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微距篇-松下TZ系列拍摄技巧,转自ZOL论坛-浪人情歌

       为了尽可能的将很多微距类的东西写的详细,手上也因为没有动物的微距而苦恼。昨天下午天气正好,也闲着没事,就去了一趟动物园,刚巧将这部分缺少的内容补充了起来。于是今天开始正式的写这个心得分享三。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吧。今天的内容我会主要以讲解为主,所以很多的图片会是以前我发过和调整过的。为了满足大家看原片的需要,我会在文章的{zh1}放上我昨天在动物园拍的一些微距原图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点击看大图。

       首先,说说两种微距的区别吧。我们常常拍的微距无非是广角端的微距和长焦端的微距两种。TZX广角端的微距相对来说我用的少一些。一般对于需要极端的靠近被摄物体,想实现渐进虚化效果的。一般来说这种微距效果出来以后,基本上都是前景和后景都能得到一定的虚化效果,而中间的被摄主体表现突出出来。拍摄要点在于:相机尽可能的靠近被摄物体,对焦点为点对焦,测光倒是无所谓。根据相机与被摄物体的俯仰角度来调节对焦点落下的位置。

       长焦端的拍摄方面,一般大家想得到的效果我想大多无非是主体突出,背景极大化的虚化。想得到这种效果并不是难事。要点有两点:{dy},尽量能的寻找主体和背景的大反差位置。背景的颜色和被摄主体的颜色差异越大,主体越突出。一般而言背景尽量的接近高亮或者背景尽量的接近高暗,都会使得被摄的主体得到有效的突出。

       再上一张背景算是高亮的图。大家体会一下。都是会使得被摄主体突出。同时TZX在微距模式下会根据临场的拍摄条件自动采取{zd0}的光圈。我们知道,光圈{zd0}化也是虚化背景的有效手段。在TZX的群里面不少朋友都在问我标准模式和微距模式有那些区别。根据我自己的使用感受来说,TZX的微距模式一般会自动选用{zd0}光圈,同时对焦距离相机镜头中心最近的物体。因此感觉上面而言,微距模式的对焦更快,拍出的照片空间感更小,压迫感更重。标准模式则相反,空间感更大。当然,在光线较弱的环境里面,标准模式也会自动选用大光圈,在这样的条件下感觉标准模式和微距模式差距不大。似乎微距的对焦速度可以更快一些(这是个人感觉,没啥理论依据,呵呵)

       微距中为了{zd0}化虚化背景,突出主体,除了选用大光圈长焦端拍摄、拉开主体和背景的颜色区别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增加被摄主体和背景的距离。选取一个比较好的拍摄点,让被摄主体和背后的背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这样拍出来的背景虚化效果是{zh0}的。我拍的这个花确实是路边的小野花。本身并不大。当时拍的时候是身体xx俯卧在地上,小花背后的那些房子和小花的距离基本都是在200米开外的,因此得到了比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主体得到了有效的突出。在拍摄微距的时候拍摄角度的选择比较重要。

       谈完了大家常问的背景虚化的两个要点,下面来谈谈拍摄角度。一般来说,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逆光和侧逆光的光线拍摄是我常常喜欢选用的。这种光线比较适合表现花草的一些细节。往往及时很不起眼的一小片叶子在逆光下面也会拍出非常奇特的感受来。

      谈完了大家常问的背景虚化的两个要点,下面来谈谈拍摄角度。一般来说,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逆光和侧逆光的光线拍摄是我常常喜欢选用的。这种光线比较适合表现花草的一些细节。往往及时很不起眼的一小片叶子在逆光下面也会拍出非常奇特的感受来。

       再上一张侧逆光的效果的。供大家参考吧。微距拍摄常常我会选用点测光加点聚焦的方式。关于聚焦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分享心得二。这里我就不再多赘述了。需要啰唆的是,因为微距是要表现微观的一些东西,因此色彩的还原的准确度就更显得重要。抛开后期暗房技术不谈,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一定要准确。校正白平衡是我拍摄的首要做的工作。希望大家也能养成好的校正白平衡的习惯。

         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TZX只能依靠缩小画幅尺寸实现),否则不建议使用。一般微距尽量的使用iso100的设置。关于基础的设置大家参考我的分享心得一吧。也不多说了。

       有一个重点提出来说说。就是弱光条件。在弱光条件下,为了得到足够的光圈和快门,我们不得不提高iso的值。我的建议是TZX的iso值上限大家可以强制设定到400,不要再高了。至少我认为400是我能接受的{zd2}限,呵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一般快门会非常慢,因此尽量使用三脚架来帮助你稳定相机。

       对于长时间不动的物体,而光线又很弱,我们还需要用微距来拍摄,又要提高iso,又要得到尽可能细腻的画质,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也不是。通过对一个物体多次的连续拍摄,{zh1}在后期软件里面进行加权叠加,小dc也是可以得到单反一样的效果的。像我们群里面常常有人喜欢拍月亮,其实我说的这种方式就很实用和常用。因为我手头没三脚架,所以没有拍过月亮。但是天文摄影里面我说的这种方式很早就有人在使用。
       除了上面说的那个比较烦琐的方法,也有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高iso拍摄以后,可以通过缩小画面尺寸来降低噪点,当然这是以牺牲部分的画质细节来完成的。jpg压缩算法是每相临近的四个像素点合并成一个。因此通过缩小画面尺寸是可以部分的缓解高iso带来的一些问题。后期的一些软件也是可以实现降噪,这里不多赘述。主要是想阐明微距拍摄的时候弱光条件下如何保证较好的拍摄质量。上面上的两个图都是我在海洋馆拍的。因为海洋馆光线非常弱,当时记得也发了一个拍摄感受出来。有兴趣的可以翻出来参考一下。

       要说明的是,在有玻璃这样的容器阻挡下,想拍摄好微距,一定一定不要开闪光灯。否则有了反光了,就啥也看不到了。个人观点,闪光灯就永远别开。呵呵。

        可能又会有朋友问,难道闪光灯就真的不能用么?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wy}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柔光罩的方式很多。最简单实用的就是找一些半透明的手绢啊什么的盖在闪光灯前面拍摄。这样出来的闪光比较柔和。不会使得被摄物体拍的没了层次感。手上没这样的样片,大家就领会精神吧。呵呵。

      集中的介绍一些微距拍摄的小技巧。
    1、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自拍可以{zd0}程度的减少手按下快门引起的相机的抖动。在光线允许的条件下,即使不用三脚架,也可以手持相机设置自拍进行微距拍摄。

  2、一般的消费类DC手动聚焦功能较弱,而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可以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

  3、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4. 水、小喷壶:拍花草时特有用,喷洒点水会使照片特灵光,简单一点的解决方法就是带矿泉水,口含水喷一下最方便了
          记得群里面一个朋友曾经拿上面的这个图问我TZX能不能拍的出来。我说可以。其实上面这个微距未必大家要一定等到下雨才去拍。找个阳光灿烂的时候,带个喷壶,也许什么事情就都解决了。老天不下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嘛。呵呵。而且人工降雨,你对于雨的大小、方向等等都是可以控制的。

      对于人物摄影,因为我前面讲了微距可以大光圈,同时更快的对焦,因此对于空间感不需要太大的画面,也是可以尝试用微距拍摄。

       说完了花花草草和人物,我{zh1}说一下动物的微距。动物的微距比较难于拍摄的,原因很简单,动物总是在运动的。因此拍摄的时机把握比较重要。选择光线较好的天气拍摄一般会得到较高的快门速度,有利于进行快速抓取。

      因为关于时机的把握这个问题我实在是谈不出什么了,大家各自修行慢慢练吧。呵呵。

       动物拍摄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说一下。前面有说过鱼缸一类的玻璃容器的拍摄问题,另外一个我们常遇到的就是有网和笼子的情况。这个确实是比较讨厌的。TZX的最近成像距离是5cm,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让相机尽量的靠近笼子来拍吧。相对来说会减轻笼子和网对于画面的影响。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窥斑见豹,这句话在拍摄微距的时候很受用的。想表现一个动物的时候不一定要拍全一个身子。这句话的内涵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在微距里面还有一个括弧式曝光的技巧,在{zh1}简单提一下。括弧式曝光是连拍的一种,便于我们在快速微拍的同时出来三张不同曝光值的片片,这有助于我们后期的选片片。当然,括弧式曝光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提升画面宽容度啊,后期暗房的时候可以通过括弧式曝光抑制色溢等等。



郑重声明:资讯 【03-微距篇-松下TZ系列拍摄技巧,转自ZOL论坛-浪人情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