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燃气协会副会长、CBN监事会主席李新峰专访
1月27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的消息发布不到一周,一家低调神秘的企业“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罗湖区太白路1008号悄然挂牌,记者意图探访这家生物能源新锐,但计划未能实现。费尽周折,{zh1}通过深圳市燃气协会,记者找到了这家企业的监事会主席、深圳市燃气协会副会长李新峰先生,李主席拒绝接受采访,声称公司信息以《公司章程》规定的信息披露为准。
记者拐弯抹角,与李主席攀谈,并主要借助该公司网站披露的资料,完成了一次不算专访的专访。
记者了解到,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质气化、液化技术为核心的生物燃气企业,主要经营工业生物燃气和民用生物燃气业务,以石化能源替代和能源合同管理为主要经营方式。
记者:你们主要做什么业务?
李新峰:生产和经营生物燃气业务,包括工业生物燃气和民用生物燃气业务。
记者:是不是现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的生物质汽化炉业务?
李新峰:不是。我们的业务和现在社会上代理加盟的生物质气化炉业务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从事的是工业化、规模化的生物燃气业务,不是分散化、小型化的一家一户的生物质气化业务。我们既不卖小型化的一家一户的生物质气化炉,也不转让所谓“技术”,更不从事代理、加盟、授权业务。我们的业务就是生产和销售生物燃气,或者,通过能源合同管理的方式,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石化能源替代完整的解决方案。
记者:你们公司业务现在开展得怎样?你们如何实现石化能源替代?
李新峰:公司网站有详细介绍和披露。除此以外,我不能够披露任何新的内容。对不起,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对公司履行监督职能,我们不是信息披露机构。
记者:你们怎么会想到以石化能源替代为主营业务?
李新峰:公司信息以外的话题,我们可以敞开谈。公司LOG:“CBN”是碳中和的英文缩写,表明公司是一家“碳中和”企业。
记者:“carbonneutral”这个字才收入2007年版的新牛津英语字典中,这么快,你们就拿来做公司字号,也够新潮的了。
李新峰:我们很传统。
“燕鹏”是公司的注册商标,“燕鹏石油气”是一家传统石化企业,在深圳经营石化能源已经有26年历史,是深圳老牌液化气企业和xxxx。
记者:碳中和公司网连接:
石化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终究会枯竭。《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显示,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258万亿桶(不含加拿大油砂)。按2008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可开采42年。以同样方式计算,现有天然气储量能满足60年的开采,而煤炭储量可开采122年。
李新峰:石化能源替代,是人类没有选择的选择。CBN只是比其他企业早一点做出了选择而已,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潮”,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新能源是国家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但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却发出了“新能源过剩”或“过热”的隐忧,你如何监督公司不陷入“新能源过剩”或“过热”的陷阱?
李新峰:这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莫大的误解和误导!
记者:贵公司网站披露,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商业模式,你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1、技术与服务商模式:即通过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技术或服务,获取业务收入与利润来源的商业模式。
2、设备供应商模式:主要通过提供新能源设备,获取业务收入与利润,如国内的风电设备供应商等新能源企业,就是这种商业模式。
3、材料供应商模式:主要通过为新能源产业供应所需的新能源材料,如国内的太阳能企业,通过供应太阳能电池材料,获取业务收入和利润。
4、运营商模式:运用新能源技术与设备、材料,生产新能源产品,并通过销售这些新能源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
李新峰: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新能源运营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企业。
所谓“新能源过剩”或“过热” 实际上反映的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结构失衡现象,即新能源设备或材料供应商,相对于国内新能源运营商的短缺或缺位,而显出所谓的“过剩或过热”。
CBN的成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新能源运营商的短缺或缺位,在一定意义上校正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结构失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