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论文(范本)
实习时间:08年11月9号 实习工具:航片、铁锹、土钻、海拔仪、罗盘、记录本等。 此次实习地点白家疃村。通过此次实习,我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了土地资源的调查方法,领会了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原理。总的来说,感觉受益匪浅。 白家疃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小西山北坡的洪积扇形地上,南北长6km,最宽处2.4km 。我们实习地理位置是东经116度7分30秒至116度11分15秒,北纬40度0分0秒至40度12分30秒之间,南北长6公里,海拔47米至888米。总体呈现南北高,由西向北倾斜,高程大,从山地到洪积扇到交接洼地。 由于地貌上的显著差异,导致土壤和水分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从洪积扇上部由南向北方向依次为山地褐土—粗骨褐土—普通褐土—潮褐土—潮土—水稻土。地貌形态上可分为山地、洪积扇上部、中部、下部及扇缘4大部分。 实习的{dy}站是山坡地带。山地以人工生态林为主,有油松、侧柏等,土壤为山地褐土,成土母质为硅质砂岩和石灰岩的残余坡积物,坡度大于30度,植被类型为人工林和灌木,其土层瘠薄并含大量砾石。 实习的第二站在洪积扇的上部,海拔大约为250米。此处的土壤上有许多未经分选的石块,如杂乱的大石头、小石片等。磨圆度差,棱角大。此地为生态环境保护区,地形坡度较大不适于农业开发。灌溉水无法到达,xx降水少且难以拦蓄利用,生产没有水源保证。作为生态敏感区必须强调保护重于利用。洪积扇上部为旱生灌草丛及零星分布的杏、枣树、椿树(其中椿树、枣树为人工种的)为主。对原始的土地都加强了防范措施。总的来说,其土层瘠薄并含大量砾石,植被为旱生灌木和杂草,生长有荆条、酸枣和旱生灌草丛。灌草丛是褐土存在的主要标志,此地以粗骨褐土为主。因为由于山丘地区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上体浅薄,加之风蚀、水蚀大多较重,细粒物质易被淋失,土体中残留粗骨碎屑物增多,因而具显著的粗骨性特征。还有部分母岩,在干湿条件下,物理风化尤为强烈,在漫长的成土年代可形成较深厚的半风化土体,细粒物质少,而砂粒含量尤高。粗骨土的理化性状与母岩风化物的性质密切相关。如土壤细粒部分的质地可从砂土到粘土,土壤反应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均有。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数在二十十克每千克,低的一克每千克左右,高的可达四十克每千克以上,这与植被生长疏密有关。一般林地比草地高,自然土比耕作土高。全磷含量平均为几克每千克左右,全钾在几十克每千克以下,xx养分含量也不高。硅质岩形成的粗骨土特别贫瘠。这些粗骨土,大部分分布于边缘山丘地区,植被多为稀疏灌丛草类,覆盖率较高,地面有较多的凋落物积累,土壤持水量较大,有明显的生物积累特征。 第三站在洪积扇的中上部,洪积椎的顶部,大约200米左右。此地的土壤母质和坡积物较厚,有大片的林地,细小的土大部分被冲走,土壤中小石块较多。在洪积椎的低部,砾石分选作用差。该区主要是果园分布区,土壤表层质地为轻壤,部分为砾石,土壤厚度为30至50厘米,土体干燥,坡度15度至30度,以种植苹果、桃等果树为主土壤也以粗骨褐土为主。由此可知,其土形成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形态特征(一)弱腐殖质积累:特征有机质含量低;(二)碳酸钙为主的碳酸盐类季节性淋溶与累积:褐土中可溶盐淋失殆尽。树木残积物等盖在石头上;(三)粘化作用:褐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所处温暖季节较长,气温较高,土体又处于碳酸盐淋移状态,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相对湿润季节,土体风化强烈,原生矿物不断蚀变,就地风化形成粘粒,致使剖面中、下部土层里的粘粒(<0.002毫米)含量明显增多;(四)粘粒矿物特性:褐土在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虽然有一定量的粘粒矿物的形成与悬移,但矿物的类型及元素的风化迁移变化不大,且各亚类间的矿物风化程度差异也不大;(五)游离铁的活动与积聚:褐土处于季节性湿热气候条件下,粘粒矿物中铁质元素季节性水解、氧化和迁移均比较明显,而且在淀积层(Bt)往往有微量积聚,因而导致剖面中硅铁率的变异。土壤剖面:土层较厚,有粘性,坡积物较多,有大量团聚物和低等生物。有根孔,在底下1米左右,有蚯蚓等生物。土壤营养比较丰富,50%左右是空气和水。拿起这样的土,对光会发亮,内有石英,能抗风化,有Fe、、Mg、Mn灰色还原性强的元素,许多的土壤被人为地改造了。此处有大量的生活居住区,包括3个自然村,拟合并为 1个大居住区。其本区建筑风貌直接反映了乡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便利、舒适、健康是本功能区的设计原则。 第四站是洪积扇的中部,大约180米左右。此处已有明显的普通褐土性质,此土层介于粗骨褐土和普通褐土之间,为过镀层。此层粘粒矿物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因为褐土处于季节性湿热气候条件下,粘粒矿物中铁质元素季节性水解、氧化和迁移均比较明显,而且在淀积层往往有微量积聚,因而导致剖面中硅铁率的变异。这种粘粒矿物特征一方面可以说明褐土的矿物风化迁移的高价元素中仅有铁的移动,而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均无迁移;另方面也可视为褐土中褐色粘粒矿物的物质基础。粗骨土土层较石质土厚。表土层厚度10到20厘米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根系少,疏松多孔。表土层以下即为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层,厚度变幅较大,夹有大量岩屑体。表土层及母质层中石砾含量较多。不仅土壤颜色除表土层略深外,以下母质层颜色因岩性不同各异,但均较鲜艳,上下过渡较明显。。明显可以看到有少量的菜园和菜地,土层变得更厚了。经济林果生产区 和生活区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中部,控制面主要功能是果品生产,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第五个实习地点为洪积扇的中下部。此处已xx成为普通褐土,还有部分潮褐土存在。在路边,随处可见菜园和果园,房屋也变得多了起来。观看褐土的剖面,可以看到它容易受到重力等的作用,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层面。这是因为褐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所处温暖季节较长,气温较高,土体又处于碳酸盐淋移状态,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相对湿润季节,土体风化强烈,原生矿物不断蚀变,就地风化形成粘粒,致使剖面中、下部土层里的粘粒(<0.002毫米)含量明显增多。在频繁干湿交替作用下,发生干缩与湿胀,有利于粘粒悬浮液向下迁移,并在裂隙与孔隙面上淀积。因此,出现残积粘化与悬移粘化两种粘化特征。1.残积粘化:由于夏季的高温与高湿同时出现,在土壤表层的一定深度常能保持一定稳定的土温与湿度,因而易于进行土内风化,使土体内易于风化的矿物进行就地蚀变风化,如含铁矿物的氧化与水解,形成部分新生粘粒矿物和氧化物晶质与非晶质化合物,它是土壤质地变细和染色的物质基础,这种粘粒无明显的光性定向,而且在土壤结构表面也无明显的粘粒胶膜光泽;2.悬移粘化:由于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一方面粘粒矿物继续脱钙与氧化,易于随水下移,另方面受干湿季节交替,形成土体裂隙,粘粒矿物易于在雨季中随重力水在结构间向下移动,在一定深度由于钙质环境形成的孔隙密度和化学、物理等原因而淀积,这种悬移粘粒往往具有光性定向与胶膜特征。该区主要是乡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分布区,土地面积较大,景观破碎化程度严重,土壤属普通褐土,土层厚度约50至100厘米,有一定开发潜力。 我们在这里用航片定位了自己的位置。航片判别地形地貌主要是通过图片上的色调、大小、几何形状、阴影、纹理、关系。在航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地区有多个洪积扇,最明显的就是我们所处的洪积扇。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洪积扇的上不是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山脉,阴坡阳坡间隔出现,界限明显,但长势不好。洪积扇中部则表示是红色的呈棋盘状分布的果园。长势良好,为红色,并且分布整齐。下部是整齐的菜地,为花斑状。整体而言,该地利用现状:洪积扇上部为荒草地,中部为村庄和果园,下部为菜地,扇缘为水田。 第六观察点在洪积扇的下部。主要以潮褐土、潮土为主。地形严坦、开阔,土体深厚,主要经营特色农业。从此地看山,山阳的植物比山阴的植物长得好,有部分松针树。旁边还有密云水渠,水量充沛。潮褐土其上部具褐土特征,但由于地下水的升降活动参与了成土过程,在剖面的底部可以见到由氧化还原交替作用所形成的锈色斑纹和小形铁子。脱钙及粘化作用较褐土亚类为弱。形态特征潮褐土以具有弱度粘化特征及剖面底部具氧化还原特征为重要发生症状。理化性质"潮褐土土壤质地适中,以粘壤土及壤质粘土为主,有时也有砂粘夹层,水分状况良好,pH适中,其有机质含量及矿质养分亦处于中等以上。是为水分、养分及理化性状均较优良的土壤类型。在潮褐土形成过程中,每年春秋干旱季节,水位下降,B层脱离地下水影响,高温多雨季节,可促进土壤粘化作用的进行,且仍受地下水位影响,脱钙及粘化特征也不像褐土亚类明显,因而仍属弱粘化与弱度脱钙的褐土类型。其主要分布区的地下水前锋不及地表,土壤无盐化威胁,水质也良好,为山丘地区侧渗而来的淡水,矿化度较低,宜于灌溉。加之地形平坦,土体深厚,潮褐土已成为重要的高产稳产土壤类型。灌溉水有保证,土壤肥沃。紧临通往市区的公路,有较大市场和便利的运输条件。该区功能是特色农业生产,发展园艺业和设施农业,包括苗圃、花卉植物、盆景、冬春细菜、xx菜的生产等。 {zh1}一站在洪积扇扇缘地区,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之所以是水稻土,因为这里水量充沛,地势平坦。成土环境潮土是我国重要的旱耕地土壤资源。潮土主要成土母质是近代河流冲积物,部分为古河流冲积物、洪积冲积物及浅海沉积物等。但由于各水系沉积物的成因和性质不同,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受水力分选作用支配,造成冲积平原区在水平面上有粗细颗粒之分。土壤地下水直接参与潮土的形成过程,是潮土的重要成土特征。潮土分布区的地下水位较浅,一般1 水稻土的形成与人为植稻生产活动直接关联。在表层季节性引水灌溉条件下,地表为薄层水层淹没,并经水下耕翻、耙耘;平整土地,使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进入新的过程,产生新的土壤物质运动规律,使原来改种水稻前的土壤属性逐渐发生改变,形成了与原始母土性状具有明显差异的土壤类型。在不同水稻土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下,使土壤中易变价显色的铁、锰氧化物获得而被还原,变成还原态易迁移的活性成分,并产生一定数量的铁锰有机络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耕层土壤的基色。当耕作层排水落干后,氧化过程随之发生。于是活性低价铁锰化合物,一部分随耕作层的静水压向下淋移,一部分随地表排水流失;还有一部分储积或滞留在耕层土壤孔隙或土块裂面而被氧化淀积,形成棕红色的锈纹或与有机物络台形成“鳝血斑”。在土壤剖面中向下淋移的还原态低价铁锰在一定的Eh值范围内,高价锰先干高价铁而被还原,反之,低价铁先于低价锰被氧化。因此,在水稻土剖面中呈现出锰向下淋移淀积先于铁,形成“铁锰分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浅灰色的锰。从上到下,土层水分不断增强。在1米处有淤泥出现,颜色有微笑的变化,有三氧化二铁。黄色的锰铁结核产生,质地较白,见光闪烁,已被氧化,以铁为主;再往下,锰铁结核变为灰色,为还原态,元素比较丰富。此区适宜种各种植物,地势平缓,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是白家疃村灌溉水田和菜地分布区。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潮土,质地为轻壤偏砂,土层深厚,坡度小于3度,地下水位1米左右。 在此地我们学会了运用五点采样法进行了土壤采样。确定一个中心,以这个中心在等角线上取4个点,5个点上分别取样,每点取土样1000g左右,将土样混合,即为采样的土样。在实验室记录采样的是地点名称: 。然后采用四分法区分,将加大的杂志混合均匀。弃去对顶的两块,混合剩余,重复操作,直到土样剩余1000g左右。 通过此次实习,我充分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增长了许多知识和见识。希望以后还有这些机会。 |