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茶人茶事] 辜鸿铭的“壶杯论”_xxxhttp_新浪博客

 

晚清有一位文化名流叫辜鸿铭,被誉为中西文化的“矛盾标本”。

 

他早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九种语言,据称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不仅学贯中西,而且英文水平号称“晚清{dy}”。

 

最不可思议的,他又是一位极端的旧学捍卫者,最突兀的形象标志是终生长辫青衫,到了民国也死活不肯剪掉那条“尾巴”。

 

他有一句闸述壶与杯关系的话最为xx: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这一论断在今天看来非常荒谬,但这是他支持一夫多妻制最有趣的论据。

 

壶与杯的关系其实非常简单,壶具有公用性,而杯具有私密性。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如果固定在壶与杯的基调上,当然前提已失偏颇,只是想想那个倔强的留辫老头坚守着男人的主权阵地可谓极其可爱和可笑。

 

在辜鸿铭的诸多轶事中,对于这段男女关系的争论还有一例:美国的妇运份子特地跑到上海跟辜鸿铭争论这个问题,{zh1}辜鸿铭问她:“亲爱的女士,请问你们家的马车有几个轮子?”“有四个。”“用一个打气筒灌气,还是用四个打气筒灌气?”“当然是用一个。”“娶小老婆就是这个道理!”


辜鸿铭就是这样一位固执的人,他以维护一夫多妻制来信守中国传统文化,孰不知这次他是在坚守已临崩溃的落后封建体制。


由于他的极端异类,使得他的轶事比他的著作更出名,其实我们真可以泡上一杯茶,读一读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Spirit 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春秋大义”。这本书当年曾轰动欧洲。


我很喜欢他在书中将中国人与西方人作了精彩对比。


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xx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 “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我此时顿悟,历数中国千品万物,也只有茶可以表达出“深沉、博大和纯朴”的品格,如果我们还具备一点“灵敏”,那一定就可以自称为“茶人”了,一个最典型的中国人样本。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茶人茶事] 辜鸿铭的“壶杯论”_xxxhttp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