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零排放之路奔驰新能源技术介绍_Mercedes-AMG_百度空间
[ 汽车技术] 石油采完了怎么办?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要知道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全球的汽车保有量正在向10亿辆大关迈进,这么庞大的群体每天都在不停的消耗汽油、柴油,而且很有可能你也是其中一员。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这种几乎肆无忌惮的消耗方式显然是很危险的。这时候,汽车厂家该做点什么?

    没错,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按照现在石油的消耗速度,以及不断增速的趋势,悲观的专家们甚至预计全球的石油储量只够人类折腾50年。所以为了拯救大家热爱的汽车们,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就成了现在各大厂家都相当重视的工作,编辑最近参加了举办的新能源技术媒体交流会,来自德国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在这方面工作的{zx1}成果,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看看有哪些值得xx的内容。

    一、的新能源技术战略规划

    根据的理解,内燃机车型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对环境几乎无害的零排放新能源车型,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各国政策法规的跟进都是需要时间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些什么呢?简单说,他们把自己的新能源路线分成了三个方面来同时发展,尽可能的在达到“零排放”这个{zj2}目标之前,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注意我用的这个词——解决方案。解决什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坚持“舒适、安全、豪华”的品牌属性?现阶段给出的答案是:蓝色效能(Blue Efficiency)、()、电力驱动(Electric Drive)。

    二、什么是蓝色效能(Blue Efficiency)?

    因为对蓝色的偏爱,我认为这个名字是三条路线中起的{zh0}听的,在技术方面它则是最容易实现的,实际上应用这套技术的车型——比如2010款E260 CGI、E200 CGI——已经实现了量产。

    这里有个概念不能搞错:蓝色效能并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而是一整套节能减排技术改进的总称。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小排量发动机、轻量化车身、增大后轴传动比、低摩擦阻力的和轮胎、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等项目,这一整套改进能使整车的油耗降低12%-15%。

    代表车型:E260 CGI、E级

    E260 CGI搭载的是一台1.8升排量发动机,CGI是Sratified-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的缩写,也就是说这台发动机使用了和燃油直喷技术,从字面上看还应该有,但现在还没有使用,专家说明年就会有,这样燃烧效率又能提高15%。

    除了发动机E260 CGI还有一系列技术改进,包括轻质风挡玻璃、节能转向泵控制系统、智能发电机能量管理等等细节上的手术,单个看不起眼,但综合在一起就获得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消耗,古人教育我们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来也懂这个道理。

    E级最值得炫耀的地方就是它的风阻系数:仅为0.24,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是目前所有量产的汽车当中{zd1}的。我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zd1},但至少我确定它的侧面流线看起来真的是“如丝般顺滑”。


三、什么是)?

    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已经相当面熟了,作为一个小标题列出来甚至都有点突兀,不过为了文章结构上的呼应美大家就忍了吧。定义的主要包含了这么几个部分:锂离子电池、内燃机、动力控制组件、模块、七速自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模块都可以兼容七速自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对于暂时没有推出变速器的来说确实是非常周全的考虑。

    ()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当起步和加速时,电动机为内燃机提供动力辅助;在制动时,内燃机没有燃油供给,电动机将制动能量回收至蓄电池中;正常行驶时,电动机关闭,依靠内燃机驱动。

    代表车型:0

    0 去年已经在国内上市,现在偶尔能在街头看见它的身影。这台豪华车搭载了3.5升排量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和15kW电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8升左右,对于一款大型豪华车来说,是相当出色的成绩。


四、什么是电力驱动(Electric Drive)?

    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最终车辆的驱动是靠电力来实现的,不过电力的产生就有好几种了,这就引出了的几种不同的电力驱动系统结构,分别是E-CELL、F-CELL、E-CELL PLUS。

    1. E-CELL

    E-CELL是指什么呢?这是结构最为简化的一套系统了,核心部件只有两个:电动机和高压蓄电池。从原理上来讲这跟大街上见的电动自行车是同类型的结构,也就是靠电池里的电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来驱动车轮转动。

    代表车型:电动版、E-CELL

    电动版配备的是一台30kW的电动机,电力则由锂离子电池提供,家用插座和公共充电站就可以充电,充满电的时间在6-7小时,它的满电续航能力在135公里左右,{dy}批产品车将在2012年量产,不过只有1000台,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是买不到的。

    E-CELL的峰值290牛米,{zd0}70kW,满电续航为200公里左右。好消息是它今年就会量产,坏消息是只产500台。

    2. F-CELL

    F-CELL则要复杂的多,它引入了燃料电池这个高科技产物,它的核心部件是由四部分组成的:电动机、高压蓄电池、燃料电池系统、氢罐。大致的工作原理是这样,氢罐负责储存氢燃料,氢燃料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后经过一系列复杂又无聊的化学变化产生电力,电力再储存进高压蓄电池,然后释放给电动机来驱动汽车。

    代表车型:F-CELL

    F-CELL配备了一台100kW电动机,峰值290牛米,表示它的续航为400公里左右,当然前提是把氢罐加满。这里就衍生出加氢的问题,因为氢的制造、存储、运输、建设加氢站等等都是相当耗钱的工程,这也是F-CELL普及的{zd0}障碍之一,所以短期内这种车型很难大量投产使用,{dy}批量产F-CELL会有200台,将在今年交到客户手中。

    3. E-CELL PLUS

    现在来说说E-CELL PLUS,“PLUS”这个单词是“加、附加”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是指在E-CELL的基础上附加了其他部分,达到增加续航的目的。增加了什么呢?很简单:内燃机。表面上看这种“内燃机+电力系统”的模式跟不是一模一样了吗?当然不是!在系统中内燃机是作为主角的,电动系统只是跑龙套的,偶尔帮帮内燃机的忙,为车辆提供辅助的动力;而在这里电动系统是{jd1}的主角,驱动汽车就只靠它来直接完成,而内燃机的工作就是负责在行驶过程中给电池充电。

    代表车型:BlueZERO E-CELL PLUS

    BlueZERO E-CELL PLUS是一款接近量产的型,电动机的{zd0}100kW,峰值320牛米,它的锂电池可以用插电式来充电,行驶当中则靠1.0升的汽油发动机来充电。


五、F800 Style

    之所以把这台车拿出来单独介绍,是因为它的技术非常特殊。F800 Style(以下简称F800)的平台能支持两种驱动系统:既可以搭载插电式系统,也可以搭载F-CELL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

    如果你选择插电式,那么你的车就会有3.5升排量V6汽油内燃机、模块、锂离子电池、七速自动等配置,发动机220kW,加上电动机的80kW,总达到300kW,百公里加速只需4.8秒,而百公里油耗仅为2.9升,续航则达到了700公里;如果你选择F-CELL车型,那么将得到氢燃料电池、氢罐、锂离子电池、电动机等配置,{zd0}为100kW,峰值290牛米,续航600公里。显然后面这种动力配置的车型不是为了追求性能而生,而是为了保护地球。

六、锂离子电池

    细心的读者会采用的电池全部是锂离子电池,相比日系厂商青睐的镍氢电池,显然则更看好前者,因为在相同容量下,它能以一半的重量提供三倍的续航。更大容量、xxx率、更小尺寸、更轻重量等等,优点能用排比句来写了。不过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不会变的,锂离子电池这么好,当然也很昂贵,不过仍旧认为锂离子电池将会是发展的主流,并且将不遗余力的推广。

    与的合作就是{zh0}的证明,正是看中了它在这方面的优势,有{sjlx}的电池研发能力和充足的国内汽车市场经验,而在电力传动系统领域则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双方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电池研发领域和电动车型的开发,这种强强联手的合作将推进电力驱动技术的大踏步发展,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将最终受益。

    七、总结

    从成本上来看,由低到高依次是Blue Efficiency、、E-CELL、F-CELL。技术角度而言,现阶段最容易实现、最方便推广的,也是Blue Efficiency。已经生产了58款Blue Efficiency车型,而今年内这一数字将拓展到85款。但这种节能减排的改造方式仍旧不是根本策略,只有真正脱离燃油消耗才算是汽车工业的胜利,从这个角度说E-CELL、F-CELL更有长远意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汽车厂商们来说这也是相当受用的一句话,尤其是在这个石油日渐珍贵的年代,多年前内燃机车拯救了马车,不久的将来也需要有新形式的技术来拯救今天的内燃机车,作为百年老厂一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这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马上车展就要开幕了,这次车展的主题就跟新能源相关:畅想绿色未来。未来是不是绿色的,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今天的汽车厂家们所做的努力了。但愿未来,汽车不再是污染环境的代名词,希望新能源车型能早日普及到每个人的心坎里。(文/图/摄影 胡正暘)



郑重声明:资讯 【通往零排放之路奔驰新能源技术介绍_Mercedes-AMG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