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和我_酒柜_新浪博客
朋友回国,带回来了他家里一年的意林。 这事他订的,但是因为长时间在国外,那些绿色的意林只好在家等主人回来。 终于,他们被带来了荷兰。朋友说意林是很好的厕所刊物,我却不这么想,我不是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花时间认真的读。 我以前不觉得意林的内容有这么值得一看,但是现在,觉得里面的故事吸引我,里面的文章很有精神。
有时候,读到那些名人的故事,我不禁怀疑和猜测写这篇文章人的身份。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和 那些故事的,为什么我都从来没有得到过名人的什么私人消息呢。不过,假如那些故事都是真的,我得说,大明星比我苦。 那些风光的背后,都是委屈。 相比之下,留学生没有那么苦,至少没有委屈,在荷兰,经常有假期,每个xx的上班时间也不多。更主要的是,对于我来说,每个星期都有{yt}xx属于自己。 我觉得,这对于国内的朋友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上班了,加班几乎就是你的全部课外活动。 如果你在读书,那你应该比上班的时间还紧。 因为总有那么些工作狂人, xx也收发邮件, 下班也聊工作。但是在这里,如果闹市区的停车场空了,意味着休息时间来临, 你自由了。 每个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别人见面提前几天预约, 非常清晰。

我每天都查收邮件,但是我不是每天都回复。 每个xx,基本都是在家,在家可以做很多事情放松自己。 比如做做饭,包个包子,不觉得麻烦,反而觉得不用脑的体力劳动是一种放松。 我羡慕起那些体力劳动的人,可以在放松中得到工资,他们的生活压力可能来源于温饱,而脑力劳动者的生活压力往往来自面子。 是的,因为我们害怕~\(≧▽≦)/~落在别人后面,还怕不能及时完成工作而被领导批评,就是虚荣心在作怪。

还好,这里是一个可以说不的社会。 经常可以让彼此重新选择,这个过程是场博弈, 就算{zh1}达不到纳什均衡, 也一定不会是一个固定的结果。

幸福的背后,是寂寞戳穿了假象。 还是很想家,很想朋友。 突然觉得回忆是那么排解人意, 纵使我有种回国的感觉。 我还是在犹豫,不知大到底工作地点应该选在哪里。 如果回国,国内的工资少的可怜,如果在这,工资虽然也不算多,起码生活的自在。 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城市。 如果真的毕业就回去了,就可惜了,毕竟5年还是可以申请永居的。 咳, 矛盾中。

咦? 我不是在讲意林吗,(*^__^*) 嘻嘻……怎么回到工作上了。
意林的2009 年第19期, 一个小女孩的背影封面,不知道为什么,是(ˇˍˇ) 香的。每一页都很香。那个味道真好。



                                                                                                      复活节后的{dy}个工作日,13:52 大晴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意林和我_酒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