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红壤。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地,约占国土面积21%,为南方诸省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江西是全国红壤面积{zd0}的省份之一,从海拔800米以下,直到20~30米的广大丘陵岗地,都主要是红壤,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江西大地为什么形成如此广阔的红壤土地呢? 早在6000万年前,江西广大地区,气候炎热,化学风化强烈,地壳中可溶元素经风化淋溶作用被淋失,残存的铁质氧化后就呈现红色。今江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同时,春天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徐徐吹入,带来充沛的降水,滋润着大地,在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十分活跃,地壳表面岩石被分解、淋溶,铁、铅等氧化物相对积聚,各种植物的生长更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过程,这样经过漫长岁月,就形成了红色土壤——红壤。 在xx植被覆盖下,红壤土层深厚,土质偏黏,酸性反应,表土含有机质3%~5%,开垦以后,适宜多种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全省三千多万亩的耕地中,有二千多万亩是红壤开垦而成的。此外,茶叶、果树、油茶、油桐、木材、毛竹等也大都是红壤的产物。 丘陵是全省红壤的“大本营”。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1%,构成边境山地与鄱阳湖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为100~300米,丘、谷相间,微波起伏,红浪滔滔。丘陵地区红色砂岩、砂砾岩、板岩、页岩等泥质岩的风化物上发育起来的红壤,其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通常较高,适宜种油茶、油桐、板栗等木本粮油作物。 江西的盆地内多有河流通过,除了沿河两岸的低阶地为冲击性的土壤外,其余大部分为红壤,故有“红色盆地”之称。盆地的红壤大都发育在第四纪红色黏土(即古老的红色风化壳)上,土层深厚,加之坡度平缓,故盆地内宜种性极广。江西素称“鱼米之乡”,而全省种植水稻的水田,有一半以上是由盆地的红壤改造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