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强化xx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_阿平_新浪博客
   199601/200412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主强化xx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患儿34 (男20,女14) 例,年龄2.5~5岁. 诱导{sx}VDLP方案 [强的松、长春新碱、柔红霉素(DNR),LAsp]. 早期强化、维持强化阶段的大强化方案也{sx}VDLP. 1997年以前8例为A组;1998年以后26例为B组. 在B组的24例中,LAsp按6000~10000 U/m2,计算出10次用药的总量,每次以整支(10 000 U)为计量单位(约5~7支),在疗程的第3~16日隔日或隔2 d应用. DNR 20~30  mg/m2,3次,也以整支(10 000 U)为计量单位在第2~4日连续或隔日应用. 观察共计有7例(约5.6%)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A组高血糖1例,并电解质紊乱2例;B组中有低钠血症及凝血三项异常各1例. xx前后监测心率、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血淀粉酶检测无异常,B组尿淀粉酶轻度升高2例,经饮食控制后恢复正常. A, B两组无1例发生胰腺炎、休克、心肌炎、DIC等严重并发症. 两组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LAsp, DNR合并剂量与未并量应用疗效对比:其诱导缓解率B组为{bfb},A组为95%,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讨论

  左旋门冬酰胺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可水解门冬酰胺(Asn),使之变成门冬氨酸和氨,从而引起选择性细胞毒作用[1]. 门冬酰胺是机体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在正常组织可自行合成. 但肿瘤细胞即缺乏门冬酰胺合成酶,不能自身合成,需要不断从细胞外摄取才能生存,又因LAsp消耗Asn而使肿瘤细胞由于缺乏门冬酰胺而死亡,其生长繁殖受到了明显抑制,从而达到xx的目的. LAsp又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xxxx系统,有效地防治xxxx系统白血病[2]. 另外,LAsp在预防复发、维持长期诱导缓解、延长生存期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3]. 用一般剂量及大剂量的LAsp尽管复发率和7 a的无事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以足量的6000~10 000 U/m2为好. 在用法上我们主张隔日或隔2 d静脉滴注,毒副作用明显减少,尤未发生急性胰腺炎、休克、DIC等严重的副作用. 这与我们隔2 d或隔日注射有一定关系. 应用LAsp期间特别要强调低脂饮食. 使用LAsp前3 d至停药后3~5 d予低脂饮食可显著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并量应用LAsp及DNR的ALL患儿诱导缓解率高,副反应少. 实践也证明LAsp的不良反应并非与每次用药的剂量有关,合理的合并剂量可以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程度. 本文分析我科在ALLxx中应用LAsp, DNR的一些作法、疗效观察及副反应,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探讨经济而有效的措施,使ALL患儿高质量地生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强化xx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_阿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