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后传真时代的产业机会

    

传真机产业:中国企业的“硬窝头”

  传真机是商务领域内最基本的通信工具,也使企事业单位的必备的办公设备之一。截止2005年,我国传真机的保有量超过1000万台。2004年,国内市场的销量在280万台之间,市场规模为35亿人民币。2005年的销量与市场规模与2004年基本相同。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国内传真机生产厂商的状况如何呢?

  传真机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从热敏纸到普通纸,从热敏感应到喷墨、到激光打印,从黑白到彩色,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传真机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技术:通信传输、纸张扫描、打印输出。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推动新型传真机的出现。以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夏普(Sharp),兄弟(Brother)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紧跟技术进步,不断的推出新的机型,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2%。

  在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国外厂商的打压下,中国传真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8%,原有的8家生产厂商,如今剩下的已经不到一半了,仅存的几家企业,正在以低端热敏机型和低价格,激烈的争夺这8%的“硬窝头”。在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特别是Internet高速普及的时代,这个“硬窝头”还能啃多久?

通信变革,电信服务商的“软蛋糕”

  Internet的普及,电子化办公的趋势,都使得传真机在文件传输与交换方面的重要性开始下降。特别是电子邮件的发展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大部分原来依靠传真机进行传输与交换的文件。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传真机的使用频率在逐步降低。数据统计显示,一方面是传真机的产量和销量在增长,一方面是传真机平均耗材使用量在下降,这也印证了当前的市场需求特征:虽然用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但必须拥有传真机设备(或带有的传真功能的其它符合设备),以接收来自客户的文件。

  多功能一体机的出现和热销,将普通传真机推向终结时代。办公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使得集成了传真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它不仅满足了“多能”的要求,管理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用户办公设备的综合购买成本降低。在新增使用传真的用户中,已有取代普通传真机的趋势。

  传真信箱服务,加速了普通传真机的终结过程。对于大多数现有传真机用户而言,将逐步采用新的方式,更新其传真机,这就是传真信箱服务,以下简称“传真通”业务。它是一项增值电信业务,由服务商向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传真号码,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通过服务商的传真服务平台,实现传真的收发。比如:它可以把该虚拟传真号码收到的传真,转发到用户指定的电子邮件。

  传真通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在后传真时代的需求。用户无需再投资购买传真机,无需申请专门的传真线路,只要向服务商申请一个xxxx,即可通过电脑收发传真了。收到的传真,直接转化电子文档,节约了纸张,易于电子化管理。在发送传真时,亦无需打印,直接通过电脑提交给传真服务平台,即可发送到对方的传真机上,方便而且高效,配上电子签章系统后,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传真应用。

  和普通传真机相比,传真通服务的综合使用成本降低了90%以上,并且具有移动传真机的特征。

  “传真通”业务的诞生和发展,符合数字化办公的潮流,并显示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国内3000万企事业单位,在未来的3-5年内由于传真机换代形成的服务市场,平均每年约为30亿元人民币。面对新兴电信服务市场的“蛋糕”,中国电信推出了“商务领航”、中国铁通推出了“电子传真通”、亚森通信推出了“传真通”业务,这标志着主流运营商开始拓展“后传真时代”的增值服务市场。

  目前,国家对电信增值业务的经营并没有xx向外资开放,再加上本土化和服务优势,中国企业在“传真通”服务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在后传真时代,虽然传真机生产企业在啃“硬窝头”,而运营商正在拓展服务市场的“软蛋糕”。

规范市场,做大“蛋糕”

  毋庸置疑,节约、高效、移动办公、绿色办公的“传真通”服务市场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商机,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将蛋糕做大的问题。

  目前,在“传真通”服务市场,有100多家公司在提供各种服务。在众多的服务提供者中,只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亚森通信等8家企业,拥有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的经营许可,其它大部分公司都属于非法经营,其中部分企业规模很小,在资金、管理和技术方面根本不具备电信服务能力。比如,许多公司简单的架设一台企业级的服务器,就开始向用户提供服务,不仅无法保证服务质量,而且以低价扰乱市场,同时,鉴于传真服务系统具有的信息广播特征,还影响到国家信息安全。

  对于这块新的蛋糕,一方面依靠运营企业的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服务、拓展用户,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规范市场经营,注重市场的培育,有效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新兴的产业机会,培育成有续的竞争市场,中国的运营企业才能分享这块“软蛋糕。”

                       

                          详细出处参考: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企业在后传真时代的产业机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