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务必请小心“泔水油”

     随着“地沟油”越来越多的被抬上台面,无疑其成为现在大家外出就餐的健康第1杀手。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地沟油

     在百姓眼里,“地沟油”和“泔水油”就是同一种物质两个名称。而在业内,两者其实是不同的。郑州一位“地沟油”经营者近日向记者抖露了相关区别以及 “泔水油”进入餐桌的过程。
地沟油基本不可能上餐桌
  3月17日,媒体报道了何东平教授关于“地沟油”的言论,河南商报随即对这一报道跟进,之后不少读者打电话,举报身边的“地沟油”生产窝点。
  在众多举报者中,一位举报人的身份最为特殊,他就是一位“地沟油”经营者。
  “现在很多报道,把‘地沟油’和‘泔水油’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该位举报人声称。
  举报人称,通常称的“地沟油”,就是从饭店的下水道中捞出的。这种油,不仅有植物油、动物油,甚至还有机油、柴油和粪便等。
  “从地沟里捞出的油,气味很重,熬制后成膏状,容易凝固。”知情人称。
  此外,饭店的清洗餐具用的洗衣粉、洗洁精等,也会一并进入地沟。
  这些化学物质,容易与油脂发生反应,生成别的物质。所以,“地沟油”进入食用市场,基本上没有可能。   而“泔水油”,就是从饭店吃剩下的剩饭、剩菜中提炼出来的,或者是炸东西剩下的“老油”,一般不会混有柴油和机油。
  知情人称,尽管“泔水油”的成分复杂,但都是可以食用的植物油和动物油,即使被食用,食用者也不会立刻出问题。
  这位知情人称,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大型快餐企业,炸东西使用过的“老油”,不经过净化,就会直接流入食用市场。
知情人介绍,“泔水油”生产出来后,一般不会直接上餐桌,而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
  “泔水油”上餐桌的{dy}个环节,就是搜集泔水,进行初步加工,炼出粗糙的“泔水油”。
  初炼的“泔水油”,油脂粗糙,还残留有寀味和作料的味道,一般不能直接食用。也有个别“泔水油”搜集者,将粗炼出的“泔水油”卖给炸小食品的。
  “泔水油”搜集起来以后,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有收油的上门收购。
  收油的就是中间商,他们将散户积累的“泔水油”集中起来后,送到炼油企业。
  “泔水油”进入炼油企业后,要经过多个加工步骤。如除渣、除色、除臭、分体。
  除渣,就是将“泔水油”里残留的水分等杂质分离出来。除色,就是除掉泔水油中的其他颜色,让它看着更清亮、透明,像新鲜油一样。
  由于“泔水油”总带着一股异味,所以上市前必须对其除味。
  经过上面的一系列处理后,就要进行分体了。
  “泔水油”中不仅有植物油,也有动物油。温度高的时候,动物油不容易凝固,但温度一降低,动物油就会凝固析出。
  “泔水油”经过分离后,就进入市场。一般情况下,炼油企业面对的是大批发商,大批发商购回后,再进行分售,最终从分售商手里进入消费环节。
  知情人称,这是“泔水油”进入市场的一般路径,很多企业,经营的规模比较大,经历的环节更多。每增加一个环节,就增加了一层隐蔽性。 

    天一回暖,泔水油进入需求旺季
  知情人称,泔水油除流向餐桌外,也有部分流入饲料行业、化工行业。
  “所以,一般情况下,‘泔水油’做啥用,xx取决于油脂加工企业。”知情人说。
  知情人认为,“泔水油”上餐桌的五个环节中,大的收油户、炼油企业和大的卖油企业,他们肯定知道“泔水油”干啥用了,用了多少,能不能吃等。但对油品构成最清楚的,肯定是炼油企业。
  有时,油企也不是xx使用“泔水油”,而是在正常的油里,参入部分“泔水油”。
  “这种油,经过机器处理后,可以让油的指标达到或接近食用油标准,查处难度比较大。”知情人称,这种情况,在油企中运用的比较多。
  知情人称,“泔水油”流入饲料行业时,价格肯定要比流入食用油市场价格低。
  “也正是这个原因,做饲料的在收购‘泔水油’方面,根本没啥竞争优势。”知情人称,除非是在冬天,由于“泔水油”容易在低温下析出动物油。
  “追求利润,成了一些炼油企业的{wy}目标,一旦温度回升,适合加工‘泔水油’,这些油企就会活跃起来。”知情人称,根据他的经验判断,每年的夏季,是 “泔水油”需要的旺季,也是“泔水油”价格抬高的时机。
  目前,一吨“泔水油”的价格,也就是4000元左右,高峰时候,一吨“泔水油”的价格可以达到七八千元。如果将“泔水油”做成色拉油,一吨油要增加 2000元。
  据知情人介绍,在“泔水油”进入食用油的食物链上,各个环节分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搜集泔水的,一吨也就卖3000元,收油的,一吨卖4000 元,加工成色拉油后,油企按6000多元一吨的价格销售,然后是大销售商、分销商。
  知情人介绍,这些环节中,应该是收油的和分销商的利润{zg},其他环节,每吨也就是三四百元利润,或者更低一些。  
  泔水油和泔水猪是“同胞兄弟”
  由于“泔水油”来源于饭店吃剩下的饭菜或炸东西用的老油,搜集泔水的,捞出其中的油后,会剩下不少剩饭、剩菜。
  如何处理这些剩饭、剩菜?目前,郑州的处理方式是用它来喂猪。
  知情人称,在郑州,饭店废弃油脂市场分两块,一块是“泔水油”,一块是“地沟油”。
  一般收“地沟油”的,不会收“泔水油”。“一桶泔水,只能提炼出十来斤‘泔水油’,剩下的东西没法用。”知情人称,如果不是养猪的,没人愿意这么干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泔水油’和‘泔水猪’就是‘同胞兄弟’。”知情人称,“泔水猪”也是被禁止饲养的。
  泔水中常常混有污水、洗涤剂和其他各种杂质。而这些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铅、汞等元素,用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泔水长期喂猪,这些物质会大量残留在猪体内,人吃了这种猪肉,也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用泔水喂大的猪,不用吃饲料,这让养猪成本降低不少。正因为这样,虽然“泔水猪”被屡次禁止,但现在依然很有市场。
  5摄氏度下,部分泔水油现原形
  知情人称,目前这段时间,不是“泔水油”加工成食用油的季节。因为,“泔水油”里含有大量的动物油脂,温度太低,动物油脂容易析出。
  正因为“泔水油”制成的油里,动物油容易析出,这也给老百姓辨别油脂提供了依据。
  知情人说,如果市民担心购买的食用油有问题,可以把食用油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将温度调到5摄氏度左右。
  “如果温度在5摄氏度的条件下,食用油就出现凝结或者油中出现絮状物,油的品质就值得怀疑了。”知情人称,这种识别方法,可用于菜子油、豆油、色拉油等,不适用花生油。
  “以前介绍的辨别方法,其实老百姓用肉眼是很难识别的。”知情人称,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但辨认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油的酸价(衡量食用油品质的一个指标)。”知情人介绍,一般情况下,一级食用油的酸价,都要求在0.5以内,超过这个酸价,再使用都要谨慎了。
  “一般用‘泔水油’生产出的食用油,酸价都在1以上。”知情人称,就从这一点,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油的品质了。市民对购买的食用油产生怀疑,通过简单定性后,可向相关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对油品化验、检查。
     根据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汇报,上海食用油质量总体安全可控。市食xxx副局长谢敏强介绍,近两年来,全市食用油的检验合格率都保持在高位:
  (实况:我注意到媒体上有外地专家说10%的地沟油回流到餐桌,我们上海的监管实践中,是有发现,但并不是大概率事件。在对全年7万多户次的监督检查中,查到非法采购劣质食用油的仅为个位数。)
  对于监管部门给出的乐观数据,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们提出,更重要的是监督重点放在哪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孙运时就给大家讲述了前不久一次暗访的经历:
  (实况:现在我们四个部门都反映,没有查到。但是,我们有一些地方没有去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次专门晚上到一个马路摊点,我讲你用什么油啊?他说我用好油啊。但是这个油他就是给你看的,给你检查的,他用是另外的油。)
  对此,多位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都指出,政府不能只盯住大饭店、大卖场,监管重点必须下沉:
  (实况:我们也可以检查国际连锁店,我也可以检查中小型饭店,我可以检查卖场超市,我也可以检查农贸市场,我还可以检查小店,{zd0}的危险到底在哪里。
  问题{zd0}的就是那种小的,分散的、无证的夜排档,包括民工食堂诸如此类的,要查地沟油,应该着重在这些方面加强监管。)
  为了管住餐厨垃圾的流向,防止“地沟油”流入非法加工点,本市餐厨垃圾处置实行申报制度。去年,全市申报单位为7459家。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顾晓敏关心,没有申报的单位有没有人管?
  (实况:我想问的,没有申报的企业,政府是怎么监控的?只有7千多家在申报,大多数还是体制外循环的。)
  申报率低,原因在于申报“泔脚”,每桶要付费60元,每年全市收取的餐厨垃圾处理费约为4000万元,这对不少中小餐饮单位来讲难以接受,也给“地沟油”流入非法加工渠道留出了空间。对此,顾晓敏和潘建新委员都建议,取消这一收费项目:
  (实况:地沟油申报以后还要付费,实际上增加成本,你是强制它要交的,你还要叫他付费,不尽合理。能不能对这个收费项目应该停止执行,或者取消。而且我现在看了一下,他这个交的费上缴各区县财政去了。)
    所以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避免食用到“泔水油”{zh0}的办法就是在家里吃饭!

郑重声明:资讯 【在外就餐,务必请小心“泔水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