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史前文明的 ...

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鄂北粮仓、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2010-04-08 16:04:29 阅读23 评论0 字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神农故里、古乐之乡、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鄂北粮仓、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随州

  面积 9636平方公里

  人口 258

  邮编 441300

  区号 0722

  拼音 suizhou

  驻地

  区划 曾都区 市 随县

  市花 兰花

  市树 银杏

  市标 鹿鹤

  荣誉 中国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体育先进市 全国科技达标市 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对外开放城市

  经纬 北纬31度过19分至3226分,东经11243分至11346

  

简介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西接,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交通便利,107312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跨北纬31度过19分至3226分,东经11243分至11346分。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恰好处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真可谓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

  《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自然地理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人类的远古时期,良好地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原始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由于随州地区处摩擦生代以来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绿草成茵、果根丰富、动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发育,因此,随州大地便成为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随州地处脉南部,紧邻河南省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境内有淮河镇

随州旅游

  随州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神农故里、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

  随州曾是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dy}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为{gjj}风景名胜区;封 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 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随侯;战国有;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南宋有名将;元朝有,农民起义军{lx},大夏国建立者。原名旻玉珍,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柳林古城畈人。元末农民起义攻重庆,陷成都,定四川,自称陇蜀王,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于重庆,国号大夏(史称明夏),建元天统。明军大举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后被封为归义侯。第二年怀疑明升有异心,将其全家送往高丽;明中后期有xx谏官,因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作斗争而死,谥号忠烈

   

景点篇

   随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还能听到精美绝伦的编钟之声。下面为您推荐几条线路。

  神农故里寻根问祖旅游线: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在曾都区厉山。这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的圣地。旅游线路:随州城区搭乘3路公汽终点站即到,私家车从城区沿316国道向北20分钟到厉山,参观神农纪念馆。

  遗址旅游线:曾侯乙墓遗址位于随州城西一公里处,从城区过厥水二桥向西直上即到。

  三山两水生态旅游线:随州城区向西走随应(随州至应城)公路,到长岗土门上{gjj}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经广水向北可到三潭风景区,向东可到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从随城沿316国道向西北可到封江休闲度假,向东南可到广水长岭徐家河休闲度假区游玩。

  

购物篇

  要买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到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的新世纪购物中心和中百仓储、顺泰仓储,游广水的旅客可以到广水应山永阳商场。如今时令特色食品有金黄蜜枣、红枣、香菇、木耳、阿胶蜜枣,市区各大超市设有土特产品专柜。曾都区三里岗是香菇的集散地,到大洪山旅游可以顺便到该镇区选择优质的花菇、木耳。在广水城区各商店,你可以很顺利地买到奎面、银鱼、面椒等。

  在编钟古乐之乡游玩,买件编钟工艺品,是来随旅游{zh0}的纪念了。城区沿河大道、舜井道中段有专卖编钟系列工艺品的商店。

   

休闲篇

  十一黄金周期间,外地到随州城区的游客茶余饭后可以出来走走看看。

  城南白云公园和城中神农公园,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场所。蜿蜒的小路、茂密的植被和绚目夺人的盆景,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若想体会秋高气爽、湖上泛舟的感觉,白云湖是不错的选择。白云湖柳岸依依,风光旖旎,临风漫步,心旷神怡。

  傍晚,解放路、隆泰步行街灯火通明,逛街购物两不误;明珠广场、火车站广场休闲、健身的人流潮涌,热闹非凡,不妨去看看随州人的群众文化生活。

   

食宿篇

  城区主干道烈山大道上,宾馆云集,圣宫饭店、涢水宾馆、烈山宾馆、炎帝大酒店、亚华大酒店等宾馆酒店都在此干道上,除此以外位于玉石街6号的曾都宾馆,交通大道的铁龙大酒店,白云湖边的齐星湖会馆也是您不错的选择。这些酒店宾馆大多是住宿和餐饮xxx服务。如果您想在宾馆外面品尝随州特色的话,那么以下的饭店您不妨去试试。位于沿河大道,装修及口味都很家常的老乡村酒店,是怀旧人士的好去处;位于清河路,一鱼多吃的黄氏鱼馆在随州很有特色;青年路上麻辣爽口的傻儿火锅,隆泰步行街里的小毛驴火锅、解放路的醉鱼头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早上吃早点的时候,具有乡土气息的随州特色——拐子(猪肘)饭和厉山牛肉饭值得您品尝一下。

   

交通篇

  十一黄金周,随州城区客车、公交和的士愿为来随游玩的您效代步之劳。

  随州市中心客运站,是目前城区{zd0}的车站。您乘坐到长岗的班车,可以到{gjj}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游览;如果您想到广水三潭体验飞泉瀑布、到徐家河领略水上风情,坐上驶往广水城区的客车,很快会把您带向目的地。高高兴兴度完黄金周,您可在中心客运站、神农客运站和客运东站搭乘返程的长途客车,也可搭乘途经随州的28趟列车。

旅游简介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水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草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dy}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gjj}自然风景保护区。

  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资源特产

  随州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铀、铝、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磷矿石、稀土和石棉数百种,其中重晶石储量丰富,质量居全国之冠、储量居全省之首。随州素有鄂北粮仓之称,建有优质大米、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银杏、蜈蚣、蜂蜜、中药材、柞蚕等名列全国榜首;银杏、香菇、板栗、茶叶、葛根等闻名海内外。

 

红梅李

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xx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全市年产蜜枣755吨,现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香姑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姑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西南大洪山区和随东北桐柏山区为主要产地,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养。年产香姑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姑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三里岗香姑市场是中南地区较大的香姑集散中心,年成交额近亿元。

 

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随州市柳林镇山林面积广,地形平缓,为鄂北板栗主产区。全镇现有板栗基地10万余亩,年产4000余吨,畅销东北、华南、三峡等地,并经香港远销东南亚,直接出口日本。

 

广水市的名优特产,历史悠久、个大味鲜、清脆辛辣、营养丰富、易于保存,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且兼有防病、治病功效,主治肠炎、痢炎、胃炎、xx,防止胃癌、肝硬化、冠心病等。全市吉阳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大蒜砣2.5万吨,大蒜苔2.1万吨,是全国五大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诸国及地区。

 

 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所产茶叶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xx的当数车云山毛尖。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北车云山。车云山茶叶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xx、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xx,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名茶》。

 

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银杏属于干果类,在诸多的干果中,银杏的经济价值排名第三。白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随州银杏产业以中国蓝田集团为依托,已初具规模。随州洛阳镇有许多千年银杏,是世界三大银杏部落之一。

 

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xx植物。经科学检测,葛根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华佗遗书》、《中华药典》、《药王全书》、《传世藏书》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介绍.葛根淀粉曾是贡品,有食用、药用、特殊工业用三方面的用途,葛粉不但有独特诱人的风味,其口感和食疗价值也是上乘。

 

原产于曾都区洪山镇,现分布洪山、长岗、三里岗、涢阳、环潭等地。在体型上,分为黄嘴、黄毛、黄脚、垂尾黄嘴、黄毛、黄脚、翘尾两个类型,由于具备黄嘴、黄毛、黄脚的特点,所以又称三黄鸡。在香港市场十分走俏。三黄鸡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场欢迎,是由于它外貌美观,品质优良,皮嫩肉细,汤鲜味美,别具一格,仅香港市场,每年需三黄鸡”150万至 200万只。为此,1973年,国务院以三十三号文件指定,随州三黄鸡为我国名贵鸡

基础设施

  突出历史文化名域的神韵与风采 , 追求现xx放城市的气魄与胸怀——随州人用这样的形象定位 , 来改造和妆 扮自己的家园。市政广场、神农大道、白云大道、波导路等市 政工程全面启动并相继竣工 ; 沿河大道、 316 烈山大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高标准包装改造 , 立交桥维修、明珠广场植绿、白云山公园商业旅游街和88条街巷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白云湖水库即将完工蓄水,届时白云湖将成为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区内湖;城南新区标志性建筑市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 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 建成现代化住宅小区和商业步行街12 , 市区街道已形成五纵六横的大格局。城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 , 人口40 余万。武汉至安康复线铁路、西宁铁路及与武康铁路的{wy}联接线 ,312 国道、316 国道、l07 国道贯穿全境 , 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汉十高速公路和即将竣工的随岳高速公路均在随州城郊交汇,即将开工的麻竹高速公路将经过随州开发区淅河镇。

投资环境

  随州地处湖北省的北部 , 西走川陕 , 北通中原 , 南望江汉 , 自古就是连接荆楚与中原的重镇 ,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域。随州南有大洪山环列 , 北有桐柏山拱峙 , 是中国xx的南北界河一一淮河的发源地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冲积平原。 2000625 , 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随州市 , 全市版图面积 9636 平方公里 , 辖曾都区、广水市、随县和经济技术开友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 人口258 万。这里山清水秀,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产业概况

  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 ,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

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wy}一家生产企业。目前 , 在随州安家 , 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 陆发特技公司、韩国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 8 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 , 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东风公司催生改装汽车城。

随州改装汽车有着 30 多 年的发展史。 2004 , 东风汽车公司在原湖北汽车制造 厂的基础上 , 重新组建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目前随州以此为龙头共有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5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 29 亿元 , 已成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改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随州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呼,有数家中外知名汽车企业入驻随州。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

2000 , 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 , 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 , 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 , 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 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

2004年初 , 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王业园区 , 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 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 , 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xx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目前 , 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 ,年销售额 12 亿元 , 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

2003 , 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 , 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 , 集纺纱、印染、服装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今年 , 随州市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 , 积极培育品牌 , 沿 316 国道建立纺织服饰工业走廊。

香江集团催生商贸旅游城。

香江集团是以家居流通、 物流市场为主业 , 以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 2003 , 香江集团计划沿 316 国道征地 1000 , 投资8 亿元 ,兴建香江随州商贸中心。目前 ,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 以编钟、炎帝神农等人文特色为主的旅游业继续巩固和发展 ,2004 年随州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300 万人 。 旅游综合收入 9.3 亿元。

随州拥有优雅的人文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 峰峻、林幽、洞奇、湖美、泉醇 ", 不仅是地处随州西南{gjj}风景名胜区、 " 楚北天空{dy}峰 " 大洪山的典型写照 , 也是随州山水风光{jj1}景色的浓缩。在这块土地上 , 古随国的遗风、炎帝神农文化、编钟文化的内涵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 融为和谐、淳厚的人文氛围。随州将打造旅游城市,炎帝神农历山风景区、大洪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绕城公路将连接擂鼓墩与历山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200810月开馆,以庆祝编钟出土30周年。

随州编钟

  一九七八年春,湖北省随州市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当时,由于是xx刚刚结束不久,xx仍然参与着地方的一些工作,而且,我所在的xx又是随州境内{wy}的建制师,因而在地方的邀请下,我们xx参与了对古墓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而当时我刚调任师部政治部新闻干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项工作,所以,对于古墓发掘的部分工作,亲历亲为,对当时的一些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擂鼓墩在发掘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岗,北望桐柏,南面涡山(大洪山),山岭绵亘,古冢森森。相传公元前605(楚庄王九年),令尹(相当宰相)杜越椒发动叛乱奔随,楚庄王率军追击至此,亲自擂鼓督战,{zh1}全歼叛军,此地因而得名。两千多年后的{yt},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施工的一声炮响,使这个沉寂多年的地方再次扬名——一个空前的考古发现展现在世人面前。

  曾侯乙墓建于红沙岩坡上,凿石为穴,墓的主人是战国早期曾国(春秋时为随国领地)一名叫乙的国君。墓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深11米,墓圹面积约220平方米,其形状极像我们今天的三室一厅单元房,分东、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优质梓木隔成的小室,用材总量达380立方米。其中中室{zd0},南北长9.75米,东西宽4.75米,主要放置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余三室放置棺椁及其他随葬品。主棺分内外两层,外棺椁高3.5米,内外椁全是彩绘;殉棺21具,多施彩绘,殉葬人多是13-25岁的青年女性。从尸骨中存有锐器或作挣扎状的情况分析,这些殉葬者可能是被生葬或是被杀害后装入棺椁的,可见奴隶社会实行的殉葬制度是极其残酷的。

  古代帝王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寝及其随葬品被毁被盗,往往不惜花费人力物力,把墓葬修的十分坚固,保护措施也相当严密。曾侯乙墓也是如此。从整个墓葬结构看,棺室上部及周围填有厚厚的木炭,总重约6万公斤,是用来防潮的。木炭之上盖有一层半米厚的梓木方材,梓木上填有厚达10余米的青膏泥黄褐土,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密封作用。褐土上面密密排列着分别重达数吨的石条,叫做封顶石。再往上才是厚厚的堆土层。

  然而,如此严密的防范措施也未能阻挡住盗墓者的光顾。发掘过程中,在墓上方西端发现了一个由杂草丛生的地表直插墓室的深达十几米的盗洞,盗洞底端墓室的淤泥中,发现一具尸骨和几件古代盗墓用的工具。据考古专家分析,盗墓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几个盗墓者乘着月黑风高,夜深人静,前来盗墓,经过几个夜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洞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还是墓中有什么暗器,一个盗墓者腰间系着绳子,刚进入墓室便一命呜呼,上边的人见此情景,都逃之夭夭。所幸的是,墓内文物并未丢失。

  不知是由于千百年的自然渗漏,还是那个盗洞所至,墓室打开后,发现里面充满了积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窑里流出的一般,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无一幸免。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污水中湮没了两千多年的各种文物竟然毫发未损,出土后稍加整理,便光亮如初,璀璨夺目,风姿依然。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条、方梓木、黑木炭,重达成千上万吨的覆盖物,还有一件件珍贵文物,都需要从地下起运到地面上,为此,我们xx专门派出了一个连队配合考古队,锹挖镐刨,昼夜奋战,还特地抽调了一部吊车(吊车司机马树祥同志,现转业在徐水县公安局工作)专门负责较重文物的起吊,确保了挖掘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墓内积水被抽干,墓内大量文物显露出来。经考古工作指挥部与xx首长协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军车运送到xx营房,摆放在我们师部礼堂宽大的舞台上,逐一进行清点、擦拭、整理和测试。

  经过初步清理,曾侯乙墓共出土各种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器及竹简等文物一万五千多件,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摆放在礼堂里,俨然一个中型博物馆。墓中出土的文物,可以说是件件精美xx,个个令人叫绝。我记得,有一件二尺多长的金弹簧,是用直径不足一毫米的金丝缠绕而成,拿在手上,弹性十足,熠熠生辉,使人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工匠们是如何锻造成型的;在众多的文物中,有几十件木质漆器也十分抢眼,漆器中有碗、钵、匣等,里面涂有一码的砖红色,外表则绘有黑红相间的漆画,表现主题一般为游鱼、鸳鸯等,色泽艳丽,图案生动,这些漆器经过泥水的长期浸泡掩埋,不但没有变型、腐蚀,就连一点褪色掉漆的地方都没有,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还有一件后来被专家定名为鹿鹤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出土文物中xxxx的,造型非常别致:一只体态修长的仙鹤头上却长着两只鹿角,引吭高歌,展翅欲飞。望着这只气度非凡,栩栩如生的鹿鹤,使人不能不折服先人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后来,鹿鹤还被随州市定为自己城市的标志,从武汉沿316国道乘车去随州,一进城区,便远远看见那只高傲的鹿鹤矗立在街心花坛,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古代随州的灿烂文明(鹿鹤今已不存此处)。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鹤为原型。

  

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124件古乐器,其中以规模巨大、保存{zh0}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这套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小的不及水桶那么大,大的则有五、六百公斤,设计精巧,气势宏伟,出土时分三层挂在铜铸的钟架上,只要敲击镌刻在钟下方的标音位置,就能发出或浑厚或清脆的声音,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经湖北省有关专家用精密仪器测试,其准确的发音竟与现代标准乐器丝毫不差!我记得,当时测试过后,在场的专家们都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2500年前的人类,十分简陋的冶炼条件,却如何铸造出如此绝美的乐器?这套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举世瞩目,被誉为世界奇观中{dywe}的珍宝古代世界第八奇迹

  在文物清理过程中,湖北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匆匆赶来,在全面反映发掘工作的同时,重点拍摄编钟演奏的情况。于是,就在我们xx的礼堂里,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由我师宣传队的几名女兵担任乐手,一xx特的编钟音乐会拉开了帷幕: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xxx……钟声优美浑雄,令人震撼。后来,正是由编钟演奏的这首《东方红》乐曲还在中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反复播放,古韵新声,传遍世界,传向太空(随州编钟出土的时候,东方红卫星早就已经发射升空,而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的《东方红》并不是由这套编钟演奏的。所以此处还有待进一步说明)。前些时,我有幸又踏上了随州大地。涡山脚下,水河畔,如今的擂鼓墩已辟作游览景区,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随州历史

史前时期

   据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远古人类在随州生息劳作。19576月,湖北省文管会文物调查组在距随州市区约5公里的山地采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经专家鉴定,确认这件石器是旧石器。这是湖北乃至长江流域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随州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物十分丰富。据不xx统计,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近几年来3000件。其中,较xx的有淅河西花园遗址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

  淅河西花园遗址距随州城约20公里,遗址分上下二层。下层因潜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规模发掘,从出土少部分遗物来看,已证实其文化内涵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类似。上层为屈家岭文化层。在这一层中发掘房基5座,皆由红烧土块堆积而成,木骨泥墙,茅草盖顶。还发现大量稻谷壳、窖穴、成人墓葬、儿童瓮棺葬及当时人们使用的石刀、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和彩陶壶、杯、钵、豆、碗、罐、鼎、盆、锅、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艺品。

  三里岗冷皮垭遗址距随州城西南约40公里。遗址中不仅出土了磨制石斧、石刀、石镰、石箭镞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夹砂陶、泥质灰陶及泥质磨光黑陶等陶器,尢其以彩绘蛋壳黑陶最为典型,还发现了大量含稻谷壳的红绕土块。经专家分析鉴定,其文化内涵包括屈家岭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这两种文化遗存。

  大约5000年至6000年前,炎帝神农部落在随州一带繁衍生息。关于炎帝神农其人,据大量文献记载和当今学者考证,有一人说,即炎帝就是神农,神农就是炎帝;有合二而一说,即春秋早期时,炎帝、神农分见文献,春秋中期后,周人与楚蛮融合,南北方共尊的炎帝、神农合成炎帝神农氏。两种称号合二而一过程大致完成于秦汉之际。也有代表说文化英雄说,即炎神农是新石器中晚期南方部落首领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创世的文化英雄。关于炎帝神农的生地,据大量史籍记载,有厉山说,即炎帝神农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厉乡位于今随州北,此说代代相因,足证不谬。也有宝鸡说华阳说迁徙说。但随枣走廊西花园、冷皮垭、雕龙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炎帝神农具有深刻的南方属性,汉水中游的随州厉山一带是炎帝神农兴起之地及活动的中心地带。炎帝神农部落在这里发明了烈山泽而焚之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xx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xx种植业,制作陶器,xx纺织业,发明医药、煮盐,首作琴瑟,始作集市,开创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之先河,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演进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随州历史悠久据《礼记》、《左传》等众多文献记载 : 随州上古为烈山氏 , 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 " 本起烈山五千年前 , 炎帝神农氏在此 " 创耕耘、殖五谷、尝百草 ", 开启史 前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 , 这里使封因为随。《左传》中有 " 汉东之国随为大 " 之说。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 随州市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 " 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 ", 以纪念华夏始祖的生辰在这{yt} , 世界各地的烈山宗亲会等海外华人组织 , 都要组团前来参加节庆替典活动。

炎帝神农与随州厉山

   由于神农与炎帝有时代早晚之别,所以在探讨其生地时也宜将二者分开。至于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则另当别论。

  ()神农生地

  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分析,神农生于烈山。《国语?鲁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的说法也基本相同: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前文已充分论证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实为一人,其子柱或农即神农。烈山,很可能就是神农之先辈也可说是{dy}代神农放火烧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总之神农起于烈山已无疑问。  

  唐代萧德言所编《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唐代后期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  

  北宋王存等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

  南宋罗泌《路史》记载:神农井在赖山(即厉山),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人不敢触。今惟一穴,大木旁荫,即其处立社。

  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无一例外地表明,神农生于厉山,厉山位于今随州北。神农生于随州厉山一说代代相因,众口一词,足证不谬。

 

  (二)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

  虽说炎帝神农氏合一的史实形成于远古,但合一的观念至秦汉之际方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生地的学者,是东汉xx经学家郑玄。郑玄根据《国语?鲁语》中展禽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关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论,参之以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合一的定说,在为《礼记?祭法》的类似记载作注时,将厉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视为一人: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郑玄以为烈山氏(神农氏)同炎帝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处。时隔不久,三国时吴韦昭率先响应郑说。他在为《国语?鲁语》展禽的话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由于先秦典籍只有神农氏(烈山氏)生地的记载,未见炎帝生地的记载,以致郑玄、韦昭将炎帝神农合一后的生地定在烈山。 

  那么,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究竟是烈山还是华阳”?我们认为,神农氏与炎帝在先秦典籍中是先后出现的两个部落及其首领的称号,因而不可能同一生地。之所以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会出现烈山华阳两说,前者或许是因神农生地而沾上了炎帝,后者则很可能是因炎帝生地而沾上了神农,由于五行学说将炎帝派定在南方,这就使华阳说釜底抽薪,而使烈山说锦上添花了。合二而一以后,华阳由炎帝而沾上了神农,烈山由神农而沾上了炎帝。可是,炎帝位于南方已成定论,因而烈山说华阳说更理直气壮。况且,古代的曾国,奠都于随州的厉山(烈山),其公族为姜姓,无疑是xx的炎帝苗裔。因此,如果一定要找出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厉山说的理由最充分。何况,炎帝神农氏的遗迹,以长江支流的汉水中游最为多见,以随州的厉山最为集中。谷城县相传是因炎帝神农氏在那里尝五谷而得名的,神农架相传是因炎帝神农在那里尝百草而得名的。至于随州的厉山,则有神农洞、神农宅、神农井、神农社等遗迹湖北省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随州志?胜迹》,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由此,说厉山是炎帝神农故里是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的。

随州、隋文帝杨坚和隋朝

  随州的最早出于西周汉中随为大,当时随国为一诸侯国,附庸在楚国之下,附近有陈国、蔡国、唐国等。自西周后,这一古地名得以流传下来。

  《隋书》卷五十《庞晃传》云:“……时高祖出为随州刺史,路经襄阳,卫王令〔庞〕晃诣高祖。……”这里的随州刺史,就是现位于湖北北部、桐柏山脉以南的随州市。周武帝即位时,杨坚迁左小宫伯。出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其后袭爵隋国公。这里的袭爵要特别说明一下,是北周封杨坚之父杨忠随国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杨坚发迹就是在随州(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自秦后,各王公都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诸侯王国,杨坚的父亲杨忠的封地在随州,他儿子在随州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武功是占了人和的因素),他的封号也是以封地随州为名的,这就解释了杨坚为何建隋朝的原因(杨坚夺位后立国号为,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

   和曹操一样,杨坚通过不流血的宫廷斗争赢得了他的帝位。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

大事记

西

  公元前11世纪初,周武王封同姓40人建国。随爵为侯,为汉东大国。

  

春 秋 战 国

  鲁桓公六年(706),楚君熊通率兵逼随为其向周王室求尊号,被王室拒绝。

  桓公八年(704),熊通约会诸侯兴趣其为王,随、黄不应。熊通伐随,俘随少师,与随结盟,自称楚武王。

  桓公十一年(701),楚武王迫珍、贰与楚结盟,随、郧、绞、州、蓼举兵反对失败。

  庄公四年(690)。随向周王室报告楚自立为王,楚怒伐随,武王殁于军中,与随结盟还师。

  庄公二十二年(672),楚君庄敖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杀庄敖自立,是为楚成王。

  釐公二十年(640),随率汉水以东诸侯叛楚。楚攻随,随与楚媾和。

  昭公十七年(525),随师助楚于长岸大败吴军。

  定公四年(506),吴破楚都郢,楚昭王奔随。

  战国末期,楚灭随国建随县。

  

  秦王政二十四年(223),秦灭楚国,随县隶属南阳郡。

  

  新朝天凤四年(公元17),荆州林饥,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县)人王匡、王凤聚饥民起义,南阳人马武和颖川人王常、成丹等归附。数月间,众至七八千人。起义居绿林山(今随州市大洪山)称绿林军。

  新朝地皇三年(22),绿林山发生瘟疫,绿林军转移。王常、成丹引一部南行,号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等分兵北行,称新市兵。新市兵攻随,平林(今随州市古城畈)人陈牧、廖湛起兵响应,号平林兵

  东汉科学家在县城东郊筑台读书。

  

  太康九年(228),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迈为随郡王,置随国。

  太安二年(303),义阳(今随州市北境)人张昌聚饥民起义,于随西大败晋骑督靳满,攻克江夏,立刘泥(丘沈)为帝恢复汉朝,建元神凤,自为相国。嗣后,分兵破武昌,杀太守;攻宛地,斩晋平南将军羊伊;取襄阳,诛晋新野王司马歆;克江州和长沙、湘档、零陵等郡,设官镇守。晋惠帝昭令宁朔将军领南蛮校尉刘弘率陶侃等镇压,义军失利,次年张昌被擒遇害。

  

南 北 朝

  西魏大统元年(535),随升为州,辖郡、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静帝宇文阐晋封左大丞相、随国公杨坚为随王,建随国,领20郡。

  

  开皇元年(581)随州改为隋州,隶属汉东郡。开皇三年(583),汉东郡撤销,隋州领隋县、厥西县。大业三年(607)复置汉东郡,隋州属之。

  

  贞元元年(785),淮西节度使、南平郡王李希烈占开封称帝,国号,其部将李惠登据隋州。次年,唐朝安州刺使伊慎攻隋州,李惠登投降。

  乾符四年(877)八月,王仙芝(亦说黄巢)义军克隋州,俘唐隋州刺史崔休徵,唐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之子率部救隋毙命。嗣后义军撤离隋州城。

  光化元年(898)七月,唐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跟随唐江南诸道行营都统杨行密与唐宣武军、宣义军、天平军节度使朱全忠进行兼并战争,朱全忠派兵攻忠义军,克唐州,下襄州,破隋州,擒隋州刺史赵匡璘。

  

  建炎元年(1127)七月,史斌率余部再次起义。次年四月,义军孙琦部焚随州城。

  绍兴四年(1134),宋淮南招讨使李成投降伪齐,从金兵陷邓州,逼随州。宋随州知州李道弃城,李成以王嵩知随州。五月十八日,部将牛皋复随州,歼灭5000伪齐军。活捉王嵩,押送襄阳处斩。

  开??二月,金兵再破随州后撤离。

  嘉定十年(1217)四月,宋将刘世兴在随州大败金兵。

  绍定三年(1230),蒙古兵犯宋,侵扰安陆、随州。

  端平二年(1235)七月,蒙古兵侵犯唐州,宋随州知州金子才弃城逃跑。次年蒙古兵占随州。嘉熙元年(1237)一月,宋京西兵马都监、随州驻扎程再暹在大洪山抗蒙古兵有功,晋为阁门宣赞舍人、京西铃辖兼知随州。

  淳祐十二年(1252)二月,蒙古兵数万攻随州。

  德祐元年(1275)五月,行随州事傅安国投降蒙古兵。宋帝饮命朱端履为随州知州,州治由州城迁大洪山黄仙洞。十二月,蒙古兵攻破大洪山,朱端履投降,蒙古委朱为随州知州,仍以黄仙洞为州治,领随县、应山县。

  

  元贞元年(1295),野蚕成茧亘数百里。

  至正十一年(1351),梅丘里人明玉珍集里中千余人于现光山、青林山筑寨起义,捕杀随州、安陆(今钟祥县)、应山县官吏乡绅。后加入红巾军,率部入川。

  

  洪武元年(1368)七月,朱无璋部将邓愈领兵攻随,元右丞相王诚投降。九月,邓兵挺进大洪山,攻克老马刘寨,委白圭为随州知州。

  正德七年(1512),刘六(刘庞)、刘七()义军攻随州。

  正德十六年(1521)。任德、颜木修纂《随志》二卷于嘉靖十八年(1539)刻版付印。书今藏北京图书馆。

  崇祯八年(1635)三月,、罗汝才等11支农民起义军与明援剿总兵官曹文诏部在随州城激战,失利后转移。

  次年冬,张献忠、罗汝才部回师随州,围攻厉山等集镇。明巡抚王扬基率总兵官秦翼明追至孤山冲,其先锋副将杨世恩领兵3万于三道河陷于义军埋伏,仅杨偕数百骑突围,其余被歼。崇祯十年(1637)二月一日,张献忠、罗汝才部破随州城外南关厢,十一日占随州城。十二日,明监纪张大金、副总兵杨世恩领兵攻城,起义军突围。

  崇祯十一年(1638),明兵部尚书总理陕西、河南、湖广军务大臣熊文灿招降李自成义军,刘国能率部投降,署为随州守备。

  崇祯十三年(1640),革里眼、左金王等四营义军游击随州。

  崇祯十四年(1641)四月二十五日,义军张献忠、罗汝才部克随州,旋撤走。七月二十三日,义军李自成部再破随州城。次年春,明巡抚宋一鹤领兵攻随州,义军撤退。

  崇祯十六年(1643)春,取随州,任汪鹭为随州牧。明10万京营兵追击义军,于随之小坝山遇大雨,衣甲火药尽湿,义军乘机四面冲杀,明军死亡无数。后义军走厉山,其右队克安居,破长庆堡,驻扎运粮。明军追至,义军牺牲千余人,余部会合主力,撤离随州。

  

  康熙六年(1667),刘霦纂修的《随州志》四卷刻版付印。书今藏北京图书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张璿纂修的《随州志》十八卷又首一刻版付印。书藏北京图书馆。

  嘉庆元年(1796),襄阳首领王聪儿()率众起义。二月,义军由枣阳进入随西进行游击活动。次年二月转战随北,三月二十八日与清军激战失利后撤离。

  咸丰四年(1854)三月十八日,太平军由应山进入随州,攻破州城,后转安陆府(今钟祥县)。四月,太平军返随,攻占双河、茅茨畈、朱家集、澴潭后离去。次年四月十四日,太平军殿右三十检点陈玉成部由德安府(今安陆县)攻襄阳,途经随州时与清西安将军扎拉芬战于小淅河。次日,又战于五里铺。清军溃败,扎拉芬毙命。五月九日,太平军攻随州城,失利后撤离。

  咸丰五年(1855)七月,涢山乡落湖里赵家台(今长岗店)人赵邦壁率饥民起义,建国名后宋,攻随州、京山县、枣阳县和襄阳、安陆(今钟祥县)、德安(今安陆县)等府。次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清兵围攻大洪山,赵邦壁阵亡,义军余部突围至鄂西山区。

  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将领范立川率部攻占随州城,三月一日阵斩清花翎都司戴曜堂(随州北乡人,人称戴九)。三月二十六日,清军汉阳营水、步、骑兵数万扎营三层包围随州城。七月十四日,捻恽兰二顺部破清营与太平军会合守城。清军攻城数月不下,十月一日以太平军叛将刘维祯盗用太平天国英王命令诡取随州。

  同治元年(1862)闰八月五日,扶王陈得才统众10余万由枣阳至随,经西南村镇进入京山。九月二日回师随西,由唐县镇至随北入桐柏县。

  同治二年(1863)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平天国梁王张宗禹率部由枣阳入随围州城。次年二月一日清援军至随,太平军撤围往河南转移。途中,于三月二十日在耙山寨大败清追兵。

  同治三年(1864)三月二十七日,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会合张宗禹部回师随州。四月四日,清科尔沁亲王率兵至随。次日太平军撤往安陆。

  同治六年(1867)三月二十八日,捻军数支由钟祥、京山攻入朱家集、安居、茶庵,兵临州城。时清陕甘总督左宗棠带兵过境,捻军撤往应山县。

  同治八年(1869),文龄、史策先等修纂的《随州志》32卷又首一卷刻版付印。书藏随州图书馆。

  光绪十二年(1886),英国人任修本(华名)来随州施药布道,西医西药始传随州。

  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汉口邮政总局于州城北设立随州邮局。

  光绪三十年(1904),乡绅朱海谦在安居店香云寺(今安居镇粮管所处)创办随州初等小学堂;英牧师李春华(华名)夫妇在县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下旬,随州革命党人吴少伯、李亚楠赴湖北军政府报告随地革命形势,被委为民团长,护送民国随县知事李光炎赴随,策划反正未成。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随州市,属襄樊市。1994年属省直管市。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

  19838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

  198810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山县,设立广水市(县级)。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代管改为省直辖。

  2000625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曾都区。(2)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3)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随州市总人口2484688人。其中:曾都区 1598752人、广水市 885936

当前区划

   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行政区域为曾都区行政区域。200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在现有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 全市版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

  广水市共有16个乡镇。

  曾都区共有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随县共有19个乡镇。

  广水市共有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是:

  马坪镇 郝店镇 城郊乡 武胜关镇

  杨寨镇 吴店镇 太平乡 广水街道办事处

  陈巷镇 骆店乡 长岭镇 十里街道办事处

  关庙镇 余店镇 蔡河镇 应山街道办事处

  曾都区共有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是:

  东城街道办事处 西城街道办事处

  南郊街道办事处 北郊街道办事处

  淅河镇 万店镇 何店镇 洛阳镇 府河镇

  随县共有19个乡镇,分别是:

  厉山镇 洪山镇 柳林镇 三里岗镇

  均川镇 澴潭镇 安居镇 万福镇

  新街镇 高城镇 殷店镇 长岗镇

  草店镇 小林镇 淮河镇 万和镇

  尚市镇 唐县镇 吴山镇

文明随州

市民守则

  热爱祖国,建设随州;

  知荣明耻,公正诚信;

  崇尚科学,繁荣文化;

  弘扬正气,扶危济困;

  移风易俗,言行文明;

  好学上进,求实创新;

  遵纪守法,团结友爱;

  勤俭节约,保护环境。

行为规范

  一要爱护市容,不乱搭乱建;

  二要讲究卫生,不乱扔乱倒;

  三要维护交通,不乱行乱停;

  四要爱护环境,不损坏公物;

  五要言行文明,不吵闹打骂;

  六要崇尚科学,不xx迷信;

  七要诚信友爱,不欺人害人;

  八要勤俭节约,不xx浪费。

特色文艺

随州地处鄂豫交界,为南北文化荟萃之地,其特点是南北兼收、诸艺并存。以戏剧为例,反映楚文化的汉剧、楚剧在随南拥有广大的观众,表现中原文化的曲剧、越调、豫剧在随北也有广泛市场。而别具一格的随州花鼓戏,更为随州人民喜闻乐见。

最初的随州花鼓戏是一些民间艺人身背一个圆形小鼓,边打、边舞、边唱的民间小调,后来发展到人唱,众人帮,打起锣鼓冬冬仓。至今神农庙,年年赛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剧调,随州花鼓戏逐步形成了以蛮调、呔调、梁山调、彩调为主的声腔艺术,内容大多反映男女爱情、反对封建礼教、鞭挞嫌贫爱富、歌颂公正廉明等,但也有一些低级荒诞的糟粕并存。摬怀龌实迹是随州花鼓戏的又一特点,如果需要时,人在后台答应即可,皇帝从不正面出场,反映了花鼓戏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小戏的特点。建国后,特别是1956年建立专业花鼓剧团后,上演剧目大大丰富,整理编演、移植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演出现代戏共40多台。1985年,新编历史剧《楚庄王》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dy}次搬上银幕,将随州花鼓戏推向全国。

  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为主体的随州民间文艺集南北之精华,绚丽多姿、独具一格,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宗极珍贵的文化财富。一般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有龙灯、板凳龙、狮子、旱船、高跷、鼓书、道情、唢呐、山歌、号子等数十种,尤为突出的是以随州(独人轿、独龙杠、独角兽)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形式,更是显示了地方艺术特色的魅力。独人轿是随州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一根长竹片,上扎一顶轿盖,坐轿人在轿顶下表演。以两人表演为宜,男女皆可。表演者踩着鼓点或音乐节奏,加上爱情、幽默滑稽的嘻闹情节,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独龙杠,是用长短杉杆交叉成撌当字形扎紧,两人抬杆,一人掌杆后部,前杆表演者多扮成赃官,胸前用篾片系着一个便壶,随着杆的闪动,赃官的乌纱帽翅上下摆动,便壶也不时摆动到赃官胸前,模样滑稽可笑,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嘲弄。此种表演一组或多组进行均可。民间称其:杆子当轿,好看好笑,不是真轿,而是嘻闹。独角兽指表演者两手向上伸直合并头部,形成摱澜菙,在肚皮上画出人或兽的脸谱,以双乳为眼,以肚脐为嘴,中间胃部画上鼻,腰部围上一个黑裙子(意为胡子),与一群小孩嘻玩,体现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艺术境地。民间文艺形式在随州城乡颇受欢迎。1993年的开幕式上,成功表演令数万名中外来宾大饱眼福。

吉祥羊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史前文明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