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gj}的精细生活_幸福在谁的左边_新浪博客
 

            一个伟大{gj}的精细生活

                  访三届世界航模大赛{gj}曾国升

   我们到达他家的时候,夜色已晚。他特地从家里到马路边上来迎接我们。在我们的想像中,航模一个是个胆大心细的活。一般年轻人有这个兴趣,但是要做好却都往往没这个耐性,所以便认定曾国升是个年纪不小的人。但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他是个年纪仅仅三十出头的精神焕发的小伙子。他领着我们到了他在一楼的家。在互相介绍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要他带我们去参观他的工作室。

    曾国升的工作室其实就在他家的隔壁,一打开门,我们便被扑面而来的浓重的异味和散落在满满一屋的零件吓倒,他告诉我们,刚才的味道是一些材料和油漆以及胶水的混合味道。我们好不容易挪了一块空地出来。我们环顾四周,发现一些漂亮的成品和本成品的汽车模型挂在墙壁上,原来他不仅仅对航海模型感兴趣,同样的也对汽车模型很在行。他微笑地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批车模发烧友的聚集地,只是后来大家散去,现在他一心都扑在了航海模型的制作上。

     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从他最拿手的航海模型开始的。他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上面搬下来一个木箱子。木箱子上面贴了一张张“小心轻放”标志的小纸条,我们还注意到了他在木箱子上面手写的“航海模型,易碎物品,小心轻放,谢谢!”的字样。他打开箱子,里面是一艘“杭州号”导弹驱逐舰模型。我们为它精致的做工感到阵阵惊叹,啧啧称赞。“杭州号”做工非常精细。船的两头各有一个球形炮台,右边有一架飞机,中间还有桅杆、快艇、护栏等设备,每一处都非常逼真。随后,他又一一展示了“英王乔治号”、“俾斯麦号”和“胜利号”模型给我们看。我们向曾国升先生了解到,这些航模做工都非常精细,工期时间比较长。像“俾斯麦号”花时近一年,特别是船上的甲板就花了几个月,因为甲板是由6000多块宽度不足1毫米的木板拼接而成。单一个螺旋桨就要花费整整{yt}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每个零件都是由自己手工制作。为了让我们看清楚舰艇上的一些救生圈和活页窗,曾先生还特地拿来了一把小手电照给我们看。如此小的细节让我们惊叹不已,曾先生说,裁判在评判的时候,是用一个特制的带灯放大镜来观察的,航模比赛比的就是做工的精细和对历史的考证。

       为了比赛 6天睡8个小时

曾国升先生为了航模没少花时间,自从他四年级开始学做航模,直到后来他不顾家里的反对放弃了自己的美工专业,而选择了这一项艰苦的“工程”。平均每天下来他都要花上10个小时的时间在航模的研究和制作上。而且为了避免被人打扰,他往往把工作时间定在晚上。一做变做到凌晨四、五点。有一次为了参加比赛,他连续6天只睡了8个小时。但是他说都不觉得累,能坚持下来的关键是心态,是恒心。

 

    他对爱情的经营也很细心

    当我们笑着问他这么忙,有没有时间陪女朋友的时候,他有些害羞地回答,会。因为他工作时间往往都是在夜里,所以白天特别是下午总会抽出一些时间陪女朋友出去逛逛街什么的。

 

        厦门缺少试水环境

     曾先生说,厦门对航模兴趣的人不多,特别是以此为专业的人几乎没有,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战斗。而且做好的航模要试水的环境也很难找到,因为航模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一旦有海藻生物附在模型上一般很难发现,而且容易腐蚀船体,对模型的损坏非常大。他曾经就吃过这样的亏。在一次国际比赛中,他的“杭州号”因为害怕被腐蚀而整整两年没有下过水。结果,虽然它在外观评比上排名{dy},整整比第二名高了3分,曾国升说,这相当于第二名还要花上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赶上他的“杭州号”,但是因为下水操作的时候缺少试水的他落后很多,{zh1}把{gj}拱手相让。为此,他吸取了经验,特地在模型吃水位以下钉铜皮,以保护航模。

曾国升先生跟我们说,航模比赛是我们国家非奥运会xx{dy}大户,从建国到现在一共拿过了130多个世界{gj}。这次,他们体育局还特地将这项比赛带到了学校,厦门体育局和双十中学将展开合作办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模型运动,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动手能力培养。

链接

曾国升部分代表作品:

★  胜利号,2002年德国世锦赛的{gj},同时这也是国内20多年来在这个级别上的{sg}也是惟一一个世界{gj}。

★  俾斯麦号,2004年、2006年两届世锦赛{gj}得主

★  杭州号,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第三名

郑重声明:资讯 【一个伟大{gj}的精细生活_幸福在谁的左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