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科学喂养新主张 目前一些网络包括部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婴幼儿喂养方案有一些错误或仍然遵循20世纪末期的理论,这些理论误导了一部分妈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zj0}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并提出:《儿童有权获得充足的营养及安全和有营养的食品,两者对于实现其享受能获得的{zg}健康标准至为重要。》 卫生部妇幼司在2007年公布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提出: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据介绍,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在农村,添加辅食的时间、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成年期身高损失1%;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智商降低5~11百分点;一个人营养不良将损失他一生中创造的生产力的10% ;营养不良可以造成GDP的损失高达2%~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xx育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到3岁时大脑的重量应该达到成人的80%。如果在婴幼儿期发育不良,以后追加生长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为此,我通过博客再次刊登出来我的讲课稿的部分内容,这是依据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书写的讲课稿,供大家参考使用:
提请大家注意科学喂养的新观念与以往喂养观念不同的几点: ⑴ 20 世纪90 年代,认为辅食添加应该从4 个月开始,有些书刊甚至宣传2个月开始添加。2000年认为应该从4 ~ 6 个月开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后提出,大多数婴儿的辅食添加应该从满6 个月时开始比较适宜。因此建议在宝宝满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同,因此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以不能早于4 个月或者不晚于8个月为宜。 ⑵ 首先添加的是米粉,{zh0}是强化铁的米粉而不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不易被婴儿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过敏。 ⑶ 果汁和煮菜水放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
0~6月的喂养: 液体食物:母乳或配方奶({sx}0~6月婴儿配方奶粉)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6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含铁米糊、果汁(水果泥)、菜汁(蔬菜泥)、鱼泥、虾泥、肝泥、蛋黄泥。 7~9月龄: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烂面、软饭、碎菜、切成薄片的水果、肉末(先吃禽肉后吃畜肉)、全蛋。 10~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 小饺子、小馄饨、煮烂的蔬菜等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单独制作。
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例如铁元素。 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辅食喂养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 从一种到多种; 婴儿需要足量饮水 {zj0}水为白开水,而不是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果汁、饮料。 0~6个月纯母乳喂养儿:不需要直接喝水,因为母乳中87%是水。 建议7~12月每天饮食安排: 6:00~6:30 配方奶200毫升 9:00~9:30 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2:00~12: 30 饭菜 15:00~15:30 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8:00~18:30 饭菜 21:00~21:15 配方奶200毫升 21:15 刷牙,按时睡觉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继续给予乳类(母乳或配方奶),不宜直接喂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大豆蛋白粉。 配方奶每天400~600毫升 母乳600毫升或配方奶400~640毫升 2~3岁幼儿每天饮食建议 配方奶600毫升 配方奶640毫升 零食应该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能仅从口味和喜好上选择。
由于小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每个人的体温{yt}之内有波动,早晨相对低一些,下午略高,但是不能相差1℃。体温也随着孩子的活动过度、穿衣过多、环境温度过高,以及因为吃饭哭闹也会造成体温暂时升高,这时的孩子全身状况良好,没有自觉症状。但是小儿年龄越小,xxxx系统体温调节的功能越差,再加上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健全,所以孩子的体温很容易波动。如果小儿腋下的体温达到37.5℃,又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可以诊断孩子病理性发热。一般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0.4℃为高热,<40.5℃超高热。 虽然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是如果发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调,则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及时处理。 在发热的原因不明确或者不能马上去医院时,可以在家庭做如下的处理: ◆如果是低热多给孩子喝水即可,中度热可以给予退热药口服,高热及超高热必须马上去医院,采取针剂退热或其它方法。 ◆物理降温的办法:可以洗温水澡,洗后及时过上浴巾,擦干身体穿上衣服。也可以使用冷湿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走行的位置,如: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擦至皮肤发红为止。也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洗后及时用毛巾包好,也可以头枕冰袋、冷水袋,用冷水袋或冰袋放置在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以及额部,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使用冰袋会产生严重寒战,尤其是小婴儿,所以{zh0}使用冷水袋。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禁止用酒精(包括白酒)给婴幼儿擦浴,原因是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对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利。 ◆保证孩子液体的入量,尤其是水的摄入,因为高热会造成孩子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或不显失水增多,而且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毒素的排出。 ◆发热的孩子需要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饮食。如果处于添加换乳期食品的阶段,要暂停新的食品摄入,待疾病痊愈后再重新添加。 ◆如果孩子发热原因不清,尽早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及贻误病情。 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上,伴有精神不好,建议去医院。
如何选择退热药 从前很多的医生喜欢用“阿苯片”。它是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的复合制剂,退热效果好,而且能够xx,尤其是给容易高热惊厥的孩子更受到欢迎。但是由于阿司匹林可以引起新生儿青紫症,也容易引起婴幼儿出血(脐出血、呕血、便血),而且国外也有报道,因为服用阿司匹林造成孩子瑞氏综合征(是急性脑病合并肝脂肪变性的一种严重疾病),所以现在国外不少国家规定婴幼儿禁用。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需要慎用。 “安乃近”因为可以引起婴幼儿的粒细胞减少,造成肾损伤,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和口服已经很少使用,国内已经限制使用,但是有的医院还采用安乃近滴鼻,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不过需要慎重。因为滴鼻也会造成以上的损伤。 复方氨基比林又叫安痛定,其中含有的氨基比林可使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如果反复使用,可以导致颗粒细胞减少征或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婴幼儿是禁用的。 联合国卫生组织不建议给2个月以下的孩子使用退热药,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对于婴幼儿推荐使用退热药如下: ◆扑热息痛:此药很少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不影响血小板、不会引起肾脏损伤,起效快,作用强和安全,但是大剂量同样也可以引起肝脏损伤。因此要正确掌握剂量和使用方法。每日不超过4次。间隔6小时左右,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小儿百服宁糖浆、小儿美林糖浆、泰诺、安佳热、一粒清、常安达都属于这类的药。 ◆布洛芬:又叫芬必得、异丁苯丙酸。此药退热快,退热时间持续可达8小时,胃肠道刺激小,易耐受,是安全可靠的退热药。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剂量为5——10毫克/公斤体重/次,每6——8小时1次。托恩口服液就是属于这类xx。 ◆小儿退热栓:其成分主要是扑热息痛,如果是复方制剂还含有人工牛黄、南板蓝根浸膏粉。主要是用来塞肛门,由肠吸收,效果快速,对于拒绝吃药的孩子退热非常方便,但是用量大或者多次使用容易造成孩子体温骤降或者腹泻。
其实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给孩子退热,但是需要注意适应症。 ◆小儿牛黄散:主要是由钩藤、僵蚕、天麻、全蝎、黄连、大黄、胆南星、浙贝母、天竺黄、半夏、橘红、滑石、人工牛黄、朱砂、麝香、冰片等组成。适用于小儿食滞内热引起的咳嗽发烧,呕吐痰涎,烦躁起急,睡卧不安,惊风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结。对于一些脾胃虚寒者忌服。每次0.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紫雪散:是中药三宝之一。主要由生石膏、羚羊角、犀角、麝香、青木香、丁香等配制而成,常用于急性热病引起的高烧不退、大xx结、烦躁不安以及神志不清、说胡话等症状,尤其对小儿急惊风具有高效、xx的特点。服用时,一周岁以内,每次o.3克,每增加一岁,便递增0.3克,1天1次。要注意此药对高烧病人才有退热作用。但有的孩子热度并不高,或发热原因不明不要盲目使用紫雪散,掩盖了病情,造成误诊。 ◆猴枣散:由猴枣、羚羊角、天竺黄、川贝母、沉香、青礞石、麝香、月石组成,常用于xx小儿痰热惊风,对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发热烦躁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以上的中药都含有苦寒的成分,容易伤及孩子的脾胃,不能长期使用。同时由于这些药都是用于实症引起的发热,对于虚症是禁忌的,因此家长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发热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使用退热药是治标的一个手段,而且退热药使用后要想达到稳定的、xx退烧目的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只有控制住引起发病的病原体,孩子才有可能xx退烧。所以家长千万不能性急,而频繁使用退热药或者反复去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