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9 09:23:27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剪记:
本文剪自2010年4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王炳根。
原文:
郭风
郭风在刚刚进入新年后的雨夜里,悄悄地离开了我们。我记起了之前他对我说过的病床体验:切忌夜半醒来,那时你面对的是黑夜与寂静,一个人躺在空旷的病房、雪白的病床上,感到彻身的寒冷与孤独。雨夜当然更甚,但郭风已经睡着了,睡着了的郭风不再会感到寒冷与孤独吧?
94岁高龄的郭风,自小却是体弱多病且胆怯,那个名为“芳坚馆”的私塾,成了他最初与自然与书本对话的空间,也养成了内向的性格。在莆田的古樵楼上,他通过叶圣陶办的《中学生》、施蛰存办的《现代》,{zx0}接触到了性格与气质都与自己相似的法国现代派诗人果尔蒙、西班牙散文家阿索林,开始了他最初的写作,从此,写作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虽然为了谋生,他当过教师、记者与编辑,甚至是文学机构的领导,但他承认一生中只做过一件事,那就是写作。他说写作让他宁静,写作使他欢乐,写作使他的世界自由、充实而开阔。如果将他1935年3月28日发表在《莆师月刊》的短篇小说《配民夫》作为处女作的话,他的创作生涯长达近70年。70年来,郭风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散文、散文诗、随笔、评论、序文等,在他创作旺盛期,全国各地的报刊上,随处可见郭风的名字,随处可读郭风的作品。他的文章短小、精美、含蓄、隽永、洗练,读起来就像喝了一杯甘醇的美酒。
文章的短小与他的写作习惯有关,他从不坐着写作,总是立于桌前,站着挥毫,并且常常是在黎明时刻完成,等到天明,阳光普照大地时,他便开始构思下一篇文章。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郭风一生中便是如此,在他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辛勤地劳作,纵是“xx”时期,也不曾中断。同样,在他的园地里,也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他结集出版的第—本书《木偶戏》,到他的晚年,总共结集出版了50多部作品。这既是经历、是爱好,更是毅力与追求。
因为写作《郭风评传》的原因,我几乎读过郭风全部的作品,感到他并不是一个xx传统而是很有现代色彩的作家,虽然他没欧美留学的文化背景,也不是那种云游四方之人。他大多数的时间是坐在家里,用他的感官与大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与洋人对话,然后便用笔墨在稿纸上与心灵对话。他的许多作品,少有纯客观描写之作,大都以主观的情绪去感觉生活中的一切。那给他带来极大荣誉的《叶笛》,便是从视觉、听觉、味觉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故乡那两片单纯的叶笛,他说那笛声中,“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这样精彩的诗句,都不是用写实的笔调所能得来的。后来,他写闽北山区松坊溪的冬天,写那儿的夜霜,美极了。他说雪下在松坊溪上。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我看见溪水中照耀着远山的雪影,照耀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水中的、发亮的白雪世界。”xx没有对雪的描写,白雪只是在“我”的视野中出现,“我”所看到的雪景与白雪的世界。这种感受式的想象与描写,在他的童话作品中更是体现得鲜明:雨后山林中的红菇们,一个个打着伞,一路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在丛林中的快乐旅行,不仅充满了童趣,更是写出了作者的心智。还有《会飞的种子蒲公英》、《豌豆仙子》和《我们村里的孙悟空》等,都属于这一类的作品。郭风有个观念,叫做“五官开放”,意思是面对生活,要将自己所有的器官都打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感觉生活,要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全面开放起来,领略人与自然界的声音、色彩与味道。也就是说不仅是忠实地记录与描写生活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心灵与心智去感受与表现生活中的一切。这个观念无疑对郭风的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郭风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有了区别,也使得郭风的好作品,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从而跨越时空,与不同时代甚至不同社会与民族的读者建立起联系。
{zh1}一次交谈,郭风已卧病经年了,但他的神志清醒。那天我与新加坡的叶松英先生去探望他,向他报喜,祝贺他获得第五届冰心文学奖(儿童文学)的头奖。郭风听后,显得很激动。那天他虽是躺在病床,但衣着整洁,雪白的头发梳得整齐,亦如他病前一般。以后,他每逢有人探望,都要诉说几句,他获得了一个大奖,冰心文学奖。他认为,这是对他一生写作的这件事{zg}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