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外周血管病介入xx_周围血管病_新浪博客
 

关键字:杨庭树   王禹   2007PAOD    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     介入    
 
编者按:第二届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会议于2007年9月15-1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楼学术厅举行,此次会议继续采用专家讲座与手术演示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介绍PAOD的{zx1}研究进展和xx措施等。杨庭树教授在会议中发表了有关闭塞性外周血管病介入xx的讲座。
    自从Dotter和Judkins于1964年首次报道采用经皮腔(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xx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PAD)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大量新型材料的使用,PTA器械的改进,使得操作的成功率、安全性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同时介入医师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闭塞性外周血管病介入xx的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介入xx已经成为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xx方法。

      一、适应证与禁忌症
      AHA发布的外周血管疾病介人xx指南对其诊断、xx操作制定了严格的适应证。AHA/ACC
专家指出,我们在考虑外周血管病介入xx时应对患者病情和可能获得的xx效果做综合评价,并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I类.需要选择介入xx来处理的病变:介入xx的成功率很高,能够xx缓解患者的症状,使血压降至正常;II类.适合于选择介入xx来处理的病变:介入xx可xx缓解或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脉搏的搏动或使血压降正常。但之后有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手术,以xx多支血管病变;III类.可以应用介入方法进行xx的病变:但由于病变广泛而严重,导管不易到达病变部位等原因,介入操作的成功率低,或与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比,远期效果欠佳。但患者行手术xx的风险高,或医院不具备手术的条件;IV类.血管病变广泛,介入xx的作用有限,成功率低,患者远期预后差。但患者非常高危或不适于手术,可以尝试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同时,AHA/ACC专家还建议应根据外周动脉血管疾病(PAD)的病变程度分级,用于指导xx,目前多采用Fontaine建议的分级法,标准如下:
I期:无症状;II期:轻至中度的间歇性缺血性疼痛和体征(如间歇性破行、皮肤苍白和发凉等);III期:静息性疼痛; IV期:严重缺血(溃疡,坏死)。
尽管以上适应证很严格,但由于操作所用的器材的不断改进,包括导管、球囊、导引导丝、支架和操作技术等,使得医师能够处理一些复杂病变,如髂动脉、股动脉一国动脉以及下肢较低位置动脉的慢性、长病变等,相对扩大了外周介入操作的适应证。以前III类和IV类不适于介入xx的病人也可以进行介入干预,以挽救远端肢体组织的血流灌注。
      (一)髂动脉和股动脉介人xx适应证和禁忌证
      动脉粥样硬化很常见累及髂动脉和股动脉,其中又以髂总动脉的近段血管段最常受累,约占周围闭塞性动脉性疾病的35%。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人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无脉搏、疼痛、皮肤苍白以及明显的间歇性破行。尽管血管超声检查多可以诊断,但是导管/DSA检查能为诊断和xx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判断髂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标准:静息状态下若跨狭窄压差>5-10mmHg,或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微克、或罂粟碱10-20毫克后,若跨狭窄压差>10-20mmHg,则判定狭窄为有重要意义。
     通常,狭窄/闭塞性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出现(1)Fontaine分级II级以上临床症状,(2)血管造影(DSA)证实病变狭窄程度〉70%,(3)静息状态下跨狭窄压差>10mmHg,或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微克、或罂粟碱10-20毫克后,跨狭窄压差>10-20mmHg时被视为介入xx的适应症。

     (二)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介入xx适应证和禁忌证

 

文章来源于: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8629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闭塞性外周血管病介入xx_周围血管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