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行(二)——游桂林山水(湘子之旅)_湘子_新浪博客

    

           桂林山水湘子之旅)

                                    文中图片摄影 湘子

       

      12月4日,我随考察团到达桂林,步行游历榕湖、杉湖;5日游漓江,赏两岸风光。深感桂林山水美妙之至,清透的水、碧绿的风景、灵动的风情,让游人陶醉,流连忘返。“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桂林是世界xx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一)桂林风景简介

           

                                  榕湖风景

     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的风云集会,使这里人才被除,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古代的城池、石刻、墓址、遗迹比比皆是,人文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保留完好的近代名人故居,成为桂林详实而珍贵的历史写照。1982年列为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名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如今,勤劳、善良的桂林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开发出了以桂林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十二个县的大桂林旅游圈。是桂林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旅游中心。
      其雏形是在宋代由人工开掘的桂林城南护城河(相传唐代已是护城河),最早见于鹦鹉山摩崖石刻《靖江府城池图》,时称南阳江。其水源自城西南由阳江(桃花江)引入,沿城下东流入漓江,江宽40丈,江上有风雨长廊式的青带桥,江中修建有团城,南面为拖板桥。至元xx始冠以湖名,称鉴湖,桥名通济桥。元代,在湖上桥的左右形成繁华的闹市,“为商贾所藏宝物番货,以有易无,日以千百计。”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冬,诗人刘克庄来桂林,赋《榕溪阁》诗:“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李宗瀛《榕溪阁登眺》诗曰:“系舟不见清风客,老树婆娑七百年。”从南宋到清代,榕溪阁都存在,后榕溪阁被毁,1955年在原址建立榕荫亭。80年代,桂林市文管会在榕荫亭旁立“黄庭坚系舟处”石碑,铭志其事。“古榕系舟”为桂林新二十四景之一。  

    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漓江源自兴安,资源两县交界的桂北越城岭主峰猫儿山。
  漓江河床主要由砾石和砂石组成,河床自净能力较强,是广西河流中含砂量最少的。沿河可见水流平缓处多少砂石,湍急的滩头卵石相叠,峭壁临江则岩石卧底。从桂林至兴坪,江水进入石灰岩地区,由于地下溶洞和暗河的发育,一部分江水流入地下,形成地下伏流。雨后泥水下注,随入暗河,所以江水总是清澈的。

            

    漓江自桂林解放桥码头至阳朔碧莲峰码头的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成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独秀、伏波、叠彩、南溪、斗鸡、穿山、净瓶……山皆平地拨地,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

             

                                           羊角山

 

             

                         冠岩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含,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千峦百嶂,尽入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蒙。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图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性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广西之行(二)——游桂林山水(湘子之旅)_湘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