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联:30年食用菌科技变迁见证人_meegary_新浪博客

   来源:

    改革开放30年,古田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跃成为开发品种最多、生产规模{zd0}、菌类产量{zg}、科技实力最强的“中国食用菌之都”,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食用菌企业家。
    周诗联,就是这批企业家的代表,从“泥腿子”成长为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的带头人,他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并见证了古田食用菌插上科技“翅膀”飞向国际的历程。
    食用菌王原是“泥腿子”出身
    1958年,周诗联出生在古田县吉巷乡奎楼村典村自然村。这个小村子地处海拔600米的山区,只有30多户人家。
    70年代末,不到二十岁的周诗联在刨完自家几亩责任田后,就将种植白木耳作为了家庭的“副业”。那时候,生产条件十分简陋,技术水平也不高,白木耳的种植受温度影响很大,非得等到十月以后,天气凉下来了,才能开始栽种。
    在精心照料了30多天后,几百个空罐头瓶里长出了{dy}批白木耳,周诗联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没多久他又犯了难:白木耳在当时来说是“稀罕货”,一公斤要卖160多元,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那么,自己种出的这么多白木耳,怎样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呢?恐怕才刚开始销售,就会被当成“投机倒把”抓起来了吧!
    “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白木耳发霉!”周诗联开始转换销售方式。此后的几个月里,他都用两三个大提包装上三四十斤白木耳,坐两天多的火车,前往贵阳、四川、湖南等地,把白木耳卖给当地的医药公司做药品。
    “虽然来来回回很辛苦,每次的销量都不大,但总算能赚到一点钱了。”周诗联说。后来,卖完了自己种的,周诗联还帮助村里其他人卖白木耳。
    尝试新品种,他是“{dy}人”
    1985年,在尝到甜头后,周诗联开始扩大种植品种,先后栽培了香菇、草菇、姬松茸等。其中,姬松茸是当时刚刚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适合夏季在较高海拔处栽培,而典村就是非常合适的地方。周诗联用棉籽壳、稻草、牛粪作主要原料,掺入少量石灰、碳酸钙、尿素、过磷酸钙,以堆料发酵,成功种植出了姬松茸,成为古田县栽培姬松茸的“{dy}人”。试栽成功后,这个新品种很快就在古田县推广开来。
    时间的钟摆指向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前往三明市引进菌种的周诗联,发现了当地xx研究所新开发的一个品种———茶树菇。它不但口感好、产量高,而且在种植上不受温度影响,一年四季都能栽培,周诗联敏锐地察觉到,这一优良品种必将占领菌类市场。
    为了学习茶树菇栽培技术,周诗联留在了三明市,凭着自己多年来与食用菌打交道积累起来的经验,他很快掌握了种植茶树菇的方法,当年就获得了3万袋的好收成。在周诗联的带动下,第二年,当地的农户也开始种植茶树菇。
    但是,由于三明市并未形成食用菌产业链,茶树菇的生产无法上规模,在销售上也遇到了困难。于是,周诗联又转战广西北海市,与台商合作成立宝嘉食用菌开发公司,建立起占地百余亩的茶树菇生产基地。北海这个城市既连接广东、深圳等大都市,又面向大西南,有着地理环境的优势,市场很快拓开,使茶树菇干品的价格飞涨到每公斤300元左右!
    借助科技翅膀,他让产品走出国门
    9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全国掀起了种植茶树菇的热潮。一窝蜂的生产,导致供过于求,茶树菇干品价格逐步下跌,{zd1}价时每公斤仅40多元。
    周诗联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另辟蹊径才能继续发展,他盯上了茶树菇鲜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当时,茶树菇鲜品无论是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还是在酒楼饭店里,都是一道xx佳肴,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鲜品经过了长途运输,通常菇体变形,品质下降,卖不出好价钱。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诗联进行了一次次的尝试,终于摸索出用泡沫箱加冰块的保鲜运输方法,使茶树菇从产地运送到外地,仍然能够保持新鲜。这项技术使周诗联再一次获得了市场先机。至目前,他已在广州、北京、上海、济南、杭州、沈阳等20多个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点,并开拓了台湾、泰国、法国等市场。
    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古田食用菌产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转变。周诗联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不再满足于仅停留在对食用菌的保鲜、烘干、盐渍上,而是开始着手提高深加工能力,以实现食用菌的增值。
    看到市场上包装好的榨菜、糟菜、脆萝卜等方便食品销路很旺,周诗联的心里有了新主意,并马上动手实施。他用古田特产“红酒米曲”腌制食用菌,开发出色泽鲜红、糟香浓郁、口感脆嫩、风味独特且不含防腐剂的方便即食品,还可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调配成咸、酸、辣、甜等不同口味的小包装。
    这项新产品一上市,便大受消费者欢迎,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瑞士的一家投资公司闻讯赶来,提出以7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他的专利,却被周诗联拒绝了。他说,希望这项技术能够成为古田县食用菌产业走向精深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现在,周诗联正在与无锡的江南大学合作研制“菇菌营养蛋白粉”,就是将食用菌制成可以直接冲泡饮用的营养食品。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能够成功投产,年产量可达到500吨以上,产值高达6000万元,年可创利润1600万元,食用菌精深加工由此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周诗联:30年食用菌科技变迁见证人_meegary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