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伊始,大力xx阉党,整治朝纲,他的勤政,在明朝永乐以后的历代皇帝中所
少见。遗憾的是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积重难返。闯王李自成进京,清兵入关,明王朝回天无力,最终
覆灭。瓷器烧造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景德镇御窑厂基本上处于半停
产歇业状态,所烧制器物下降至明代{zd1}水平,传世官窑器物十分少见,但出现了一批优质民窑瓷器。
这尊崇祯仿哥窑青花竹节炉,是一件传世品,留有明显的长期使用的痕迹。造型古朴端庄,文雅大
方。炉身高12.8厘米,直径15厘米,炉内深11厘米,炉里外满釉,三足高不到1厘米,炉底刻意留出1.5
厘米宽的露胎圆圈,这样的分隔,使炉底变成了三个圆,两个空心圆中突出一个实心圆,象征着圆圆满
满。炉身为直筒形,四层竹节突出,节节向上,香炉心空,正是竹精神的内涵所在,心虚而有节。竹具
有君子的特征,竹本身已是一种吉祥物,在纸和绢还未被发明前,人们把信息写在竹简上,古人在远行
时多用竹简传平安消息给家人,故有“竹报平安”之说。炉身布满精美的仿哥窑小开片,上面绘有缠枝
花、蝴蝶花、彩蝶等青花图案,犹如沙石堆里冒出的生命,自然、清新、协调。上下两层,花和蝴蝶被
大小交叉地排列成环状,互不干扰,它们文静地相处着。
崇祯朝处在明、清过渡交替之际,崇祯仿哥窑青花瓷器既保持了明瓷的特征,也蕴含着清初瓷器的
韵味,开启了明末清初瓷业新貌。因为战乱等原因,官窑被迫停止烧制,原先在官窑的工匠,迫于生计
,投奔民窑,还有一批艺术家、画师也加入这支队伍,他们摆脱了刻板与匠气,从根本上突破官窑器由
宫廷定样制作的束缚,聪明才情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他们画人物,写山水,绘花鸟,把对祖国山水的热
爱和企盼和平宁静生活的真情实感,充分倾注到瓷器创作上,创作出一批精美的民窑器。这一时期是中
国民窑瓷器制作的高峰,对后世影响颇大。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