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满城尽刮绿碳风" 低碳成本增加近10% - 新闻中心- 搜狐焦点网

论坛现场

  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后,“低碳”这样一个环保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广大购房者和业内的xx。所以我们今天也把行业的开发商以及代表也请到了我们活动的现场,希望能够在房地产行业给大家做一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时间:2010年4月8日

  地点: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的论坛正式开始。今天下午我们聚焦的主题是“绿色心动 聚焦低碳项目”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知道之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后,“低碳”这样一个环保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广大购房者和业内的xx。所以我们今天也把行业的开发商以及代表也请到了我们活动的现场,希望能够在房地产行业给大家做一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我现在介绍一下在我们现场作的嘉宾: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 黄岚

  顶秀置业董事长 刘新虎

  万科北京公司策划经理 钟声

   ( )策划经理 居福荣

   ( )副总经理 王树森

  我们把这一个话题首先留给黄总,因为黄总是房地产商会的人士,对绿色低碳方面也非常的了解和熟悉,所以我们也想请黄总给我们交流一下,绿色低碳的重要性,有请。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 黄岚

  【黄岚】:谢谢主持人,谢谢焦点。下午我们讨论绿色低碳,我们商会从去年连续做了几次低碳的活动,其中在去年11月份在全行业形成了评价体系,并且这个评价体系也跟相关的机构在合作。到目前为止现在全国加入评价体系的项目有几十个了,在早期是比较自觉的加入。现在我们看到经过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一个是大家对低碳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热的话题。而且现在购房人、企业都在xx,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大势。

  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绿色低碳来说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从绿色低碳到房产商等等,我们分了五个方面和五个体系来实施的,每个体系之间都有较强的技术支持,比如说交通、环境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愿意加入,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不是我在做宣传,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

  现在2010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年份,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天灾xx不断,气侯变化也在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现在的严重干旱,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不下雨,这是百年不遇的情况,这肯定是跟我们整体气侯密切相关。

  而建筑在环境污染方面,能耗所占的比重在中国将近50%,在美国也有将近40%左右。实际上在建筑能耗方面如果不能减下来,环境能耗是减不下来的。可是我们应该看一看其它的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现在做电动车和绿色节能的绿色双电动车,这些在研发市场这块方面已经很成熟了,而且也有国家政策的补贴支持。

  在房地产方面,{dy},我们体会了社会的意识比起像这类行业来说我们是比较落后。第二,政策上目前还没有xx起到鼓励的作用。我们现在正在呼吁,同时利用我们商会自己的资源,在为我们愿意加入这些低碳体系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比如说我们成立了三支专门面对开发企业的绿色低碳的基金,{dy},我们会员企业只要承诺去做绿色低碳企业,我们基金就可以优先向他们扶助、支持。第二,我们做到技术的支持,我们有一个节能研究单位,帮他们执行一个减碳的计算。现在我们跟几个银行正在合作,如果企业省去这一块的话,在未来省下来的碳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所以对企业是有帮助的。如果任何一个企业没有政策和商业的扶持的话是不形成一个模式的。所以企业去做减碳也有他自身的社会责任需要,也有经济利益的驱动。{dy}步来说真正做到绿色低碳前期的投入会略有增加,因为在材料和能源资源方面,可能他的成本要比我们传统的材料能源资源要高一点。绿色低碳对我们房地产来说如果真正做好,现在我认为是一个刚刚起步。

  但是我要谈一个现象,在起步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一句话,“满城竟刮绿碳风”,很多低头在做低碳的企业没有得到一个公平的对待,真正要做低碳要前期付出很多的时间,要不断地探索,成果还有待于检验,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东西。就像我们讲汽车行业,研发电动行业是研发了很长的时间,不是一日做出来的。今天我们讲很多的低碳楼盘和低碳建筑,其实很多都是表面的,这个东西就不是很持续。从我们商会的角度和行业角度来说要维持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所以,一方面我觉得大家在价值取向上要踊跃参与到低碳的活动当中去;另一方面从对己对人和对社会来说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实事求是我们今天才起步,要做起步的事和说起步的话,这样才能够持续发展。

  【主持人】:黄总给我们介绍了商会做出的低碳方面的努力,包括有资金的支持,还有技术的帮助。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打低碳的概念,到底标准怎么样呢?黄总能否就这个标准和技术性给我们做一个介绍呢?

  【黄岚】:其实这些方面商会是做了近8年摸索出来的,也参考了世界绿色低碳类似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标准都在参考。在材料、水环境等等方面都在参考,有一个评价的体系,会有一个系数在这里面,我们根据这个做评估。比如说一个项目它真正在前提的规划设计阶段,现在更多是市场取向,如何创新和做一些新的户型、新的产品和新的模式出来,这是因为营销的市场取向。但是建筑在我看来,严格来说它不是一个时尚的东西,它是一个百年的东西,不需要在表面上大规模的创新,但是我们近20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一直由于表面的发展,甚至你做一个户型出来都说是一个创新。其实真的到国外去看,房子是很传统的,越是传统越是简单的房子,我们认为它越有节能的可能性,越是复杂的,越是奇怪的,它可能耗费的能源会更多。

  在前期很多规划设计阶段,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做这些量化的标准,如何使用新的材料和新的能源之后,比如说我们很鼓励一些项目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太阳能的使用我们经过计算能够在节能这块节了将近79%,地缘热泵大概有三分之一,这是可以算出来的。我们现在有一个公式可以帮助开发商算出来,这样开发商就知道我这样做可以得到什么东西,所以这就有很具体的东西。当然这里面涉及到更专业的问题,我想不必讲的太细。

  总之,在标准这块,比如说我们最近在巴西跟印度等等国家搞了一个合作协议,我们可能会把我们标准国际化。要知道美国的一些标准是针对于美国来做的一个标准体系,在中国落地有一些困难,因为国情不同,所以在国内的推广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也有一些项目立了奖,但是非常少。我们现在是发展国家的绿色低碳的标准,现在也得到了世界发展国家的支持,所以我们眼光还是着眼于世界的。我们要想做绿色低碳不是简单着眼于各个楼盘,你的销售收益的情况,你要看到一个全世界的共同家园的意识,我觉得这可能是会更有意义。

  【主持人】:我想今天来参加我们论坛的项目,也都是对绿色低碳这样一个概念有更多的兴趣和经验的,接下来我们请艺苑桐城的王总给我们谈谈。

艺苑桐城副总经理 王树森

  【王树森】:谢谢。说起绿色低碳,其实绿色并不陌生,但是低碳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的名词。我记得去年冬天和黄总我们{dy}次探讨低碳,我同意黄总的意见,说绿色环保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低碳是一个定量的问题。我看了一本资料说城市垃圾有60%以上甚至更多是来自建筑垃圾。在低碳方面,应该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有很多问题要做。

  艺苑桐城我们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我们保留了几十棵梧桐树,这样来净化空气,从原始方面我们做到了最绿色的低碳。其次,在新型建筑材料采购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类似的工作。包括供暖方面,我们用了清洁的燃料太阳气等等一系列。可能离黄总的要求还很远,我们会继续努力。谢谢!

  【主持人】:我再补充一下,我们这样一个项目应用绿色低碳的手段,在成本上大概会增加多少?

  【王树森】:应该这样说,成本的增加对一个项目来说都非常大,具体到每平方米的面积不会上升多少,主要是技术的问题。我认为太阳能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建筑物如果xx采用太阳能的话在冬天很难xx满足。我认为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更多的难题需要攻破。

  【主持人】:王总的意识是说钱不是问题,主要是技术方面和研发方面。接下来是万科的代表,万科一直作为房地产的领军企业,包括万科的王石也是一直在绿色低碳方面在倡导。所以万科也是主打是绿色低碳的概念,所以请钟声给我们分享一下万科的经验。

万科北京公司策划经理 钟声

  【钟声】: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主要降低碳排放。我们获得的数据是这样的,从全国的碳排放来讲现在60%的碳排放是建筑方面的,汽车行业是有30%的碳排放,从碳排放的角度来讲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这三个东西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做起来其实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成本和项目前期规划思考的。

  我首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万科长阳半岛项目,我们这个项目从绿色低碳角度来谈首先是四个方面来进行规划的。

  {dy},项目设计规划。一是,土地资源合理搭配、优化使用:适当增加建筑高度,以降低建筑密度。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产生大面积的景观绿地。

  二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居住环境,减少能源消耗:项目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优化了室内外的微气候环境,通过合理的总图布置,调整建筑朝向和各栋之间的相互错让,使得组团中每栋建筑都能达到较佳的景观、日照和通风效果。在增加住户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了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第二,节能与再生能源利用:一是,建筑设计阶段根据建筑规划特点采用节能环保系统:根据住宅体形系数窗地比计算,采用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和外遮阳系统,建筑物节能达到65%综合指标。

  二是,再生能源利用:户内提供太阳能热水,并采用集中集热、分户蓄热、间接供暖系统。住户可自行控制水文,降低住宅电费使用负担,且该系统不宜结垢,使用寿命长;社区内照明系统多采用太阳能蓄电照明,社区整体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超过10%建筑总能耗。

  第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一是,社区采用雨水回收技术为小区景观绿化用水水源:在雨水收集系统中设置收集水池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的要求。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景观及绿化用水等。

  二是,住宅内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可在确定社区人均用水指标的同时,降低用户水费使用负担。住宅小区综合节水率大于8%。

  第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是,工业化住宅(PC住宅体系):项目采用建筑预制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搭建,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建筑材料消耗。

  二是,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项目建筑结构构件均使用高强度HRB400级钢筋和高耐久性的高性能工厂预拌混凝土,填充墙等其它建筑材料在{zd0}范围内采用可循环材料。

  三是,全装修成品房:本项目均为精装交房,工厂化生产部品构件达到50%装修工程量,装修质量得以保障,降低返工率及住户装修成本,同时减少装修垃圾排放。

  【主持人】:谢谢钟声,很详细的介绍了万科绿色低碳方面的情况。下面请燕京航城的居经理给我们介绍一下。

燕京航城策划经理 居福荣

  【居福荣】:我们的项目叫做燕京航城,我们在低碳绿色方面的领域,也是希望通过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然后来践行的过程。我们总体来说做了两方面的努力:{dy},我们是一个120万方的项目,目前一期和二期全部完成,同时材料也会全部推出绿色,比如说漆和地砖,基本上以这样的原则在做。第二,我们项目在项目的地块的西侧有5万平方米的土地,拿出来专门做一个独立的公园。如果说在北京来说我们是不错,但是对于燕郊的项目来说是{wy}性的,里面除了基本运动的设施配备,比如说篮球场,其余全部都是植被。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数据,就是说一棵树每一个小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和碳排放是五个单位和七个单位左右。我们五万平方米的公园能够吸收多个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个年轻的开发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去践行绿色和低碳的工作。在三期、四期和五期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想我们还会继续履行碳排放的工作,就是在材料的选择上,目前我们也是在一些太阳能和节能减排材料方面也在做这样的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知道刘总的顶秀置业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有请刘总给我们谈谈!

顶秀置业董事长 刘新虎

  【刘新虎】:顶秀·美泉我们在2009年已经开始在做关于低碳和绿色住宅这一方面的工作。实际上这个项目在运作之前,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感觉到实际上在郊区的住宅,在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面来说,我们的住宅对节能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现在我们看到各种自然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可能从个人到企业对未来环境的责任是越来越强烈。

  但是,我们在探讨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到,从2008年到2009年,我们感觉到从企业的层面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当然,我们说绿色和节能的方面,是我们每一个企业追求的一个理想,但是更多可能需要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实际上就我们项目来说在怀柔,我们对生态和节能方面有两个考虑,一方面我们项目选址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和自然的融合,这方面我们考虑植被 ( )林的设计方面,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采光,包括夏季温度方面,总体上我们都有考虑。顶秀美泉运用了自然的山水,另外由于怀柔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在我们这个区域里面有一个流动的活水。

  我们在游过去的同时又做了水的控制。另外从建筑本身,因为本身是1.2的容积率地我们在建设方面考虑到了采光和通风方面的设计,通过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方式,减少过多建筑依赖空调。所以我们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从通风的角度上分开了。同时从建筑角度上我们屏蔽了原来的单元长度郭达以后,对于空气流动和采光效果方面频率的作用,这样我们楼道比较小,不破坏原来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从建筑本身上面,这可能也是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我们考虑从建筑保温和门窗的使用上对当地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超前的行为。所以,从墙体的设计和保温方面我们做了这样的工作,保证建筑在未来的时候保持一定性。

  另外我们考虑到了太阳能的一体化,刚才我们讨论的比较的深入,但是感觉到现在还存在很多困惑。因为我们给太阳能厂家联系过,建筑一体化以后成本会增加很多,从xxx来说对客户不是很有利。另外从未来维护的成本来说也是比较高的。 很高兴我们现在看到政府在这方面比较重视,陆续有一些补贴政策逐步在实施。我想对生态和绿色节能我想更大需要从业内和政府能够更多向前走一步。因为我觉得生态和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我们个人和企业的理想,更重要是我们一步一步把它实施出去。我们想更多的企业来xx,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我想更多的企业会有动力拿出自己的方案来做这样的事情,我想可能在今后两三年里面可能是一个大规模推广的阶段,这也是一点。

  还有一点,我比较推崇产业化。产业化肯定是方向,我想更多企业会参与进来,从建造过程当中和未来的使用层面都是节能和环保的。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能源价格可能在未来两三年会有一个大的调整。节能不仅仅是一个低成本的使用能源,我想像欧洲一样,随着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后,这种时代会过去。高能源的成本时代会来临,我想这一点也是进一步促进我们企业,从长远考虑和做项目这一块也是一个长远的趋势。谢谢!

  【主持人】:刘总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经验和困惑。每个人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实践过程当中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比如说还有一些困惑,项目的困惑和经验也好给我们黄总来点评一下。

  【黄岚】:房地产市场就需要交流。的确在绿色低碳肯定要对企业增加成本,根据你技术应用的不同,成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算了一下可能会增加10%左右。这样的造价对开发商来说也有他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市长的选择化过程当中,他可能会选择一些比较保守的和成熟的技术。因为现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可能大家不是很信任,可能我们推广的有一点难度。我们推广了五年,这两年才大大的提高了,这是通过跟美国航天局的合作。的确成本和价格相对于同类的产品要高一些,{dy}它还是在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大规模的发展,市场占有率还很高。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成立基金,就是要给这些企业支持。我们成立了绿色低碳的基金,在绿色低碳上能够帮助有实力的企业。

  在运营方面来说,受益的更多是消费者。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消费者如何来支持运营,比如说物业,物业现在对开发商来说也是一个痛。但是我觉得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要往前走,现在来说像刘总从绿色的角度和节能的角度都在试行当中了,在中国北京有这样的企业也有一批。所以我想有好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种树种了很多年,那时候号召大家义务植树,我们小时候就做了,虽然是有成效,但是沙尘暴还是一年比一年厉害。所以义务的执行是一时的,商业的模式是很重要的。绿色低碳是有商机的,要发现它的商机。如果仅仅我们是因为低碳房价就卖贵,不是这样的。北京最近就有一些xx楼盘房价卖的很贵,然后打绿色低碳,这些也是值得警觉的。这对于真正在实施低碳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是培育他,现在绿色低碳仅仅是一个小苗刚刚发芽而已,我们比起欧洲差距非常大,人家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了,人家还不敢高声喧哗,我们刚刚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开始嚷嚷,我觉得这个风气不好。

  现在做绿色低碳应该是全心投入,我们商会是希望把这些企业聚集起来,积少成多,形成一个企业和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和力量,这样大家会走的越来越壮大,不会孤单。

  【主持人】:谢谢黄总给我们解决了一些企业的问题,同时我想大家怎么能够从低碳里面发现商机,能够有不断的进步,所以我们也把这方面的问题留给企业的代表,先问一下王总您怎么展望绿色低碳未来的前景,以及接下来我们企业核项目也好,在这方面有哪些更多的工作?

  【王树森】:刚才黄总说了绿色低碳才刚刚开始。我们开发企业也同样有很多工作我们需要做,我认为以后在开发之中,如果践行的是低碳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同样也有成本的问题,成本增加我们怎么办,我们要算一笔帐,不仅算经济帐也要算社会帐。

  【主持人】:王总提了一个问题,给自己提了很多希望,接下来我们还是想请万科给我们谈一下,黄总刚才也谈到了对万科基于了很多的希望。

  【钟声】:万科符合绿色三星标准,现在低碳标准项目有四个,北京万科长阳半岛项目是北京{wy}一个符合此标准的项目。我们集团的建研中心在进行一系列的深化研究,包括材料、管道,还包括现在工业化构件的优化等一系列的研究。

  现在大家都说绿色住宅,低碳生活,其实这是一直在倡导人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就是像以前的生活的回归。现在我们在做绿色住宅,希望能够给客户带来更高的舒适感,以及更强先进性。

  【王树森】:我补充一点,说到绿色有一个理念,就是质量上的理念。我们都说百年垃圾,质量{dy}。喊了好多年,但是我们在业内同样出现了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问题,比如说某某水。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客观原因,我觉得绿色低碳一定要把质量抓上去,如果质量抓不上去,其它一切免谈。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听一下燕京航城的代表。

  【居福荣】:刚才大家针对低碳绿色提了很高的期望,作为我个人和我们项目来说,我们希望低碳是一缕轻轻的风。我来解释一下“纯棉”,像一个成年男士穿着一个纯棉的T恤,虽然不是很昂贵,但是穿着非常的舒服。我们也希望做一个小小的课题,然后通过我们的努力,然后实实在在的去做我们这方面的努力,我希望承担起从我们这份责任,且不说我们要挑起什么样的大梁,我们做了,并且努力做我们的未来是好的,谢谢。

  【主持人】:大家都很务实。刚刚跟万科提的回归自然是比较的贴切的。现在让刘总给我们谈谈吧。

  【刘新虎】:{dy}个政府的扶持会越来越大,而且中央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会很大,这是{dy}点。第二个,我们在技术层面上来讲,我想更多是除了有政策支持以外,在技术层面我们要解决风险,可能一些新技术应用的时候,刚才黄总也在讲这些事,不要过多去炒作这件事情,我就是绿色生态,我就要卖这么多钱。我们要静下心来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是否能够产生这样的xxx和效益,不要一窝蜂就上。另一方面在做的过程当中技术不成熟,还有以后使用的方便性和效率不要带来太多的麻烦。第三个,我想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呼吁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包括我们这个商会的专家更多投入到绿色低碳的建筑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来,更多把我们现有的技术考虑它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只有把这些东西从系统上解决掉之后,才能够实现更多的项目能够推广下去。现在实际上据我了解很多开发商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还是不敢往前走,因为这个系统可能很多都是在试验阶段,作为几十年的建筑和上百年的技术来说,从开发商的角度还是比较保守。我想我们通过政府,或者通过我们各方面的专家和商会,再加上我们有追求的一批开发商,再加上我们未来商会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从这几方面加起来,我想绿色节能和环保,在行业未来得几年可能成为它主要的讨论话题,也是他主要的发展方向。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总以及其他几位,谢谢我们几位项目的代表还有黄总跟我们一起来探讨绿色低碳的话题和房地产的市场和运用。虽然我们黄总也提到了绿色低碳也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行业还是有相信,包括消费者也希望自己买到的产品更加的舒心。我们相信绿色低碳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也期待各位能够给我们绿色低碳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技术方面的探究,能够给我们广大业内来进行分享。今天我们的论坛到这里结束,感谢各位来宾,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资讯 【实录:"满城尽刮绿碳风" 低碳成本增加近10% - 新闻中心- 搜狐焦点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