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故事:iRiver Story电子书试用手记« 癖科技PCPRESS.com.cn_尽享 ...
类别: , | | 2010-04-8,星期四
如果您觉得这里的内容还不错,请通过 或是 订阅本站全文RSS更新。

忽如一夜Kindle来,千款万款纸书开。自从前几年Amazon勇敢地吃了{dy}口电子纸以后,现在电纸书俨然成了第二个上网本,成了电脑城里最炙手可热的潮品之一。不仅各家采用山寨方案的xx电纸书、小牌电纸书、杂牌电纸书、山寨电纸书大行其道,就连诸如华硕这样的传统大佬也忍不住要来分一杯羹,真可谓跨界发展。

这不,就连韩国老牌音乐播放器制造商iRiver,也发布了旗下{dy}款非音乐类产品,那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iRiver Story电纸书。由于笔者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所以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iRiver Story的广告了。不过,碍于其2000多人民币的售价,也许很多人也只是知其名而不知其实,很感兴趣而又不知道好不好。没关系,这就是笔者今天的任务,带大家从头到脚,由里到外,从前往后从下至上,好好的了解一下这款xx电纸书。

外观篇

从很久以前开始,iRiver的设计风格就从稀奇古怪(铁三角MP3,希望大家还记得),变成了今天的简约至上。这款Story自然也是这一风格的忠实呈现者。整体设计上,Story采用了圆角弧面的流线型设计,正面略微内凹,背面凸出。机器的质地是乳白色磨砂塑料,除了键盘上的文字、屏幕右上角那淡淡的iriver标志以外,没有任何颜色或者花纹,不可谓不简约。(以下图片,请猛击放大)

6寸的电子墨水屏幕竖向放置在机器正面,下面是同样设计精细的全键盘。在机身左右两侧各有一道缝隙,那是翻页键,之所以设计两组是为了方便左右手持机的使用方式。这无疑提现了iRiver追求舒适使用的意图,但可惜的是Story依然为了它浑然一体的外观设计风格而放弃了许多使用舒适性,这点在下面的文章中会详细为大家带来。

在机器的背面有一道很长的缝隙,那是扬声器的放音孔,不是用来散热的,不要误解。在缝隙的右下角有阴文(没有错别字哦)DESIGNED BY IRIVER,除此以外,就再无它物。

所有的接口都被放在了机身的正下方,常用的包括开关/锁机一体键,3.5毫米耳机插孔和麦克风孔裸露在外,而SD卡槽、mini USB和RESET孔这几个不太常用的被设计在一个小盖板的后面(这个设计也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详见后文)。至此,外观介绍结束,不是笔者太懒,而是Story的设计实在是太简约了,说到这儿已经把所有能说的都说完了,抱歉抱歉。

对了,差点忘记,虽然Story本身的设计上并没有什么闪光点,但iRiver把它灵光一现的创新意识放在了Story的附件——皮套上。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不能叫做皮套,因为它实际上被设计成了书籍封套的形式:在Story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各有两个小孔,而皮套的中间有一个架子,可以正好卡在这两个孔里,于是Story就像一本书的内页一样,被挂在了皮套的”书脊”上。这是一个相当出彩的设计,当皮套合上以后,Story这款电纸书就实实在在的成为了一本书,既方便使用又凸出产品主题,实在是笔者见过的最巧妙的设计之一。

使用篇

只要向右拨一下Story的开机键,Story就可以为我们讲Story了。和其它绝大部分的电纸书相比,Story的界面设计相考究,一点都没有山寨电纸书那种”傻大粗”的感觉。用iRiver自己的宣传语来说,Story采用的是书籍目录的界面设计方式,简约、大方、美观。界面本身也用到了电子墨水屏的灰度显示能力,非常有层次感,可以看得出,在这方面,iRiver的确是下了功夫的,当然,结果也很好。

在主界面的左边,是主功能列表,当进入某一个项目以后,功能列表里其它部分就会以灰色显示,而右侧则显示项目的内容。其实Story除了看书以外功能还有很多,比如录音、听歌、看漫画等等,但毕竟买电子墨水产品就是用来看书的,听歌还不如去买MP3更好,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只介绍它看书的那部分,其它的就不说咯。

格式方面,Story支持的似乎很多,到底有都少笔者也记不清楚了,但至少可以支持TXT和PDF两种。打开一个TXT格式的文件,大概需要几秒钟(电纸书的通病,由于屏幕刷新慢,所以反应都很慢),然后文字就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了。Story在看TXT的时候有四级字号调整,图中给出的是最小的一级,由于笔者比较喜欢一屏多看点,所以就没有拍摄其它字号下的效果图了,读者见谅。

显示效果方面,这儿不得不说的是,Story是笔者看到过所有的电子书里(Kindle没看过){zh0}的,因为它的文字不仅字体非常好看,而且应用了cleartype效果,看起来非常细腻,不像其它国产电子书一般毛躁,舒服,很舒服。

由于显示的是cleartype的灰度字体,所以翻页的时候,Story会强制性整屏刷黑,同时因为需要显示多级灰度,所以刷屏速度并不理想,更新一页显示从按下按键到显示完毕大约需要2秒,这个速度和那些显示黑白文字并可以设置为原地刷新的电纸书相比就慢了很多了,但好处是不留残影以及文字细腻,这就需要用户自己取舍了,{zh0}还是去卖场找一台样机试试看比较好。

PDF格式Story也是支持的,不论是文字型还是图片型还是扫描型,当然图片会以灰度显示。默认情况下Story会用整屏来显示整页PDF内容,而按一下空格键以后,就可以把显示内容横过来,这在看一些文字比较小的pdf时格外舒服。Story在看PDF的时候也支持页面缩放,具体方式是先选择一个左上角,再选择一个右下角,然后这两个点拉出来的方框就会被放大到全屏。这样,当看到那些四周有很多白边的PDF时,就可以把白边去掉,获得{zd0}化的阅读面积。

等等,就这样了?非常抱歉,的确是这样,Story并不支持pdf自适应排版,只能按照文件本来的样式来显示,而且缩放的方式也是整页缩放,因此如果看到一些字比较小的pdf,那是非常痛苦的:整页显示看不清,放大显示又要上下左右拖动屏幕——刚刚也提到了刷屏速度是相当的慢。所以综合起来,pdf对于Story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这方面需求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当然,由于iRiver向来有更新固件的优良传统,所以未来可不可以支持自适应排版也不好说,大家也可以选择观望。

不足篇

作为评测,光说优点不说缺点是不行的,所以下面笔者会集中讨论一下Story身上出现的缺点,以供大家参考。注意,因为Story是新产品,所以固件可能会频繁更新,这里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很可能很快就会修复,希望大家还是以市场上看到的真机为准,不要买到手发现没这个问题就骂我是xx。

首先,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死机。Story在1.5版固件下是相当相当不稳定,在各种操作下都有死机的可能性,比如开机会死机(开一半滚动条停了),插卡会死机(就插过一次,当场挂掉),打开书籍会死机(同开机),主界面操作会死机,看书的时候翻页也会死机。总之是各种死机,彻底杯具。笔者就试用了两天,死机不下10次,而且似乎在看txt文件时格外明显(真杯具)。除了死机以外,也会偶尔出现界面错乱,比如出现两个光标这样,然后也很容易死机。之前在介绍外观的时候笔者说接口设计不合理,就是因为就实际使用经验来看,RESET{jd1}应该放在外面,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戳菊花。笔者认为,作为一款成品,这样高频率的死机是用户不能接受的,希望iRiver赶紧推出较为稳定的固件。

其次,是系统电源设计的不足。大家都知道电子墨水在不刷新的时候是不费电的,因此电纸书如果翻到某一页不动了,是可以长期保持在那一页而不消耗电力的。iRiver自己也说,Story不翻页就不费电,但它却没把这个特性发挥出来。在看书的时候如果用户去做了其它事情,Story过一段时间就会显示出一幅世界名画作为”屏保”,然后再过一段时间,Story居然会自动关机(虽然时间可以设置,但不能选择不关机),更匪夷所思的是,此时如果开机,回到的是主界面,而不是上次阅读的页面……笔者不想多评价了,这个设计的确是够匪夷所思的。

在排版方面,Story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会成为一行的{dy}个字符,英文状态下一个单词会被切断换行,甚至ASCII编码的中英文TXT打开根本就是乱码,不知道是算作美中不足,还是瑜不掩瑕。

第四个问题,和屏幕有关。Story用的是6寸的电子墨水屏,尺寸不能算大,倒也不算小,当然,和Kindle DX的梦幻9.7寸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可惜的是,它和所有的山寨电子书一样,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不度不足。电子墨水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标榜替代纸张阅读的,但目前的电子墨水显示屏,本底并不是白色而是灰色,显示出的”黑色”并不是黑色,也是灰色。看起来,就是浅灰色的背景上有深灰色的文字。这在光线充足的时候还可以,但一旦环境光线并不那么强,看Story就非常吃力了,甚至比一般的液晶显示屏感觉都更累。

笔者找了一本杂志和Story做了对比,在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出Story的屏幕在显示效果方面严重发灰,而实际情况下差距比照片里看到的更大。联想到电纸书生产商无一例外都在大力鼓吹电子墨水印刷质量不伤眼睛,笔者觉得这样的宣传目前是严重的言过其实,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电子墨水的推广,希望电子墨水”保护眼睛”的宣传不要{zh1}变成真的只是宣传。

第五个问题,是翻页键的位置和手感问题。首先,从位置上来说,翻页键的位置太靠下,导致单手持机的时候无法用大拇指按到翻页键。而如果要单手持机并用大拇指去按翻页键,那就要用这样一个别扭的姿势,而且此时机器很容易掉落。而横着看的时候,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想解决这个问题,{wy}的办法是双手持机,但这样用起来就非常不方便了。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安装好皮套以后。由于左侧的翻页键位于书脊上,所以此时只能右手翻页,而这样的话,左手更需要扶着机器的左侧,于是变成不得不双手持机。这样一来,在公交车等晃动场合或者其它需要单手持机的场合,Story就不能用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除了位置,翻页键还有手感问题。由于iRiver太过于追求设计的整体性,因此翻页键是正面外壳上的一道缝分割出的上下两个小三角。在实际使用时,你必须要按到缝隙的尖角上,才可以按出翻页键,而且由于你按下的实际上是整个外壳,所以回弹力非常大,感觉非常硬,可以说是毫无手感可言。更进一步,除去按键手感不说,Story的正面板和背壳结合的并不紧密,在按翻页键的时候,整个机器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非常恼人。

{zh1}一个问题,在于充电。不知道iRiver出于怎样一种考虑,Story是不支持关机充电的,想要充电,就必须要开机,然后插入mini USB连接线,系统会弹出一个窗口,询问用户是进入U盘模式还是充电,选择了充电,才可以充电。关机下插线是不能充电的(也许可以,但看起来似乎不可以,因为屏幕没有任何提示),这让笔者不禁怀疑,Story的电池是内置的锂电池,又不可更换,如果在不巧用到没电无法开机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无法充电必须要松维修站了呢?如果是这样,那就又是一个不知所谓的设计。

总结

说了这么多,Story的故事就差不多说完了。外观,性能,缺陷,都说了不少了(好像缺点说的格外多……),有兴趣的,请不要失望;想喷口水的,请不要开心。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Story作为iRiver{dy}个非播放器类产品的尝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很正常。电纸书这个东西,现在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从趋势角度来说,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电纸书的,不能说Story或者当前的E-Ink有多少缺点,就认为它一无是处。相信随着这类产品和技术的成熟,电纸书总有{yt}会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品,虽然Story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笔者相信这{yt}一定是会到来的。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个东西,给它一点时间,它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标签: ,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故事的故事:iRiver Story电子书试用手记« 癖科技PCPRESS.com.cn_尽享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