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观音堂——被时代遗忘的角落_浴火红莲_新浪博客

  2010年1月31日清晨,天色还未放亮,清冷的月亮还挂在西边的天空,早就有爱心志愿者的车辆陆续驶进河北佛教慈善会的大院,冷寂的早晨因此热闹起来。慈善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将大米、白面、食用油、衣物、被子分别装车,为去平山县观音堂乡扶贫做准备。



  河北省佛教慈善会的倡仪、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促成了此行,其中无畏胜利洲学佛小组捐献17000余元,正定临济寺、正定施组共捐献现金2000元、40袋面、70袋大米,领纤美体机构捐献5300元,此外还有许多个人的捐款。我们将向观音堂的86户困难家庭每户捐赠现金100元、面50斤、米40斤、食用油5升、被子一套,此外还有衣服、馒头、食盐、卫生用品等东西。

   八点钟,物资装点齐备,九辆车排队从石家庄小安舍出发,驶上通往革命圣地——平山的公路。车行半个小时左右到达平山县城,平山县宗教局的干部、平山某寺院的两位尼师在这里跟我们汇合,一起奔向观音堂乡。

   亲自参与扶贫的队伍非常强大,除了慈善会的工作人员外,还有正定临济寺的师父、正定布施组的成员、无畏胜利洲学佛小组的成员、领纤美容美体机构的老板员工、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的员工等等一共四十余人,许多人是{dy}次参加到山区的扶贫活动,心情兴奋而激动。慈善会只派一辆车出行,其余还有八辆车是爱心人士的自车辆。以前我对每次活动总是兴师动众感到不理解,觉得是几个人、一辆车就可以完成的事,为什么要这样浪费人力物力?现在我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每一个亲历的人,都可能成为一架桥梁或一个火种,会让更多的人踏上喜舍行愿的道路,会让慈悲智慧的光焰照亮更多阴暗寒冷的角落;这一时的“浪费”将会唤醒众多沉沦的心,催生出更加强大长久的慈善力量。这真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啊。

  汽车在盘山路上蜿蜒行驶,两侧高耸入云的山峰、狰狞叠列的怪石,还有那一层层的梯田、那冰雪水三者交融的小溪,都让在平原上生活的我大开眼界。有的山坡上形成了巨大的冰瀑,这是山上的积雪融化成水向下流动,而接近山脚时,由于阳光稀少温度降低则凝结成冰;一旦成冰,此处寒气聚集,山高处的积雪继续融化,流到此处还要结冰,所以冰瀑的面积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厚,真可谓自然界的奇观。



  观音堂乡地势特殊,辖区内山体纵横交错,山路曲折难行,地广人稀,全乡21个村子39个自然庄却只有5000来人。据说好多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我们顺着新修的公路开车行进,从平山县城到乡政府走两个多小时,而从乡政府到达要去的村子还要一个小时,老百姓出行之难可想而知。我们所救助的对像主要是孤老贫病,不用说让他们将米面油这些笨重东西领回家,即使让他们到达发放地点也很困难,所以我们决定这次活动分成四组,一律“送货上门”。

  车行两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观音堂乡政府,乡政府的人早在这里等候。我们又忙乱了一通,因为缺乏小货车、皮卡车,所以从石家庄出发时扶贫物资都混装在面包车和轿车的后备箱里,在这里乡政府安排了四辆农用三轮车用来拉扶贫物资,我们将各种物品分类归组,点好数量,装在各自对应的车辆里,然后分组出发。一位年轻干练的康乡长与我们是{dy}组,带我们到秋卜洞村、花木村、邢家湾三个村的十八户发放物资。


  我们一组十个人先到秋卜洞的村支书家吃了一碗面条,然后开始正式“送货上门”。大家扛着米面,提着油,抱着被子行走在山路上,我和一个叫张雷的小伙子承包了米面的运送工作,每到一家,都是我扛白面,他扛大米,我俩在山路上行走奔跑,众人都对我俩瘦弱的身体迸发的力量感到惊奇。这里因为地势坎坷,盖房子不容易,有的民宅没有院墙,有的是几家咬错交杂,想进一家必须从另外两家的院子里穿过,还有的一些老式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分住着不同的家庭。
  我们一组要走访十分分散的十八户人家,想想如果走访每户用15分钟,总共还需要4个半小时,再回石家庄就太晚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加快行进速度,每决户做少许耽搁,就匆匆奔向下一家。


 

 秋卜洞村的陈怀枝79岁了,是名老党员,她丈夫早已亡故,有一个儿子,但儿子睛半盲,仅能看见模糊的人影,而且智力也较低,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许多事还得需要老母亲照顾。母子俩住的是一间向西开门的小屋,又小又黑,房顶已变形,一只猫可以在窗户角自由地钻进钻出。康乡长说,乡政府已发现了这是危房,准备明年开春拨款为其建两间新房……

  邢家湾,我们来到赵二沙家。他所住屋门上还贴着“河北省佛教慈善功德会”的标志,原来这位老人去年接受过慈善会的捐助。赵二沙七十五岁了,孤身一人,看上去精神尚可,是借住别人的一间房,自己隔了一下,分成厨房和居室。老人见我们来了,非常高兴,拿出核桃让我们吃。这地方土地贫瘠,却能长少量的核桃树,核桃在当地村民招待客人{wy}能拿出手的东西。我们使劲推辞,后来老人急了,硬是掀起明岩师父的僧衣当兜子,将一小盆核桃倒了进去。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将其装进包里再分而食之。



  花木村的张金老汉也是孤身,其房子破破烂烂,有两间屋门关着,看来好久没有收拾也没有利用了。他知道我们来了,也把床头的核桃抓起来往我们手里递。村主任凑到近前和他说话,他嘴里感谢着我们,手却捧着核桃往村主任的身上塞,原来他的眼睛看不见。村主任说老人在光线好时还能看见东西,屋里光线暗,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

  大山深处的这些贫困家庭,有的住着祖上留下的百年老屋,有的住着土坯房;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生煤火,更别说暖气,他们将古老的石盆摆在地上或炕头,在石盆里烧木柴取暖,既不安全也不卫生;别的地方已绝迹的碾子,在这里还被频繁地使用着;汽车、农机基本上没有,甚至电视、手机也很稀罕……这里似乎是一个被时代遗忘的角落,人们的生活还停留在60年前的水准,现代物质文明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迹。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整日处在欲望的漩涡中不能自拔,所获得的一切都不能令他满足,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抱怨,如工作不体面,家庭关系差,收入太少,老板太吝啬,同事都难处,房子太小,装修不精致,车子档次不够,酒店菜难吃,衣服不名贵,保姆素质低等,仿佛这个世界欠了我们许多债似的。可是我要说:有时间到大山深处来看看吧,到了这里你就会知道,我们已拥有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不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吧,感恩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慷慨恩赐吧。

  返回石家庄时,已是晚上8点多,而其他小组回来的更晚,有一组晚上十一点才到家,大家真是辛苦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平山山区的一幕场景有我脑海里不断闪现,令我生出万千感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平山观音堂——被时代遗忘的角落_浴火红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