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崛起石化新城经济经济小故事

我的日志

 
小渔村崛起石化新城

  ——一位老渔民眼中的家乡巨变

  编者按

  2008年上半年,泉州持续、有效发展。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GDP总量继续保持全省xx,是全省惟一实现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设区市。

  下半年,泉州要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应当稳住大盘,固本培源,在不断突破和中求发展,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发挥好支撑带动作用。

  早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以民生视角xx泉州在建设潮中催人奋进的发展态势。

   □早报记者江海苹/文王锐/图

  当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走进”泉港,就注定这个原本偏僻的小渔村,将摇身一变,成为泉州打造“千亿石化产业”基地的领军者。说起家乡几年来的这些变化,老渔民张恒成的感触实在是太深啦。

  从“讨海”到上岸的改变

  58岁的张恒成是泉港后龙镇上西村人。和许多当地的老百姓一样,他亲眼目睹了几年来石化项目落地后泉港的变迁,亲身经历了从渔民到居民的变化……

  在567蛋糕行里,我们见到了张恒成。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为自家6家分店赶制蛋糕。张恒成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所在的上西村为福炼项目、四大码头、沿海大通道等建设项目征用地。原本靠“讨海”维生的他基本失去经济来源。后来,村里鼓励发展个体经济,鼓励村民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他和儿子张锦坤拿出政府补贴的钱和积蓄,在福炼生活区门口租了个店面,开了{dy}家蛋糕店,挖到了{dy}桶金。

  回想起创业历程,张锦坤感触颇深。他说:“如果没有这种‘现代化’,也许这时的他和父辈一样,还是个打鱼的,终日在海上漂泊,经历着风浪。”如今,张恒成父子家的经济水平提高了,生活也变好了。他们家的蛋糕加工店有40个工人,每年要付出的工资就达40万元,解决了村里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上西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村里2000多人,有380多名村民进入第三产业服务领域,人均创收2万多元。比如,村里依托兴通船务公司这个平台,把征地赔偿款入股新建造5000吨级油轮,并组织村民船员培训,加入该公司从事海运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

  昨日,在上西村集体投资的鑫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一群妇女正低着头,熟练地给海带打结,用刀切断。这些正在加工海带的妇女基本上是本村的。公司经理张秋经告诉记者,公司请的这些工人原本没工作,待岗在家,年纪在40岁到60岁之间不等。她们由于年纪大,无法出去打工,再加上失地失海,家里收入也就减少了。把她们请到公司里来工作,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据悉,每年该公司解决这样的劳动力将近300个,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700元左右。

  偏僻小渔村今日人气旺

  项目落地了,产业基地在形成。短短8年,一个现代化城市建起来了。这当中,泉港的老百姓付出很多心血。近年来,泉港区也积极实施“五大民生”,让广大农民共享石化基地的发展成果。比如泉港区实施“就业工程”,由区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帮助60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免费为动迁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并设立镇级劳动力就业联络站,配备村级就业信息联络员,引导失地农民逐步转移为产业工人。对于动迁的群众,确保他们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上,户均安置一套(层)以上。

  自从一体化项目落地后,泉港地方级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等都在一年年增长。石化港口物流产业的全面开花带来了的人气聚集效应。

  目前,仅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工地,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建设大军奋战在安装一线。全区各重点项目工地上川流不息的建设大军,项目服务商圈内星罗棋布的宾馆、银行、酒店、超市、食杂店、配件店等等,都在提醒着来访者泉港人气的聚集。“泉港及周边区域将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其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当可观,由此带来的人口集聚规模将急剧增加。”泉港石化工业区建设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眼下在项目的带动下,城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酒店餐饮、文化娱乐、商贸服务等行业日臻繁荣,现有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1家,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专业迅速兴起,城市生活配套条件逐步增强。

  来自东北的小翁告诉记者,她来泉港几年了,这里的变化实在大。一体化项目开始建设时还没感觉到这么明显,特别是近两年来,变化就特别明显,像肯德基、国美电器、中闽百汇、奇隆购物广场、七星步行街等一批大型卖场、物流企业也竞相进驻。

  泉港区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志林告诉记者,作为大产业配套的新型城区,泉港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约,商贸、居住综合服务功能强,城市建设商机无限。

  展望未来,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龙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将带动千亿中下游产业、港口物流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抢滩登陆泉港,高学历、高收入的外来人群大量涌入,由此形成了对行政管理、商务、高等教育、国际金融等xx消费和服务需求,为石化港口新城的新一轮发展提供有利的契机。

  可以说,在泉港亲历巨变的每个人,对这片大潮澎湃的建设热土都充满了期待和自信,微笑写在他们脸上,力量注入他们的行动中……

   □相关链接

  福建炼油乙烯

  一体化项目

  随着石化产业进入泉港,“石化产业基地”成为泉港的代名词。

  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是目前国内{dy}个集炼油、乙烯生产和成品油销售全面一体化的项目,于2005年7月份全面动工建设,明年一季度全面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实现超600亿元。

  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至少可以产生1∶5的带动效应,可带动形成1500亿元以上的石化产业集群。举个例子,泉州的纺织服装企业达到上万家,已经形成了一个集面料辅料生产、纺织印染、服饰配件生产、服装生产、开发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工业体系。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投产后,将能够为纺织服装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合成纤维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泉州市纺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力。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对其周边地区的鞋业、建材、电子信息、汽车及其配件、修船造船、机械制造、工艺制品、包装制品等重点行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这个大炼油项目对当地经济的间接拉动也可以讲是xxx的。就第二产业来说,可以带动为该项目及相关企业生产所需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钢铁、水泥等关联行业的生产。就第三产业来讲,能够带动周边地区港口、运输、建设、商业、房地产、医疗、教育、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这条产业链不断拉长并向纵深发展,它对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将带来越来越大的正面影响。

  一座现代化的石化新城正在崛起 中蛋糕店老板张恒成 泉港上西村海带厂的女工在工作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z1928.bokee.com/viewdiary.41017001.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小渔村崛起石化新城经济经济小故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