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凝秋水_中国之韵_新浪博客

有人说,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如中国人般含蓄;西方人钟情的玻璃,如西方人样直接。当清宫造办处的匠人们,用制作瓷器的心情,去制作玻璃时,人们惊诧地发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玻璃:似春光般清澈,如秋水般幽然,在些微的清冷中,透出无法替代的中国韵味。

/林姝 隽明 图/张荣 故宫博物院 北京保利拍卖公司 编辑/胡敏

“棐(fěi)几无尘罽(jì)毯平,玻璃盘子伴高清。

一般皎洁羞云母,四射光芒突水精。

巧质非缘周玉府,嘉名讵(jù)数汉金茎。

几回拂拭澄如镜,静对冰心一片明。”

这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所做的一首咏《玻璃盘》的诗,全诗细腻地描绘了200多年前,皇宫内苑中的一个场景。那是在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见多识广的宝亲王弘历,在洁净的几案上铺开毡毯,小心翼翼地摆放好一个晶莹剔透、光芒四射的玻璃盘子,然后开始从容地欣赏把玩。看至酣处,弘历不禁诗兴大发。透过诗篇,18世纪初期年轻的皇子对玻璃制品的新奇、珍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弘历赞美玻璃澄澈如水、玉润晶莹,正是抓住了玻璃的特性。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可添加不同的呈色剂,呈现出各种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迷人的光芒,是其他材料都难以比拟的。唐代元稹有诗曰,“有色如寒冰,无物隔纤尘”,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从古至今,玻璃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晴雯与宝玉吵架,冷笑着说: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的什么大事。先时候儿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在《红楼梦》中,数次出现了玻璃的字样,这一点其实深可玩味。

玻璃,在我国古代曾有“药玉”、“琉璃”等多种称谓,这一名称上的转换,其实并不简单,它反映的,恰恰是中国玻璃史上很重要的一个转折过程。

 

玻璃最早的本义是什么?

中国玻璃的制作历史,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来看,可上溯到西周早期。而具有使用价值的玻璃容器,则最早出现于西汉的墓葬中,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出土过玻璃盘1件、玻璃耳杯2件;西汉以后,陆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在出土的玻璃器皿中,有许多是进口玻璃,囊括了当时世界上几个玻璃生产中心的制品,很有些与世界同步流行的意味,让今人惊叹不已。

非常有意思的是,玻璃琉璃两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汉代成功地打通贯穿西域,和前往南海的南北两条路径之后,各种异域物产通过陆路和海路陆续来到中国,种种新奇的物品中,赫然便有玻璃琉璃的名字。如《魏书西域传》云:波斯国,多大真珠、颇梨(玻璃)、琉璃、水精、瑟瑟、金刚、火齐……”

有学者指出,“玻璃”和琉璃两词均出于外来译音。不过,关于什么是玻璃,什么是琉璃,二者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其中有一件莲瓣纹提梁银罐,罐盖上有墨书记录:“琉璃杯碗各一、颇黎等十六……”罐中所贮之物,恰好有1只玻璃杯、1只玻璃碗,以及16块xx宝石。今人这才得以确定,在唐代及以前的时期,琉璃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工制造的玻璃;而玻璃,在当时却主要是指xx宝石。

 

曾以“珠、玉”的名义存在

不过,“琉璃”也还不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的对于玻璃最早的定名,在其前,玻璃有着更为古老的称呼,是随侯珠”、“五色玉”。

东汉王充《论衡》率性篇中明确提到:兼鱼蚌之珠,与《禹贡》,皆真玉珠也,然而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可以看出,战国时的随国就已经善于烧制玻璃珠。战国以前,中国的玻璃生产技术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但在进入战国时期以后步入了成熟,这一过程,应该与外来玻璃制品的刺激和提示有关。各地战国墓中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经过化学成分分析显示,一部分是西方传入的外来制品,有些却可能是本土的仿制品,即表明了这一实际的历史状况。

在战国时期获得成熟的玻璃技术,并不xx于生产随侯珠。在战国墓中,出土有玻璃制的璧、印章、剑饰等等,而在两汉时期墓中,更出土有玻璃杯、玻璃牌饰等物。对此,王充《论衡》率性篇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资料:《禹贡》曰琳琅玕者者,此则土地所生真玉珠也。然而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显然,在汉代,人工烧冶出来的玻璃制品,因其质地莹泽如玉,同时色彩鲜艳多变,所以获得了五色玉的称号。

五色玉随侯珠一样,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如《十六国春秋》后赵录记录石虎的宫城建设时,写道:“又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佩,风至,铿锵和鸣”,就是具体运用五色玉的一个实例。

但是,在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琉璃这一名称的出现和普及,“五色玉”一词却很快消失了;“随侯珠”虽然没有被遗忘得如此彻底,但也失去了作为以药作珠的玻璃珠的本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外来玻璃制品与外来玻璃制造技术所形成的新一轮冲击波。

从汉代通西域始,一直到南北朝时代,中国在进步,世界也在进步,有着悠久的玻璃制造传统的波斯地区,在玻璃这一领域取得了诸多新的成就。色彩多种多样、光泽鲜艳莹润、特别是有高度透明性能的进口玻璃,给古代中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晋人潘尼的《琉璃碗赋》,就夸赞此等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万里远来的玻璃盛器,是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更先进、更丰富的外来产品及技术,就这样迅速征服了中国人的生活。与之相伴的,则是人们意识中对于“随侯珠”、“五色玉”所代表的旧有的本土玻璃传统的逐渐失忆。

 

王公贵族的私享器

在世界玻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即在大批量地生产之前,玻璃是最为昂贵的材料之一,是豪门富室的xx品,它的价值仅次于xx宝石,甚至于比黄金更为贵重,普通百姓是无缘受用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早期的玻璃器皿也是王公贵族的专利。

在魏晋士大夫中,王济(武子)是一个非常闪光的性格人物。史料中记录他的事迹若干,件件都很有个性,给人深刻印象。他的特点之一是特别有钱,也特别xx。有一次,堂堂的晋武帝司马炎临幸王济家,结果这位臣子家中生活作风之奢靡,让晋武帝有点受刺激,一顿饭没吃完就走人了。刺激之一是,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这被收录在《世说新语》的奢汰篇里,作为挥霍无度的一例突出表现。此事也见于《晋书》王济传,说是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

无独有偶,《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也记述了一段有关玻璃盘的故事。大历十三年(778),唐代宗召江西判官李泌入宫,谈及路嗣恭平定岭南时,向皇帝呈献玻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等到查抄宰相元载家时,却发现路嗣恭送给元载的玻璃盘,超过了一尺。唐代宗心里非常别扭,怪罪路嗣恭竟敢将{zh0}{zd0}的盘子送给元载,很想为此事处治路嗣恭,特召李泌商量。李泌劝解唐代宗不要为此事生气,说路嗣恭为人小心,惧畏权势,过去当县令时虽然很有能力,但皇上却没有时间与精力知晓,也就不可能重用他,所以当元载提拔他时,他就会为元载尽力,皇上现在了解了情况,对他重用,他自然会对皇上尽忠。怎么可以因为一个玻璃盘子,而对他治罪呢?唐代宗听取了李泌的意见,最终任命路嗣恭为兵部尚书。

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的状况都看得出,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有一两件琉璃器并不难,难的是场面上清一色的全部使用琉璃器。异国玻璃产品经过遥远漫长的贸易路线到达中国,价格会变得十分昂贵。所以,王济家一下摆出那么多琉璃器,就难怪晋武帝会觉得不舒服。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说一个人请客并用琉璃器,大概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说谁家家里都是日本电器一样,是非常显示财力的一件事。

唐宋以来的琉璃制品,始终存在着本土琉璃与外来琉璃的两大分野。外来琉璃的重要进口国,从昔日的东罗马、波斯,逐步变成为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大食帝国。本土琉璃虽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某种普及,并且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但是,在质量上却始终无法与实力强大的西亚地区相抗衡。

程大昌《演繁录》中对此说得十分清楚:中国所铸琉璃,有与西域异者。铸之中国,则色甚光鲜,而质甚清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至其来自海舶者,制差朴钝,而色亦微暗,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了不损动,是名蕃琉璃也。本土生产的琉璃器,始终没有能够在质量上过关,坚牢程度不够,尤其是耐热性太差,因此无法与国外琉璃竞争。进口琉璃器,也就长期成为中国上流社会所宝爱的一种xx品。

 

从琉璃到玻璃的转折

中外玻璃交流史上的又一大变化,始于明朝中叶。这一变化,是与世界历史的格局变革相联系的。欧洲人海上霸权的建立,及其对东方航线的开辟,使得中国有了新的贸易对象。从16世纪起,欧洲的产品,包括其所生产的玻璃器,就开始进入中国,并成为富贵人家的xx品。明人张燮所著《东西洋考》卷六红毛番”,就明确记载了欧洲人挺进东方的急先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活动:“红毛番,自称和()兰国……”文后罗列了荷兰人的主要贸易种类,其中就有玻璃”、天鹅绒等。

荷兰人带来的玻璃,与中国人以前所见到的蕃琉璃,有着很大的不同。15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最终覆亡,促使西亚地区的一部分工匠,逃到了意大利的xxx,他们把古老的玻璃制造传统也一同携去,玻璃业首先在xxx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后,又被xxx匠人推广到欧洲各地。明代人所看到的,正是经欧洲人发展、革新了的玻璃制品,这些质量优良的玻璃新品种,立刻引起了中国人很大的兴趣。很明显的是,新颖的欧洲玻璃,被冠以了玻璃这一称呼,而琉璃”,则主要局限于指称传统工艺制作的土产玻璃制品。这一现象在入清以后越来越明显。

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宝玉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的雪,下的将有一尺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说明在清代的上层贵族社会中,“玻璃”的称呼已经非常流行,雍正五年玉作一节中,也详细记载了圆明园万字房对瀑布仙楼内一面玻璃窗户的安装过程,正可与《红楼梦》的描写互相对照。这些用来安装在窗户上的玻璃,就是欧洲发明的水晶玻璃”(crystal)。水晶玻璃的特点是无色透明,毫无杂质,透光性能极好,反光性能也{jj0},并且沉重坚实,不易破碎,这些优点,都是土产琉璃所远远不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欧洲可以生产出平整、光滑的大片平板水晶玻璃,这就更为国产琉璃技术所无法望其项背。也正是由于这种平板透明玻璃的发明,才使得在窗户上安装窗玻璃成为可能。雍正九年,“ 五月廿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奏事太监王常贵交……大玻璃片一块,长五尺、宽三尺四寸,随白羊绒套木板箱,系广东粤海监督督察御史祖秉圭进”,可见,皇家、大贵族家中所用的成片平板透明玻璃,要在广东等地从洋商那里进货。这样娇脆的东西,千里迢迢运到北京,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之下,也真是不容易。

越珍贵的东西越会成为时尚,这一种情形也毫无例外地发生在了欧洲透明玻璃片上。雍正本人就很有兴致地一再吩咐,如何在家具上、居室中安装玻璃镜。另外,把外来物品与本土生活习俗相结合的一项新时髦,是用这些大玻璃片做成玻璃屏风。玻璃灯,在圆明园和贾府中,也一样都是很华贵的陈设。康熙三十四年设立由欧洲传教士负责的玻璃作坊,直接引进欧洲玻璃生产技术为宫廷服务。至迟在乾隆时代,中国也生产出了相当有水平的水晶玻璃。

随着中国社会逐步向西方世界开放,欧洲的玻璃制品及相关的现代技术,都被引入并得到普及,我们今天日常所用的各种玻璃器物,都是出于欧洲近代玻璃生产体系。有意思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琉璃一词又被国人逐渐遗忘,“玻璃成为我们对于这样一类人工制品的日常、通行称呼。随侯珠、“五色玉”与琉璃”、“玻璃的更迭、替代,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玻璃史上三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像晴雨表一样,反映了世界文明景观中的变化、人类文明与技术的进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光凝秋水_中国之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