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外专局批准,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内蒙古、青海两省区一行20人组成“节水灌溉及荒漠化治理”培训团,于2009年9月1日至9月14日前往以色列进行了为期14天的节水灌溉及荒漠化治理专题培训。培训由以色列农业部和外交部组织实施,整个培训安排周密、内容丰富、严谨认真,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主要培训内容为以色列高效农业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造林和荒漠化防治技术以及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培训团参观了以色列Shefayim集体农庄和节水灌溉系统试验场、Netafim灌溉公司、山羊放牧优化养殖场、Netanya加压灌溉系统、生态蜜蜂系统、国家水资源转运站、Lanchish地区研究与发展中心、Moshav
Ein
Yahav蔬菜农场、Yatir研发中心、农业部国家农业研究机构、科学仓储中心、国际农业开发合作中心以及Gilat森林恢复与育苗基地和Yatir水库等,累计参观了约16个与培训相关的单位,共有15位以方专家针对此次学习任务进行了专业讲解和多媒体教学。通过培训,学员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高科技农业、节水灌溉和荒漠化防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及现代农业管理理念,了解了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设施装备,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培训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以色列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北于叙利亚接壤,东以约旦河-死海为界,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国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以色列自然资源贫瘠,山区和沙漠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平原仅占12%。森林资源占国土面积的5.7%。可耕地面积45万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地区。全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每个农业生产者年均产值超过5万美元,农村劳动力只占总人口的3.5%。
以色列的水资源、土地和矿产资源都十分匮乏,是一个极度缺水、土地贫瘠、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境内仅有一条河流-约旦河,加利利湖是主要的淡水补给源,80%的水资源集中在北部。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00立方/年,可供利用的微咸水和咸水贮量589亿立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以上,且沙化严重。然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冲突持续不断的周边环境,以色列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近10多年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农产品不仅供应全国,而且还大量销往欧洲,出口额在过去50年里翻了12倍之多。农业与军工业、钻石加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以色列农业所创造的“沙漠奇迹”,受到世人高度评价。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国际农业机构纷纷向世界诸国推荐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1)集体农场(基布兹,Kibbutz):所使用的土地都是国家所有,从国家租赁土地,租金极低,近乎无偿,租期49年,期满可再续。所有生产、劳动力、收支、文教、卫生、治安等都由集体统一组织与管理。全体成员大会是{zg}决策机构,大会下设有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zg}领导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作;专业委员会负责经营、生活等具体事务。每个成员在农场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个人无私有财产,享有教育、医疗、娱乐、餐饮等社会福利,其他生活用品也是有计划地配给。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农业为惟一来源的“基布兹”已发展成第二、第三产业占主体的经济统一体,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其生产计划根据政府和各类专业协会的配额制定,生产的产品除自给外,绝大部分由{zd0}的农产品合作销售组织“努瓦”负责国内销售,由全国农业劳动者联合会组织下属的农产品出口公司或专业协会负责国外销售。以色列全国共有270多个基布兹,平均每个基布兹约有100个农户、400—500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2%。
(2)农业合作社(莫沙夫,Moshavim):合作化组织莫沙夫的土地也需向国家租赁,家庭是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每户以优惠价从合作社购买农具、化肥等生产资料,再以优惠价将农产品售给社里。社员可雇工,也有权直接对外出售产品。社内有不可分割的公有财产,实行民主管理,其{zg}权力机构为社员大会,下设村委会、监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为社员提供生产服务和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以色列全国共有450多个莫沙夫,每个莫沙夫平均有约60个农户,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3.1%。
建国初期,以色列政府就在国家农业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兴农,实现自给自足”的指导方针。60年来,以色列历届政府都从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向农业倾斜以提供支持。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建设,每年用于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方面的经费高达数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世界前列。目前,以色列全国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以色列农业科研单位以国家研究机构为主,还设有地区性研究机构。科研课题一般直接来自生产{dy}线,因此科研成果能迅速得以示范和推广。以色列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科技的迅速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隶属于农业部的推广体系为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服务。推广人员都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专家,他们主要在农场、大田和果园中工作,向农民传授技术,并与农民一起开发新的技术。以色列政府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农产品销售服务上,以色列在特拉维夫有全国农产品内销组织,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部,其职能是收购、加工和批发农产品,70%以上农产品通过该组织购销。该组织为非盈利性组织,通过收取手续费来维持其运行。以色列农产品出口组织是一个非盈利的半官方公司,在国外设有8个办事处,主要任务是组织货源和推销产品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政府不负担费用,也靠收取手续费来维持运行。此外,农户还成立了一些跨地区的专业组织,例如花卉组织、蔬菜组织和畜牧组织等。这些组织负责行业协调,也提供产销服务。还有许多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管理顾问公司,设备供应安装公司,产品集运公司,材料、种子、苗木供应商,化肥农药厂、农产品加工厂、科研所、交易所、生产协会和销售委员会等,以契约或股份作纽带,把产供技贸加运各方连结起来,组成了利益均沾的联合体,成龙配套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
蔬菜清洗设备 蔬菜包装车间
蔬菜包装车间 冷藏室里的水果比常温放置水果保鲜期长3-5天
以色列人把水称之为“蓝色的金子”。全国的生产、生活用水靠四通八达的地下国家输水管道供给。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目前,以色列 6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是世界上{dywe}的节水滴灌王国。全国滴灌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以色列自 1948年建国至今,耕地面积从16.5万公顷增加到43.5万公顷,农田灌溉面积从 3万公顷增加到23.1万公顷,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滴灌技术不但节水,而且为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用滴灌方法生产的西红柿每公顷产量达 110吨、辣椒、葡萄各40吨、茄子70吨。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推广应用以色列的滴灌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在污水回收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它是世界上使用污水灌溉最成功的国家,使用污水量和使用污水比例为世界{dy}。
4、明确的市场化导向和市场化运作
以色列发展农业的突出特点就是以效益为中心,把农业作为一个能获取丰厚利润的产业来经营。他们根据国内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国内外市场变化等条件,及时灵活地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政府将发展农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生产高质量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上,开发和扶植出口型龙头产业。政府通过提供低息xx来扶植农户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只要是生产高品质、高效益、出口创汇农产品,无论是建温室还是建果园,政府都给予低息xx支持。随着农业收入的增长,政府又提出发展高技术以占领国际市场。70年代末,以色列在灌溉、温室栽培、家禽和奶牛养殖以及育种等领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在世界市场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为了使水果、蔬菜、花卉保鲜,公司在机场设置有冷冻装置的产品集散地。商品化的高效农业也xx更新了以色列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在投资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预测产量,签署产销合同,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农业产业化运行科学规范。
5、高科技和机械化的广泛运用
以色列是世界上农业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农业走的是知识、资本与科技密集型的道路,现代科技渗透到灌溉、施肥、种子、栽培、管理、节水灌溉设备等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农业科学研究也紧紧围绕高效农业这一中心进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色列以高科技提升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十分重视新品种的选育。他们利用生物技术和其他手段,不断培育出品质优良、抗病抗虫,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力条件的作物种子、种苗,以先进的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优良作物品种。二是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生物化水平。近年来,以色列科研人员以高新技术发展农用机械,使拖拉机、摘棉机、地温测量器、病虫害预警机、挤奶机等主要农用机械都实现了更新换代,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方面,发明了装有计算机和自动装置的拖拉机,能高效完成从犁地、种植到收割的全套田间作业,并以最经济的方式保持操作速度,降低燃料消耗,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普及。以色列化学工业比较发达,化肥不仅能充分保证国内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通过人工培育食物链,让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而尽量不使用杀虫剂,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三是注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温室栽培技术集中体现了以色列科技密集型现代节水农业的特点,以色列科学家对不同植物所需的光照、水分、养分、温度、湿度、栽培管理方法和预期产量都做了系统的研究,用计算机对灌溉、施肥、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控制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造林和荒漠化防治
建国以来,以色列政府十分重视南部地区的土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工作,为加强内盖夫地区的土地保护,在1982年制定了内盖夫地区土地保护发展战略规划,1991年提出了国有造林计划。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活动,减少放牧。每年造林在1000公顷以上。由于缺水,造林工作一切都围绕着水来做文章,造林的方式主要采取“径流法”,通过有拦墁围水、溪流小坝、等高塄坎等方式收集地表径流,造林株行距较大,一般在4×4米或5×5米。造林的主体主要是民间组织或个人,政府采取扶持政策鼓励农民造林,90%以上的造林经费来源于国家犹太基金会,造林者可通过基金会组织申请造林资金,基金会根据调研情况核算造林成本进行实价投资,每亩投资在4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