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解读俾斯麦德国的政府保健服务体系_天际遨游_百度空间
       从民族国家到{wn}国家,这种转变是从19世纪的{zh1}几十年开始的。俾斯麦在19世纪80年代所创建的福利国家,是迈向{wn}国家的{dy}小步。俾斯麦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急速兴起的社会主义潮流,回应阶级斗争的威胁。在俾斯麦之前,政府一直被视为一种政治机关(而且是{wy}的)。俾斯麦让政府也成为了一种社会机构。他所提出的福利计划,如医疗保险、工作意外保险、养老金等,跟今天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在当时环境下,它的整个精神已经相当前卫了,这个精神就是通过政府这种集体力量来运作要比私人力量更有效果。

     在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当中,所有的受雇劳动者及其眷属都必须投保,不过,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多半是民营的。正如英国所规划的失业给付制度,使得国家充当了保险公司的角色,但又避免其成为唯利是图的营利机构。在1935年至1936年,由福利国家传到美国的社会安全法案制度,也有同样的精神。从任何一点来看,“新政”的社会法案,如价格补贴、休耕补助等,也有同样的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与纳粹接管了社会机构。可是在民主国家,政府仍然谨守“保证者”的角色,顶多只提供补助。从任何一点来看,民主政府仍然谨守这种角色,不直接“经办”社会工作,或者不勉强公民采取他们应该采取的社会行为。

    二次大战后,这种情形很快就改观,政府角色从“补助者”改变为“经办者”或“经营者”。传统福利国家{zh1}的法案(相信也是最成功的法案)——美国退伍军人法案,在二次大战后制定,它资助美国每个返乡退伍军人继续上大学,以取得更高的xx。执行此法案的美国政府要求大学给予配合。想继续升学的退伍军人,于是可以选择学校、科系,但大学不必非得接受他们的入学申请不可。

    在二次大战刚结束那段时期,就非极权国家来讲,英国国家保健服务中心{dy}个超越了政府作为“保证者”或“补助者”的角色。不过,这种改变在程度上还是有限,就理想的医疗保健体系来讲,政府在英国国家保健中心当中应该是扮演保险公司的角色。它把投保人的医疗费用付给医生。不过,医生并不会变成政府雇员,另一方面,病人在选择医生上也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但是,在现实中,英国国家保健服务中心之下的医院与医疗业务,是由政府经营。结果医院的工作人员成为政府雇员,而政府也实际在管理医院。这是政府社会角色改变的{dy}步,也就是说,政府的社会角色从“监督者”、“施惠者”、“保证者”、“给付者”改变为“经办者”、“经营者”。

      所有的社会工作{zh0}由政府经办,这个原则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被接受了。事实上,私人的社会工作反倒受人质疑,如“正派的自由主义者”就认为,私人的公益活动好像是施舍一样,是一种不平等。在美国,政府成为社会事务的实际经办者,尤其是在种族问题上,美国政府用政府力量与法令,企图改变人民的行为。到目前为止,抛开极权国家不算,世界上只有在美国这个地方才有这种事发生:政府要求社会改变其价值观,要求个人改变其社会行为。


郑重声明:资讯 【德鲁克解读俾斯麦德国的政府保健服务体系_天际遨游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