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蜂窝质炎等。 1、 病原学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或者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常用xx药很容易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以2—6周龄多见。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还可通过伤口、生殖道、种蛋表面污染途径传播。 被该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工具等均是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寒冷的冬春季多见。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发病死亡,商品肉鸭病死率可达50%左右。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卵黄炎及脐炎型 发生在新出壳鸭,主要表现为脐部肿大发炎,卵黄不吸收,腹部膨大,多在几日内死亡;眼炎型多见于1—2周龄雏鸭,结膜发炎,流泪,有的有角膜混浊,眼有脓性分泌物,可粘合上下眼睑;
败血型 多见于1—2周龄幼鸭,常突然死亡,病鸭可见精神食欲下降,渴欲增加,羽毛蓬松,缩颈闭眼,腹泻,喜卧,有的出现呼吸道症状,眼鼻常有分泌物,病程一般1—2天;
浆膜炎型 常见于2—6周龄肉鸭雏,精神食欲均不佳,气喘,甩头,眼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缩颈闭眼,嗜睡,部分有腹部膨大下垂症状,病程2—7天;
关节炎型 多见于7—10日龄雏鸭,可见一侧或两侧跗关节肿胀,跛行,食欲下降,常3—5天内死亡。
此外还有脑炎型—呈现神经症状;肉芽肿型—逐渐消瘦、腹泻;生殖器皮炎型等等。
病变随各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比较典型的病变有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肝脏可见肿大,青铜色或土黄色,浆膜上有一层纤维素膜覆盖,有时有散在的坏死灶或出血点;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余还有:卵黄囊水肿增厚,卵黄的吸收不良与变质,喙、脚蹼常干燥;关节的肿胀发炎,内有纤维素性关节液;眼结膜炎病变;脑膜充血、出血;实质脏器粘膜及浆膜上的菜花样肉芽肿;生殖器官炎症、变形、变性等病变。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可怀疑大肠杆菌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主要可做麦康凯琼脂的分离培养,然后可进一步做生化、血清学鉴定。 5 、防治 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外环境中,因此对其的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1)对商品肉鸭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及其卫生,并采取全进全出制度。 (2) 种蛋的孵化要做好xx工作。 (3) 免疫接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使用的疫苗应为混合血清型疫苗,{zh0}是能鉴定出本场大肠杆菌血清型,使用相同型疫苗。 (4) xx防治多种xx药对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疗效,饲料中添加0.02-0.08%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甲黎嘧胺和在饮水中加入25-50ppm恩诺沙星能够降低死亡率。但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预防时应定期轮换用药,在xx时{zh0}先做药敏试验。 另外对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等出现较严重病变的,xx素疗效很差。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大肠杆菌菌苗进行免疫能够成功的预防商品鸭的死亡。美国和加拿大商业鸭广泛采用含有O:78血清型大肠杆菌和1,2,和5血清型的鸭疫巴氏杆菌的菌苗以预防大肠杆菌和鸭疫巴氏杆菌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