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放机指的是只能播放而不能录制的音视频设备,常见的包括磁带单放机、MD单放机,VCD、DVD以及{zx1}的蓝光播放器等都属于单放机的范畴。
全球最小的MD单放机 夏普将从2001年9月10日开始上市全球最小且连续播放时间最长的MD头戴式耳机单放机 “MD-ST77”。该产品通过实现光拾取构造的薄型及小型化、ATRAC LSI和DRAM的单一芯片化、零件数目的减少以及主要零件集约化等措施,实现了长71.0mm×厚11.7mm×深77.7mm的全球最小、最薄尺寸。
另外,该产品的ATRAC LSI采用了使用0.18μm工艺的第5代产品。同时,通过提高光盘的转数来减少系统的耗电量等,实现了长时间播放。当并用镍氢充电池和一根高容量碱性5号干电池时,可以连续播放142小时,在便携式MD产品中为全球之冠。另外,当使用一根充电电池时可以连续播放约47个小时,当使用一根高容量碱性5号干电池(1.5V)时可以连续播放约82个小时(均为选择LP4模式时)。
另外,该产品还可以从采用“MDLP分组模式”录音的MiniDisk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播放。根据主机上部的LED闪烁的颜色和闪烁次数一眼便可确认正在播放的曲目为何种录音模式(“MDLP 3色导航”)。在附带背光灯的遥控器中,采用了双行显示的大型液晶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光磁盘名(第1行)和曲目名(第2行)或者光盘名(第1行)和时间信息(第2行)。
单放机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主要用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放。常用的磁带录音机有盘式和盒式两种。盒式录音机以其录音、放音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盒式录音机按其功能可分为单放机、录放机、收录机、立体声收录机以及录音座等。
(1)录放原理
磁带录音机的录音和放音是一个电—磁的转换过程。录音时,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磁头线圈,就会在磁头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在磁头的工作缝隙处形成随音频而变化的磁场,当磁带紧贴着通过磁头缝隙时,磁力线穿过磁带上的磁性层,将它磁化,从而便留下了剩磁,随着磁带的恒速移动,就在磁带上留下了极性和强弱随音频信号变化的连续性剩磁磁迹),使声信号以剩磁的形式记录下来。放音时,当录有磁迹的磁带以与录音时相同的速度通过磁头的工作缝隙时,由于磁头铁芯的导磁率比空气高得多,磁带上的剩磁磁场的磁力线将通过磁头铁芯而成闭合磁路。因磁带上的剩磁强度和方向都是随所录声音信号变化的,磁头铁芯内的磁通量也相应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便产生对应磁通量变化的感应电动势。
(2)抹音原理
抹音实际是对磁带进行消磁,将磁带上的剩磁去掉。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交流抹音的方法。交流抹音又称超音频抹音。抹音磁头的基本结构与录放磁头相同,只是工作缝隙宽度大约为录放磁头的10倍。抹音时,超音频振荡器给抹音头线圈提供超音频电流,使磁头缝隙处产生一个交变次数足够多的磁场,磁带上各段在逐渐接近缝隙中心的过程中被逐渐增强的交变磁场反复作用,使剩磁逐渐减小到零。磁带上原录有的磁迹xx被抹掉了。另一种抹音方法是直流饱和抹音法,他是让直流电流通过抹音头线圈产生一个足以使磁带上磁性材料饱和磁化的磁场。当磁带通过抹音头缝隙时,磁带上所有磁性材料的剩磁都达到饱和。这样磁带上各处磁通量一致,放音时就不可能产生感应电信号了。
(3)录音机基本结构
录音机一般由磁头、机械传动(称为“机芯”)和电路三部分组成。录音机的磁头分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和抹音磁头三种,普及型录音机常把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并成一个录放磁头。机械传动部分由驱动机构、制动机构和各种功能操作机构组成。电路部分由录、放音放大器、超音频振荡器和一些特殊功能电路组成。机械系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磁一电转换,它却为磁电转换提供了时间一空间条件,因而在录音机中是关键部分,录音机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芯。
(4)磁带
磁带是录音信号的存储主体,由带基和磁性层两部分组成。磁性层是记录信号的载体,将磁性物质和粘合剂混合后均匀地涂布在带基上而形成的。录音磁带按外形结构不同分有盘式、卡式和盒式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