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粉寄相思_狗狗们的眼_新浪博客



    南宁回来,一下火车{dy}件事情就是跑到米粉店要一碗桂林米粉,一碗热呼呼的一条一条粉白的细丝透明发亮的粉,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几颗酥黄豆,青青的葱花,红红的辣椒、白白的蒜蓉,还有各种酸菜,搅拌入味。狼吞虎咽的一股脑的下了肚,{zh1}将骨汤倒入碗中,将碗中的残余的酱汁混在一起,喝到{zh1}一滴。然后感觉身心俱爽,这才真正回到了桂林。

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表现,很多桂林人到外地出差,回到家头一件事就是来碗桂林米粉。你可以看见那些拖着旅行箱在米粉店吃粉的游子,一次要几碗在那风卷残云,只为弥补漂泊多时空欠的家乡的味道。

外地人是无法理解桂林人的米粉情节的,南宁也是满街的桂林米粉,怎么我还会如此想念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准确的说是粉、卤水和肉,三位一体的。桂林米粉,深得和合三味。米粉本身淡而无味,卤水却浓而有香,这是浓淡相和;锅烧和油炸小黄豆酥脆,而米粉和卤菜却绵软,这是口感相和;时鲜蔬菜芫荽或葱花的新鲜,与卤菜中黄喉、白肝、连田的杂陈,这是新陈相和。

首先是粉,只有桂林漓江那二十多公里长的区段的水才能做出爽滑弹齿的粉来,即使到了上游的灵川和下游的阳朔,粉的感觉都有变化了。

其次是卤水,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要提味考的就是卤水,卤水熬制最为讲究,加入了大茴香、小茴香、八角、桂皮、沙姜、宫丁、罗汉果等几十种香料和猪牛肉、骨头、猪牛下水,用先文后武的火候精心伺候才能成功。好的卤水要飘香扑鼻,咸淡相宜,味道够厚而又不要让人吃了口渴,将粉搅拌开的一瞬间那诱人的难以形容的囟水香味,刺激着人所有的味蕾。米粉店的卤水秘方就是核心机密,基本上只有老板和大师傅才能调配。外地的米粉只是挂了个牌子哪里有那多心思做卤水,有的甚至直接用酱油代替卤水,吃得人直接想吐。

再次就是配菜了,没有好的卤水,卤肉基本上也就废了。锅烧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皮厚肉薄,皮要炸得酥脆,下面的肥肉要炸得适中,不要太油也不要太干。

桂林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清早起床后,悠闲的走到家对面的米粉店里,对老板说一句:“二两米粉,卤菜。”或者是:“二两切粉,汤菜。”叫完米粉,再习惯性的从补上一句:“再要根油条。”于是,坐在桌上开始吃眼前的人间美味:米粉加油条。不疾不徐,一根根慢慢吃,油条或拿在手中慢嚼,或切成小段放在碗里和着米粉一起吃,当囟菜吃得觉得干了,可以放些店家熬好的猪骨热汤,让囟水在口中回味更香甜。汤菜本就有肉汤,但也可以再加些骨汤,早上起来多喝汤是非常好的。有的老桂林人还会就着粉来上一杯桂林三花酒。在米粉店里,生人熟客,老板都热络的招呼着,而食客们也就着米粉的味道而攀谈起来。无论高低贵贱,在一碗粉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吃完粉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买菜的买菜,散步的散步。这样的城显出一种幸福的慵懒,显出一种张扬的散漫。

一碗散漫而又精致的桂林米粉,渗透了这个城市的精髓,渗透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情,桂林的味。那一碗米粉,装满的是思念的味道,是骨子里的情,是血液里的爱,是一辈子也化不掉的缘。

给异乡的我一碗桂林米粉,我想我会泪如雨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一碗米粉寄相思_狗狗们的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