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4RCS仅为0.3平方米,可对尾追目标进行攻击_中华必胜_新浪博客

 

    研制背景

 

    海湾战争期间,中国军方高层对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出现的{jd1}性优势极为震撼,充分意识到多种先进战机联合作战将是未来空战的发展趋势,并在90年代初期通过特殊途径了解到美军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战机,性能远远超过世界各型飞机,还具有极好的隐形能力,且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赶超欧美各国的空军力量,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国军方也秘密开始了研究新一代隐形战斗机的项目,歼-14重型歼击机也由此应运而生。

    歼-14作为中国{dy}款第四代重型歼击机,xx具有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全天时作战能力,同时具备低可探测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攻击,超机动性,短距起降等S5性能,并应用了大量新式材料和隐形技术。

    性能参数

    机长:19.43m

    机高:5.19m

    翼展:14.27m

    机翼面积:81.06㎡

    机翼上反角:3°14

    机翼展弦比:2.5

    轴距:6.17m

    武器舱离地高度:0.96m

    空重:14700Kg

    {zd0}起飞重量:31400Kg

    巡航速度:1.54M

    {zd0}平飞速度:2.2M

    全推杆滚转角速度:180°/秒

    {zd0}升限:22000m

    {zd0}G限:-3G/+9G

    起飞滑跑距离:590m

    着陆滑跑距离:920m

    作战半径(不含空中加油):1400Km

    航程:3200Km

    三、结构特点

    歼-14采用双V型垂尾双发单座布局,BUMP进气道,翼身融合技术,武器主要为内置,并具有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机体共使用了16%的铝,38的钛(35%为钛6-4,3%为钛6-22-22),6%的钢,25%的热固碳纤维聚酯复合材料,1%的热塑性塑料,15%的其他各种材料。

    机身:核心是低可探测性技术。因此当飞机完成组装后,在金属组件表面覆盖雷达吸波材料和相关涂料。机身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保证在不使用维修台/梯的情况下对飞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在机头部分。设计了两个大型航空电子设备舱,容纳超过110种航空电子模块,并配备了液冷底盘,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进行更换。在机身前部﹑机头和机翼边缘均安装了各种类型的等角传感器,包括被动和主动型天线组件。

    前机身:由两部分组成,由两根侧梁和两根纵梁连接起来。

    座舱盖:实际透明部分为19mm厚的熔结体(由两片9.5mm的透明体组成),使用热片材区域成型法制成的整体式的染色聚碳酸酯体。整个座舱盖由铝架进行支撑,使用八元锁具用于座舱闭锁。同时一体化加热/除霜/除雾部件同舱盖支架共同构成整体。

    中部机身:约5.3m长,4.68m宽,1.87m高,重3940Kg。歼-14的所有系统都通过中部机身,包括液压﹑电子﹑环境控制﹑辅助动力系统以及燃料系统。中部机身还有3个油箱,2个内部武器舱和20mm机炮。

    后部机身:包括两台太行改进型发动机,以及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燃油﹑液压﹑电子和引擎子系统。后部机身要承受超音速巡航和大过载机动带来的应力,大约由68%的钛,21%的铝及11%的复合材料构成。

    座舱:歼-14的座舱设计让飞行员拥有良好的视界,并且更加舒适化,{zd0}的降低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同时,通过使用4台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使用边框按钮操作),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歼-14上使用的液晶显示器使用了有源矩阵技术,可以更好的表现实时影像和图片。每台显示器都包括两个线性可替换单元,遥控电子单元和显示单元。

    歼-14的衍射平视显示器可提供水平30°,垂直25°的视野,并xx符合夜视护目要求。

    机翼:由36%的复合材料,42%的钛,22%的铝和其他材料构成。机翼蒙皮由整体石墨双马来酰二胺材料制成,根部和控制面传动器整流版为钛/HIP复合铸件。机翼前缘后掠角45°,后缘掠角17°,机翼剖面比约为3.9%,并对翼型进行了优化,以更适合跨音速飞行。翼斜削度率为0.168,前缘上反角为3.23°,翼根扭转角为0.5%,翼尖扭转角为-3.1°.翼上所有控制面在低速飞行时下垂,可获得更大的升力。

    尾翼面:水平和垂直尾翼使用“牵引式安装”复合材料枢轴支撑铝制蜂窝结构体组,蒙皮同机翼一样,使用固态石墨双马来酰二胺。

    水平尾翼前缘面后掠角为45°,没有反角和扭转结构。两个垂直尾翼各外倾28°,前缘和后缘掠角均为22.7°。翼面剖面呈双凸型。在舵面模式和刹车模式中,双舵面可在±30°之间活动。

    四、航电系统

    歼-14的雷达系统﹑雷达警告(包括视界警告和人声提示警告)﹑接收﹑通信/识别系统全部通过一个单乘员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在初始状态中,所有航空传感器均为被动状态,以降低机身的电磁波散射,但根据飞行员的命令和战术态势,这些传感器可以逐渐进入主动状态。全部航空系统由2个CIP控制,包括自我保护,无线电设备以及操作面板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动重置系统。飞控系统上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三轴增稳四余度数字飞行控制计算机架构,控制14个操纵面/门。歼-14没有攻角限制,但计算机会在机身过载时自动限制飞行的横滚角速度和负载系数。

    雷达方面,歼-14装备了国产虹光-Ⅱ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优秀的隐形性能。它可以进行空对空交叉扫描,同时具备天气映射模式,侧相控阵扫描能力,以为必要的空对地能力。虹光-Ⅱ型的雷达部件数量比俄制X波段的相控阵雷达部件要少得多,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地面目标测绘,并具有先进的对敌频段阻塞能力。该雷达{zd0}探测距离达300Km,并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同时攻击8个。歼-14尾椎管内装有饿制某型后视雷达,可对尾追目标进行攻击。

    虹光-Ⅱ型雷达加上OSF,DASS技术以及射频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制约通过敌机雷达波束来探测敌机的无源相控阵技术。

    五、武器系统

    歼-14装有一台20mm机炮(备弹240发),它安装与飞机右侧,进气道的后上方。炮舱装备了一个铰接的液压驱动舱门(90°开启)。

    歼14的两个机腹武器舱可挂载6枚PL-12(或R-77PD或PL-9C)空空导弹,或2枚JDAMxx加2枚PL-12(或PL-9C)空空导弹。机翼有4个武器外挂点,采用复合挂架可挂载8枚导弹加4个副油箱。执行隐形作战任务时,歼-14通常挂载4枚PL-12中距空空导弹加2枚PL-9C近距格斗导弹。

    六、动力系统

    歼-14装备2台涡扇10-Ⅱ型推力矢量发动机,装有三维矢量喷管,在俯仰方向上可做16°偏转,加力推力为142千牛,推重比为8.3(国际标准),具体性能不在螯述。

    七、隐形性能

    通过应用大量先进技术和结构设计,歼-14的RCS仅为0.3平方米。

    1. 采用BUMP进气道,并应用多元反射结构技术,降温技术和遮蔽技术。

    2. 采用能量吸收/弱化涂层,包括雷达波吸收材料覆层和高温涂层,大大降低了机身的RCS,有效地在多元天线中进行屏蔽,防止串扰。

    3. 歼-14的座舱外部形态符合良好的低频RCS设计规则,并使用镀膜玻璃。

    4. 使用了多层材料(金属氧化层结构),度量单位达到十亿分之一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歼-14RCS仅为0.3平方米,可对尾追目标进行攻击_中华必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