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个体感喟和制度悲情- 奇荒的日志- 网易博客- 高 ...

“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个体感喟和制度悲情 - 奇荒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04-08 04:58:28 阅读59 评论0 字号:

“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个体感喟和制度悲情

默认分类 2010-04-06 08:13:07

      山西王家岭矿难7天7夜后,奇迹终于发生。截至5日零时40分,搜救人员在井下找到了9名幸存者。一名救援者称,井下有许多人还活着,但具体数目还无法统计。“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而作为负责事发当晚所有下井人员登记工作的记录员董燕森则说。(《城市晚报》4月5日)


        “幸存者”,这是舆论给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矿工们的称呼。此时此刻,幸运的何止是他们,为他们庆幸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家人,还有一直xx他们的无数公众。但是,为他们保驾护航的“制度”却被束之高阁了!


       在为他们庆幸的同时,在笔者看来,同样不能忽视身在矿难现场的个体的感喟:“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这样的话语或许是灾难刺激后的无奈表达,但更是对个体生命系于“生死一线间”的理性抗拒,其中,更多的说明了制度的悲情和尴尬。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如果一种现象存在着明显不合理性,但实际上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且有不断强化的趋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问题不是个人或个别利益群体的问题,而是在制度或规则层面出了问题。对矿难频发的审视同样离不开这样的视角。而“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感喟无疑是直接的愤懑表达。正如某省主抓安全生产的领导说:现在任何一个矿都有发生矿难的理由,“不发生那是运气所至”。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感喟难道还不够振聋发聩吗?


           “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让笔者想到了朱达志先生介绍的一个标题:“矿工把下班叫‘生还’”。据说,这是一个得到不少新闻专业人士推崇的标题,但是,隐藏其后的残酷事实正和“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一样触目惊心:生命能否存在xx成了被“运气”左右的东西,而所谓的制度和监管离他们的距离越来越遥远,甚至是毫无瓜葛。这难道不能给我们惊醒吗?


         “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是权利被蚕食。在生存压力下,矿工只能接受矿方提供的低水平的安全生产条件。矿工选择余地的无奈折射出了矿工权利的贫困。无论对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对大型煤矿还是小煤矿来说,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矿主(管理者),在利益的刺激下,不惜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铤而走险,追求利润的{zd0}化,而安全投入的增加会降低利润空间。因此,他们往往忽视安全生产问题,使煤矿和矿工超负荷运行。据有关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27个产煤省(区)中,有20个省(区)超产,其中19个省(区)超产在10%以上,福建、陕西、北京超产均在50%以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原煤年产量为17.28亿t,而当年底,全国上报具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2 090处,生产能力约11亿t/a。也就是说,当年最少有6.28亿t的原煤产量没有安全保障。而在这样的数据里面,又包含有多少矿工的血泪呢?


        还有数据显示,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累积的历史安全欠账高达689亿元,乡镇煤矿安全欠账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可以说,大量的安全欠账已经成为我国矿难频发的重要症结之一。而根据美国劳工部等部门的统计,在该国制造业、建筑业、农业、运输业、采矿业、零售业6种行业中,最危险的是制造业,xxx的竟然是采矿业!在美国,2002年死于矿难的人数为27人,2006年竟然只有12人。对比之下,“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既呈现了制度的悲情,又是对制度的嘲讽。


  “救上他们,我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是无力者的话语,但是,该如何让“无力者有力”呢?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评论
咋国家经济就是一锅汤,汤做好了领导发话了,咋国家几个穷朋友一人送一碗去,谁家做个好吃的不给隔壁送一碗啊~这话在理咱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差这几碗,咱有一大锅呢!刚刚送完穷朋友老美闻着香来了,老美说了你给别人喝了也给我来一碗啊,我不白喝我给你打个白条~领导一听行啊给美国人民一人送了一碗汤拿着白条回来就吹上了,看见没有老美都欠咋的钱啊!实际变相的给老美交了保护费,但是没人敢说话啊,你敢说领导一会你的汤就喝不上~饿死你丫!该打发不该打发的都打发了,该自己人喝了~领导顺手抄起一农村浇地用的粪勺,好家伙这一勺下去汤里没多少内容了,领导也发现这个问题了赶紧喊旁边统计的兑水,然后领导跑旁边抱着粪勺喝去了~领导一走电信的电力的石油的银行的水利的公丧睡雾的一窝蜂的就围上了,他们拿的家伙事也不小清一色接水的水瓢~刚刚兑了水的汤不够烫~石油的往锅下倒汽油电力的塞电炉,银行的把帐本都丢下面烧了~搞水利的看刚刚领导用粪勺捞了连忙丢了一把漂白粉汤里说是xx!这伙人捞的热火朝天,吃的满头大汗!看这情况搞房地产的做IT的开了大公司的搞娱乐的也围上来了,他们拿的是汤勺二话不说就捞上了~搞房地产的看人多往汤里丢了一把水泥,你们不吃我吃反正我吃的就是水泥,有做牛奶的一看也丢了一把奶粉三鹿牌的~这汤你们爱喝不喝~旁边的小老板急了拿着xx的汤匙拼着命的挤进来,一看锅里的汤快见底了,这怎么行啊我们还没吃啊~如是有的往汤里倒地沟油,有的丢把苏单红,还有人抓了一把毒大米丢进去了~这下热闹了~!旁边领导也吃的差不多了站起来一看这情况赶紧吩咐兑水啊~!这一大群人捞的正带劲,农民和农民工,工人和下岗工人也挤过来了,对领导说我们还没吃啊,领导一拍脑门,哎呀餐具了都发了啊我们领导都没用餐具,用的粪勺,不信你们看~领导摇了摇他添的干干净净的粪勺~这样吧给你们一人发一把挖耳屎勺,大小也是个勺,你们赶紧去捞吧~!没办法啊有总比没有好啊,我们的工人和农民拿着耳屎勺也围上去捞,那东西能捞着吗~捞了半天嘴巴还没打湿~就算捞着了那汤还能喝吗!如是我们的工人和农民就往里吐吐沫还有的往里甩鼻涕,嘴里还骂着我让你们捞,让你们捞,吃死你们这帮王8蛋~~~~~~~~~~~~~~~~!!!这应该就是咋中国的经济现壮了!是这回事吧朋友们!呵呵!~
感谢山西矿务局,感谢能源部,感谢CCTV,感谢煤老板,感谢安监局,共同打造了21世纪生命的奇迹,为人类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这是在XXX和XXXX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中基层干部的共同关怀下,由我们的矿工同胞们联手为世界人民上演的一起生命壮歌。
事实证明,我们中国的广大矿工兄弟生命力是很顽强的,是更够经得起考验的一支饿不死,淹不垮,泡不烂,给点阳光就能够灿烂的队伍。
事实证明,我们中国的矿工兄弟们不怕发生矿难,我们的干部们也不怕发生矿难,只要在XXXX的正确引导下,天大的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我是兖洲煤业集团的一名普通矿工,看到获救的矿工们我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我也是一线工人,知道工人的艰辛,太辛苦了,想想那些至今生死未卜的30多名工人,真的很痛心,是谁害了他们,我们太清楚了,如果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灾难是都可以预防的,你们可以来我们集团看看,如果这些矿的安全管理能做到我们的一半,我也敢保证中国每年会少死几千人,在这里死亡一人矿长是要被撤职的,还有安监处长,他们都会得到很严厉的惩罚,当然他们的年薪也特高,正是这样一正一反的制度,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位置,

我也是一名矿工,深知煤矿的危险,一人下井全家担心,在这高危工作环境中经常延长工作时间,不准休班,那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煤矿的管理干部许多都是低素质,文化水平不高,责任心也是很差,有些干部还不如工人。有太多的不合理制度,和劳动法是相互抵触的。那又如何,向哪里说理,文明和谐的社会,可是在矿山的阳光视乎少得可怜,广大矿工之所以发出<我一辈子不再当矿工>并不奇怪。国家领导,是无法体会一线工人的痛苦的。干部也不会在生产一线去体会{zdj0}的劳动。也只有可怜的矿工不分白天黑夜的为社会创造财富,到头来不是死就是伤。可怜至极。也只有亲人知晓。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一辈子不会再当矿工”的个体感喟和制度悲情- 奇荒的日志- 网易博客- 高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