骤、物质的吸附、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程度和反应动力学等。用于催化剂和载体表面性质研究及催化反应物分析的色谱方法,不属此列。

 

24体积色谱法 volumetric chromatography  是以测量组分体积为定量依据的色谱方法。以二氧化碳为载气,样品经色谱柱分离之后,各组分随载气顺序进入盛有50%氢氧化钾溶液的带刻度集气量管,载气二氧化碳被碱液xx吸收,载气中各组分的气体体积可在量管刻度上读出,以此求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色谱法不需要已知浓度的标样气体进行校正即可作定量分析,但是要求各组分必须得到xx分离,它仅适用于对那些不与碱液反应的气体组分的分析。

 

25程序升温色谱法  programmed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色谱柱温度对分离效能有重要影响,当样品中所含组分沸程较宽时,应采用程序升温色谱法。所谓程序升温色谱法,是指色谱柱的温度按照组分沸程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使柱温与组分的沸点相互对应,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各组分的保留值可用色谱峰{zg}处的相应温度即保留温度表示。参见保留温度条。

 

26 程序变流色谱法 programmed flow (gas) chromatography  是指在色谱(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分析中,色谱柱柱温保持不变,流动相(载气或淋洗剂)的流速依照设置的适宜程序连续地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变化,它的作用类似于程序升温色谱法。当样品中所含组分的保留性能差别较大而不能均匀地馏出色谱柱时,采用程序变流色谱法可以改善组分之间的分离和缩短分析时间,尤其适用于气相色谱中热稳定性差的样品的分析。

 

27 真空熔融色谱法  vacuum fusion (gas) chromatography  一种对金属或合金中所含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色谱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置于石墨坩埚内,在高真空下用高频感应等方法加热使样品熔融,释放出所含气体,释放出的气体被收集到一个固定容器内,然后通过进样装置送入气相色谱系统进行分离、分析。这些气体一般有H2N2CO、有时还有少量甲烷。

 

28热色谱法 chromatothermography  一种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吸附性能的差异,在色谱分离的同时进行热脱附,以提高分离效率的吸附气相色谱法。样品由载气带入填充吸附剂的色谱柱内,同时借助外部加热使色谱柱温度沿轴向并顺载气方向有梯度变化 ,利用吸附剂的温度分布对各组分的吸附容量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温度梯度变化和载气流速,可提高分离效能,改善峰形和缩短分析时间。

 

29 空穴色谱法  vacancy chromatography  以被分析样品或用载气稀释的样品作为流动相,而把一定量的纯载气作为样品注入色谱柱,在柱的出口进行检测,可获得一组分离后的色谱峰,这种方法称为空穴色谱法。如果在空穴色谱法中所用的固定相和其它操作条件与普通气相色谱法中所用条件xx一样时,那么二者所得到的色谱图则是相同的。此法适用于工业流程的控制,直接以流程气体作为流动相,测定流程气体中的组分分布。

 

30等离子体色谱法 plasma chromatography  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与等离子体接触而反应,可得到非常稳定的离子-分子,这些离子-分子连续地进入一个充满非反应气的管内,经电场作用而发生漂移,由于被分离组分的结构不同,相应的离子-分子漂移的速率不同,到达收集器的时间也就不同,从而获得了彼此的分离。根据记录的等离子谱图(类似一般的色谱图)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等离子体色谱的{zd0}特点是灵敏度非常高,可以测定0.1μg/L以下的物质,对大气中痕量污染物的测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1气相色谱仪  gas chromatography  实现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的一种仪器设备。它的最基本组成包括载气控制、调节系统(提供稳压、稳流的流动相)、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信号记录、处理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根据分析任务的要求,可对气相色谱仪的各个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如对载气采用机械控制或电子控制、进样可手动/自动或分流/不分流、分离可采用填充柱、制备柱或毛细管柱、检测可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信号记录和数据处理可采用电位差计、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







郑重声明:资讯 【气相色谱词条正文(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