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的制备、xx与xx- E阶草民的日志- 网易博客

培养基的制备、xx与xx

2008-09-29 10:50:24 阅读9 评论0 字号:

通过实验掌握有关培养基的一般原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了解xx和xx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掌握干热xx和高压湿热xx的操作方法。

电炉、石棉网、铝锅、铁架、漏斗(带橡皮管的铁夹)、量杯、玻棒、标签、记号笔、纱布、未脱脂棉花、烧杯、小刀、药匙、粗天平、称量纸、三角瓶、试管。
马铃薯、蔗糖、牛肉浸膏、蛋白胨、琼脂。
1mol/ml HCL、1mol/ml NaOH、精密试纸(pH6.8-8.2)。
高压xx锅、烘箱、培养皿、铝盒(装培养皿用)、吸管、塑料枪头、长铁筒(装吸管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营养琼脂(NA)培养基、xx水。

(一)培养基制备

1.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的种类很多,名称各异,成分也各不相同。
根据培养基的形态不同有液体培养基(培养液)、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根据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可分为xx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三类。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可分为生长繁殖培养基、加富(富集)培养基、贮存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

2.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 培养xx最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去皮马铃薯 200 g 葡萄糖或蔗糖 20g
琼脂 15-20g 水 1000 ml
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 g,切成小块(不必大小)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稍冷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蔗糖20g,加水补足到1000ml。配成的培养基一般呈酸性,用于培养xx,可以不必调pH。如配制固体培养基,在加蔗糖前先加15-20g琼胶加热熔化,{zh1}加入蔗糖,混匀并加水补是至1000ml,趁热分装在试管或三角瓶中。标准试管(15×150mm)分装量如下:一般用作斜面培养的每试管装培养基3-5ml,用作平面培养的每试管约10ml,加棉花塞xx
培养xx用的培养基必须调节其酸度值到中性(pH7.0左右)。
(2)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NA) 是培养xx最常用的培养基,又称营养琼脂或肉汤培养基。成分如下:
酵母浸膏 1g 牛肉浸膏 3g
蛋白胨 5-10g 蔗糖(或葡萄糖) l0g
琼脂 15-20g 水 1000ml
pH7.0
配制方法:称取牛肉浸膏及蛋白胨溶于少量热水中备用,在其余水中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将牛肉浸膏和蛋白胨溶液加入混匀,然后加水补足到1000 ml,用NaOH或HCL调整至pH7.0,趁热分装,加棉花塞xx
(3) 玉米叶培养基 取一定数量的玉米叶片,洗净后剪成1㎝2左右的小块,放在250ml的三角瓶中,盛放量一般为三角瓶的1/3,然后加少量的水以保持湿润, 加棉花塞xx。xx培养基一般不必调整pH。
(4)查氏(Czapek)培养基 查氏培养基是一种组合培养基,其成分如下:
NaNO3 2g K2HPO4 1 g
MgSO4·7H2O 0.5g KCl 0.5g
FeSO4 0.01g 蔗糖 30g
水 1000ml
(5)xx水的配制 蒸馏水(或自来水)经过xx处理即成xx水,是实验室用量{zd0}的必备品之一,常用于病原菌的分离、稀释、保湿等。一般每试管装10ml的蒸馏水。准备做系列稀释的xx水,每试管装9ml蒸馏水。三角瓶也可分装xx水。分装后的试管或三角瓶即可加棉花塞xx。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太高,必须用蒸馏水xx备用,否则影响微生物生长。

配制好的培养液可直接通过漏斗分装在试管中或三角瓶中,加试管塞后xx。如是固体培养基,则应趁热用纱布过滤后立即通过漏斗分装在试管或三角瓶中。分装时应注意防止培养基粘附在管口或瓶口,如有粘附应用干净湿纱布仔细擦去。
供移植菌种用的斜面培养基,每支试管(150×15mm)盛有3-5ml培养基,倒培养皿(直径9cm)用的每支10ml。试管塞可以用未脱脂的棉花制成,也可用橡皮塞或泡沫塑料塞。
棉花塞制作最普遍,其大小和松紧程度是否适当很重要,须反复练习才能制作出正确的棉塞,每人都应学会棉花塞制作方法。通常选用未脱脂的经过弹松的棉花卷制。
培养基的xx一般都采用高压蒸气xx法,在1.1 kg / cm2(121℃)中保持20—30分钟。特殊的培养基(如牛乳、糖液等)才采用10磅10分钟的xx法,甚至采用过滤xx的方法。
经过xx的培养基和xx水等应及时从xx锅内取出。要搁置斜面的,应在室温下稍冷却后再搁置成斜面,否则表面的冷凝水太多,会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

4. 培养基的存放

xx后的培养基{zh0}先放在30℃恒温箱中48-72小时,一方面可以使斜面上的水滴蒸发掉,又可以观察有无杂菌生长,经检查合格的培养基即可放在玻璃橱内备用,也可放在4℃冷橱中保存。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应分类存放,写上标签,也可用不同色彩的试管帽或标签带作标记,以防混淆。

(二) xx

1.器具的xx 玻璃缸、玻片、玻棒、刀剪等小型器具,洗净干燥后可用消毒剂擦拭,淋洗或浸泡xx。常用的消毒剂有75%乙醇、5 %煤酚皂(Lysol)、0.25%新洁尔灭等。
保湿接种材料所用的玻璃缸,及上面加盖的玻璃板,可先用酒精涂擦,再用点燃的酒精棉球擦一遍。利用酒精火焰xx,同时将多余的酒精烧去。
2.工作场所的xx 为创造无菌条件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工作场所必须先进行xx。首先要做好室内特别是工作台的清洁工作,然后用水喷雾除去悬浮在空中的尘埃和微生物。有条件的工作室可用水蒸气除尘。较小的场所如无菌操作箱内可放一杯水,利用煮沸杯水时产生的蒸气除尘。要求较严的场所如无菌室、无菌操作箱、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等,可用漂白粉、甲醛、新洁尔灭、乙醇、石炭酸、煤酚皂等消毒剂的溶液擦洗或喷雾提高xx效果。必要时还可用紫外光灯照射xx。
工作场所的空气xx,可用石碳酸喷雾、甲醛熏蒸或硫磺熏蒸均能获得良好效果。
除尘xx后的工作台上铺上湿纱布,并有次序地放好所需工具后就可以按预定的程序进行无菌操作。
3.分离材料的表面xx 分离病原物所用的病组织材料要先经表面xx,去除或杀死粘附在表面的微生物,而保存病组织内部的病原物才能分离获得纯培养。
表面xx的方法是将病组织小块放在消毒剂中浸泡一定时间,取出沥去残留表面的消毒剂,用xx水清洗后分离。
常用的表面消毒剂有0.1%升汞溶液, 2-10%漂白粉溶液,或70%乙醇溶液等。
xx前将病组织小块在70%乙醇溶液中浸5-10秒钟,驱除病组织表面的气泡,再放入0.1%升汞溶液处理2-5分钟让病组织与升汞溶液充分接触发挥xx作用。升汞的毒性很大,配制好的溶液要加蓝色或红色染料标记。xx后要用xx水清洗3次。
如不用升汞水xx处理,也可用2—10%漂白粉溶液表面xx,处理的时间一般为2-10分钟,也有长达30分钟。因为漂白粉液中的氯气能自行挥发,xx后一般不必清洗,但如漂白粉溶液不够澄清,可以用xx水洗去残留在病组织上的漂白粉微粒。
从枝干或肉质组织上分离病原物时,常用70%乙醇溶液擦拭或浸泡xx。也可以用酒精棉球涂擦分离部位再通过火焰将酒精烧去,如此反复1-2次,也可达到表面xx甚至表面xx的效果。

(1)火焰xx:直接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的火焰烧灼器皿用具,xx彻底。对于接种饵(环、针)、镊子等金属用具可烧灼至发红,在空气中冷却后即处于无菌状态。玻棒、剪刀等可采用蘸酒精后通过火焰数次的方法达到xx的目的。
一些大的容器也可用少许酒精棉球涂擦烧灼的方法达到xx或xx的要求。
(2)干热xx:使用干燥的热空气(176℃)保持1-2小时的方法杀死器皿中的微生物。各种玻璃器皿(培养皿、吸管、金属器具等)均可用干燥xxxx,但所有棉纱或化学纤维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含水的培养基等,均不能用干热xx法,否则会被烤焦变形、变性或炸裂。
使用电热干燥箱(烘箱)干热xx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所有玻璃器皿要洗净、擦干或晾干后包装好,以防烤焦和炸裂。培养皿直接装入铝盒。单支吸管用纸卷好,再装入铁筒。
②烘箱中不能装得太满,以总容量的2/3为限,上部1/3应留有空隙。
③物品不能直接放在底板上,尽量不放纸和棉纱等易燃物品,非用不可时千万不能与箱壁接触。
④升温时要打开排气孔,在保温时关闭。xx后应让其自然降温至室温或低于60℃时才能取用,高温时不得打开箱门,以防炸裂。
(3)常压蒸气xx:此法是湿热xx的方法之一。材料放在不能密封的容器中,利用水蒸气杀死微生物。由于在常压下水蒸气的温度不超过100℃(在高海拔地区还要低些),因此并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但适用于糖溶液、牛奶等培养基的xx。巴斯德xx法(Pasteurization)和间隙xx法都是常压蒸气xx法。
间隙xx法是将培养基等材料在常压下煮沸30分钟,然后放在28-30℃下培养24小时,每天煮沸一次,连续煮三次的方法,可以杀死包括芽孢在内所有的微生物,但不破坏或改变培养基的性质
(4)高压(蒸汽)xx:此法是微生物学中应用最广、效果{zh0}的湿热xx法。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开水中即可被杀死,但有芽孢的xx,常压下煮沸10分钟甚至2个小时也不死亡,要在加压的条件下提高温度才能全部杀死。通常都是在1.05 ka / cm 2或15磅/英寸2压力下保持20-30分钟。在此压力条件下温度可达到121.5℃,可以杀死xx芽孢。
水蒸汽的温度与压力高低呈正相关,但是如果高压xx锅内不全是水蒸汽而有空气,则同样压力条件下温度就低。
常见的高压xx锅有卧式、立式和手提式三种,压力锅上的压力表刻度有“公斤/平方厘米”(kg/cm2)和“磅/平方英寸”(lb/in2)两种。

使用高压锅的注意事项:

(1)水要加足以防烧干;
(2)加盖密封时对称地旋紧密封螺丝,用力要均匀,防止密封不好而漏气;
(3)加温时要打开放气阀,直至空气xx排空才关闭升压;
(4)xx结束后要逐渐地打开排气阀,缓缓放气降压,不能过快,以防培养基沸腾而冲出容器或弄湿棉塞。
放气降压打开锅盖要及时,否则相对延长了加压加热时间,易使培养基成分分解变质,引起pH值的改变或产生沉淀物,同时容器上的棉花塞因长时间闷在水蒸气中,易被沾湿而增加污染的机会。

2.过滤xx

一些不耐热的物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变质或失效,故不能用加热xx的方法,如xx素、血清、噬菌体、疫苗、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可采用特制的xx滤器。
此外,还有空气过滤器,所用的材料是活性炭和棉花或玻璃纤维等,超净工作台的空气就是经过过滤xx的纯净空气。

一定剂量的射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常用的辐射处理方法有紫外线xx和电离辐射xx两类。
(1)紫外线xx  波长在2600-2800Å(260-280nm)之间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xx能力很低,在距离光源20-50厘米之内的微生物,经照射3-10分钟即可被xx杀死,但它的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紫外线xx力。紫外线xx灯广泛应用于超净工作台、无菌室、手术室、病房等场所的空气xx与xx
(2)电离辐射 由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如X-线、γ-线等都有很强的穿透力和xx力,各种罐头食品和中成药等材料均可用射线xx。一般使用的照射剂量为40-60 kGy(戈瑞)或400-600万拉德(rad)。

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xx和抑菌活性,如多种氧化剂或烷化剂,它们影响或破坏了微生物细胞的表面结构或内部生理活动,常用的如70%乙醇、0.1 ℅升汞、2-10%的漂白粉、0.5ppm氯气、3%的双氧水、3-8%甲醛、0.1-0.5%高锰酸钾、0.1—0.25%的新洁尔灭、1%碘酒、5% 的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此外还有0.2-0.5%过氧乙酸、生石灰、4%龙胆紫、0.01%硫柳汞等。特殊条件下还可用xxx或氯化苦、环氧乙烷等气体熏蒸做灭生性处理。

(1)为什么有的培养基要调节酸度值,有的可不调?
(2)为什么有时在1.1 kg/cm2xx30分钟后的培养基上仍然长出杂菌来?
(3)仔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哪些与xx和xx有关?哪些与微生物的培养基有关?
(4)在没有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的实验室分离或移植微生物时,应怎样处理才能减少污染?
(5)试比较水、自来水、井水、矿泉水、沙滤水、蒸馏水、重蒸馏水和xx水的异同(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
(6)试设想培养皿的xx方法可有几种?

1天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培养基的制备、xx与xx- E阶草民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