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3 03:33:32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引用 如何识别数码相机
引用
地磅称重软件 的 如何识别数码相机
随着岁月流转,科技发展,数码相机(DC)在我们生活舞台上的戏分越来越重,除了一些专业人士仍然在使用胶片拍摄外,大众的摄影方式几乎已经全面转向了数码时代。看着胶片的市场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很多家庭也都不由得感叹:是该买个数码相机了。可是对于我们{dy}次购买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在琳琅满目的品牌和型号、听得人迷迷糊糊的术语背后,到底哪款相机更适合自己使用呢?
像素数是个永恒的话题
在我们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像素数往往是我们要面对的{dy}个规格,不论在厂商的宣传资料里,还是售货员的推销台词里,像素数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的家用数码相机有效像素(最终生成照片的像素数,照片的长乘以宽)低至400万,高过1000万的都有,不同像素级别的机型也有相应的价格差异。那么,对于家用相机来说,像素数越多就越好,高像素照片看起来会更细腻么?
如果我们拍摄照片时没有周到地构图,拍摄后期还可以对高像素的照片进行剪裁,这是高像素机型的一个明显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只把照片拿去影像店冲印,高像素的优势就不一定表现得非常明显,因为一般冲印时只会使用不超过300DPI的分辨率,也就是说,如果印制6吋照片,只需要1800X1200像素(220万)的照片文档就可以。这种情况下,高像素的优势只会在印制大尺寸照片时得以表现。如果其他规格差不多的高像素机型需要你付出更高的购买成本,选购前还是值得三思的。CCD尺寸为什么重要?
我们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可能会被告知“这款相机的CCD比另外一款的要大,成像质量当然更好”。那么,什么是CCD尺寸呢?它为什么对于画质来说很重要?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都要依靠图像传感器来感应通过镜头的光线,然后将这些光信息转换成电子信号,生成数码照片。目前应用于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而在消费型数码相机里常用的都是CCD。在数码相机成像的过程中,传感器充当了曾经胶片的角色,所以跟胶片相机一样,CCD的感光面积犹如胶片片幅,会影响到成像质量。
CCD尺寸越大,每个像素所能感应的光线信号就越充足,这样生成的照片就会越接近真实;反之CCD尺寸小,每个像素所能感应的光信号越少,就需要在光电性号转换过程中对信号进行电子放大,这个过程中失真信号和图像信息一起被放大,从而容易产生图像噪点。噪点在图像的暗部表现得最为严重,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同样面积的CCD上,像素数越多,每个像素在CCD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小,所以我们在选购数码相机前,需要综合考虑CCD尺寸和有效像素数。在目前消费型数码相机里,CCD尺寸规格居于1/2.5英寸至1/1.6英寸的居多。
但是,CCD尺寸和像素数并不能xx决定成像的噪点水平,各家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技术也是影响成像噪点的重要原因。各个数码相机厂商都会为自己的图像处理技术命名,包括处理芯片和运算规则等一系列措施综合起来一般会叫做“XX引擎”,并且不断地更新换代,比如佳能的DIGIC III,索尼的BIONZ。这些图像处理系统的名称花样繁多,所带来的图像质量也有所差别。因为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照片进行锐化、降噪等技术处理,各个品牌数码相机的最终成像风格就不尽一致,成像噪点的形式也各有特点。
综合起来,我们在选购数码相机之前可以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同一品牌的产品,同样的像素数,CCD尺寸越大,画质越好;相应的同样CCD尺寸,像素数越多,成像噪点就会越严重。
“数码变焦”是常常容易被消费者误解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也经常跟镜头的变焦倍数一起被大肆宣传,比如以下的规格表内容:其实,数码变焦跟光学变焦的概念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光学变焦是依靠镜头镜片调整来改变拍摄视角;而数码变焦则是通过插值运算等方式来将实际成像的部分区域放大,甚至直接截取画面中央的部分图像,来获得类似延长焦距的拍摄效果,一般情况下数码变焦会让拍摄照片的画质明显降低。
由于在摄影理论里我们常用光圈孔径与镜头焦距的比值来表示光圈大小,所以在镜头上就出现了1:2.8-4.8的这种标示,在别处光圈也可能会标示为f/2.8-f/4.8或F2.8-4.8的形式。其中比例的后项(例子中的2.8和4.8)分别表示广角端和长焦端的{zd0}光圈,这个值越大,表示光圈孔径越小,一般在消费型数码相机里,光圈f/2.8已经算很大了。
对于入门级别的相机,大光圈的好处主要在于能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减少照片模糊,在长焦端尤其如此。由于入门级相机的光圈范围比较小,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并不被关注。
此外,目前的数码相机中还有“潜望式镜头”(比如尼康S9、富士胶片Z5fd)和“伸出式”镜头(比如上文图示的两个镜头),潜望式镜头是指开机后镜头不伸出机身的镜头;“伸出式”镜头反之。这两种类型的镜头区别在于:潜望式镜头体积小,对焦响应速度往往较快,当然也有利于减小相机体积,利于保护镜头免受物理伤害;伸出式镜头体积大一些,但成像质量普遍好于潜望式镜头。液晶屏大小有别
液晶屏尺寸在数码相机的宣传资料里往往占据着主要位置,“超大”、“超亮”等字眼随处可见。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液晶屏越大就越好么?显示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液晶屏显示面积越大,显示的图像也就越大,为查看照片带来的方便自不必说。跟电视尺寸的算法一样,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的尺寸一般也用对角线长度来计,目前入门级机型的主流规格还是2.5英寸,也有一些2.7和3.0的大尺寸液晶屏。
但是,尺寸并不是影响液晶屏显示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这一点上,显示像素才更重要。一般我们在产品的规格表里可以找到液晶屏显示像素数,比如11.5万,23万等规格。显示像素越多,自然显示得越细腻,否则,查看照片时就会发现明显的“颗粒感”和“锯齿感”。
此外,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和亮度也是影响使用感受的两大因素,显示屏亮度越高,越利于在强光的户外使用,不过显示屏太亮在室内使用时可能会比较刺眼,所以支持亮度调节的显示屏自然更好。另外,目前的主流水平是即便显示屏开到最亮,也只是“在晴天户外使用时勉强能看到图像”,所以用户对号称“高亮”显示的数码相机应该保持冷静,{zh0}在购买时能找别的机型作对比。
可视角度越大的显示屏,越能满足各种角度拍摄,或者能让更多的人同时观看屏幕。至于这一点对于使用感受有多大的影响,就因人而异了。
入门级数码相机里配备光学取景器的机型并不多,但是光学取景器在使用中的意义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视力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来说,通过光学取景器来取景会比直接观看液晶屏来得舒服;而且光学取景器的视觉效果不太受环境光照的影响,在强光环境下尤为有用。
由于光路结构和光轴的偏差,通过入门级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所获得的视野,并不和最终拍摄照片xx一致,所以在使用光学取景器构图时,应当特别注意。选购数码相机时,也应到考虑光学取景器的目镜口径(取景器的大小),透光性(视野是否明亮)等问题。
此外,需要注意:液晶显示屏上观看的效果也并不代表所拍照片的实际效果,色彩、亮度等都可能有较大差异,所以,类似于“液晶屏越大、越亮的相机拍出的照片越好”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而液晶屏越大、越亮,也会使相机的耗电量相应越大。有声摄像功能良莠不齐
由于当前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的价格差异还是比较明显,一般家庭并没有购买摄像机的打算,而“买一台摄像功能比较强的数码相机”是被大多数家庭赞成的解决方式。数码相机摄像功能会有多强呢?
决定数码相机摄像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拍摄分辨率、帧速(帧频)、变焦和对焦性能。跟数码照片一样,摄像的记录分辨率越大,视频效果就越细腻,目前的入门级数码相机大多支持640X480像素(VGA)的摄像分辨率,甚至有一些支持更高。拍摄帧速常被记作30fps或30f/s等形式,fps(Frames per Second)这个单位表示帧每秒,这项规格越接近标准数值(PAL制式下25fps,NTSC制式下30fps),录像的连续性越好,而15fps的录像看起来就会不连贯,有画面“跳跃”的效果。
如果在拍摄中能进行光学变焦,能进行自动对焦,会大幅度提升拍摄效果。光学变焦,可以让用户在拍摄中变换拍摄视角,并不明显降低成像画质;自动对焦可以保证拍摄画面的连续清晰,而不必拘泥于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
这里,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辨别数码相机摄像过程中能否进行自动对焦和光学变焦:在数码相机摄像过程中,分别向两个方向拨(按)动变焦杆(钮),先查看预览画面是否发生变化,如果预览画面不发生变化显然不能变焦;如果画面发生变化,再将耳朵贴近相机,听是否有明显的电机工作、镜头运动的声音,如果有则表明可以进行光学变焦;如果没有声音,则该变焦只是数码变焦,变焦时可能会明显降低拍摄画质。辨别相机能否在摄像过程中连续自动对焦的办法也差不多:录像中转动相机以变换画面中央对象的距离,此过程中贴近相机听是否有镜头对焦动作的“嚓嚓”音,有则表示可以进行自动对焦。
此外,如果打算经常使用数码相机来进行摄像,还要考虑相机能否进行长时间摄像(有些相机只能拍摄很短时间的片段,有些相机的长时间录像功能只在使用指定存储卡时有效),能否支持大容量存储卡,以确保这项功能的实用性。目前支持SDHC卡的相机越来越多,为长时间摄像提供了可能,不过SDHC卡的购买成本相对要高一些。
各种防抖技术看分明“防抖”的概念在近两年数码相机市场上的热度非常高,“有防抖吗?”甚至成了不少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时问到的{dy}个问题。然而,各家数码相机厂商在宣传自己的防抖技术时花样百出,各种“防抖”技术的表现良莠不齐。甚至,许多厂商都拿出了“双重防抖”和“多重防抖”的概念,事实上,多数冠冕堂皇的“双重放抖”却只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当前在数码相机上成熟应用的防抖技术主要有以下一些:
1、通过相机的部分镜片或感光器件的修正性偏移来减少由于机身抖动而引起的成像模糊,即常说的“光学防抖”技术,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真防抖”。内含这种技术的相机往往会有专门的技术标识,各品牌的称谓不尽相同:比如松下的MEGA O.I.S.,佳能的IS,尼康的VR,宾得的SR,索尼的SteadyShot等等,不一而足。通过我们长期、大量的测试发现,光学防抖技术确实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发挥较明显作用,达到稳定图像的效果,几乎不降低成像质量。
2、通过应用高感光度来提升快门速度,这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假防抖”的典型技术,富士胶片的数码相机是采用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不过说它是假防抖确实冤枉了它,因为不论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快门速度,缩短曝光时间,都确实可以达到降低图像模糊的效果,而且对防止拍摄对象和机身的抖动(运动)造成的成像模糊都有效。然而,这项技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假”防抖,根源是因为提升感光度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成像中出现更加严重的噪点,影响成像色彩和层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某款相机的高感光度下成像质量能与其他相机低感光度下成像质量相媲美,那么我们说这款相机防抖并不过分。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这种通过高感光度来提升快门速度的防抖模式,效果取决于其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
3、通过拍摄后修正照片来降低照片模糊程度,这种技术往往被称作“电子防抖”。这项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奥林巴斯,奥林巴斯的官方资料表示,含有这种技术的相机,会在拍摄瞬间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来感应并记录下相机的抖动信息,拍摄完成后相机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对照片进行修正。
4、相机内置的保证“安全快门”的曝光程序等其他可以使数码相机在抖动中拍摄出更清晰照片的措施。
以上4类防抖技术的任意组合,就可能被厂商宣传为“双重防抖”甚至“多重防抖”,但很多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防抖”根本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或者防抖模式下成像质量明显下降,这都跟这些防抖模式的工作原理有关系。我们在平时的产品评测中一再强调,各种防抖技术能达到的效果不一,即便是光学防抖也并非一劳永逸的措施,要获得清晰的照片,{zh0}通过保持稳定拍摄姿势和使用三脚架等办法,来保证相机稳定。
引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