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_万水千山总是情(魏启赞旅游诗文选)_百度空间


            我的父亲

           (魏启赞)

先父魏讳仁才,字长庚。1915111日(农历乙卯年九月二十四日)生1984121日卒,享年七十岁

父亲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黄陵矶常福堡窑嘴一个贫苦的农家。幼年丧父,由寡母辛辛苦苦拉扯大。由于家贫,只上过一年半私塾。但他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往往xxxx。他肯动脑子,勤于钻研。因此,早在幼年时,即受乡里赞誉。年龄稍长,则更为出众。他不仅熟练掌握各种农活技巧,如:耕田、犁田、耙田、耘田、割谷、插秧、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捆晒收藏等,而且对打渔捕虾、编筐织网、垒灶砌墙、木、铁、泥瓦等工艺和驾船航运等一切农活技艺一看就会,无所不能。尤其有名的是“砌qie音切)砖”,这在当时经济还不发达的,没有多少人家可以能够建得起砖瓦房的那个时代,土砖房是大众{zh0}的住房。因此,在收割后半干的稻田里用石滚碾压结实后,由有高超经验的“砖师傅”用特制的砌砖用具—砖锹,在稻田里划出直线,再划出横线,然后按线切入。砌头一道线时,砖锹边沿的钉子划出下一道线。前边四、五个人用绳子拉,拉一下松一下,砖师傅掌握砖锹,有分寸的先推后拖,然后将砖锹向左侧转,将砖倒在一边立住,成为一条直线,煞是好看。技术高超的砖师傅砌出的砖方方正正,大小一致,厚薄均匀,平平整整,宽度统一,深受顾主欢迎。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在方圆近百里范围内受人尊敬和欢迎的名人。只要人们提起“窑嘴的砖师傅”,或“常福堡的内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许多人有时遇上难办的事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不约而同的说:“这只有窑嘴的才师傅才能行”

1949年底,汉阳解放后,父亲积极参加农村土地改革。由于他主持正义,办事公道,正直无私,而且勤劳勇敢,不怕吃苦吃亏;加上他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强,博闻强记,往往xxxx。他肯动脑子,勤于钻研。因此,他被人民群众和土改工作队推选为贫协委员,组长。后来又被吸收进入土改工作队,历任组员、队长。新的汉阳县新合乡政府建立以后,他加入了共产党,并成为{dy}任新合乡党委委员、乡党委监察主任。记1956年我家新屋建成时,乡党委和政府成员集体给我们家送了一幅大中堂挂联,题头就是:“仁才主  大厦落成誌庆”;中间是“百寿图”,两边的挂联其一是:“堂构鼎新竹苞松茂”,可惜下联忘记了

1958年,父亲对一股吹牛、浮夸风十分反感,多次与上级派来的工作队顶撞、争辩,有时甚至拒绝执行上边一些弄虚作假的指令,拒绝参加一些有关方面的会议。加上他眼看人民群众挨饿,就瞒着上面给群众分了一点萝卜度日,被上边知道后,打成“私分”。结果,父亲被撤销乡党委委员,乡党委监察主任之职,留党察看。父亲一气之下,到黄陵水上运输团当驾长,领导一班人跑运输,搞起了“资本主义”。

1962年,在广大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强烈要求下,上级又多次派人寻找父亲回来,重新工作。父亲只同意回到生产{dy}线,当生产队长。具体搞农村工作,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其他一概免谈。同时,也由于与上级领导成见太深,对于上级领导要求他重新入党的提议,拒绝答应。父亲认为:我早已经是共产党员,事实证明是你们错了,应该由你们自己纠正,恢复我的共产党员资格,而不是由我“重新申请”。因此,倔强而认死理的、作为老革命的父亲,尽管后半辈子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却不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但是,在老百姓的心中,父亲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共产党的代表和化身。

文化大革命初期,父亲作为大队贫协主席,也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游行和批斗。他受尽折磨,仍然不忘生产。批斗会后回来,立即到田间地头去搞田间管理,布置农活,安排工作。他可以与上边的不正之风和邪恶势力对着干,但是从不与老百姓过不去,从不与生产过不去。

父亲一心扑在农业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不饱,四季无家(家里xx由我母亲独当一面支撑。所以,我们兄弟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习惯)。父亲的心中惟有农业生产,惟有老百姓。

父亲也有平常人所具有的不足,如个性耿直,工作方法有时比较简单,脾气倔强,认理不认人,爱管闲事、爱说公道话。因此也得罪过不少人。他也有农民常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他建过土地庙,过年过节也爱烧香拜佛敬祖宗。村子里有老人死了,他也要去唱孝歌。孝歌的歌词一般都是劝人尊敬老人,积德行善,也有古典戏文。父亲的记忆力特别好,他能一本接一本的唱下去,从不重复。事主家也喜欢这样唱得好、听的人多、热闹。因此,常常有人从四乡八岭几十里的地方找上门来,他从不拒绝,也从不收受事主分文或礼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和敬重。

父亲的车水歌也唱的非常好听。他唱的车水歌多为结合实际情景信口而来。这时,许多小孩都赶来凑热闹,常常围上一大群,嘻嘻哈哈。小伙子们也围拢来,学他唱歌,练功夫。同车的人也脚下用力,水车得欢快。因此,水也比别的田里满得快。

父亲对我们兄弟要求非常严格,他把对我们的爱深深隐藏在心里,表面上一脸严肃,很少给我们宠爱,甚至非常吝啬表扬或称赞的语句。父亲常常教导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做人,不要贪,不要懒,不要占便宜,不要骄傲,要尊重别人;不要交轻浮和华而不实的“朋友”,不要欺负别人,但也不要怕狠人。他常常用一些典故、成语教育我们,如:“要想别人敬我,除非我先敬人”等。在识人方面,他也是眼光独到,从某人的细微小节,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我中学的某些同学,当时玩得比较好。他对其中个别人的品评,至今仍是不差分毫。

父亲虽然只读了一年半书,但他学习勤奋,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他在心情轻松愉快的时候,经常给我们兄弟讲一些过去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和文学典故,或对对子(如:“称直钩弯星朗朗,知轻识重;磨大眼小齿昂昂,吞粗出细”、“门对千根竹,家藏万贯书”等);给我们儿童团宣传队编写歌词。他注意从书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但从不盲从。他对伟大{lx}xxx的感情很深,执行xxx的思想也很认真。虽然有时候违心的执行了上边某些不恰当的政策而感到痛苦,他也只是把苦闷深藏在内心里。他把国家政策和xxx的指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的变通后来教育老百姓。如xxx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就用人身体的血管来打比方,说人的血管不通了,人就要死;农业如果不建设好水利,农业和庄稼也就会完了。使大家容易懂,也容易实行

父亲是伟大{lx}xxx教育出来的干部。他属于五、六十年代那一批人民公仆的典型和楷模。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光辉的一生;他的高尚、廉洁奉公、勤恳、节俭,显露着他的伟大。他的心中只有他人,xx没有自己和家人(五、六十年代,上边给他的奖励物品和救济品,他却总是给了五保户和其他人。尽管我们自己家常常断炊,经常只能以野菜度日)。今天我们党的某些干部与他比较起来,不是显得太渺小、太可耻了吗?!

我们现在的成长和某些成就,得益于艰苦环境的磨练,得益于xxx思想的熏陶,得益于父亲和母亲的光辉言行的教育。父亲没有活到今天,应是我们下辈人的痛苦和遗憾。今天,我以虔诚的、敬佩的心情,缅怀先父,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人的启迪。

伟大的父亲永垂不朽!

                                 1998111  


江城子--悼老父

      (魏启赞)

古稀初度雪加霜。

正健旺,

突逝亡。

黄垅孤坟,

谁与话凄凉

儿孙女媳未尽孝,

思及此,欲断肠

       --    --    --    --    --   --

一生辛劳苦尽尝。

父逝早,

幼子丧。

忠厚正直,

嫉恶扶善良

多才难料身后事,

抱憾去,面安详

1984125日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父亲_万水千山总是情(魏启赞旅游诗文选)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