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望远镜与军品望远镜的区别_4mao=刘涛=流云涛影_百度空间

在兵器知识看到这篇 ,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望远镜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军事领域中,其基本用途是观察、搜索远距离目标。在军事领域,望远镜还演变成具有专有名称的光学仪器,用来对目标进行跟踪、瞄准、测距、测高等。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为天文望远镜、民用望远镜和xx望远镜;按功能分为普通望远镜、变倍望远镜、微光望远镜、红外望远镜、稳像望远镜、自动对焦望远镜等;按工作原理分为折反射望远镜、伽俐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内调焦望远镜;按结构形式分为单筒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直筒望远镜和折轴望远镜。
                                
     望远镑的工作原理 :最基本的望远镜由一个物镜和一个目镜组成,这一点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已经有了介绍。如果目镜是负透镜组,则构成伽俐略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尺寸短小.而且直接获得正立的像,但像质较差,一般用作袖珍观剧镜,傻瓜照相机的取景器。如果目镜是正透镜组,则构成开普勒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像质较好,但成倒立的像,常用作大地测量仪器(经纬仪. 水准仪)和小型天文望远镜。用于大地测量往住要求观测近到1—2米距离的目标,为此常在物镜后面加入——个可移动的负透镜组,这种望远镜称为内调焦望远镜。

     为了使像正立,开普勒望远镜必须采用转像系统,转像系统有透镜式、反射镜式和棱镜式,可以全部放在物镜和目镜之间,也可以部分放在物镜之前。透镜式转像系统是一组正透镜组,把像倒转一次。它的加入使整个望远镜尺寸加长了,常用于尺寸无限制或特别要加长的望远镜中,如枪瞄镜和潜望镜。棱镜式转像系统不仅能转像还可以折转光轴方向,构成折轴望远镜,以满足俯仰、对空、周视观察的需要。如果传统转像系统全部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望远镜的长度尺寸可以大大缩小。最常见的棱镜有普尤棱镜和别汉棱镜,前者是我们常见的双筒望远镜的结构形式,后者构成的是尺寸较小而精巧的直筒望远镜,

     xx望远镜(包括一些民用工程望远镜)不仅用来观察搜索,还用来瞄准和判测,为此在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像平面处设置一块分划板。分划板上刻有分划细线和标志。最常用的分划线有十字线和测距线。在瞄准镜中就是靠分划的十字线交点与物镜中心点购成瞄准线来对准目标,类似步枪中的标尺和准星连成的瞄准线。分划板中刻有已知间距大小的两条细线后.就可以用来测距或测高,其原理是相似直角三角形原理。不过,这种测距或测高方法的精度比较低,而且随着距离增大,精度下降很严 微光望远镜和红外望远镜在夜间使用。微光望远镜靠星光和月光照亮目标,在物镜和目镜之间加入一只微光变像管,把微弱的图像增强到人眼足以觉察。红外望远镜靠目标自身发出的看不见的红外线,或其它红外光源照射后反射的红外线,再经过红外变像管转换成可见光,被人眼察觉。

     稳像望远镜靠重力或陀螺的定轴性来保持像的稳定。免受外来的震荡、振动、颠簸的干扰,适合于车辆、舰船、飞机上使用,如手持稳像望远镜和稳像瞄准镜,主要是xx。特别是坦克、自行火炮、飞机用的瞄准镜,越来越多地采用稳像技术。稳像的方法有使整个望远镜稳定的,也有使望远镜中部分光学零件做补偿运动来达到稳像效果的。

     望远镜的性能指标:望远镜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有视角放大率(俗称放大倍率)、入射孔径和视场(也称视界、视野)。视角放大率可以这样计算:用肉眼观察一个目标时,它的两个边缘对眼睛形成的张角是l度;用望远镜观察同一目标,张角是10度;两个张角之比一一10,就是视角放大率。入射孔径一般等于望远镜前面的物镜的{zd0}通光口径。视场指用望远镜观察时所能看到的目标范围。

     这三个指标一般标注在望远镜的外壳上。例如标有7×50,表示视角放大率为7倍,入射孔径为50毫米;又如7。15×50,表示连续变倍望远镜放大率为7倍至15倍。标注视场大小有两种格式:一种直接用角度表示,如7。;另一种对l千米远目标能看到的范围表示,例如标有130m/l 000m,表示能看到l干米远处130米宽度范围内的目标。有的厂家使用英制单位表示,如340ft/1000yd,表示能看到1000码(合914,4米)处340英尺(合l03.6米)宽度范围内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放大倍率越大,入射孔径越大,望远镜的性能越好,越能看清目标细节,但同时视场越小,外形尺寸越大。望远镜的这几个性能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放大倍率越大,手持望远镜抖动的影响越大,野外大气抖动的影响也越大,观察效果反而不好。所以高倍望远镜(约15倍以上){zh0}使用支架。此外,放大倍数与入射孔径对分辨目标细节也有匹配关系。如果入射孔径小,倍数再高也对分辨细节没有帮助。因此,单纯追求高倍率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指标外,有些望远镜在其产品说明书中还标出下面一些指标。

     出瞳距离表明出射瞳孔到{zh1}一片镜片的距离,出瞳距离要大于12毫米才能戴眼镜使用望远镜。
     出瞳直径它一般等于入射孔径除以放大倍率。

     亮度系数它等于出瞳直径的平方,数值越大表明目标像面越亮。在普通的日光条件下,出瞳直径为3—5毫米就够了;2—3毫米出瞳直径的望远镜只适于在明亮的条件下使用;如果出瞳直径大到5—8毫米,就可以在黄昏等微光条件下使用了。

     黄昏因子( 称弱光指数)它 等于放大倍数乘以入射孔径再开平方,表明望远镜观察光照低的目标的能力。

     分辨率表明分辨目标细节的能力,用目标细节的张角的极限值表示,一般约为秒级。体视放大率 只对双筒望远镜有意义,它等于左右筒两物镜中心距除以两目镜中心距再乘以视角放大率。其值反映望远镜分辨目标纵深(远近)的能力,即体视感。

     视度调节范围为了补偿观察者近视或远视需要,望远镜设有视度调节,其范围一般为土5个屈光度(500度近视眼镜片的屈光度就是一5)。
     光轴平行性对双筒望远镜来说,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指标,因为两个镜筒的光轴必须平行。对高倍率望远镜的物镜而言,它们的光轴不平行要限制在l一2分以内。因此,对双筒望远镜的机械铰链轴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平行性不好,左右支像就不能合像,合伤了也会使观测者头晕眼花。

     镀膜望远镜的光学零件有部分镀膜、全部镀膜,主要是为了增加光量而镀增透膜。近年来,市场上的望远镜在物镜前表面也有镀红色、绿色装饰膜的。

最近目标距离   日常生活用望远镜有此指标。

   xx望远镜的特点
     xx望远镜虽然基本原理与普通民用望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使用环境、观测对象不同,两者存在很多区别。

     首先,它们的光学系统各有不同。xx望远镜大多有分划板,夜间使用的其分划板还带灯光照明。xx望远镜的出瞳距离比较大,以便观测者佩带防毒面具。为防止射击时撞击头部,有的瞄准镜出瞳距离大到七八十毫米,还要备有软硬适度的眼罩和护额。

     从光学性能和结构性能上来说,xx望远镜比较优良,可靠性较高,因为它的设计更加审慎,用材质优、工艺考究,例如像质好、杂散光少,放大倍率与入瞳大小匹配以达到{zj0}分辨率。xx望远镜的外壳采用金属而不用塑料,以确保长期使用后不开裂、不变形。与之相比,普通民用望远镜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仅是塑料壳,甚至内部镜片也用塑料制造。

     由于质量要求高,xx望远镜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环境试验,一般包括振动试验、高温(十55℃)试验、低温(一45℃)试验、淋雨或浸水试验、气密试验。经过这些试验,产品性能仍能保证在规定范围内的才能出厂。有的产品镜体内还自带干燥器,出厂前抽出空气再灌入干燥空气或氮气,有效地防止日后内部镜片长霉生雾。普通民用望远镜一般不做环境试验,或仅做部分试验。这一点是人们从市场上难以了解到的,仅从产品外貌上也看不出来。


    由于这些区别,xx望远镜的设计制造要投入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其售价也比普通民用望远镜高。   
     xx望远仪器:绝大多数野外xx光学仪器以望远镜为基本原色具有望远镜的基本特点。通常我们所说的xx望远镜限指手持、双筒、以观察搜索为主要目的的望远镜,其工作原理、外观和普通民用望远镜没有多大区别。由于用途不同,其它xx望远仪器具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瞄准镜、光学测距仪、炮队镜、方向盘、周视镜、潜望镜、侦察经纬仪等等。这些仪器都具有观察搜索远距离目标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

     瞄准镜种类繁多,用于轻武器、火炮、坦克、飞机、舰艇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望远镜中设置的分划板,在分划板上刻上相应的瞄准分划或标志。有的刻有多个分划标志,用来装定弹道修正量、运动目标提前量、横风修正量。有的刻有测距和测高分划标志。随着电子技术、传感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瞄准镜的分划已不限于传统的分划板了,瞄准点将由计算机产生,再“注入”望远镜中或屏幕上,而瞄准点的装定修正将自动完成。此外,有的瞄准镜兼有稳像功能,可以让载体在行进中进行瞄准射击。

     光学测距仪与上述的利用分划板测距的望远镜不同,它由左右两个分布间距较大的两支望远镜组成。由于左右两物镜对目标的位置有差异,目标在两物镜像平面上的像位置也有微小差异。测量这个微小差异就能换算出目标距离。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右支像去与左支像重合,称为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另一种是借助人眼的立体视觉使左右两支像合影,比较立体像的纵深,称为体视光学测距仪。光学测距仪的测距精度随目标距离增大将显著降低。为提高精度,不得不增大左右支物镜的距离,增加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这就导致仪器尺寸太大而笨拙。因此,近年来光学测距仪已逐渐被激光测距仪所代替。

    炮队镜也称剪形镜,配置两个左右分布的有潜望高的望远镜。两镜合拢后可获得{zd0}潜望镜高度 检查,以及测量目标的距离、高度、方位。

它操作简便,而且不受雨、雾及黑夜的影响分开后即增大两个入射瞳孔的距离,可以进行测距,提高仪器的体视放大率。它也能俯仰和水平转动,测量方位角。方向盘配置的是单筒望远镜,另外还配有一个指北针,而且望远镜可以俯仰和水平转动。借助方向盘可以标定目标的磁北方位角和地理方位角。炮队镜和方向盘一起用来布置阵地的炮位,是牵引火炮炮兵中常见的设备。

     周视镜不同于一般的折轴望远镜,它内部的棱镜或反射镜按一定的规律转动,把不同方位的目标像引到固定的观测位置,同时还能保持目标像处于正立状态,这样观察者就可以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环视360。。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某些望远仪器已经被逐渐淘汰,但望远镜的基本成像原理仍旧在军事观测、制导中得到广泛应用。

===============★===★===★================

先说说民用望远镜和xx望远镜的主要区别,民用望远镜与xx望远镜由于设计思想的不同,具有的很大的区别:

1.结构设计的不同

民用望远镜考虑的主要是日常使用中的各个场合,望远镜的结构设计主要趋向于轻量化、小型化,同时考虑经济因素,结构件逐步向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替代的趋势非常明显。

xx望远镜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下环境的多变性和恶劣性,对可*性的要求非常高,望远镜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全天候性、可*性,可以耐受剧烈的振动、具有防水、防尘等性能,望远镜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同时为在保证坚固可*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结构件大多采用贵重的高强度轻金属或合金材料。

2.光学系统的不同

民用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设计较多考虑元件的替代互换性(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考虑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近年来采用DCF、UCF光学系统的趋势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为体积小型化,外形多样化。

xx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设计基本沿用传统的PCF结构,这种结构的{zd0}优点就是光学性能优异,结构简单可*,易实现组件化设计,维修性能好。DCF和UCF光学系统虽然尺寸较小,但由于大尺寸屋脊棱镜的加工难度较大、光学性能的不足或是结构设计较难实现密封、防振等可*性设计,一般不被xx望远镜选用。

xx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设计还较多考虑恶劣气候、环境下的使用,比如夜晚、阴雨天气,运动环境下的使用,一般具有较高的通光率、较大的出瞳直径和距离,这些都是民品所不具备的。

3.光学元件材料及工艺的不同

民用望远镜的光学元件大多选用通用光学材料,现在毛胚材料大多为型料,高速冷加工已成为行业趋势,镀膜一般采用MgF2单层增透膜(蓝膜)或是SiO2、CrO2、MgF2多层膜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红膜)。

xx望远镜的光学元件由于从光学设计思想开始就将性能放在{dy}位,有些光学元件材料需要专门研制生产,同时由于对光学毛胚材料的要求就很严格,如采用切割等传统方法制作毛胚材料(压型料达不到非常巨大的批量开模不经济,同时压型料容易在毛胚内部存在气泡、波纹等疵病,品质不如切割材料)。镀膜方面,xx望远镜对光谱范围(要求覆盖白天、傍晚、夜晚等各种环境因素)、透光率的要求非常高,一般采用宽带多层膜系(一般为绿膜、紫膜)。

4.检测标准的不同

正规民用望远镜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是国标棱镜式双目望远镜检测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对望远镜的主要光学性能指标、外观作出一个客观的度量标准。

xx望远镜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国军标,一方面是对元件及性能的严格要求,这个要求从毛胚下料到成品完成都非常苛刻,比如光学加工中常见的跳点、麻点、路子等疵病,对光学性能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民用产品中只要不大于一定范围是xx可以通过的,但在军品生产中则被判定为不合格。


另一个xx的检测就是军品环境五项试验,只有通过振动、高温、低温、淋水、防尘这五项苛刻的试验,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军品。

在设计定型阶段,这一试验是在实地进行的,一般选择中国气候环境最苛刻的几个地区,可能需要历时数年,试验中望远镜设计的各种不足会暴露出来,然后改进,出样机、再试验,直至确定xx可*。

设计定型后,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工厂模拟环境下作五项试验,在这个苛刻试验过程中,有很多千辛万苦通过了前面检测的成品会在{zh1}一关被淘汰下来,有时甚至高达70%,这也是军品的合格率是很低,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xx望远镜和民用望远镜观测景物的主观感受区别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阴雨天气、黄昏、夜晚等恶劣条件下,另外xx望远镜的视场宽度,景物立体感、景深等观测效果也是民用望远镜望尘莫及的。所有用过xx望远镜的朋友都深有体会,因此才会形成xx望远镜发烧友这样一个群体,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帖子,不妨多看看。

其实民用望远镜和xx望远镜的区别在很多细节就可以感受的,如果面前放着一部民用望远镜和xx望远镜,即使是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朋友,也很容易得从外观分出优劣,比如只有xx望远镜才会不惜工本采用牛皮装具革制作镜盒和目镜罩、颈带,此外物镜、目镜的镀膜和尺寸,以及精细的做工,拿到手里仔细把玩的感觉都是不可言传的。


关于选择什么样的镜子的问题,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经济能力综合考虑。如果喜欢望远镜或是喜爱运动、探险等户外活动,而且经济条件又允许的话( 就是指不至于因为买了一个xx望远镜陷入困境、夜不能寐),那么可以考虑购买一架xx望远镜,他{jd1}可以陪伴你一生。


如果购买望远镜只是为了休闲娱乐,而且也不是望远镜、运动、探险等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对这类朋友来说xx望远镜和民用望远镜{zd0}的区别其实就是—价格,那么就不要考虑xx望远镜了,可以选择一架xxx高、物美价廉的民用望远镜,他xx可以满足观看比赛、演出、旅游等大多数日常场合。

===============★===★===★================

望远镜基本知识


1.望远镜的规格

固定倍率的望远镜是用“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来表示,如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变倍望远镜是用“{zd1}倍率-{zg}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来表示,如8-25x2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zd1}倍率是8倍、{zg}倍率是25倍、口径是25mm。有一些望远镜还加上一些字母,如WP指防水型(Waterproof),WA指广角大视场设计(Wide Angle)。因为望远镜的放大率愈大就看得愈清楚(要在精密度容许的范围内);同样倍率时,口径愈大也看得愈清楚,所以前、后两个单位要相乘而不是相加,以显示该望远镜的解析能力(前后两数相乘不表示任何实际意义,这一点和显微镜是不一样的)。一些经销商把前后两数字相乘的积当作望远镜的倍率来哄骗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更有一些经销商随意扩大两个数字来欺骗消费者,我曾经见过一款10x25的DCF望远镜,标注的规格竟是990x99990,天!990倍的、口径是99990mm的望远镜是什么概念?

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

     望远镜的倍率到底是指拉近物体的能力还是指放大物体的能力,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这两个说法是等同的,因为将远方的物体放大,就是等于将它拉近,和在眼前看到的一样大、一样清楚,并且在视觉上就有将远方的物体拉近,好像拉到了眼前的感觉。不过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在这里引用别人网站上的一段话:“许多人以为望远镜的放大率是将远方的物体‘放大’的倍率,这是不对的;其实望远镜的放大率指的是将远方的物体‘拉近’的倍率。比如说:放大率为10倍的望远镜,看100米远的景物就像是在10米面前看的一样清楚,看1000米远的景物就像是在100米外看的一样。”

     所以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效果要差一些)。很多人总认为倍率越高越好,一些经销商和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欺骗消费者,市场上有些望远镜竟然标为990倍!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率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带支架的的可以比手持的高些。倍率越大,稳定性也就越差,观察视场就越小、越暗,其带来的抖动也大增加,呼吸的气流和空气的波动对其影响也就越大。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0倍之间是最合适的,{zh0}不要超过12倍,如果望远镜的倍率超过12倍,那么手持观察将会很不方便。世界各国xx的望远镜也大多以6-10倍为主,如我国的xx望远镜主要是7倍和8倍的,这是因为清晰稳定的成像是非常重要的。

3.望远镜的口径指的是什么

口径是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口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口径越大体积就越大,一般可根据需要在21-50mm之间选用。

4.什么是望远镜的视场

视场是指在一定的距离内观察到的范围的大小。视场越大,观测的范围就越宽广越舒适,视场一般用千米处视界(可观测的宽度)和换算成角度来表示,一般来讲,口径越大,倍率越低,视场就越大,但更关健的还在于目镜组的设计。

5.什么是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就是影像通过望远镜后在目镜上形成的光斑大小,出瞳直径可以用下面公式得出:物镜口镜/倍率=出瞳直径。由此可以看出物镜越大、倍数越低,出瞳直径就越大。从理论上讲,出瞳直径越大,所观测到的景物就越明亮,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因此在选购望远镜时应尽量选择出瞳直径大些的,那么是否越大越好呢?也不是,因为我们正常使用望远镜时大都在白天,这时人眼的瞳孔很小,只有2-3毫米左右,这时如果使用出瞳直径大的如4毫米以上的,则大部分有用光线并不被人眼吸收,反而浪费。人眼只有在黄昏或黑暗时瞳孔才能达到7毫米左右。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选择出瞳直径不低于3毫米的就可以了。所以出瞳直径又称为黄昏因数。

6.何为镀膜?镀膜有什么作用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望远镜的物镜镜外会有不同的颜色,红色的、蓝色的,还有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镀膜。么镜片镀膜有什么作用呢?镜片镀膜的作用是为了是为了防止光线在镜片上面反射的漫射光造成的薄雾般的白茫茫现象,养活反光,使透光率增加,增加色彩的对比度、鲜明度,提高观测效果。一般镀膜层越多、越深、越厚的,观赏效果越好,亮度越高。镀膜的颜色需根据光学材料及设计要求而定,镀膜越淡、反光越小越好,平常使用最多的蓝膜和红膜,蓝膜是一种传统的镀膜,红膜是从上个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很多人认为红膜比蓝膜好,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反光很强、亮闪闪的红膜望远镜,一些经销商把这种镀膜称为“红外线”“次红外线”“红宝石镀膜”等等,{zh1}会告诉你这是全天候的、能在夜间观察的红外线夜视望远镜,请广大镜友千万不要上当。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管成像,与望远镜结构和原理xx不同,白天不能使用,需要电源才能观察。其实当光线穿透玻璃时,将无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反射而降低亮度,镀红膜后因为反射严重亮度降低更多,这类望远镜正常是在雪地上阳光强烈照耀刺眼时,降低亮度所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蓝膜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好多xx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都是采用镀蓝膜,就是这个道理)。

===============★===★===★================

《双筒镜的选购、使用和保养 》


双筒镜的选购、使用和保养

一、购买什么样的双筒镜?
市面上的双筒镜品种繁多。价格相差十倍以上,缺乏经验者难免挑花了眼。其实对于天文观测来说,选购的原则比较简单:在你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内,尽可能买口径大的。外行顾客常以为放大倍率越高越好,有些厂商也故意用虚假的高倍率来引诱买主。然而双筒镜的倍率是受到口径限制的。高倍双筒镜或许对少数天体的观测(如木卫、双星)有一定的便利,但倍率越高,视场就越狭窄,使你不易在群星中找到目标天体。特别是在亮星稀疏的天区找寻暗目标,高倍双筒镜明显不及低倍镜。如果双筒镜没有支架,用于拿着观测,你会感到目标在视场里抖动。倍率越高越严重,手持观测的双筒镜不宜超过8×。

白天看球赛时,7×35的双筒镜跟7×50的效果差不多,可是夜里看星就大不一样。望远镜越大,可见的星就越暗。许多天体之所以难见,并非它们太小,而是因为太暗。7×50双筒镜比7×35的集光力强一倍左右,至少可多看一个星等。

以笔者的经验,7×50双筒镜较适合。它的价格适中.可用于许多观测项目。口径再大,价格直线上升,而且非用专门的支架不可。35毫米口径应是天文观测双筒镜的下限,买更小口径的双简镜,不如将同样的资金购买50-60毫米的消色差物镜,自制一具单筒克普勒望远镜,使用效果要好很多。

二、检验和测试
在市场上双筒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购买者只能通过仔细的检查和测试,比较各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面是选购的几项要诀。

①优质产品通常在外观细部上有所显示。例如喷漆质量、外壳加工精度、细缝的吻合平整程度等。但是不要轻易被徒有其表的装饰(如贴面、镀亮饰条、包装盒和无用的小附件)所迷惑。轻轻掰扭两个镜筒,不应该感觉到结合部或其他零部件有轻微的松动或摇晃。分开和合拢两个镜筒时,手感阻力是均匀平稳的。早期某些双筒镜的两套调焦系统是用一块横板联动的,如果你双目视力有差异,就不宜用这种双筒镜。无论哪种望远镜,轻轻推拉其目镜和调焦旋钮,都不应感到任何微小的前后滑动。

②借着明亮的光线从物镜一端朝镜筒里看物镜的每个光学面都不应有擦伤、条痕、污迹或霉斑(纤细的白丝状花斑),物镜内胶合面尤其容易起霉。有些物镜的表面反射紫色或琥珀色光,表明镀了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有利于减少入射星光的损失。反射明亮白光的镜头未镀过膜,性能差些。侧转镜筒可检查内部三棱镜是否镀膜,这时应将目镜朝向一盏白炽灯。从目镜端也能检验另外几个光学面有没有银膜。

3.把望远镜朝向天空或白色光亮的墙壁,让眼睛从离目镜约10厘米处看,落在目镜上的小小光斑就是出射光瞳。优质双筒镜的出射光瞳亮度均匀,周围则很黑暗。如果光瞳周围有亮的光影,好象呈方形似的,说明这架双筒镜的棱镜不佳,将较多的光线反射在镜筒内壁上,产生了光瞳周围的杂散光。

④用双筒镜观测远处景物,图象越鲜明。它的光学质量越好。若看上去图象朦胧.好象蒙上薄雾,质量就差。这种现象在高倍双筒镜相对多些。

⑤如果你从双筒镜里看到-幅错开的图像,好象有重影的电视画面,表明两个镜筒的光轴不平行。但若这种缺陷不很严重,你的双眼会逐渐适应这种图象错位,因此要不断变换目标来检测。你可以将双筒镜对准目标,调好焦距后.慢慢将它移到离眼睛大约12厘米处,反复闭上和睁开双眼,应始终看到xx重合的同-景象。光轴不正多半是棱镜偏移引起的。劣质双筒镜的棱镜固定支架常常偷工减料.受到震动棱镜就会移位。

⑧用双筒镜观看有明暗分界线的目标,如蓝天映衬下的高楼、树冠以及夜空中的明月,明亮的边缘不应有红色或蓝色镶边,这是色差严重的表现。双筒镜的色差程度轻重不一,彩色镶边越淡越好。

⑦观星是最直观的检验方法。如果条件不许可,就用远处的电灯或停着的汽车镀铬件反射太阳光权当"人造星"。分别用每只眼睛通过一个镜简观测和调焦,看看是否都能调出一个最清晰的象(亮星就调成极细的光点)。在转动调焦旋钮时,星象应由圆盘状逐渐均匀地收缩成-点。有些双筒镜却是先在某个方向上收缩,在另一方向上反而扩散。有这种"散光"缺陷的望远镜,观测彗星、星云、星团时就有麻烦。让一颗星从视场中央偏移到至少l/2半径处,不应有弥散、拉长等彗差。

三、附加功能
1.变焦功能是进口xx双筒镜的特色之一,这类型远镜可以在观测中改变放大倍率,同时使售价比其他同样口径的双筒镜高出10倍以上。变焦镜的{zd1}倍率为7×或8×,{zg}约25×左右。它在高倍率时,只能勉强分辨出木星视面、土星环或金星相位,但肯定看不见火星极冠。而这些天象在一架只需花费近百元的自制单筒镜(口径6厘米左右)里要看得更清楚。另一方面,复杂的变焦系统肯定会增加各种象差,使双筒镜的成象质量逊色于固定倍率的产品。

②航海、xx双筒镜的目镜系统中往往有刻度或方格板,它对测量天体角直径、移动速度有帮助。

3.橡皮眼罩有助于观星,能挡住周围射来的杂散光,不让它们干扰眼睛。

4.指南针之类的附件可能对旅游有用,观星时却用不上,只能增加售价。但物镜和目镜盖(罩){jd1}用得着,可以防潮防尘。即使买来的双筒镜没有镜头盖(罩),也应自制-副。

四、使用和保养
双筒镜体积小而紧凑,看到的又是正象,再加上宽广的视场,使用上比双简镜的保养也比较简单。平时应让它直立放置,使用时小心轻放,以免棱镜受震移位。镜头上沾有灰尘,尽量用手捏橡皮吹气球吹净,少用绒布或镜头纸擦,防止镜头被拉毛,或损伤镀膜层。未掌握光学仪器检修技术者,切勿自己拆卸双筒镜,因为它的各光学零件在出厂时都已调整好,若拆乱后,在业余条件下很难恢复原状。
夜间观星时,双筒镜常会凝上露水。白天应放置荫凉通风处让它自然干燥。为防止镜头起霉,{zh0}把双筒镜收藏在干燥箱里,密封性佳的铁皮饼干箱亦可用,箱内放上几包干燥剂,一般三、四个月更新-次。
任何一架天文望远镜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可是任何双筒镜(那怕是口径20毫米的观测镜)也比肉眼强。所以你不必抱怨自己的双筒镜有这种或那种缺点,业余天文学家的成功大多数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不是硬件,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有l00、120、150毫米双筒镜应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天文好者的经济条件还达不到,因此咱们应面对现实,尽量用可以获得的仪器创造{zh0}的观测成果。

===============★===★===★================

.红膜与蓝膜的对比

   在望远镜物镜上镀制红膜,突破了100多年来望远镜上镀制紫蓝增透膜的概念限制。过去的增透膜大多数是镀制λ/4的MgF2薄膜,这样镀制的物镜表面反射减低了,暗淡无光显得很“土气”。现在镀制的红膜物镜是一个带通高反射膜系,在红光部分反射率很高,因而镀制的物镜反射颜色呈现红色,这样整个物镜就显得光彩夺目,与紫蓝增透物镜形成鲜明对照,达到了良好的外观装饰效果,开拓了望远镜的新市场。

    然而,红膜望远镜实际上并不象商家所称那么神奇,本文将对而者的优缺点做一比较。

首先,这种外观上的“突破”与望远镜的使用者并没有主观功能上的关系。一些人认为很“酷”,另一些人却认为像一个红头苍蝇。如果大部分望远镜均为红膜,那看起来才真正“土气”,尤其是在老外的眼里。

    由于红膜物镜是一个带通膜系,物镜通带范围在400~620nm。这样就使得整个望远镜的颜色还原略有点偏蓝。观察者看到的是一个清爽明快的景物,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紫蓝膜望远镜使视场偏黄的现象(使观察者长时间观察后烦燥不安的现象)。总之,红膜物镜望远镜使观察者的色度心理{zj0}化。

     事实上,400nm已经超出人眼观察上限(仅为555nm灵敏度的0.04%),因此在可见光内,红膜仅仅是个高通,把很大一部分红色光反射出去,使得光线损失,使得景物发蓝。至于蓝色是否适合观察,这是个颜色心理问题,很复杂。俺个人感觉,蓝色反而使人紧张,因为这代表黑夜(的确,人眼的暗视觉向蓝色移动),而红黄色却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其次,红膜反射红光太强,透过望远镜看白色物体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偏蓝,就像给人带了一付有色眼镜。另外,蓝膜是一种使玻璃表面反光率{zd1}的单层镀膜,并非有意成蓝色,反射蓝光有限,因此,透过望远镜观察物体的“发黄”现象也是很有限的。

     其实,红膜望远镜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好卖,就是因为大多数购买者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原因是销售这可以说:“你看,镜片发红,因此是红外望远镜”,这样来蒙骗大多数不明真相者。我自己也有一个8x21的红膜望远镜,不是因为当初受骗,而是当时根本买不到不是红膜的望远镜。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前几年时兴西服,但清一色都是双排扣的。孰不知在西方,西服是正式场合的服装,单排扣才正规,但拿到中国来,要“洋为中用”,单排扣的就过时了,土了!俺观察过,民工干活的典型上衣就是西服!

     这就是红膜望远镜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再过几十年,这将成为历史、成为笑话。

     再次,对于望远镜,其最小分辨角(分辨力)α=Kλ/D,K为修正系数,D为物镜通光孔径。紫蓝膜望远镜透光范围为400~750nm,红膜物镜透光范围为400~620nm。相比较而言,红膜物镜的透射波长变短了,故望远镜的分辨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检测发现,一般提高15%到25%。这样就使望远镜作一般观察用时,观察效果得到了提高。

     这种分辨力的提高人眼可是享受不到的。

     由于红膜是一个多层膜系,一般都在10层以上,因此价格要比蓝膜的高一些。“10层以上”??开国际玩笑吧!Pentax的xxSMC(Super Multi-Coating)才7层,别的光学厂家根本不提自己的镀膜到底是多少层,只说“多层”。哼,2层也叫多层。哪些厂家,鬼着呐,所谓“coated”是只至少有一片镜片的一个表面有镀膜,所谓“multi-coated”只至少有一片镜片的一个表面有多2层或以上镀膜。廉价的红膜望远镜怎可能给你镀上10层?!也许1秒种算镀1层,连续镀10秒种还差不多。价格高到可能是事实,是因好买,小贩要红膜的、商店要红膜的,因此厂家也改型生产红膜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用户:拿自己的钱换来个中看不中用的额外功能。

     另外,由于人眼的视觉敏感性在暗环境下比明亮环境下要向短波长偏一些。所以红膜望远镜在黑暗中观察是不会由于反射部分光线(主要是长波的红光)而使视场显得比蓝膜望远镜暗淡,比如作天文观察时。

     是的,红膜望远镜在暗光是不会暗淡多少,但是,大多数红膜望远镜都是出瞳小,不被天文爱好者看好,主要用途还是在白天,这样,其“视场显得比蓝膜望远镜暗淡”的缺点不就暴露出来了吗.

xx与民用望远镜对比--《轻兵器》2008年15期

话说xx望远镜的使用 摘自《轻兵器》2000.4.1 沈克尼

xx与民用望远镜对比--《轻兵器》2008年15期



郑重声明:资讯 【民用望远镜与军品望远镜的区别_4mao=刘涛=流云涛影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