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MG:由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是FC-1投产前的出口机型。
歼-7M是由歼-7Ⅱ改进发展而来,xx出口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型别。该机装备了由英国进口的七项电子设备,采用了国内八个改进项目。飞机具有平视显示、高精度快速射击和对地攻击等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大,能抗多种干扰,通讯设备先进,弹射救生装置也有所改进。据《兵器知识》报道,为了实际考核歼-7M的防御系统和飞行性能,该机在国外进行了试飞和打靶,并与F-16和幻影-5等飞机进行空中“格斗”,结果证明,歼-7M型飞机各个科目的成绩良好。
歼7MG是歼7系列中的{zx1}外销改良型,它的基本结构可能与中国空军新服役的歼7IV相彷,但换装了类似歼7M/MP(供出口用)上的西方航电系统。歼7MG最重要的气动结构改良是双xxx和前、後缘机动襟翼,由于操纵面增加,大幅提升了飞机的机动灵活度,不但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由于低空、低速性能也获得改善,亦可执行密接支援任务。
歼7MG由於采用结构油箱,整个机翼内部可装载燃料(与IDF相同),使其{zd0}航程增加47%,从歼7M/MP的1500公里增为2200公里。在机内的航电系统方面,根据{zx1}的资料推测,歼7MG应该装有意大利FlAR公司的GRlFO-7射控雷达,此种I波段雷达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利用全能操纵杆(HOTAS)控制,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反制能力;在脉冲都卜勒和中度脉波重复频率波形操作下,此种雷达具有完整的俯视、仰视能力,并可比对地面测距;具有两种空对空接战模式,其中超搜索(Supersearch)可从抬头显示器上捕捉暨追踪{zj1}威胁性的目标。除了GRlFO-7雷达与配套系统外,歼7MG的座舱布置和其他航电系统应与歼7M/MP同级,或者略为进行改良,但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则维持不变。有趣的是,国外对F-7MG的优良的机动性印象颇佳,并对成飞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还是看看《军事家》的说法吧:
宣传不足的歼7-MG
歼7-MG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在FC-l投产前的出口飞机,它继承了歼7一M和歼7-IV的优点,与歼7-II相比,歼7-IV/MG的零件变化率高达80%,成品变化率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
在垂直尾翼部份,歼7-MG与各型歼7皆不相同,甚至原型机之间亦有差异。留在成飞公司的0144号原型机,除垂尾顶端两旁各有2枚BM/KJ8602ESM接收天线外,仍保留了歼7-III上较旧的ESM天线,不过却没有歼7-III、歼7-IV上的护尾器。至于分别在珠海和香港作静态展示的0142、0143号原机,垂尾和歼7-IV一样,没有旧式ESM天线,但有较大的护尾器。在座舱後方的极高频(VHF)通讯天线方面,歼7-MG各原型机沿用歼7-M系列天线,歼7-IV则沿用歼7-II的天线,显示出口型和自用型飞机的通讯系统有所不同。另外歼7-IV或歼7-MG的前轮和机身敌我识别器之间,以及进气道唇部下方各有一片小型天线。歼7-MG现用中、英合制的SSR(SuperSkyRanger)射控雷达,发展自歼7-M上的SR雷达,测角精度10米位,测速精度30公尺/秒,使用高度300至21300公尺,重量55公斤,体积0.05立方公尺,有5种工作模式,可同时搜索8个空中目标并锁定其中1个交战。SSR是一种具平面阵列天线的X波段脉冲都卜勒雷达,有俯视/俯射能力,利用ARlNC429资料汇流排定出xx的目标距离、距离变化和瞄准线数据。机上也采用马尼可公司的HUD和联信公司的电子飞行仪表、雷达高度计等。
歼7-MG的固定武装是2门30-130公厘机炮,可带4枚飞弹0142号机的PL-7飞弹似是换上类似PL-8/9的氟致冷锑化锢导引头的改良型,而并非原来的氮致冷锑化导引头,颜色亦由黑转白。歼7-IV/MG换装一具涡喷13F(wP-13F)发动机,它是以歼8-II上的涡喷13AII为基础改良而成,全长4.6公尺、宽0.907公尺、高1.085公尺,重量1.198公斤,总增压比8.8,涡轮进口温度1015度,加力推力6600公斤(6,326千牛顿),推重比可达5.77。
歼7-IV/MG的机翼展弦比2.78,升力系数较歼7-III提高,首次使用的双xxx更大幅提高了飞机的性能。{zd0}爬升率接近双发的歼8-II和F-14,达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时间略减,作战推重比约0.97,超过了歼8-II,{zd0}G负荷8g。拜双xxx所赐,{zd0}转弯角速度约22度/秒,提高近50%,低空稳定盘旋角速度约14度/秒,相当於歼7-II/M的{zd0}转弯角速度,失速速度约200公里左右,空战翼负荷低於300公斤/平方公尺。全机综合机动性提高43%,近战性能大幅跃升84%,全机综合战力提高35%以上!老旧的歼7从此脱胎换骨,上述部份数据印证了成飞所言,该机可击破F-15A/C,以及在实机模拟对抗中曾击败F-14及Su-27sK确无虚言。这些性能并非换汤不换药的歼8-IIM所能比拟。
在珠海表演时,歼7-MG以低空低速通场,攻角竟拉到近40度!同时代战斗机中只有F-5E的短暂过失速稳定性可相比(F-5E享有在气动力学设计最宽容、适应性最强的优良声誉),具备线传飞控系统的第三代战斗机,持续作30度以上的攻角飞行也是非常困难的,量产飞机中只有F/A-18可做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动作已经把没有线传飞控的歼7-MG的优异性能表露无遗。
歼7-MG除了可做x-31高机动验证机才能做的「跃升倒转」机动外,成飞设计人员亦向笔者多次强调歼7-MG/IV具有MiG-29的尾冲机动能力,并由达到国际试飞员标准的中国试飞员徐勇凌做过。虽然该机采用机头进气,但却解决了大攻角进气效率和发动机喘振裕度问题,其匪夷所思较同样可作尾冲的K-8来得更甚,两者是中国能作超常规飞行的两种国产飞机。在珠海的0142号飞机,垂尾根部每边各有一块导流安定片,相信有助于大攻角飞行时提高平尾效率,未知日後生产的歼7-MG/IV是否加装这种安定片。不过0142号飞机的安定片没有迷彩而呈白色,显然是试验装置,到香港的0143和在成都的0144原型机,都没有这块安定片。
由于在航展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所以俄国格罗英夫试飞研究院(LII)副院长,在珠海飞SU-27的飞行员阿纳托尔·卡沃秋拉也亲自爬上歼7-MG了解实情。xx的米格设计局也对成飞能在MiG-21的基础上大幅精进颇感兴趣,对该机的超常规机动性更是赞不绝口。与以色列的的MiG一21/2000、俄罗斯的MiG-21-93相比,歼7-MG的远战能力仍不足,但两者在视距外攻击失败转入缠斗後形势将xx相反。将这种1955年问世的第二代机改良成具备第三代特徵的二代半战机,其实已是莫大的成就,很难两全其美。歼7-MG的效费比甚低,很适合迫切需要更换飞机的第三世界国家,已有若干国家将大量采购该机,也立竿见影地说明事实胜於雄辩。
彻底解决歼7-MG远战力差和射控系统未臻完善的缺点,将由FC-1战斗机完成,中国把它看做歼-7的接班人,希望把MiG-21家族的优良传统带入21世纪。
歼-7M是由歼-7Ⅱ改进发展而来,xx出口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型别。该机装备了由英国进口的七项电子设备,采用了国内八个改进项目。飞机具有平视显示、高精度快速射击和对地攻击等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大,能抗多种干扰,通讯设备先进,弹射救生装置也有所改进。据《兵器知识》报道,为了实际考核歼-7M的防御系统和飞行性能,该机在国外进行了试飞和打靶,并与F-16和幻影-5等飞机进行空中“格斗”,结果证明,歼-7M型飞机各个科目的成绩良好。
歼7MG是歼7系列中的{zx1}外销改良型,它的基本结构可能与中国空军新服役的歼7IV相彷,但换装了类似歼7M/MP(供出口用)上的西方航电系统。歼7MG最重要的气动结构改良是双xxx和前、後缘机动襟翼,由于操纵面增加,大幅提升了飞机的机动灵活度,不但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由于低空、低速性能也获得改善,亦可执行密接支援任务。
歼7MG由於采用结构油箱,整个机翼内部可装载燃料(与IDF相同),使其{zd0}航程增加47%,从歼7M/MP的1500公里增为2200公里。在机内的航电系统方面,根据{zx1}的资料推测,歼7MG应该装有意大利FlAR公司的GRlFO-7射控雷达,此种I波段雷达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利用全能操纵杆(HOTAS)控制,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反制能力;在脉冲都卜勒和中度脉波重复频率波形操作下,此种雷达具有完整的俯视、仰视能力,并可比对地面测距;具有两种空对空接战模式,其中超搜索(Supersearch)可从抬头显示器上捕捉暨追踪{zj1}威胁性的目标。除了GRlFO-7雷达与配套系统外,歼7MG的座舱布置和其他航电系统应与歼7M/MP同级,或者略为进行改良,但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则维持不变。有趣的是,国外对F-7MG的优良的机动性印象颇佳,并对成飞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还是看看《军事家》的说法吧:
宣传不足的歼7-MG
歼7-MG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在FC-l投产前的出口飞机,它继承了歼7一M和歼7-IV的优点,与歼7-II相比,歼7-IV/MG的零件变化率高达80%,成品变化率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
在垂直尾翼部份,歼7-MG与各型歼7皆不相同,甚至原型机之间亦有差异。留在成飞公司的0144号原型机,除垂尾顶端两旁各有2枚BM/KJ8602ESM接收天线外,仍保留了歼7-III上较旧的ESM天线,不过却没有歼7-III、歼7-IV上的护尾器。至于分别在珠海和香港作静态展示的0142、0143号原机,垂尾和歼7-IV一样,没有旧式ESM天线,但有较大的护尾器。在座舱後方的极高频(VHF)通讯天线方面,歼7-MG各原型机沿用歼7-M系列天线,歼7-IV则沿用歼7-II的天线,显示出口型和自用型飞机的通讯系统有所不同。另外歼7-IV或歼7-MG的前轮和机身敌我识别器之间,以及进气道唇部下方各有一片小型天线。歼7-MG现用中、英合制的SSR(SuperSkyRanger)射控雷达,发展自歼7-M上的SR雷达,测角精度10米位,测速精度30公尺/秒,使用高度300至21300公尺,重量55公斤,体积0.05立方公尺,有5种工作模式,可同时搜索8个空中目标并锁定其中1个交战。SSR是一种具平面阵列天线的X波段脉冲都卜勒雷达,有俯视/俯射能力,利用ARlNC429资料汇流排定出xx的目标距离、距离变化和瞄准线数据。机上也采用马尼可公司的HUD和联信公司的电子飞行仪表、雷达高度计等。
歼7-MG的固定武装是2门30-130公厘机炮,可带4枚飞弹0142号机的PL-7飞弹似是换上类似PL-8/9的氟致冷锑化锢导引头的改良型,而并非原来的氮致冷锑化导引头,颜色亦由黑转白。歼7-IV/MG换装一具涡喷13F(wP-13F)发动机,它是以歼8-II上的涡喷13AII为基础改良而成,全长4.6公尺、宽0.907公尺、高1.085公尺,重量1.198公斤,总增压比8.8,涡轮进口温度1015度,加力推力6600公斤(6,326千牛顿),推重比可达5.77。
歼7-IV/MG的机翼展弦比2.78,升力系数较歼7-III提高,首次使用的双xxx更大幅提高了飞机的性能。{zd0}爬升率接近双发的歼8-II和F-14,达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时间略减,作战推重比约0.97,超过了歼8-II,{zd0}G负荷8g。拜双xxx所赐,{zd0}转弯角速度约22度/秒,提高近50%,低空稳定盘旋角速度约14度/秒,相当於歼7-II/M的{zd0}转弯角速度,失速速度约200公里左右,空战翼负荷低於300公斤/平方公尺。全机综合机动性提高43%,近战性能大幅跃升84%,全机综合战力提高35%以上!老旧的歼7从此脱胎换骨,上述部份数据印证了成飞所言,该机可击破F-15A/C,以及在实机模拟对抗中曾击败F-14及Su-27sK确无虚言。这些性能并非换汤不换药的歼8-IIM所能比拟。
在珠海表演时,歼7-MG以低空低速通场,攻角竟拉到近40度!同时代战斗机中只有F-5E的短暂过失速稳定性可相比(F-5E享有在气动力学设计最宽容、适应性最强的优良声誉),具备线传飞控系统的第三代战斗机,持续作30度以上的攻角飞行也是非常困难的,量产飞机中只有F/A-18可做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动作已经把没有线传飞控的歼7-MG的优异性能表露无遗。
歼7-MG除了可做x-31高机动验证机才能做的「跃升倒转」机动外,成飞设计人员亦向笔者多次强调歼7-MG/IV具有MiG-29的尾冲机动能力,并由达到国际试飞员标准的中国试飞员徐勇凌做过。虽然该机采用机头进气,但却解决了大攻角进气效率和发动机喘振裕度问题,其匪夷所思较同样可作尾冲的K-8来得更甚,两者是中国能作超常规飞行的两种国产飞机。在珠海的0142号飞机,垂尾根部每边各有一块导流安定片,相信有助于大攻角飞行时提高平尾效率,未知日後生产的歼7-MG/IV是否加装这种安定片。不过0142号飞机的安定片没有迷彩而呈白色,显然是试验装置,到香港的0143和在成都的0144原型机,都没有这块安定片。
由于在航展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所以俄国格罗英夫试飞研究院(LII)副院长,在珠海飞SU-27的飞行员阿纳托尔·卡沃秋拉也亲自爬上歼7-MG了解实情。xx的米格设计局也对成飞能在MiG-21的基础上大幅精进颇感兴趣,对该机的超常规机动性更是赞不绝口。与以色列的的MiG一21/2000、俄罗斯的MiG-21-93相比,歼7-MG的远战能力仍不足,但两者在视距外攻击失败转入缠斗後形势将xx相反。将这种1955年问世的第二代机改良成具备第三代特徵的二代半战机,其实已是莫大的成就,很难两全其美。歼7-MG的效费比甚低,很适合迫切需要更换飞机的第三世界国家,已有若干国家将大量采购该机,也立竿见影地说明事实胜於雄辩。
彻底解决歼7-MG远战力差和射控系统未臻完善的缺点,将由FC-1战斗机完成,中国把它看做歼-7的接班人,希望把MiG-21家族的优良传统带入21世纪。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