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细说手机保护膜产品误区

工程师细说手机保护膜产品误区

2010-04-05 21:27:02 阅读14 评论0 字号:

保护膜产品品种繁多,花多眼乱,“99%透光率”“4H硬度”等各种各样的参数定义看得人一头雾水。许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看到众多的概念信以为真,狠狠地被JS忽悠了一把。本站特别邀请到国内专业触摸屏手机保护膜生产商BG微络斯的工程师,为大家上上课、扫扫盲,细说几个常见的认知误区。

 

1、99%透光率:首先许多保护膜产品宣称的“99%透光率”,事实上是不可能达到的,现在透光率{zg}的是光学玻璃,其透光率才大约为97%。以塑胶材料制成的屏幕保护膜,根本不可能达到99%透光率这样一个水平,所以宣传“99%透光度”的都是夸大其词。市面上只有少数的优质手机贴膜产品的透光度可以达到95%左右,BG微络斯就是其中一个。而劣质的贴膜透光度一般在80%以下,严重影响了屏幕显示效果,并间接降低了屏幕的亮度,长期使用会增加眼睛疲劳。

 

2、4H耐磨度:市面上经常见到某些手机保护膜产品标出“4H”“5H”甚至更高的耐磨度/硬度,这里面其实大部分并非真实的耐磨度。首先大家必须了解一下保护膜的“彩虹纹”。

工程师细说手机保护膜产品误区 - nohuaer - 你我的智能

所谓“彩虹纹”是因为基材在进行硬化处理的时候需要过一次高温,而在高温处理中,基材表面分子结构不均匀产生散射情况。越高强度的硬化处理,彩虹纹越难控制。彩虹纹的存在影响了透光度以及视觉效果。优质的保护膜在贴膜以后难以用肉眼看出彩虹纹。

 

所以彩虹纹其实是硬化处理的产物,越高强度的硬化处理,就意味着保护膜的彩虹纹越厉害,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前提下,达到{zj0}的硬化处理效果一般只会到3.5H至3.8H之间。超过这个值的,要么是虚报耐磨度,要么是彩虹纹突出。

 

 

3、静电吸附:手机屏幕以及保护膜也并非{jd1}平滑,单纯靠静电吸附的话是不可能牢靠地粘贴保证保护膜不掉下来的。静电吸附的说法其实不xx正确,严格来说应该叫“硅胶静电吸附”。保护膜的粘贴当然有一定的静电因素,但最主要是靠贴膜上的硅胶粘附的,只是这层硅胶本身粘力不强,但贴到屏幕表面的时候就可以把保护膜完整地吸附上去。这也是在贴膜过程中手指不能碰到保护膜背面吸附层的原因。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工程师细说手机保护膜产品误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