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电筒作车灯的摩托_絚人_新浪博客

   







             

 

 

 

                         用手电筒作车灯的摩托

 

                       ——“我与检察”征文

 

    悠悠岁月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检察事业也走过了她六十年的辉煌岁月,而我参加检察工作也已21年。21年来我目睹了检察机关从恢复到成长壮大的全过程,感触最深的是基础设施和办案手段的巨大变化。

    1988年3月,学法律的我从区党校调到区检察院工作,在拿到介绍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既兴奋又高兴,终于能够从事自己所喜欢的政法工作了,我内心的喜悦挂在了脸上。可刚一迈进检察院的大门我就后悔了,低矮灰暗的两层旧楼,窄小的呈刀把形的院子,三间破旧的瓦房,和区委区政府高大明亮的办公楼和阔大的院子比起来真是太寒酸了,我的心一下子又灰暗起来。

    {dy}天上班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二十多人的检察院只有大小八间办公室,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没有会议室,开会都到检察长的办公室开。因为没有准备,当我被分到经济检察科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办公的桌子。于是我们的老科长就从一间仓库里找来一张闲置不用的烂桌子,那张桌子的桌面三合板已经裂缝脱落,两个抽屉失去了底板。老科长就和我一起到三间旧瓦房里找来几张碎三合板,钉在抽屉的方框上,然后用锯子锯掉凸出和多余的部分,两个抽屉做好了,装进去试了试,还真是抽拉自如。办公桌算是修好了,可是凳子却犯难了,跑遍所有的办公室和库房竟没有一把可供坐人而多余的凳子。于是老科长就从安置在那排瓦房的食堂里拿来一个瘸了一条腿的又黑又脏的破椅子,这个破旧的靠背椅平常就放在案板的尽头,紧靠着墙,上面放着一些带泥巴的蔬菜,如今就成了我座椅的{wy}选择。老科长从他的八宝箱里取出一把钳子,用铁丝将一根木棍缠在坏掉的半截凳子腿上,然后又锯掉长出来的一截木头,一付摇摇晃晃的办公椅就做成了。桌面烂糟的不能用,院办公室就让我在街上买来一块玻璃板铺在桌面上,这样我才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面对这样的窘境可同志们却说这还不算啥,比起检察机关起初恢复那时强多了,那时检察院只在法院的窑洞里有两间办公室,检察长和干警在一起办公,桌子椅子笔墨纸砚都是借的,唯有一个公章是自己的,那时的条件差多了,这座院子还是人大搬走以后调拨给检察院的。

    那时院里的交通工具很差,只有一辆北京吉普、三辆长江750摩托、三辆公用自行车,大部分办案取证工作都靠两条腿。1990年我和一个助手去七十公里以外的渭南地区蒲城县大孔乡调查取证,夜间偏斗三轮熄了火,没有大灯,机器也点不着火,我就在附近的私人门市部里买了一个手电筒当车灯。助手在前面掌握着方向,我用牙咬着手电筒在后面推,屹里圪塔的土路弄得人浑身是汗,走了一夜才来到一个小镇的修理铺,而此时我们二人已经变成了两个秃头灰脸的泥猴了,那情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次摩托车在北关街道的东街上熄火,又是上坡,我们只好下车和嫌疑人一起推着车走,七拐八拐,穿过拥挤的赶会的人群,一直拐了好几个转弯才来到检察院所在的水道巷,街上的人看见我们都笑:“哈哈,检察院的人摩托不坐推着走,哈哈,有趣!”

    最难忘的还是那时的办案手段。那时没有复印机,我们到银行查账取证全用手工抄写、复制单据,尤其是几十页上百页的对账单,全用钢笔和圆珠笔手工描摹。章子印戳画不圆时就用墨水瓶盖拓着画,一张单据或对账单画好后再在上面写上“复制件,经与原件核对无误”等字样,{yt}下来指头发麻,手腕疼痛酸困难忍,出庭时让证人和被告人辨认,他们都说这不是原件是别人伪造的,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 向他们解释清楚这是根据原件手工复制的复制件,如果那时有一台复印机那该多好啊!

    光阴荏苒,时间一晃就过去二十多年,现在好了,不仅有了高大气派的办公大楼,而且办案也有了小汽车、越野车,复制单据有了复印机,打字办案有了电脑,还有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有了录音录像设备和投影仪、幻灯片等证据展示设备,想一想真是天翻地覆地变化啊!

我想,今天在检察机关工作的人们和我们那时相比该是多么的幸福啊,在这样好的条件下,我们还能不努力勤奋地积极工作吗?

 

 

                            2009年8月15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用手电筒作车灯的摩托_絚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