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读书,一如季节的更替,总会找出些新意。
清明小休,也用了主要的时间看书,看了些“不累”的书,像老先生们的随笔杂文之类,字里行间的单纯简约,也能读出些他们当年的超然,恐怕之于而今的我辈,这样的心情是难觅的。和谐着社会,却浮躁着内心,在悖谬之中求得些平衡,却是现实的要求,日子也就过得。
这样的书都不是我在前些日子里给自己开列的阅读目录中的,总是想,在闲淡的日子里,不必去看太过复杂的文本,能够静下来的阅读,少些思忖应该会更合适。对于那些列在读书目录上的,也在读,出差前后,一直在读的书,是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刘义庆的《世说》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按说这三本书说的事儿哪跟哪都不挨着,穿插着阅读,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读后也有了些想法。 因为都还没读完,这时的感想,只能是片面或妄说。
{dy}个感受,就是自己感觉,现在这样的阅读,恐怕有很大的问题。回顾近几年的读书之后,竟觉得这当中的问题确实很大,就是自己偏好读些史论或者概说之类的文字,这样的阅读一定程度上让自己了解了许多关乎历史或者思想史方面的论证结论,但由于在阅读他们之前,自己没有正儿八经地去认真阅读相关的史料或者论著,没能就那些书本中的论点去对照原本的史籍进行核对,那么这种情况之下的阅读,在多数情形之下,了解便多于认同---认知,而在之后,若再次谈到相关问题,引证这些观点,则难免陷入“人云亦云”的圈圈之中,这阅读的意义便打了很大的折扣,读书如此,也就难免是很悲哀的事情了。比如在读
第二个感受,还是觉得自己处在那个“不求甚解”的层面上,读书既多,则“惑”也愈多,怠惰与浮躁之下,怎么能够做到一种简单的认真,看来已是难事,虽然从没有把读书作为“经世致用”之类,但这样的阅读,终不会让自己满意。可能剩下的,只是了解了个轮廓,甚至只是这“知其二”,却不知这“二”是如何才“二”的,多数时候变成了“夸夸其谈”,简单了说就是浅薄,往深了说,恐怕说是耗费生命亦不为过。
始终认为
由是想到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时考虑的一个问题。在目下的社会之中,又会有多少人有耐心去了解那些“细节”呐?科学与民主的论题从上世纪初开始喊,喊了近一百年了,可到底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了什么是民主呢?虽不敢妄下断语,但我想人们对这样一个大命题,大抵也只是了解了个“轮廓”罢!而在这样了解轮廓之后,是不是也会像前面说的读书那样子,只知道“其二”,却未必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呢?或者,在了解了这样的一个“轮廓”之后,便开始了“夸夸其谈”呢?抑或在了解了这样一个“轮廓”后。便要举着这样一个旗子,开始经营一些私人的谋算呢?
问题太大,研究不深,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往下讲,几年前的那本叫作《细节决定成败》的畅销书,我始终没有读完,虽然当时那书被作为公司员工必读的书籍。没有读完就无法评价,甚至细节到底决定不决定成败,这样一个问题我也未必会弄明白,这儿只想说,一些问题,还是真要研究---所谓小心求证,甚至实践,之后才会有判断罢。断不能赶时髦玩概念,人们民主了你也跟着民主,这东西若主观了,就已经走向独断,何谈“民主”?
读书这事儿,也一样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