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杂译之六:食物与饮食文化_封龙君_新浪博客

食物与饮食文化

 

鯖田豊之

 

准时用餐

 

在今天,如果去到西欧各国,没法不注意到的一件事情就是用餐时间。和日本不同,除了观光客众多的大城市之外,往往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正经用餐的。如果超过了午饭时间,餐馆就关门大吉,直到晚餐时间才开门,或者仅仅提供专用饮品。如果糊里糊涂错过了午餐时间,就只好到不提供座位的立食快餐店去对付了。更要命的是,午餐、晚餐时间还不见得都是统一的。地域差也不能忽视。午餐虽然大致上都是在中午前后,晚餐时间却是各地不一的,罗马是七点半,米兰是七点,日内瓦是六点。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时间上没问题,西欧人就一定会悠哉游哉,从容进餐。饮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的比例是很大的。企业或者报纸在登出招聘广告时,“有单位食堂”这一点常常会成为有力的招数。

 

什么都要搞它一搞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自古以来,欧洲在饮食上就很成问题。日本的话,不管怎么说,米、麦、粟、稗,什么都行,只要能确保主食就可以应付。副食作为附加品,在过去常常是直接利用自然恩赐的山珍海产。但是自然条件恶劣的西欧却无法如此。在德川时代,日本的水稻收获量已经达到了播种量的30倍,而麦类的收获量却只有播种量的5、6倍。而且,水稻是可以每年连续耕作的,麦类却不能。直到与饲料作物的轮作时xx始之前,为了回复地力,都必须要有休耕期。面包是没办法成为主食的。不过,西欧自然生长的草类却很柔软,生生不息,在家畜放牧的方面是优于日本的。18世纪英国xx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提议说,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面包价格上升的时候就应该种小麦,牛肉价格上升的时候就应该用作牧草地。就是这种麦田和牧草地相互轮换的关系。虽然如此,饲养家畜却没办法像捕捞鱼介一样付诸天意。尤其像牛这样要花好几年才能养育长成的家畜,虽然{zh1}能够宰掉吃肉,却必须要有计划地着手推进。在西欧,没有所谓主食、副食的区分,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不管什么都得搞它一搞,这是生存的{zg}指令。对食物的重视,是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地步的。

 

真命料理是咕嘟咕嘟乱炖

 

在西欧,并不像日本一样,食材说了算。米啊麦啊之类的颗粒,都不是用来煮饭的。要烤面包,就得先磨面粉。而且,和鱼介类不同,猪牛是不能囫囵端到桌上来的。先得宰掉,切成片片的肉和内脏,才能开始烹调。总而言之,最终成为了西洋料理的主流的,是把牛奶、奶油、奶酪、麦粉、肉、蔬菜和鸡蛋搅在一起,小火咕嘟咕嘟乱炖。在比较古老的时候,能够把麦粉和牛奶或者羊奶一起乱炖就已经可以凑合了,不过时不时的内容也会丰富起来。现在吃西洋料理,开场菜是“汤”或者“浓汤”,其实这不过就是17世纪时候开始的,把咕嘟咕嘟乱炖里的“东西”和“汁水”分离开来而已。就算在烹调问题上,都要这么“搞它一搞”,搞到连食材是什么样子都分不出来的地步。就是因为这样,过去的西欧人才会常常患上坏血病。

 

成果丰硕的食物革命

 

近世以后,西欧人开始海外活动,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未知的食品源源不绝地传进来了。16世纪是芦笋、蜜瓜,17世纪是花椰菜、茄子、豌豆,18世纪是番茄、甜菜。形形色色,纷纷在西欧粉墨登场。虽然没有一下子就广泛普及,毕竟西欧的餐桌是{yt}天地热闹起来了。在这些舶来品中,17世纪登场的红茶和咖啡,最是发挥了革命性的威力。原本西欧除了牛奶类之外,就只有啤酒、葡萄酒之类的酒精饮料。西欧人没日没夜地喝得醉醺醺的。然而在这时候,不会喝醉,却能让人神经轻微兴奋的新型饮料被介绍进来了。虽然一开始人们攻击这些饮料是毒药,不过到了18世纪,红茶和咖啡就已经xx进入西欧人的生活了。此外,16世纪末传入西欧的马铃薯,一开始也被攻击为毒药,敬而远之,到18世纪也成为了一般的食品。更次,在18世纪,饲料作物的栽培上了轨道,放牧与圈养结合的方式使得家畜的肥育成为可能,结果就使得宰杀的牛、羊、马重量倍增。18世纪,在任何意义上都是食物革命的时代,所有人都开始使用汤匙和叉子了。

 

餐馆的背景

 

法国料理成为西洋料理{zw},也是18世纪的事情。当时的法国经济学者魁奈的学说认为,饮食上的xx能促进品种改良,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不是魁奈的影响先不说,总之这时候法国的皇室和贵族们都在向着美食的追求狂奔。男男女女一同出入厨房成为时尚。在开party的时候,由主人和女主人亲手调制饮食待客,被视为{zg}的礼节。当然,夫妇两人全盘料理是不可能的。身怀绝技的厨师长成为皇室和贵族争夺的对象,挖墙脚大战屡屡开锣。他们所受到的礼遇与其说是职员,不如说是艺术家。烹调秘笈和新奇食谱也纷纷上阵。法国革命之后,这些厨师长下岗失业,开始偷偷地为不固定的客人提供饮食。这就是今天的餐馆的直接起源。

 

参考文献:

 

鯖田豊之『肉食の思想』中央公論社

 

 

译者乱评:

 

『世界歴史の基礎知識』西欧篇第5节。

首先要赞一句自己译得漂亮!娃哈哈哈。当然,文章的有趣是前提。

其次一个是,大家看到这一篇,不会油然而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吗?连日本人都有带着如此自豪和(多少有些)轻蔑的口气谈论其他国家的饮食的时候耶!除了咕嘟咕嘟乱炖之外啥也不会的西欧野人,有什么可以在我们面前吹大气的呢?

这不是开玩笑的。虽然我并没有摇身一变变成国粹主义者。

不看清楚什么东西自己不行,当然不行。但是不看清楚什么东西别人不行,也是不行的。

这一百多年,我们实在是被枪炮和洋货打怕了。读书人被一身蛮力的野人给打了,当然,硬着头皮说你胜之不武,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赶紧应该自己去锻炼身体。

不过,中国人对着咕嘟咕嘟乱炖的肉和汁水,危襟正坐,细心品尝,赞叹为人间的美味,不觉得实在也未免是一件太可笑的事情了么?

其实有不少朋友跟我有同样的体验。小时候读西洋小说,或者看西方影视,看见那里边吹得天花乱坠,法国料理如何如何,意大利料理又如何如何,就跟在国内看日本料理一样,心里觉得老大神奇。真的吃到以后呢……其实什么都没有。{zh0}的,不过勉强能够让人说一句“好吃”而已。

但是我们还不太敢大声说。你看人家西方人不是都赞不绝口么,美国人总不会乱说的啦。说不定是我的味觉有问题呢?

这就好像一个嚣张不啦叽的年轻人把老头打了一顿,大声宣布:我就是比你年纪大!懂得多!被打怕了的老头晕头转向的,也就以为自己真的没有人家年纪大,没有人家懂得多了一样。

我们的味觉没有问题。只是中国菜实在太好吃了而已。

粤菜湘菜川菜,比一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咕嘟咕嘟乱炖好吃,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实力是实力,政体是政体,社会是社会,文化是文化。讲到文化,中国人其实真的应该有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心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封龙杂译之六:食物与饮食文化_封龙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