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价——有感于“教学设计”第五课_jjjggclub_新浪博客

    第五次的教学设计课,课堂内容以PPT自我介绍为主,顺带分析了教案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但这堂课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处理教学活动中的技术环节及如何设计教学评价。

    本次PPT自我介绍的出场方式为任意抽取,这本身并没有什么新鲜,但采用一个“随机抽取”软件还是体现了一定的技术性,且不论这个软件是否存在缺陷,至少这一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这个本还平凡的教学活动托出了亮点。另一个技术环节是板书的书写,这堂课的主讲教师其书写能力属于上乘,这无疑是对他的讲授内容起到了帮衬作用。这就是这堂课所留给我们的{dy}个收获——技术。教育技术学如何处理好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这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技术配合教学、技术辅佐教学,技术衬托教学,将技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当然,还需要一个较强执行能力的教师。

    本堂课留给我们的第二个收获是设计评价量规。由于我在本堂课上担任了“评委”一角,因此得以看到了主讲老师制作的评价量规,细看之,有两处值得注意:其一是分数段的注释说明,在这张评价量规上每一个分数段下面都有相应的注释,如:20-15 超级明星☆。这虽然看似是一个作用不大的注释,但却在评分者脑海中产生了一个清晰的模样,否则光看分数,一个人很难具体区分14分和15分之间的差别。第二处是{zh1}的奖项设置,一般人们设计奖项可能只考虑评出几名优胜者,但这次的奖项设置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安排的,能清楚的让人们知道获奖的同学胜在何处,长于哪一项。总的来说,这两方面是我们今后教学评价中值得借鉴的。

    独到新颖的教学创意是一次好的教学活动之基础,而要实施这一创意就需要一些贴切的技术能力的支持。下一次的自我介绍又将有新的出场方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和借鉴,相信下一次我们同学们想出来的创意一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技术、评价——有感于“教学设计”第五课_jjjggclub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