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星 (二)_Geoinformatics_新浪博客
我们有了环境卫星: 将构建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监测体系
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和北京航天城,几代环保人在两地共同见证了我国环境一号卫星A星B星的发射。在发射现场,记者看到了环保人兴奋的表情。他们说,这是我们环保界的大事。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热情洋溢地对记者说,今天,环保人盼望了10年的事情终于成真了,几代环保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这是我们几代环保人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如此期待环境卫星?
可加强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管理和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为什么我们如此期待环境卫星?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司长、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主任赵英民说,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30年,基本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环境卫星,这是从无到有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卫星种类越多,说明这个国家的航天水平越高,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展了环境专业卫星,而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中{dy}个拥有环境卫星的国家,足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科技水平的提升。
为了这两颗环境卫星的成功发射,环境保护部等待了10年,也努力了10年。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环境卫星工作,周生贤部长亲自参与研究部署,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部长专题会,专门研究推进环境卫星工作。
回想1996年,中国遥感地学之父陈述彭院士、两弹元勋王希季院士、环保系统任阵海院士等专家向当时的国家环保局提出研制和发射环境卫星的想法。
1998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其他机构,提出建设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雷达小卫星组成的“4+4”星座。
2001年,《中国航天白皮书》将环境卫星列为民用卫星发展重点。200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批复项目立项,即研制两个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简称“环境一号卫星”。
2003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成立环境卫星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专门负责环境卫星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
2008年9月6日,我们终于迎来了环境卫星飞向天空的那一刻。吴晓青告诉记者,国家已经同意批准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这个月底,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业务大楼将开工建设。
吴晓青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以更好地为国家环境管理服务。他说,环境卫星是国家为加强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管理和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而发射的专用卫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极大重视。环境卫星的发射,是我国加强环保工作、跟踪国际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建立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国家环境监测能力的重大举措。
环境卫星主要监测什么?
监测污染物和生态状况,实现大范围、及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
为什么要发射环境卫星?赵英民接受采访时说,在常规监测时代,环保部门不需要卫星,但是现在环保部门已经全面参与宏观决策、开展区域环境规划,新的环境保护部定位还要求对各地区的环保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这些工作就需要专用的卫星,环境卫星是个很重要的手段,卫星对环保工作和对环保部门的支持很大。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主任胡保林1984年就来到环保系统,他对记者回忆说,当时环境监测只有简单的实验室配置,数据分析都用手摇计算机。而在30年前,{dy}批环保人调查官厅水库环境问题时,工具和手段更加落后,而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环境卫星。
这两颗环境卫星主要看什么?赵英民明确地说,环境卫星就是针对环境监测设计的,主要是看污染物和生态状况。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产生3000万个环境监测数据,但是我国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基于地面布点采样的分析测量方法进行,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且费用较高,特别是现有环境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重点区域和流域,难以全面、及时和准确地监测预警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我国环境卫星将与现有的地面环境监测站共同组成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大范围、及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
据悉,环境一号卫星拥有光学、热红外、超光谱和雷达等多种遥感探测设备,有利于环保部门大范围、快速、动态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并跟踪部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为国家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环境一号卫星发射后,在水环境方面,可监测水体叶绿素a、悬浮物、透明度等指标,以及水华和海洋赤潮、溢油污染、热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在环境空气方面,可监测气溶胶光学厚度、PM10等指标,以及沙尘暴、秸秆焚烧等环境污染事件;在生态环境方面,可监测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蒸散量、初级生产力、地表反照率、陆地表面温度、地表裸露率、土地退化指数、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可进行全国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和评估、大型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评估等。
环境卫星究竟会带来什么变化?
每{yt}都能监测到全国的生态环境,提出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
卫星上天,使我们构筑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环境监测系统成为可能,这也是实现国家要求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手段。
赵英民说:“环境卫星是中国航天技术和环境技术的结合,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将来天空中将有8颗环境卫星,组成一个环境卫星星座系统,简单地说,我们每{yt}都可以监测到全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提出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过去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一次调查耗时费力,还要花费巨资,而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察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对重大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也可用环境卫星支持。”
赵英民说,卫星有地面代替不了的功能,又需要地面配合。比如我们正在研究对气溶胶的监测应用,气溶胶有多厚、有多大,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变化,都可以通过卫星监测到;比如说北京某天出现的霾范围到底有多大、浓度{zg}的点在哪,地面监测无法及时、准确实现,但利用卫星监测就能迅速做到。如果某地出现污染带,根据卫星照片,再和地面监测结合,可以实现快速、大范围监测,迅速了解污染带的情况。
环境保护部环监局副局长熊跃辉告诉记者,环境卫星可为环境执法提供依据。他举例说,以往在流域性水污染事件处理过程中,对污染带的分布状况缺乏准确的了解,掌握不了状况,造成处置措施缺乏。因为大的湖泊、河流,单靠肉眼、地面手段很难准确判断污染程度,将来依靠环境卫星判别污染带移动状况就更有针对性,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环境保护部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告诉记者,卫星有助于分析污染趋势,分析一个地区污染累积的影响,光靠地面手段不行。卫星能反馈信息,特别是趋势性、苗头性信息,能帮助有关机构提前做判断,为未来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环境保护重在预防,卫星就是我们的手段。
怎样才能用好环境卫星?
环境卫星筹备办公室已锻炼了一批队伍,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
我们怎样用好环境卫星?
今年6月底,奥运赛区青岛海域绿藻浒苔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赛区筹备工作。6月25日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紧急指示,要求立刻开展青岛附近海域浒苔每日监测工作,这个工作落到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简称筹备办)。因为在环境卫星发射之前,相关工作已经开展,筹备办已经具备基本的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和应急监测能力。筹备办{dy}时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绿藻浒苔发生、发展过程。据了解,这是{dy}个准确使用卫星数据测定青岛海域浒苔面积和发展趋势的部门,为国家和地方及时处置绿藻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用好卫星?赵英民认为,他们已经锻炼了一批队伍。通过科研,建立模型,研制软件,他们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针对环境卫星应用,他们成立了机构,从对卫星产品的要求到对卫星的验收,筹备办在利用卫星遥感对国家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调查、内陆水体水华与近海赤潮遥感监测、区域环境空气污染遥感监测、沙尘暴遥感监测等方面积累了技术经验。
9月3日,记者来到筹备办。环境保护部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未来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处理环境卫星的数据,下一步还要为全国环保系统提供环境遥感服务。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省环境卫星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除浒苔之外,筹备办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自今年3月起至今,每天开展太湖蓝藻监测;3月至4月开展了我国北方沙尘暴和霾监测;进行了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所有这些监测结果都及时上报部里,为迅速决策提供了技术参考。
筹备办遥感应用室的吴传庆博士已在此工作了6年,他专门负责水环境方面的遥感监测,每周向部里提供太湖、巢湖的蓝藻情况。他说,我们现在设计的系统已能自动分析,生成环境遥感监测简报。
记者随机查阅了一份简报,看到了这样的字样: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通过利用MODIS影像对太湖、巢湖水华情况进行了监测。其中太湖有效数据4景,巢湖有效数据5景,经数据处理和水华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可以确定水华的面积、区域等信息。
2004年来到筹备办公室的张峰,有着这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自信。谈起环境卫星发射,他很骄傲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卫星、自己的数据源、自己的队伍,随时准备为中国的环保事业服务。
你们准备好了吗?记者问。他回答:“我们的工作已经做了10年,已基本形成环境一号卫星业务应用能力,保证卫星的基本应用,让环保能用到遥感,遥感也能解决环境问题。”
卫星中心做的就是这个工作,赵英民说,今后将出台遥感标准,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大幅提升各个省应用环境卫星的能力。
环境卫星有什么特别之处?
专门针对环境监测要求设计,设计较复杂,技术水平高,监测范围广
这颗卫星有什么特别之处?记者了解到,环境卫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的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系统。这是为环境监测定作的卫星,配备了宽覆盖CCD相机、红外相机、高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SAR)等多种类型传感器的先进对地观测系统,是目前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较复杂、指标较先进的系统。
据介绍,环境卫星装备的高光谱成像仪,能分析不同的地物特征光谱,有利于开展生态环境和水、气环境监测,是有别于现有卫星的新系列,所以卫星设计较复杂,技术水平高,监测范围广。
这两颗卫星在目前中国民用卫星中属中高分辨率卫星,为30米(气象卫星分辨率为两公里),而且重访周期短,48小时可对一地重复观测。吴传庆对记者说,这两颗卫星同时实现了较高的分辨率和宽覆盖,能覆盖720公里,而目前国外还没有类似的卫星。
在赵英民眼里,这两颗卫星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赵英民说,这是中国{dy}个环境卫星系统,技术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它为以后环境卫星系列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一次实验。有了卫星,就有了平台。这台卫星能力所不及的地方,就是将来发射的卫星的研发内容。
据介绍,目前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虽然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但是,环境一号卫星的有效载荷空间分辨率(30~300米)、时间分辨率(2~4天)、光谱分辨率还不够高,光谱段设置还不尽合理,没有携带专门针对环境监测的有效载荷,许多环境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的专用环境监测指标(如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NOX、COX、O3,以及水体COD、BOD、总磷、总氮等)目前尚无法探测,也不能做到全天候、全天时的环境监测。
从体制上讲,这是我们国家{dy}次实现业主负责制的卫星。环境保护部就是卫星的业主之一。
赵英民说:“就好像装修一样,环境保护部提出要求,我想要卫星干什么,卫星专家们就商量怎么设计,发射上去,定位以后,交给我们使用。上面安装的东西,都是根据环境监测的要求设计的,就是为环境监测专门订作的卫星。”
今后还将实现什么目标?
构建“4+4”星座,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
环境一号卫星发射后,是否还有新的环境卫星发射,是否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建立环境卫星应用系统?如何才能达到全天候、全天时的环境监测?
赵英民肯定地说,按照国家计划,此次发射环境一号卫星A、B两颗卫星,明年还将发射环境一号C星,建立起“2+1”星座之后,将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4+4”星座。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与减灾监测能力,真正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目前,环境一号卫星后续星的论证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环境保护部指出,环境一号卫星后续星工程规划时,迫切需要针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等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增加小卫星数量,真正做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二是提高有效载荷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这些有效载荷空间分辨率应高达1~10米、时间分辨率应高达0.5~1天、光谱分辨率应高达0.1~5nm,以便真正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监测;三是研制专门用于环境监测的有效载荷,尤其是专门针对水环境和环境空气探测的有效载荷,切实提高环境遥感监测业务能力。
未来天空中会有8颗环境卫星,他们在天空中组成一个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境卫星。它们将共同实现环保人全天候、实时的监测理想。 
 


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 "天地空"一体监测网
 
由2颗光学遥感小卫星(环境一号A、B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星)组成的“2+1”星座系统,简称“环境一号”,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旨在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为环保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综合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日前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8年上半年,中国将发射首颗环境卫星,用于环境与生态监测。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国家遥感中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部主任李京那里确认了这一信息。

“准确地说,应该叫作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李京介绍,该星座系统主要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预报,卫星发回的数据将大幅提高中国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和生态管理水平,为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提供更为有利的决策依据。该星座系统由8颗小卫星组成,明年将首次发射该星座系统的3颗小卫星。

全新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

“这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是中国{sg}以灾害和环境监测为主要用途的卫星监测体系,而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用小卫星星座做减灾工作的国家。”

李京介绍,早在1991年,国防科工委的陈芳允院士就提出建设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后来,国家环保总局也加入了此计划,形成同时为环境、减灾服务,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预报的计划。

2000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被列入“中国民用航天‘十五’计划和后十年规划”;2001年在《中国航天白皮书》中被列为民用卫星发展重点;2003年2月,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获国家批准立项。

“最开始这个星座是为减灾设计的。”李京透露。按计划,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分两期进行,{dy}期将先期建成2颗光学遥感小卫星(环境一号A、B 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星)组成的“2+1”星座系统,简称“环境一号”。这3颗小卫星明年将发射,以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第二期完成“4+4”星座,以实现对中国乃至全球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

李京介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设采取业主制,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减灾委为卫星业主单位,共同负责卫星运行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

为提高卫星的接收能力,除北京密云接收站外,在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还将各建一个接收站。3个接收站建成后,能使卫星监测范围扩大到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亚地区、东盟及东南亚地区等。目前,喀什站和三亚站正在建设中。

“一旦那些地方发生灾害,我们的资料xx可以支持它们。”李京说。

提高自主监测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据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 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影响,例如,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

李京介绍,我国目前的灾害监测信息收集主要依靠气象、水文与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同时也接收国外卫星资料。近年来,中国国家航天局加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该国际宪章可以通过授权用户向受到自然或人为灾害影响的地区提供服务,因此,中国也可通过这一宪章在发生灾害时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

“但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现有的监测体系无法满足灾害管理的需求。”李京说,国外的大多数卫星不是专门为灾害监测设计的,我国现有的各种监测卫星要么分辨率不够,要么覆盖周期太长,如气象卫星,虽然{yt}能覆盖好几次,但其分辨率只有1公里左右,{zh0}也只有250米。

灾害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不仅要求有较快的覆盖率,通常要求把灾害预报的时间控制在每天一次,而且分辨率不能太低,一旦发生灾害,能迅速获取资料并对灾害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专门为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预报而设计的,一旦发射,能大大提高我国自主的环境与灾害监测能力。”李京介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观测宽度可达720公里,分辨率可达20~30米,一旦8颗星全部发射,能保证每天覆盖一次。其监测预报的范围将覆盖所有常见灾害,如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与草原火灾、农作物病虫害、海洋灾害、荒漠化和沙尘暴等。

从环境监测的角度看,虽然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能产生约3000万个环境监测数据,但其监测手段仍停留在地面常规阶段,无论是监测的时间、效果,还是监测的深度与广度,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李京认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投入使用后,能使我国的环境监测预报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实现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定期监测,预测生态质量变化趋势;为污染事故的预警和应急提供技术支持;还可实现边远地区环境质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系统的建立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预报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这一全新的民用卫星工程无疑也将开启我国民用航天特别是遥感卫星的崭新领域。然而,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系统的作用评估,李京表现得格外冷静。

“指望这几个卫星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不太可能。”李京说,一旦发生灾害,政府和群众都希望在1个小时内就知道灾害的具体情况,比如发生地震,希望能在1小时内就知道倒塌多少房子。“用现在的技术,至少要200颗星才能看得到。”

“这几颗卫星固然能大大提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能力,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李京介绍,一方面还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获取各种有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应发展地面建设系统和航空平台建设系统,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网络。

李京介绍,“天”是要有较完善的卫星系统——天基系统,“空”是指空基系统,主要是具有遥感监测能力的飞机和xx,“地”主要是地面监视系统。

“遥感不可能独立解决所有问题,它必须和其他系统获取的资料,尤其是与地面监测资料相结合,才能提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综合能力。”李京指出。

目前“天”、“地”、“空”三大系统都存在欠缺。以“地” 为例,虽然环保部门和各灾害涉及部门都建立了众多地面监测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从地域分布看,容易出现灾害的偏远地区恰恰很少有监测站;从内容看,很多监测站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其设计的参数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

李京介绍,近年来,“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建设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被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网络化的问题,在我们的规划蓝图里,还包括航空遥感系统、空间飞行器的建设。”

200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减灾 “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启动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建设工程,主要依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阶段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紧密结合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工程计划,开展后续卫星需求论证工作。

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在谈到“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建设时,李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应建立完整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库。

李京介绍,目前中国虽然有数以万计的监测站,但都分布在相关部委,如环境监测站在环保部门,地震监测站在国家地震局,滑坡泥石流监测在国土资源部等。“这种分割的局面是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使数据联通、数据共享等存在很多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联通。”

规划指出,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地方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尚不完备。

为此,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并被写入《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该工程包括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全国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系统等。

李京坦言,尽管目前已经开始建设关于环境或灾害监测预报方面的数据库,但这些库也是分散在各个部门,有的甚至还是纸质的,有的历史资料在现实中已找不到具体情况与之对应,根本没有办法录入数据库中。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难度很大,最xx的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李京说,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保证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建立数据库最起码的前提。其次,还要做很多标准化方面的工作。“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建起一个真正可用的统一的数据库。”(科学时报张巧玲)
 


9月6日11时25分,“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A、B两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顾瑞珍孙彦新)经过2天的在轨运行测试,6日成功发射的“环境一号”A、B卫星有效载荷状态良好,8日17点,两颗卫星的CCD相机成功传回首幅遥感图像,处理后遥感图像清晰,随后开展的A、B星首次环境应用实验也获得成功。

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中筹备办公室副主任王桥研究员介绍说,“环境一号”A、B卫星9月8日在第29圈、第30圈、第31圈三次成像,相继下传了长江口-台湾、青海地区、新疆喀什地区三个条带共54幅CCD影像数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中筹备办公室在{dy}时间从中国资源卫星中心获取了首批数据,并立即开展了数据处理和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实验。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环境一号”A、B卫星CCD相机数据图像质量基本稳定,地物纹理等影像特征突出,具有辨识和反演地表生态环境目标的能力,在区域大气环境监测、大型水体环境监测、宏观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按计划,未来几天将陆续进行“环境一号”A星超光谱成像仪和B星红外相机成像实验,卫星还将进行3个月在轨测试与数据评价工作。

“这个卫星对于确保环境立体监测体系的稳定业务运行并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说,这次环境一号卫星的图像接收和环境应用实验获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环境减灾卫星应用事业向系列化和规模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预示着中国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表示,环境保护部将结合上述计划全面展开环境卫星应用实验,推进环境卫星的业务运行和应用,尽{zd0}努力发挥环境卫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一号”卫星系统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系统,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环境一号”A、B星已经完成半年的在轨测试,日前顺利实现在轨交付。

2008年9月6日,我国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环境一号”A、B卫星分别成功送入太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实现了我国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

“环境一号”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是目前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较复杂、指标较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之一。

通过综合利用“环境一号”A、B星的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环境保护部门开展了区域大气环境、湖泊、河流和海洋环境、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自然保护区环境、城市环境、重大工程和区域开发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预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建立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为“环境一号”B星研制的四波段红外相机,在轨工作稳定,各项指标满足任务书要求。在西藏雪灾监测、江西吉安林边监测、澳大利亚山林火灾监测、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与分布监测等应用中,发挥了作用。用户对红外相机图像质量测试评价为:信噪比稳定,图像的能量与灰度分布层次、清晰度均良好。

“环境一号”卫星圆满交付用户使用,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全新手段。


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环境一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及其关键技术项目”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已基本建立水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等应用系统,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支持。

据了解,“环境一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国家继气象、海洋、资源卫
星之后,为加强环境监测和抗灾减灾能力而专门设立的。环境一号A、B星拥有光学、热红外、超光谱等多种先进的遥感探测设备,有利于环保部门大范围、快速、动态地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跟踪一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能大大提高对全国生态环境宏观趋势的监测评价和把握能力,为天地一体化的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环境一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及其关键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国环境卫星应用系统研发、运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的空白:首次在环境遥感应用领域系统地提出了技术标准、规范和流程,首次攻克水、气、生态环境遥感应用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首次建立具有业务化运行能力的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实现集卫星数据获取、处理、应用、产品生产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遥感业务化应用。同时,“环境一号卫星项目”在有效载荷技术指标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环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水、气、生态环境参数定量遥感反演方法和模型研究等方面也具有明显创新。

神七发射成功之际,环境保护部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举行了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楼奠基仪式。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并为奠基仪式揭幕。

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Ⅱ-5-A北侧,项目用地15亩。东与八达岭高速公路相连,南与上地、圆明园东路、圆明园西路以及京包快速路相连,紧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此次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楼奠基活动,是继9月6日环境一号卫星A、B星成功发射并取得环境遥感应用试验成功之后,环境保护部在环境卫星工作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环境一号卫星环境应用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开展,并将为环境一号卫星在环保领域的业务化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奠基仪式上致辞。他说,环境一号卫星工程是国家继气象、海洋、资源卫星之后,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抗灾减灾能力专门建设的卫星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环境一号卫星拥有光学、热红外、超光谱等多种遥感探测设备,有利于环保部门大范围、快速、动态地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并跟踪部分类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环境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楼的开工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生态环境宏观监测的能力,为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吴晓青说,环境保护部党组高度重视环境卫星工作,2003年就成立了环境卫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负责环境卫星建设。周生贤部长多次过问环境卫星工作进展,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推进这项工作。环境卫星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希望各有关部委和单位一如既往地对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凤桐、中铁建工集团书记崔宝华分别致辞。

奠基仪式结束后,吴晓青前往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视察环境应用系统建设及卫星工作情况。

国家减灾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奠基仪式。环境保护部各司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有关领导,以及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参加了奠基仪式。

小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据国家环保总局介绍,我国环保系统目前已有2223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上报监测数据3000万个,开展了大气、水体、生态等方面的环境监测,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手段,无论是监测的时间与效果,还是监测的深度与广度,都不能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求。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测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定期监测,预测生态质量变化趋势;为污染事故的预警和应急提供技术支持;还可实现边玩地区环境质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2002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建设计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卫星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环境一号卫星简介()

郑重声明:资讯 【环境卫星 (二)_Geoinformatics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