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个安全生产小知识

96个安全生产小知识

2010-04-08 16:50:32 阅读5 评论0 字号:

  34.全国消防宣传日是11月9日。

  35.安全色分类及其含义:红色:禁止标志蓝色:指令标志黄色:警戒标志绿色:提示标志。

  36.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20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37.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火线。

  38.劳动安全卫生标志”以代表劳动安全卫生的绿十字为中心,周围用变性的齿轮和橄榄枝叶构成一个图案,左侧的齿轮象征劳动、长城和中国,右侧的橄榄叶象征着和平、美满和幸福。

  39.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4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

  42.施工现场进行拆除工程时,必须自上而下拆除。

  43.乙炔瓶的储藏仓库,应该避免阳光直射,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5米。

  44.火灾蔓延的途径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45.对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应给予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处罚。

  46.安全生产的范围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47.安全生产管理的“四全”原则有全员、全过程、xxx、全天候。

  48.安全带使用2年后,应检查一次。

  49.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必须放在手提工具箱或工具袋里。

  50.国家规定一顶安全帽的重量不应超过400克。

  51.安全帽上如标有“D"标记,是表示具有绝缘性能的安全帽。

  52.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高挂低用。

  53.凡有两层(含两层)以上作业人员,同时在同一垂直体内作业,这样容易发生物体打击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54.施工现场“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55.安全电压值:42,36,24,12,6伏。

  56.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由特定电源供电,包括独立电源和安全隔离变压器(由安装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线圈构成)。自耦变压器、分压器和半导体装置等不能作为电压的供电电源。

  57.安全电压回路必须具备的条件:

  Ⅰ、供电电源输入输出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

  Ⅱ、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气系统无任何电气上的联系(不允许接地,但安全隔离变压器的铁芯应该接地);

  Ⅲ、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不允许有裸露的带电体;

  Ⅳ、线路符合下列条件:部件和导线的电压等级至少为250V,安全电压用的插头,就不能插入较高电压的插座。

  58.触电现场挽救要点:迅速脱离电源;准确实行救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就地进行抢救;救治要坚持到底。

  59.什么叫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zg}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和设计温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工作压力(也称操作压力)是指在正常工艺操作时容器顶部的压力。{zg}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工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zg}压力。压力超过此值时,容器上的安全装置就要动作。{zg}工作压力的确定与工作介质有关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的计算壁厚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zg}工作压力。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泄放装置的开启压力或爆破压力。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是指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即介质温度。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zg}或{zd1}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一20℃时,按{zd1}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以外,设计温度一律按{zg}温度选取。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是指介质温度,而设计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60.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灭火器(瓶)的必须报废: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5年;手提式酸碱灭火器—5年;手提式清水灭火器—6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8年;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手提式1211灭火器—10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8年;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10年;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2年;推车式1211灭火器—10年;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另外,应报废的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筒身或瓶体上打孔,并且用不干胶贴上“报废”的明显标志,内容如下:“报废”二字,字体最小为25mm×25mm;报废年、月;维修单位名称;检验员签章。灭火器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61.化工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按用途分为反应容器、传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运容器。

  62.什么叫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zg}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

  63.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1、保温、防腐、设备铭牌是否完好。2、容器有无裂纹、变形、局部鼓包等现象。3、容器的所有裂纹、受压元件等有无泄漏。4、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5、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坚固的螺丝是否齐全、完好。6、有无震动、摩擦。7、运行中操作压力、温度、组分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定。8、运行日志、检修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64.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氯气(Cl2):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xxxx等。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xxxx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65.二氧化硫(SO2):无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2.3倍。加压可液化,液体相对密度1.434,沸点-10℃。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吸入呼吸道后,在黏膜湿润表面上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痉挛而窒息。

  66.一氧化碳(CO):无色、无嗅、无刺激性气体。密度为空气的0.968倍,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乙醇、苯和醋酸。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一氧化碳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

  67.氰化氢(HCN):无色、具有苦杏仁味的气体,密度为空气的0.94倍,熔点-13.4℃,沸点26℃。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生成为易挥发的xxx。氰化氢与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离子有很强的亲和力,与之牢固结合后,酶失去活性,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内窒息。

  68.硫化氢(H2S):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为空气的1.19倍,沸点-61.8℃。溶于水、乙醇、甘油、石油溶剂。

(安全文化网)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96个安全生产小知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